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南阳之战(4)

陈暮在一旁冷眼旁观诸葛亮所有的战术布置。

临阵变换战术,反应确实够快。

虽说张绣军从清晨就出发,长途跋涉,现在大概率已经快到育阳,离此地不足五十里。

但原定计划当中,他们是拥有差不多两个时辰的时间来击溃刘表部队。

可由于地形关系,刘表部队停滞不前,反而会被对面拖延时间。这样时间就更加紧迫,就必须在一个时辰内解决敌人。

所以诸葛亮立即把原来从右翼袭击敌人的冯楷部队调回来,换上许褚的重骑兵从右翼进攻。

这是因为在小长安聚的西面有一个突出去的角,淯水河流并不是走一条直线,而是弯弯绕绕,在小长安聚西北方,刚好弯出来了一个s型曲线。

如此位于河流边上,就还有一个村落叫杨家聚,刚好位于处山谷当中的小长安聚西北面,文聘此时位置往西大概七八里外的地方。

顺着河边走的话,就能抵达杨家聚,在后世,这个地方是瓦店镇的林场一带,拥有大量广阔的森林,地势相对平坦。

从杨家聚的森林里出来之后,就能看到小长安聚位于南面的谷外开阔地,这里是一大片平原地区,十分适合骑兵驰骋,只要许褚从侧翼袭击文聘方阵,立即就是降维打击。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过了约一个多时辰,差不多是下午晡时初时,也就是三点钟左右,刘表大军赶了一天路,就早上吃了饭,现在肚子咕咕叫。

而且六月的南阳就像是蒸笼,朝廷军队藏在山林里遮阴,他们在谷外空地上晒大太阳,一个个无精打采,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三五成群或坐或躺,少数有树木的阴凉处,基本都被各级军官占据。

武安国算算时间,觉得许褚应该已经到了杨家聚,便对诸葛亮说道:“监军,许统领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我们立即发动进攻的话,他那边差不多就可以同时与我们一起进攻。”

诸葛亮却摆摆手说:“先不要急,此时出战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先耐心等等,我估摸着顶多再过半个时辰,敌人就应该坚持不住,准备生火造饭了。”

武安国看看天色,心急如焚道:“可是现在已经被敌人拖延了一个时辰,

若是再等下去的话,恐怕张绣的援军就快要来了。”

“不急,我相信文谡将军能够至少拖住敌人半个时辰!”

诸葛亮沉着冷静。

他就像是森林中的一头猛虎,目光森然地看着远处还在休息的文聘大军,仿佛在看待一只待宰的猎物,耐心地等待着猎物放松警惕,然后给予他们致命一击。

此时此刻,文聘大军确实十分疲倦,主要也是天气原因,最近这几年因为小冰河时期的缘故,导致炎炎盛夏,气温一天比一天热。

这种时候将士们往往饥渴难耐,聪明点的像曹操,就是在讨伐张绣的路上,以一手望梅止渴缓解了将士们的饥渴。

文聘当然没曹操那么聪明,不过他也确实察觉到了士兵们的状况,稍微迟疑后,对邓济说道:“此时天气炎热,将士们行军一日,恐饥渴难耐,你派人去棘水取水造饭,先让大家休息休息吧。”

邓济也热得不行,听到这个命令,立即说道:“好,我现在就去。”

说罢马上起身领了人马往南去了。

棘水在后世叫做溧河,此河在战国时期为秦楚的交界处,棘阳便在棘水的东岸,因而城池名棘阳。

它地处于小长安聚的东面和南面,因为是从小长安聚以东一路往南流,到了小长安聚的南面之后,再转道往西,汇入淯水,所以小长安聚的东面和南面都被棘水围住。

不过小长安聚的东面是大片山林,虽然距离离棘水会近一些,可要翻山越岭去,因此实际上往南更方便,所以邓济要从来的路上去取水。

很快一来一回,又过去了半个多时辰,邓济派了数千人去取水,将士们早就搭好了陶釜,准备做饭。

其实大军短距离出兵,往往不会带太多的辎重,士兵们自己身上携带点干粮,然后由各小队自己带点韭菹、昌本、菁菹、茆菹、芹菹、深蒲、箈菹、笋菹等酱菜放到釜里煮煮。

有条件的军官们则搞点醓醢、麋臡、猪臡、牛臡之类的肉酱拌点干粮混着吃就行。

在外行军打仗,没那么多讲究。

基本就是做好的面饼或者一些炒好的稻米撒点酱菜,囫囵着对付几顿,图个不饿肚子就行。

这边炊烟升起,那边诸葛亮看了眼天色,已经下午晡时四刻末,也就是四点二十左右的样子,而根据之前在宛城外的探马回报,张绣军出发时间以及路程计算,抵达时间应该是在日入初到日入三刻的样子。

由于他们已经在这跟对面耗了差不多一个半时辰,这意味着最少半个时辰,最多一个时辰,张绣军就差不多可以抵达战场了,因为诸葛亮不确定文谡那边能不能拖延住时间。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诸葛亮见时机已到,果断下令道:“传令,全军出击!”

“全军出击!”

武安国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他们午时就吃过干粮,肚子倒是不饿。

但敌人在外面吃东西,自己在林子里看着,不眼馋是假的。不过倒不是为了这点吃的而出兵,而是现在确实如诸葛亮所说,是一个突击敌人的好机会。

即便傻子都知道,在对手吃饭或者睡觉的时候进攻,胜算非常大。

历史上曹操攻张绣的时候,大军压境,几乎碾压张绣的情况下,不一样在睡着了之后,被张绣夜晚突袭,害得典韦身亡了吗?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武安国也不含糊,当即擂鼓下令出兵。

他这边一擂鼓,远处文聘军立即警觉起来,一个个几乎是本能的丢下手中的食物,纷纷站起来观望。

文聘其实并不蠢,他自然清楚自己这边大张旗鼓北上进军,敌人不可能不知道,或许早就在山谷埋伏,现在自己这边开始吃饭,敌人必然会出兵,因此早就安排了一部分士兵严阵以待。

所以他倒是不慌不忙,立即开始组织起反击,首先是令之前严阵以待的士兵迅速来到阵前阻拦敌人攻势,然后又立即派传令兵告知各级军官,让他们马上组织起阵型。

如果从高空俯瞰的话就会看到,从小长安聚左右山谷中的山林中,无数人漫山遍野,密密麻麻地从林中走出来,然后向着谷口方向蜂拥而去。

而谷外面则大量蚂蚁般的黑点开始聚拢,从最开始的散乱状态,迅速各就各位,在军官们的带领下,排列成防御方阵。

文聘的部队并不是在谷口,而是在谷外约一里处,有一段缓冲距离,这样他就能够有时间组织起防御。

咚咚咚咚的鼓声响彻了半边天空。

朝廷军队先是在谷外大量聚集之后,迅速排列成攻击阵型,也就是三角锥子阵。

作为久在关羽帐下,在数次对袁绍以及黑山军的战争中屡次战功的大将,武安国已经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亲自在阵前,率领亲卫走到了锥子阵最前沿,打算带领士兵们正式向敌人阵型发起猛烈的进攻。

几乎是在阵型摆好之后,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声音,武安国手中重达11公斤的双手长柄八棱金瓜锤向前一指,暴喝道:“杀!”

“杀!”

朝廷军队爆发出震天怒吼。

武安国的武器是长柄铁锤,根据珍贵史料《三国演义》记载,重达50斤。

但众所周知,汉朝一斤是222克,所以实际上按照现代一斤500克来计算,应该是22斤,也就是11公斤的样子。

他的铁锤也不是像李元霸那种比人脑袋还大两圈的超级锤子,而是实心的小圆头,上面没有铁刺,大概跟两个成年人的拳头并在一起差不多。

别看这锤子不大,但柄长,再加上骑马冲锋之下,一锤过去,足以发挥出数吨的冲击力!

武安国一马当先,在接近敌人阵型的时候,双手抡起锤子就向着敌人最前排的刀盾手砸去,由于柄长,敌人的刀砍不到他,他的锤子先一步砸到了敌人的盾牌上。

砰!

就听到一声爆裂般的金属碰撞声音,那木盾直接四分五裂,巨大的冲击力居然把那名士兵活活给锤飞了出去,人在半空中心肺就被震裂,吐血身亡,落到后方人群里,就只是一具尸体。

最前面的这名刀盾手被锤飞,刹那间就出现了一道豁口,武安国的马不停,直接冲进了豁口里。身后源源不断的士兵跟着他杀进来,立即突破了一道防线。

文聘军前方的部队顿时一片混乱,而由于武安国采取的是三角锥子阵,这样随着他打开一个缺口,缺口瞬间就被后方士兵冲开。

荆州军前线很快就处于溃败之中,文聘连忙调整阵型,好在被突破的只是之前作为防备敌人进攻的士兵,他的主力部队已经在后方列阵完毕,立马分开,防止溃兵冲散后阵,同时派两翼对武安国主力部队进行左右包抄。

陈暮诸葛亮等人在山上观望,看到敌方将领沉着应对,并没有因为前线的崩溃而慌乱,而是展现出超强的军事素质,不由让众人颇为赞赏。

诸葛亮说道:“文聘被刘表素来倚仗,作为江北防守大将,看来确实有他的独到自处。”

“就是可惜麾下士兵不怎么样,执行力差了太多。”

陈群眺望着摇摇头。

陈暮笑道:“这些年北方战事不断,荆州却十分安定,吸引了大批士人百姓来荆州定居,促进了荆州繁华,但同样也让荆州武德衰败。《司马法》曰:“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保证武德充沛却不穷兵黩武才能持续昌盛,手中有剑不用和手中无剑没法用,是两个概念,你们记住了吗?”

“记住了。”

诸葛亮陈群姚博黄琦孔俭等人又听到了新的至理名言,连忙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下。

自从上次被陈暮评价不如一流智者之后,姚博黄琦孔俭三人作为泰山学宫出类拔萃的毕业生深以为憾,因此发誓要紧跟师君,好好学生,只要师君说得每一句话,他们都会认真记下,写在本子里,常常揣摩,增长能力。

远处文聘虽然及时进行阵型调整,可前线溃败的如此之快,导致两翼还没来得及展开,中军就被前面的溃兵冲散,使得他的部队几乎无法执行他的命令。

这种情况下,文聘不得不进行重新调整,让两翼已经展开的士兵袭击武安国部三角两边,然后自己亲自出击迎敌。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维持住阵型。

不得不说,历史上文聘能够镇守江夏数十年,多次击退关羽和孙权的进攻,稳如泰山自然是有两把刷子。

但奈何麾下士兵并非精锐,荆州兵久疏战事,与常年打仗的朝廷精锐比起来,还是差一截。

好在文聘亲自出马,大将旗帜稳定住了军心,如中流砥柱般挡下了武安国的进攻。

冯楷部和武安国一同出击,他从左侧袭扰文聘部的右翼。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待会配合骑兵同时包抄。

而就在文聘主力部队成功地拦住了势如破竹的武安国之时,远处轰隆隆的马蹄声陡然响起,漫天尘土飞扬,整个大地都仿佛在颤抖。

站在远处山上的诸葛亮顿时笑了起来,说道:“文聘军完了。”

“不错。”

陈暮赞许地点点头:“我们也准备过去吧。”

众人便下了山,在数百护卫的保护下靠近战场,此时战场上已经是一片倒。

如果说文聘靠着卓越的指挥能力, 勉强支住了因为士兵疲倦、劳累、饥渴以及素质低下而导致的战斗力弱于朝廷军的问题。

那么当两千玄甲重骑杀出来的时候,战局就已经变成了兵败如山倒,荆州军的左翼瞬间被冲得七零八落。

仅仅是第一轮冲锋,在左翼大溃败的情况下,整个中军彻底失去了防御力量,开始崩溃。

文聘见此情形,知道大势已去,只好下令撤兵。

而就在文聘大军彻底向南大溃败的时候,在南方棘阳方向,一支竖起“张”字大旗的军队,已经抵达了战场。

同时。

wωω .тTk дn .C ○

在小长安聚方向,山谷谷口处,忽然涌现出无数人马,将整个谷口占据。

张绣的军队,居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刘表军以及朝廷军的后方,南北两支军队,同时把战场包围了起来!

第一百四十四章 敌我援军第一百九十七章 张郃投降第七十四章 乱世一锅粥(2)第一十五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第四十六章 人皆蝼蚁第七十五章 吾才满腹,袁本初竟不从之第七十六章 名满天下第一章 秋风起,思子归第十章 西讨关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阳。第七十一章 莽夫会套路,谁也挡不住第九十六章 开战!第七十二章 阎忠第七十章 出兵第四十七章 进城第九章 给曹操送口棺材请假条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规划(2)第三十二章 满满的套路第五十八章 奇袭浚仪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诸侯响应号召第七十二章 图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会谈第六十四章 给年轻的虎痴上一课第一百九十五章 还债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战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一百八十五 将计就计第一十一章 大事业第七十六章 三股势力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谋第三十三章 斩二将第一章 黄河以北,三分之势第七章 巡视地方第三十三章 此间凉第四十二章 吕布投冀州第七十一章 民族认同感第五十二章 刘曹会晤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六十七章 天子赐剑第二十五章 哥几个,走着第六十四章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六章 汉末群雄之猛虎孙文台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六十一章 洛阳乱第四十九章 曹吕之战(感谢歆帅帅的盟主)请假条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计!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达倭奴国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进攻第四十九章 记仇的曹操第九十一章 攻心为上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三十四章 孙坚兵败第一十七章 分赃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一百二十二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四十六章 风起云涌第二章 营寨鏖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云梯第三十三章 请陛下饮酒第一百零一章 取汉中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三十八章 合纵连横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禅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陈暮第六十四章 给年轻的虎痴上一课第二百六十一章 请陛下禅让第六十一章 怒擒马超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三十五章 天下无主第七章 巡视地方第六十二章 宫廷乱请假条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么?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战争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预防针第一十七章 盗掘陵墓第二十三章 董贼第七十六章 界桥之战第五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二十四章 听四叔的话第六十二章 奇袭长安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六十章 关中战起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长逝第七十八章 官军下来战书,约我等明日决战第八十三章 有谁能知我心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战争请假条请假条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二十五章 一圣一龙一虎一狐第二十一章 出使吕布第五十二章 泰山书院第五十三章 西进关中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