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生育政策

拿下河北,袁术遇到最头疼的问题依旧是人口。

汉末的战争,前期拼的更多的不是士卒多寡是粮食多少。连年天灾加上战争频繁,粮食入不敷出,根本支撑不了那么多的百姓。故而饿殍遍野、流民遍地,只要你有粮食,随时都能拉出一支大军。

官渡之战时,曹操不惧袁绍兵多将广,而惧其粮多。将领谋士再厉害,没了粮食,大军不战自溃。

为了筹备粮草,就连吃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曹操都干得出来。为了减少粮食消耗,不惜屠戮掉整个徐州百姓。

而到了后期,拼的就是人口了。

粮食不够导致的便是人活不下去,百姓十不存一,自然人口疯狂下跌。而这种时候,天下三分已成稳定之势,各地皆是地广人稀,随着百姓休养生息粮食已经不再是紧要的资源。人口和地盘成了衡量各国战争实力和潜力的基础。

袁术现在麾下人口三千万有余,看似不少,能有大汉巅峰时期人口的一半,对于一个从乱世之中新建的国家而言已经很不错了,堪称奇迹。若是袁术的目标只是大汉这十三州之地,这些人口自然够用,甚至是绰绰有余。

但是袁术的目标可不仅于此,东北平原、北方草原、西南诸国、西域诸国、身毒、贵霜,这些都是袁术给自己划分的地盘。现在大楚正值崛起时期,兵甲皆足,只需小小修养一段时间便可挥军西进。

这种时候,最拖袁术后腿的不是钱粮,不是兵力,也不是管理地区的士子,而是人口。

如今大楚的富庶可谓前无古人,粮库中的粮草足以供养全国十数年之食。国内的粮价几乎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这还是袁术以官府的名义一直大力收购的结果。有了足够的粮草,畜牧养殖搞得风生水起。造船技术的提高,捕鱼业也愈发的兴盛。起码十年内根本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而兵力,大楚三千万人口,甲士百万,皆是实打实的精锐。各州郡皆有民兵、预备队、警备部队等各种形式的辅兵数量更是众多。虽不如正规部队,但同样体魄强健、饱经训练,只要袁术愿意,随时都能拉出来扩充部队。

若不考虑到路程、后勤等客观因素,如此多的精锐大军,同时正面硬刚三大帝国都够了。只可惜没有这种机会罢了。

与其他帝国之间遥远的距离以及恐怖的战略纵深,使得袁术也只能和贵霜搞搞事了。攻打安息或罗马不是不能胜,但却没有意义,既没有任何好处徒费兵力,而且绝对是一场旷日持久绵延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拉锯战。

在管理政务的士子方面。袁术有底气将世家赶出大楚,自然是有所凭仗的。金陵书院、鹿门书院、颍川书院等,大大小小的书院遍布大楚,培养出的各种人才不可数计。从最基础的行政统计司法等人员,到熟读经略深谙政务的管理人员,皆是多如牛毛。

光是最大的金陵书院,已经开办十数年了。每年招收年轻聪慧、才情不错的士子数以千计,累计起来数量极为惊人。这些人本来底子就好而且颇有天分,经过深造之后皆是栋梁之才,放在汉朝当个郡丞太守之类的中层官员都有些屈才了。

金陵书院毕业的门槛可是很高的,除了百家之人独立安排之外,其余的士子要想毕业,非但要精通儒学、熟读经书,而且君子六艺也要达到标准,不能是个病秧子。另外,在政务方面的知识也须得掌握,要亲自实践过耕种、经商、匠造等,深入了解百姓生活。

这些都是袁术对于金陵书院、鹿门书院等顶尖书院的硬性要求。除了一些怪才可以允许偏科外,其余的都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反正乱世已过,袁术也已不缺人才,自然要优中选优。唯才是举早已不适用,德才兼备、能力出众的才是上上之选。

其中甚至还有不少是专门攻读南蛮话、身毒话、贵霜话、安息话等语种的,将来若有需要,这些士子也可随时掌控他国政局。准备的不可谓不充分。

“陛下,除去袁绍、曹操、刘备三人所属士卒和人口,我大楚现如今人口约三千四百三十余万,且比之去年自然增长了一百零五万的人口,今年预计自然增长人口会达到一百三十万以上。现如今平均每对夫妻约有六七个孩子,不过还有极大的潜力可挖,毕竟天下才刚刚平定。只要政策得当,每对夫妻达到一生平均八九个孩子并非难事。”田丰将统计好的信息扫了一遍之后,向着袁术汇报道。

封建社会的执行力可远比追求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要强上太多了。袁术提出鼓励生育并给予补贴奖章之后,百姓原本就居高不下的生育率再次猛涨。

毕竟这个时代又没有多少娱乐项目,也没有电灯,就连油灯有很多家庭都不舍得点。晚上一片乌黑有没有别的事情做,只能关起门来玩一玩生孩子的游戏。

一家生个五六个孩子完全是属于正常情况,这还是因为好多夫妻才刚刚过上安定的日子没多久,一年一个娃的出来。

听到田丰的话,袁术眉头微皱。他是重视人口,但却还没有丧心病狂到失去底线的地步。

“不行,现在的政策已经是极限了。女子十八岁以上方可出嫁生产,否则身体会容易出问题,过早生产易致使一尸两命,即使我大楚不缺医师也不能如此草菅人命。十八岁是底线,四十五岁以上的女子不可再催促生育,道理也是一样。”

“陛下,何必如此在意难产问题?我大楚现在的医疗水平已经足以将难产发生死亡的概率降低到两成以下。只要放开口子,虽然会死伤些许女子,但算下来我大楚的生育率起码会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提高一到两成。”田丰忍不住劝阻道。

在他看来,女子生育乃是职责,难产只能说明运气不佳。没必要为了些许女人的安危和痛楚降低国家发展的速度。

“些许女子的生命对于一国而言确是无关紧要,但这个口子确是一定不能开。我大楚立国的初衷便是以民为本。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固然重要,但也要保证我大楚会下的百姓能够得到应有的待遇,能过上好日子。提高待遇、奖励生产可以,但是以人命为代价来谋求利益却是不可。我大楚女子也是大楚子民,可以为国而死,但只能死在战场上,而不是死在和亲亦或者这种残忍的难产之上。”袁术沉声道。

说是执着也好、幼稚也罢,袁术本身对于人命的原则性非常强。战场上该死多少人命袁术从不犹豫后悔。但是这种不必要的牺牲,是袁术所不能忍受的。让女子于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生产,袁术觉得这样已经十分的过分了,不可再延长一年。

“一个国家,若是连自己的子民都要算计坑害,那就太失败了。为了大楚,可以牺牲任何人,但却不是这种无谓而又不耻的牺牲。”

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关之机第七百零八章 即将的落幕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礼的袁绍第九百四十六章 转守为攻第六百九十一章 江东猛虎第四百六十五章 来临第七百零一章 胜局第五百零三章 刘虞之言第六章 孙家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强中干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赋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五百四十章 私访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三百零三章 南蛮降第九百五十一章 压制第七百九十章 备战第七十二章 决然第七百四十二章 踪迹第七百三十二章 诸国来朝第二百七十七章 赏罚分明第六百五十一章 选择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三百七十章 辽东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灭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六百六十章 小惩第七百一十二章 刘备的抉择第一百七十五章 贾诩到来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二百一十章 谋求并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杨修的选择第一百零二章 补偿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八百八十二章 气运加身第二百八十三章 军阶替补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战书第一百五十章 刘备的小算计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第五百六十五章 称帝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三百二十章 八面玲珑第一百一十四章 败家第七百四十四章 盘蛇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险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九百二十七章 战争和商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六百四十一章 黄月英第七百六十一章 绝境前的疯狂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静的天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并非结束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军压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里扒外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术第八百七十七章 牺牲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五百八十八章 战书第五百八十九章 对峙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方狼烟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阵营第七百五十四章 决绝第七十章 时机第三百零八章 袁绍在头痛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对杨修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五百八十九章 对峙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术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命相搏第九百五十六章 胜负第八百零三章 妥协第二百一十五章 黄忠的箭术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六百三十二章 降服一百五十三章 刘晔的烦恼第五百零三章 刘虞之言第九百零五章 半岛局势第一百一十二章 郑玄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十一章 尴尬第五十九章 再收义子第九百四十三章 败家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连夜撤退第四百七十六章 陈登之能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八百七十六章 别无选择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八百三十九章 贾诩之毒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个坑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赋第七百七十八章 赌马第五百九十章 战始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一百三十七章 进击的公孙瓒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