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绍的应对

世人皆知,河北最出名的武将乃颜良、文丑、高览、张郃四人。被称之为河北四庭柱,为当世名将,冀州虎臣也。

但却少有人知,在四庭柱之下还有一人,为仅次于四庭柱者。

此人正是韩猛。

历史上荀攸评价他锐而轻敌,从这一点上来看,可见其武力确实勇猛过人,就是过于鲁莽容易轻敌。

现在也是如此,关羽大军都已经抵达内黄快半个月了,韩猛却完全没有应有的警惕,即便是半夜时分,也没有派人大规模巡城戒备,防止偷袭。

结果被内应打开城门之后,整个城池内大部分的士兵都在呼呼大睡。如果是别的比较谨慎的将领,就绝对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不过韩猛在发现敌人进来之后,也是马上做出反应,立即率领亲军赶往城内营地,想要帮助士兵解除围困,发起反攻。

见到来了一名厉害的敌将,关羽眼中杀机顿起,催促着爪黄飞电疾驰,大喝道:“敌将看刀!”

韩猛听到身后不远处有人呼喝,回头一看,正看到夜幕之中,一匹快马奔来,知道是敌方大将,顿时来了精神,调转马头举起大刀,怒喝道:“来得正好!”

双方士卒皆纷纷让开道路,爪黄飞电如一道闪电般越过周围的两方士兵,顷刻间就来到了韩猛面前,关羽举刀便劈,势如闪电。

眼见大刀下来,韩猛也不慌不忙,拉拽着马匹,准备侧身躲开,同时手中大刀做好架势,等敌将刀法劈空之时,趁着对方的惯性来不及格挡之际,立即出刀将关羽戳于马下。

然而下一刻,他就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画面。就看到原本是下劈的大刀,在他躲开之后,竟然硬生生改变了姿态,停在半空中,变斩为扫,直刺他的咽喉。

此时韩猛才刚闪身躲开上一刀,身体还没停稳,根本来不及举刀格挡,只能睁大了眼睛,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几乎是电光火石间,青龙偃月刀就已经来到了他的颈部,瞬间划过了他的喉咙。

敌我士兵所有人都看到,韩猛的头颅高高飞起,血液迸溅得有两丈高,他人还坐在马上,身体依旧保持着坐的姿势,而头却已经掉到了地上,双目圆睁,一脸不敢置信。

“哼,鼠辈尔。”

关羽冷哼一声,扫了周围敌方所有士兵一眼,眼神当中露出可怕的寒芒,淡淡地说道:“敌将授首,投降免死!”

“敌将授首,

投降免死!”

“敌将授首,投降免死!”

“敌将授首,投降免死!”

当下,士气大振的洛阳官军立即大喊,声音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排山倒海般压向内黄县城当中的袁军士兵阵营。

所有袁军士兵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随着第一个把手中武器丢下的士兵出现,紧接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成片成片的袁军跪在地上投降,不敢再反抗。

内黄顺利夺下,关羽便开始猛攻繁阳,而那边的孙坚同样也在北上,整个魏郡南部处于一片战火当中,袁军还没有反应过来,重镇内黄就已经沦陷。

冀州就这点不好,没有一个合适的战略要地。黄河天险对于青州军和洛阳军来说很重要,对于广袤的冀州来说,几乎毫无意义。

数日后,袁谭得知内黄沦陷,繁阳以及黎阳岌岌可危,连忙亲自跑到了邺城去与逢纪沟通,商量对策。

二人商议过后,决定派遣颜良文丑前去解围。

那日安阳沦陷之后,颜良文丑艰难地带领残兵逃了回去,袁绍让他们先回邺城镇守,到如今,已经过去大半年的时间。

得知袁谭逢纪让他们前去解除繁阳之围,颜良文丑一边开始整顿军务,一边商议如何对敌。

邺城颜良府邸,二人相会。

文丑对颜良说道:“大哥,那关羽实力强悍,恐怕比之那吕布黄忠,亦是不遑多让,我们两兄弟恐怕要联手才能对付得了他。”

颜良点点头,苦笑道:“是啊,自从那日被他差点三招斩杀,我对他已心有畏惧,恐怕这辈子都难以战胜他了。”

“大哥不必气恼,那日是他占了先机而已,若是正面对敌,大哥即便不敌,百合之内应当无碍。”

文丑想了想道:“且此战我们二人合本部人马,近五万大军,难道还战不过那关羽吗?我看明公也真是的,洛阳近在咫尺,为什么他非要去攻打青州呢?”

颜良也想不明白,摇摇头道:“算了,明公自有明公的考虑,我们的任务是守住魏郡。如今内黄失守,繁阳黎阳危在旦夕,必须得救。”

他们又如何知道,袁绍不是不想攻打洛阳。可洛阳八关,当年十九路诸侯集结三十万大军在虎牢关被那董卓不过七八万兵马挡了大半年,即便袁绍集结全部兵力,也不可能那么快攻破。

洛阳朝会的时候,陈暮曾经提出一旦袁绍大举进攻,就立即放弃河内郡,朝廷主力大军退守平津关、孟津关以及虎牢关等地,然后公孙瓒和刘备则立即进攻,夺取渤海、河间、中山国、常山国、清河国等地。

这样一来,袁绍立即就变得十分被动。因为公孙瓒和刘备实力合起来,一个骑兵天下无双,一个步兵精锐强悍,一步步挤压他的生存空间,再加上洛阳根本打不进去,最后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陈暮早就算出来,袁绍不管是攻打洛阳还是幽州,都是必败无疑。唯有先破实力最强的青州,北方河间国和南面的魏郡只需要守住固有地盘就行,尚有一线生机。

没办法,青州的实力最强,袁绍去打洛阳和幽州其中任何一方,刘备和另外一方联合起来造成的破坏力会非常大,绝对会危及冀州存亡。

而洛阳和幽州的实力稍弱,即便他先去攻打刘备,以他自身的实力,也完全可以守得住,不用担心被击破的问题。

因此袁绍的谋士团研究许久,最终也只能得出先破青州的结论。

好在对于袁绍来说,进攻青州的事情非常顺利,先破灵县鄃县,又利用大雪冰封,夺取了黄河九曲,然后于济北国深入济南,逼得张飞回援,又得聊城博平,危及龙凑。

等到聊城博平被攻下,失去了战略要地,刘备在平原就变成了独守孤城,四面八方都没有了援军,只好被迫撤离,来到了最后的高唐防线。

高唐防线是袁绍打得最艰难的地方,因为他没有水师,人家楼船每日在河面上巡逻,他甚至连偷渡都没法过去。

如此双方陷入僵局,事情是否有所转机,最后就只能落到了洛阳与魏郡之间的战争上。

从兵力来说,随着公孙瓒和鲜于辅被击退,公孙度立即兵进辽西,占据了右北平、渔阳等地,公孙瓒和鲜于辅只能依托广阳涿郡,与公孙度形成对峙,这样张郃高览大军就解放出来。

他们南下支援魏郡,安阳之战损失的袁军兵力也很快得到了补充,双方的兵力对比已经非常接近。

洛阳这边有鞠义训练的黑山军加入,总兵力接近十万,而袁绍东击青州,带了差不多十二万大军去,原来魏郡这边则有八九万军队,安阳一战,损失惨重,有高览张郃补充,才勉强恢复到十万的样子。

但不同于魏郡是全力防守整个郡,洛阳这边是进攻,必须留守一部分兵力。所以总体来说,兵力上袁军还是占据了一定优势,只是士气与精锐程度,双方远不能相比。

因此在洛阳这边,才能看到一个纵观历史,都很少见的画面。那就是兵力少的一方,主动进攻兵力多的一方,且战术得当,压得对方抬不起头。

当然,除非双方兵力比达到绝对的十多万打几百,不然有时候两万人打四十二万,八万打八十万,也不是不能战胜。

所以在双方兵力其实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得当的战术以及士兵的精锐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颜良文丑二人商议着如何才能打败来犯的关羽。

在听到颜良的话之后,文丑皱眉说道:“虽说必须要救,可关羽有两三万大军,还有那孙坚也不容小觑,我们该怎么打呢?”

“是啊,要想打败他们,可不容易啊。”

颜良叹了口气。

在未遇到关羽之前,他自诩天下无敌,然上次差点被三刀斩杀,已失将胆,让他心有梦魇,魂不守舍,现在面对关羽,就更加难办了。

就在这时,门外亲兵忽然来报:“将军,明公那边传信回来了,监军让将军与文将军过去一趟。”

“明公来信了?”

颜良精神一振,连忙起身道:“好,我这就过去。”

逢纪让他和文丑去解繁阳和黎阳之围,这几日都在整顿军务,准备出发的事宜,但仗具体怎么打,他心里还是没有底。

好在从内黄沦陷之后,袁谭和逢纪就立即传信给袁绍,袁绍那边如果有了决断,他就心里有了底气。

等到二人来到逢纪府邸,逢纪立即对他们说道:“颜将军,文将军,明公传信,让你们立刻南下,去解除繁阳和黎阳之围,将关羽和孙坚驱除出魏郡,万不能让他们威胁邺城。”

“这.......”

颜良文丑面面相觑,这跟之前的命令有什么区别?

逢纪笑道:“二位将军是否觉得,这跟之前我让你们去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分别是吧。”

二人没有说话。

逢纪继续道:“但是明公这次却是让你们先破孙坚。”

“先破孙坚?”

颜良忍不住道:“可是黎阳不是在南面吗?”

逢纪说道:“正是,明公令颜将军先率领四万步卒南下,于繁阳城外与关羽大军对峙。文丑自内黄与安阳之间穿插过去,以一万轻骑突袭黎阳,击退孙坚之后,立即北上进攻关羽,如此南北夹击,必然获胜。”

陈暮这边设计拿下内黄,袁绍那边也不是吃素的。

因为当时黄河北岸还控制在袁绍手里,所以送信的速度非常快。信使伪装成商人,几乎是上午坐船出发,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到龙凑渡口。

这使得袁绍的谋士团迅速可以进行缜密分析,然后拿出对策,再由快马在短短数日之内,送到逢纪手中,命令他行事。

颜良听到袁绍的吩咐之后,想了想,似乎确实可行。

文丑执掌魏郡骑兵,以骑兵速度,迅速南下,突袭黎阳,孙坚兵力不过万人,且在平原地区,必然难以阻挡骑兵攻势,只需把他击溃,关羽就无法和孙坚汇合,他们的兵力就不会与自己这边更加相近。

届时颜良文丑再南北夹击,关羽兵力远不如二人,此战必然能够将他击败。

想到这里,颜良顿时高兴道:“还是明公英明,好,我这就率领步兵南下,叔恶,你领骑兵攻打孙坚,只要把孙坚打败,你就立即北上过来与我汇合。”

“好。”

文丑点点头,袁绍的命令,他们必须忠诚地去执行。

当下,二人也不迟疑,在两日之后,他们整顿好大军,浩浩荡荡南下,准备与关羽进行决战。

内黄、黎阳、繁阳、阴安等地是魏郡南面屏障, 就如同曹操选择在官渡阻拦袁绍大军,而不是利用城高墙厚的许都进行抵御一样,魏郡也决不能让洛阳大军跑到邺城城下耀武扬威。

邺城已经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让洛阳军把外围所有城池屏障全部攻打下来,那还打个屁,即便兵力全部龟缩在邺城,谁也说不好邺城会不会失守。

就跟邓艾偷渡阴平,跑到了成都城外一样。袁绍的所有家眷可都在邺城,前线大部分中高层将领的家眷也都在邺城,一旦失守,军心立即涣散,袁绍最终出路只有投降无疑。

所以即便是再艰难,颜良文丑也必须把南面的屏障防御住,不能让洛阳军真的兵临城下。

很快,八月上旬末,颜良数万大军南下,抵达了洹水北岸驻扎,与洹水南岸的内黄、繁阳一带,仅仅隔了不到二三十里,且隐隐要进攻内黄,似要夺回这座重镇之意。

关羽反应迅速,马上不再进攻繁阳,领兵北上,双方隔河相对,形成了对峙。

但洛阳军却不知道,在颜良的掩护下,文丑率领上万轻骑,从别的地方过了洹水之后,大军迅速南下,直奔黎阳!

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会来救我的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骑第七章 大汉忠臣董仲颖第八十五章 壁虎断尾第四十八章 长社城内第一百八十三章 胡须乱第一十三章 收权第二百零七章 十胜十败第九十二章 吓不死你第一十九章 南阳之战(1)第一十二章 投降是一门学问第五十二章 刘曹会晤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战争第五十章 吊唁第四十二章 吕布投冀州第六十二章 关中大胜第七十四章 乱世一锅粥(2)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传说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三十章 出城死战第二十一章 追击第三十九章钟繇第一百三十九章 鄃县之战第四章 冀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远征西域第七章 觊觎河内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一百七十九章 斩文丑第二百一十四章 请君入瓮第五十五 招揽荀彧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义练兵第二章 结义第八十章 刘表东进第三十三章 学宫最后一天(1)第二百七十一章 邺城之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黄汉升连冲五阵第七十一章 民族认同感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二百四十八章 齐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俊重病,攻城之日第四十九章 曹吕之战(感谢歆帅帅的盟主)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阳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五十四章 军情司第一百八十九章 无路可逃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难违第一章 俺也一样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二百五十章 袁绍死了?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风雨将至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请假条第二十四章 宣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总攻开始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军,紧急军情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败如山倒第一百零二章 帮公孙瓒完成战略胜利第三章 双面间谍第七十八章 官军下来战书,约我等明日决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四十二章 杨赐去世第三十三章 斩二将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九十八章 黄忠战甘宁第二章 营寨鏖战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绍之死,禅位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阳城下古无双,国之功勋。第六十一章 陈毒士又开始了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诸侯惧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二百二十一章 声东击西第五十章 传国玉玺与守墓人第二十章 地暖经济第七章 定徐州(2)古无双,国之功勋。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来了第六章 马钧第五十四章 军情司第三十一章 整装待发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坏水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规划(2)第一百二十一章 张燕第三十三章 斩二将请假条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八十三章 船队回航第十章 收敛尸体第二十一章 出使吕布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绍西遁第四十八章 筹谋第二百一十八章 听郭图的话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第四十五章 迁都(感谢云哥的盟主)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计第五十二章 三战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