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争执又起

刘范听完曹操的话,他才明白,原来是他在凉州搞得太引人瞩目了。假想刘范没有穿越来东汉末年,也没有对凉州进行那些改革,受限于时代的差异,只怕曹操现在还在死啃圣贤书呢。这就是蝴蝶效应的结果。刘范心想。

曹操又道:“某刚刚提及的新增人口的好处,都还不是最大的好处。对于怀揣着一颗野心的子楷来说,恐怕人口的大幅度增加,最有利的还是人多了,扩军就很容易吧?”

听到这句话,刘范差点吓得喷溅出口中的酒来。扩军这不是一件小事。对于因为小农经济占主导而喜欢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中国来说,扩军在和平年代都被认为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之举,是万万不能为的;只有遭遇到威胁到国家统治的民族危机时,中国才会扩军,或对军队进行升级。比如清朝末年,要不是西方鬼畜几次三番的入侵,激起了清国的恐惧,恐怕清国永远都不会建立新军。

现在的东汉,在黄巾起义过去后,总体局势还算平稳。故而曹操怀疑刘范有扩军的念头,这就是在怀疑他对政权的忠诚。刘范的性子和曹操是一模一样的,即使是被拆穿,也要先骗骗对方,看有无回转的余地。刘范举起酒樽抿了口酒,以此来掩盖住脸上的惊诧,又语气平淡地道:“今凉州早已安定,羌氐之患已然消弭无无形之中,且皇帝又无所差遣,就是某一心想要扩军招兵,那也没有合适的条件啊!何况孟德兄也是知道的,凉州赋税其实没多少,为了保命某都花去一大半,哪里还有闲钱去招兵买马?”

理由充分,论理严谨,但曹操还是一如既往地睿智,一眼看破刘范的迷魂阵,那两枚细小的眼珠子在阴暗处如同夜明珠,升腾而起的两束火光,炙烤着刘范的心脏。

曹操眯着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眼里散发着微光,笑道:“子楷不用掩饰,过多的掩饰,更会暴露你内心的不安。如子楷所说,凉州已然安定,那子楷为何还要保持着足足十万凉州军?而且,这十万大军,几乎都是精锐的骑兵。恐怕天下能和子楷的凉州军一战的,也只有皇帝的南北两军和并州牧的并州军了。”

刘范一怔,宽阔的手心、削直的手指,均冒出细腻的冷汗来。良久,刘范才迎上曹操审视的目光,道:“那孟德兄是怎么想的?”

曹操一笑,墨黑的胡须也跟着嘴角向两边延展开来,曹操冷笑道:“哼!天下承平而扩军,不是为了反叛,又是为了什么?”

刘范早知道曹操猜得出他的意图,所以也没有多大的激动。刘范道:“是又怎样?当时在长社时,某就表达过要用铁血手段,匡济这个行将就木的国家,现在某有了凉州军,又占据凉州,皇帝放下了对我的戒心,计划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没有一丝错乱。孟德兄可能以为我是疯了,才会生出这样极端的想法来。但孟德兄是明眼人,有些事,我不想明说,你也会知道。”

曹操仔细地咀嚼着刘范的这番话,静得如同雕像般。然后,曹操道:“我也知道,这个国家病入膏肓,面临着大崩溃的危险。我也想过要匡济天下,这也是我为什么投靠于大将军门下的原因。”

本来低着头的刘范,听到曹操这么说,轻蔑之心渐起。刘范笑道:“我了解孟德兄,孟德兄是想辅佐大将军打倒十常侍,进而专权天下,然后施政改革,从而达到匡济天下的目的吧!”

“不错!我就是这么想的!”难得曹操这么多疑的人,居然毫不犹豫地向别人透露出最深藏内心的心思。

想起历史发展的趋势,刘范就对曹操这个决定感到悲哀。因为最终何进不但没有除掉十常侍,而且还引来了董卓进京,导致天下陷入全面混乱。刘范道:“我刚刚说过,要想一劳永逸地除掉十常侍,就必须先除掉皇帝。可你确定大将军,他有胆子和皇帝对抗么?即便是对抗,他又敢废掉皇帝?”

古代人对于自己的主君,是十分尊崇的,曹操也不例外。于是听到刘范质疑大将军何进,曹操就气不打一处来:那张黝黑的短脸,迅速充血变红,胡须好似竖立而起,两个针眼大的眼睛瞬间变大,细小的眼珠放大有如吹气球一样。

曹操怒得粗壮的手一拍桌子,桌上的各色餐具被他的大手震得发颤,发出一阵响声,餐具中的菜肴,也掉落得满桌子都是,一片狼藉,有的还溅到曹操的袍子上,但曹操丝毫不在意,而是瞪着铜铃大眼,直勾勾地望着对面而坐的刘范。

曹操怒道:“刘子楷,你安敢辱我主公!”

刘范没想到曹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吓了一跳后又心生愤怒,于是也道:“这本来就是事实!何来欺辱之说?!”

“你一个未曾加冠的孺子,又怎会明白大将军的雄心壮志?!你可知道他这些年从十常侍的手中救回了多少的忠良大臣?又罢免了多少十常侍的爪牙?!你昨天还刚刚贿赂十常侍,有何脸面说大将军无力对抗皇帝?!”

“哦?大将军有这么伟大么?那我怎么看到大将军一心要架空皇权、处处与我作对?!况且追根溯源,大将军不也是通过十常侍的举荐而见宠于陛下么?!”

“大将军处处与你,还不是你处处掣肘他的布局,担心你个孺子投靠十常侍,扰乱他的大计?果然你不负众望,果真如大将军所想的一样,不仅割据凉州,还和他在朝堂上对峙!若你真想匡济天下,何不与大将军同道?!”

“你所说的大将军的计划,中听不中用!要是他有那个决心有那个能耐,那现在十常侍早就被挫骨扬灰了!可是现在呢?大将军从政也有几年了,不仅情况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恶化:党人见囚于家,忠良见放于野,而其爪牙遍布天下,横征暴敛,米麦无收而赋税不减,百姓苦不堪言,难民十人难活一人!要是你们的计划可行可用,还会产生这么多问题吗?!”

曹操被刘范辩驳得无语凝噎,但随即又反唇相讥道:“不是我们的计划不可行不可用,实在是皇帝偏袒十常侍,十常侍力量太强,我们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实属不易了!”

刘范冷笑道:“呵?实属不易?你也知道不容易?!”

“即使是不容易,那也要执行下去。只要高举仁义大道,总会有天下澄清的一天!”曹操坚定不移地道。

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准备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见火油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响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八十四章 镇北军首战第四百一十五章 战意已决第八百一十八章 争权夺利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扩军准备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七十三章 绝望逃亡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锋开始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宫之议第八十章 诈败之计第五十八章 凤欲求凰第七百零五章 庆功盛宴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认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储被俘第七十六章 全军反响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将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获成功第六百九十三章 归途所见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诺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谣言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机解除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惨败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一百一十七章 离间之计第十六章 强攻广宗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议事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监献计第五十七章 昭姬评诗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计第一百八十五章 实兵对抗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烬第一百六十六章 黄氏搬家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冲锋第八百五十四章 战败收场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三百三十四章 华佗张机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发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语交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绝境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对谈第九十一章 再设州牧第一百一十一章 驯马高手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质困境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五百零九章 贵山之战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烧贵山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斗将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四百一十七章 称以凉王第八百五十七章 达成一致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发展第四百一十章 大难将至第一百八十五章 实兵对抗第四百一十六章 称帝之争第七百八十四章 儿女情长第二十八章 刘关张来了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传书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郑大捷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四百七十三章 离间计成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线所在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贪婪第二百二十二章 布局雒阳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别猛虎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谋第三百三十四章 华佗张机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八十五章 无药可救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九十六章 兄妹龌龊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问政第四百一十六章 称帝之争第一百九十四章 乱世初现第五百八十一章 诛杀宦官第一百一十章 巾帼英雄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阳惊变第六十五章 马镫和马掌第六百七十四章 虚张声势第一百九十四章 乱世初现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郑陷落第六百九十三章 归途所见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频至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传递(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围中相话第二十四章 拜见刘焉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