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预防针

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其实都逃不过利益关系,不管是利益交换,还是利益牵扯,总归是能牵动人心。

刘虞那几滴老泪纵横有几分真假陈暮不知道,但能用有限的利益换取一个齐王,其实也不算太亏,何况这个王爵还是有实权的王爵,而不是普通藩王。

自从汉武帝推恩令之后,普通藩王权力已经一日不如一日,除了有一点地方税收以外,平日里跟被圈养的猪没什么区别,只能生儿子。

刘备的老祖宗中山靖王刘胜,整天接着奏乐接着舞,他的人生基本就是喝酒唱歌跳舞和生儿子,足足生了一百二十多个。

相比于老祖宗,刘备获封的这个齐王就不同,光一个开府仪同三司,督青州冀州徐州之事,就已经很厉害。

虽然朝廷还是会派新的冀州牧和徐州牧过去,但刘备对他们有督查权,无疑也是一个很大权力。

简单来说,就相当于三国时期曹操的魏王、刘备的汉中王以及孙权的吴王,是有实际权力的藩王,只不过朝廷还是玩了一手,将他的权力缩在青州而已。

刘备的奏折里面其实就三件事,一件是请天子去河间遴选幼嗣,第二件是请朝廷派新的冀州牧去,第三件则是刘备上书,希望在平定袁绍之后,朝廷能够派关羽前往关中,以此扼制刘璋。

这三件事最重要的就是第三件事,关羽去关中不可能把所有兵马都带上,这样洛阳十万大军,至少有一半会落进朝廷手里,即便是拿到五万,也足够朝廷拥有一定自保能力。

虽然没有达到预期地目标把洛阳的兵马全部弄到手,但双方各退一步,都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便已经足够了。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回去的路上刘备感慨万千,对陈暮说道:“四弟,我竟是没想到天子会封我为藩王,当年我祖乃是中山靖王,传到我父亲那一代,就连一个小小的亭侯都不是了,可是今日我却恢复了先祖荣光,一切就像做梦一样。”

陈暮笑道:“当年我问大哥志向何方,大哥说一个征北将军足矣,现在看来,人的目标本就应该定得宏大一些。若一开始仅仅满足于此,比如做个济南相就已经很高兴,又何来今日的辉煌呢?”

“是啊。”

刘备点点头:“我做到齐王已是人臣之位的极点,复有何望哉。今后我得继续努力,尽快将河北扫平之后,再南方,荡平一些不服从朝廷之臣,乾坤定鼎,

匡扶汉室!”

陈暮还没有跟他说过将来称帝的事情,这个时候刘备估计即便有这个念头也不敢到处乱说,所以两个人都没有聊起过当皇帝这个话题。

不过陈暮本来就没打算这么快跟他说起,将来时机到的时候,自然就该黄袍加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有道理的,现在就在为当皇帝做准备,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就应该低调一些,稳步发展再说。

陈暮轻声说道:“大哥,今日陛下敕封兄长为齐王可知为何?”

“为何?”

刘备也诧异,他不是不知道以自己的出身想封王难如登天,所以在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之后,听到陈暮的话也逐渐恢复了一点理智。

陈暮对他说道:“有三点尔,一是以藩王安抚大哥,以此换取洛阳兵权。二是藩王受限极多,天下人都看着,如果违背,容易受人攻讦。三是将来若天下已定,恐怕这开府的权力,也很快会被朝廷收走!”

“削藩吗?”

刘备皱起眉头,当年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导致七国之乱,这事他不是不知道。藩王的权力并不是来源于朝廷,而是来源于他对于地方是否有掌控能力。

自己封地大小官员、赋税兵马,全都归藩王所有,这就如同国中之国,官员和士兵都听从藩王而不听从朝廷,朝廷怎么可能不忌惮?

如果他平定天下之后,自己封王归国,在自己的青州境内手握重兵,又有任命官员与管辖赋税的权力,恐怕到时候新的一轮削藩马上就要开始,并且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就要落到他的头上。

这就要看他能不能忍,忍了的话,老老实实交出手中的权力,做一个跟祖先一样只知吃喝享乐,接着奏乐接着舞的普通藩王,那不至于再出战乱。

可若是不能忍,到了最后,恐怕战争就在所难免。毕竟权力本身就是一个令人欲罢不能的毒药,更何况以刘备的性格,也很难将自己一家老小的生死交出去,因为一旦权力上缴,朝廷想要他的命,也就是一道诏书的事情。

“正是。”

陈暮点点头:“藩王可不一定就比在朝中要好,大哥想想韩信是什么下场?为高祖大业拼搏了大半辈子,最终受骗被擒,从高高在上的齐王一夜之间变成淮阴侯,最终一道诏书赐死,大哥今日的封号,不就是齐王吗?”

刘备一时迟疑道:“天子仁厚,应该不会如此吧。”

“当今陛下确实仁厚,这点不得不承认。”

陈暮说道:“然而大哥能保证新帝仁厚吗?陛下已经六十有余,能活几岁?新帝登基,看到一个手握大权的国中之国,如何不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天下未定是因为还有用得到大哥的时候,一旦天下承平,恐怕就是狡兔死,走狗烹,此事,历代不胜枚举,文种、韩信莫不如此呀。”

刘备一时忧心忡忡:“那我该如何是好?”

陈暮说道:“其实我更希望大哥能够进位大将军,这样的话,幼帝登基,大哥便能总揽朝政,而不用像今日一样,被朝廷当中的小人攻讦。”

“那朝廷今日封我为藩王?”

“不错,是个圈套!”

“这.......”

刘备在这一瞬间立即清醒过来,从封王的喜悦当中,立马变得不寒而栗。

因为诚如陈暮所言,相比于藩王,他如果能够做到大将军或者太傅的位置,在朝中把持朝政,显然要比在地方做个诸侯强得多。

就像历史上的曹操一样,在迎汉献帝之后,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并且在建安十三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

刘备当然不知道历史上的曹操是个什么情况,但陈暮的话把刘备点醒,人在地方,朝廷的攻击会层出不穷,不断地袭来,皇帝每天都受到别人影响,即便自己没有反意,恐怕也很快会被按上造反的罪名。

而假如他自己本人就在中央,每天影响小皇帝,如霍光一样把持朝廷,即便到最后自己死后,恐怕也是如霍光一般光宗耀祖,只要自己没有一个愚蠢的老婆.......

想到这里,刘备顿时若有所思地道:“那按照四弟之言,我应该如何是好?”

陈暮笑道:“大哥不要惊慌,朝廷这帮老人都已经年岁很大,朝廷很多中下层官员都是我们提拔上去的,将来一旦天子归位,朝廷必然要召大哥回洛阳主持,届时只要兵权掌握在手中,大哥回不回封地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以新帝年幼之名,掌控朝政,亦是理所当然。”

“可是我们已经上书,云长很快就要去关中了,到时候洛阳的兵马.......”

“这就是我拖延袁绍灭亡的原因呀。”

陈暮叹道:“若不拖延袁绍灭亡,恐怕这个时候幼嗣已经选好,洛阳的兵马也都被朝廷夺去,大哥到时候还得向南征讨其它不臣诸侯,那时恐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竟是如此。”

刘备的脸色凝重起来,他万万没想到这背后居然有如此大的政治因素,仔细深思之后,只觉得毛骨悚然,一身冷汗。

一旦他们立即把袁绍剿灭,刘虞去河间遴选皇嗣,再让他抚养几年,把新帝的班底建立起来,再慢慢削弱他的兵权,恐怕将来真的会如四弟所说,封王归国,一个削藩,将所有权利打落凡尘。

如果新帝仁厚的话,运气好还能善终。如果是个武帝那样的狠人皇帝,最终一道诏书赐死,如韩信般兔死狗烹,恐怕也未尝不会,那下场未免也太凄惨了些。

陈暮对他认真道:“所以大哥千万不要觉得能做藩王就很庆幸,这是个烫手山芋,看似万人之上,却不知道若不能做到权力顶点,家破人亡不过一纸诏书的事情。将来即便是觉得在地方万般之后,但切记一定要想办法回到朝堂上去,若不如此,恐我们兄弟尸骨无存,切记切记!”

“我明白了。”

刘备点点头:“恐怕必须早做准备。”

“嗯。”

陈暮脸色同样保持着凝重,不过内心当中却是舒了口气,这番话其实就是在提醒刘备放弃幻想,早点准备好做权力斗争。

也算是早日打预防针,将来一旦刘虞死的时候,就得不顾一切争权夺利,为上位做准备。

不过好在他已经暗中做了好几手准备,一是派人前往河间,将河间那些藩王宗室的族谱打乱,以此拖延时间,二是已经派人前往东瀛岛国,那边有几个人质可以利用一下。

只需要说服刘虞,让他把皇位主动禅让出来,那么便可以堵天下幽幽之口。

其实在这件事上主要还是第一件事的重要,那就是拖延刘虞遴选皇嗣的时间,因为一旦确定了皇嗣,说不好即便刘虞病危也不一定答应他们的条件。

所以在必要时刻,就得斩草除根,编造一个借口说河间那些章帝子嗣死于战乱,让他们找不到人选。

当然。

这是撕破脸皮的下策,陈暮自然还是希望能和平过渡更好。

在这件事上,他得感谢董卓的帮忙。

因为在古代,进行户籍管理工作的主要由两项,一项是户籍,另外一项则是宗族族谱。

前者是官方修著,后者是私人编纂,在权威上,自然是前者更好。

只不过因为怕有错漏之处,当时往往是以户籍加族谱来互相印证,以此来证明某一个的存在,或者某个人的真实身份。

必要的时候还得加上邻居、亲属以及熟人的证词。

那时户籍一般存放在州郡衙门,由郡府的户曹史负责,所以当初汉孝康帝派人去中山国查陈暮是不是陈平后人的时候,并不需要通知县衙,只需要去州郡找到户曹部门查一下就知道了。

甚至如果想更仔细一点,就去村里直接找当地村人,由族谱或者这个人的族人来证明。

这也是为什么当时蒲阴县令和那位张家豪强根本不知道陈暮已经得到天子看重的原因,天子去查陈暮族谱,根本不需要进过他们的手。

而宗室档案跟普通百姓档案不同,除了会有一份户籍以及族谱之外,朝中也有一份,也就是俗称的宗碟,唐代以后叫玉蝶,由宗人府管理。而汉代就是普通的竹简记录的宗室身份,由九卿之一的宗正负责管理。

董卓焚烧洛阳的时候,把这些东西都烧得差不多,宗正刘艾一直在清点宗碟。但可惜的是天下大乱,各地很多藩王宗室自顾不暇,死于战乱中的宗室不胜枚举,更别说帮助朝廷修缮宗谱。

这使得朝廷到现在也没有河间国那边章帝子嗣的完整族谱,他们只能等到河间收复以后,跑到河间去重新验证。

但失去了朝廷的宗碟之后,去了那边又不能完全相信地方户籍和族谱资料。

毕竟万一你造假, 冒充宗室想当皇帝怎么办?

这种事情发生的次数非常多,包括西汉末年,跟陈暮那位师兄同名的一个叫王朗的,就曾经冒充诈汉成帝子子舆,在邯郸称帝。

所以要想验证身份的话就非常麻烦。

再加上陈暮派人去河间暗中销毁和破坏那边的户籍与宗族资料,战乱当中,即便是宗室也是颠沛流离,很多资料不齐全是很正常的事情。

估计朝廷想要遴选出一个皇嗣,光查资料核对户籍,至少都得一年半载,足够给刘备争取时间了。

马车缓缓前进,坐下稍微有些颠簸。

陈暮走在车上,脑中思索起自己做的无数安排,确定没有错漏之后,深邃的目光看向远方,眼中闪烁出诡谲的光芒。

再等等,再等等吧。

很快。

就要来了!

第一百零二章 帮公孙瓒完成战略胜利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狱第二十七章 广年对(3)第七十五章 给老大哥擦屁股第二十三章 长辈的快乐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绍北上,吕布东归第八十三章 有谁能知我心第六章 马钧第一百二十三章 巅峰关羽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计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一百六十四章 围点打援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证明?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二十三章 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义子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会来救我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头城外第七十二章 陈暮的鬼名堂第四十五章 迁都(感谢云哥的盟主)第一章 虽非同胞,情同手足第四十二章 吕布投冀州第六十四章 给年轻的虎痴上一课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二十六章 奔马第二百三十六章 绑架陈暮第六十七章 吕布攻兖州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百五十四章 将计就计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六十八章 三韩第一十六章 都是内鬼第二十五章 一圣一龙一虎一狐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七十四章 乱世一锅粥(2)第六十章 陈暮发动技能——万箭齐发第二十六章 坐而论道第一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祸乱天下!第七十四章 废帝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锅第四十三章 惨胜第四十二章 走马豫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长统第八章 美丽的梦第五章 善与恶的抉择请假条第二百零八章 一触即发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义练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围点打援第二十五章 广年对第一百六十章 谷阳之战第二十四章 宣战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二十章 儒生第二十五章 一圣一龙一虎一狐第三十一章 劝服马腾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九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四十章 鸣金第八十五章 壁虎断尾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场第二百七十一章 邺城之战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武城之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安阳陷落第五十九章 曹操无路可逃第一百四十五章 开闸第五十四章 知识的力量第一百五十一章 斗智斗勇第二百七十章 刘协的心思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陈子归第三十九章 陈丞相第一十九章 南阳之战(1)第七十九章 对峙阶段的斗智斗勇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战(完)第七十二章 阎忠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义子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阳第二十九章 收服荆州士林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个男人不在第二章 结义第一十七章 盗掘陵墓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踪第一十五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第一十八章 这TM的就是惊喜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四十章 鸣金第七十三章 投石问路第七十八章 他回来了第六十章 大儒郑玄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对策第一百零一章 取汉中第三十六章 阵斩蹋顿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二章 刘备登基第六十九章 大汉上将军讨逆先锋孙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