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远大志向

听罢,原本就怒火中烧的刘范就更加愤怒,两眼放光,脸上尽是嘲讽的意味。刘范讽刺道:“哈!天下演化成今天这种地步,孟德兄居然还整天想着用圣人的学说去对抗妖邪,匡济天下?!你是觉得十常侍太弱小,用如此手段就足以与之对抗么?我奉劝孟德兄一句:别异想天开你们的方法能够对天下的兴衰有什么好的作用,因为天下糜烂至此,你们再怎么补救,也终究是无用!”

曹操被小辈教训,当然是不服气,他双手撑在桌子上,半个身子向前倾,仿佛要冲过去扑倒刘范。曹操狠狠地道:“哼!天下再糜烂,我们也能将之治好!在作用没有显现之前,子楷还是少说为妙!”

刘范道:“就凭你们那温吞水的计划?!要用多少年才看得到成效?依我看,没等你们的计划发生作用,这天下已经亡了!”

曹操听完,用力地捶了一下桌子,旋即用捶桌的那只粗壮的手怒指刘范,他怒吼道:“那也比你所谓的方法要好!按照你的方法,届时天下必定会陷入全面混乱,天下百姓千万人,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会死于内战之中!”

刘范也不服气地撑起半个身子,反唇相讥道:“有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以致非常之时!有此非常之时,又产非常之人,再行非常之事,以救非常之时!乱世将至,唯有杀伐果断,用铁血手段,才能快刀斩乱麻,从而扫清天下动乱的根源,导致天下再次恢复安定!”

曹操对刘范激进的言论嗤之以鼻,不以为然,一听到刘范的话,就轻蔑地摇摇头,微微闭上眼睛,一只手指有节奏地扣打着桌面。曹操哂笑道:“哈!你不过一介武夫,当然只妄图用刀枪剑戟来解决难题。可你以为,你所谓的铁血手段,对天下百姓有多小的伤害?”

一听曹操说到百姓,刘范的心就一震。曹操又道:“一旦国家分崩离析,大战数起,百姓的性命怎么办?他们只是一群手无寸铁的无辜的人,面对战争,根本没有任何方法抵抗,只有一个死字。你口口声声要保护百姓的性命,给他们安稳的生活,让他们有尊严的活着;可你现在又要坐着看天下陷入大乱,看如同草芥般的百姓,将要尸横遍野,这又是什么意思?”

想到大战将起时,无力抵抗的百姓们,如同小草被战火燎烧,刘范的心情就很紧张。但他从未对自己的方向有什么质疑,因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就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肯定是会崩溃的。

刘范委屈地道:“你以为我就不想阻止吗?!事态演化到这般田地,你以为依靠一人之力就能够挽回吗?!你以为我是那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慢慢地滑进深渊而无动于衷的么?!不是我不想挽救这个我深爱的国家,而是到了今天,根本无人再能阻止它!我的想法告诉你也无妨:既然国家的毁灭阻止不了,何不如顺应天意,让国家彻彻底底地毁灭,然后再寻找可行的办法,让这个国家重获新生!毁灭,不等于死去,或许一次毁灭,或许还可以带来新制度、新秩序、新气象,也未可知!”

曹操听了刘范的话,才稍稍冷静下来。他也同意刘范的观点:此国行将毁灭;但曹操依然不松口,他道:“国家是快要毁灭了,但也依然有办法救治她。你擅自割据一方,就加重了国家的病情。还有,你的方法:让国家毁灭,然后再重建国家,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你能保证你能完成这一艰难的使命吗?”

刘范一怔,旋即就道:“我知道孟德兄怀疑我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这一使命。有一段时间,我也曾反思过这一点。虽然我的能力不足,但我敢保证:我会用尽我的全力去挽救国家危亡!”

曹操听罢,又是愤怒,又是耻笑,耷拉的双眼眯着,流出一束束光。曹操笑道:“你拿什么来挽救国家危亡?难不成,仅仅依靠你对刘家天下的责任,还是对权力的痴迷?哈哈!真是笑话!”

刘范被曹操奚落一番,也没有反应过激,想到曹操的初衷是好的,也就没有生气。刘范郑重其事地道:“我早就说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天下虽然是刘家掌握着的,但还是天下人的,每个人都对这个天下,这个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出身于汉家的我是这样,不是汉家子孙的孟德兄亦然。再者,我不否认我对权力很痴迷,但我敢发誓!”说着,刘范提高了音量,举起了右手三只手指,直直地指着天空,“我之所以割据凉州、拥兵自重,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挽救这个生我养我的国家!”

东汉人最宠信信用,发的誓都有法律效用,更不用说来自一位皇族子弟发的誓了。曹操看着刘范高高举起的手,又看了看一脸严肃慷慨的刘范,脸色缓和了不少,也不言语。

刘范道:“我什么没有做过,孟德兄不相信我可以理解。但以后我一定会向你证明、向天下证明,我刘子楷绝对一心想要这个国家繁荣昌盛!”

听着刘范慷慨激昂的誓言,曹操又不忍地低下了头,眼中咄咄逼人的光,也变得暗淡了。他默默地拾起酒杯来,给自己斟了满杯,一饮而尽,喝完酒,垂头丧气的。刘范默默地看着曹操,不禁心生敬意。在历史上的青年曹操确实很爱国。

例如,在何进决心放董卓进京时,曹操第一个就极力反对,他料定董卓进京,大汉的江山就注定覆灭了,但何进不听他的建议;后来,董卓在京城里胡作非为:擅自专权、废掉少帝、逼死唐妃、斩杀爱国志士、纵容兵士烧杀抢掠,这引起了曹操的仇恨,于是他竟甘愿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只身去刺杀董卓;再后来,死里逃生回到故乡的曹操,依然没有忘记志向,又募兵发起讨董联盟。

可惜,权力是一剂毒药,能获得的人欲罢不能。曹操掌握大权之后,不但脱离了袁绍的控制,还忘了救国志向(囚禁汉献帝而专权),甚至在徐州屠杀了几十万平民百姓。现在的曹操,和以后的曹操,真是天壤之别。权力改变一个人,就那么容易。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见火油第五百七十三章 战后和谈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剑客史阿第五百零九章 贵山之战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剑客史阿第四十七章 有朋党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扩军准备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团进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谈判协商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潜行宫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荣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报任务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脸皮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汇聚第一百八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绝境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险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三十九章 枭雄本性第二百六十八章 帅帐策论第七十七章 训练成果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诺千金第四百九十八章 贵山城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药到病除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说客乎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战条件第一百六十一章 惊天消息第八百三十七章 袭营得手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进论策第八十四章 镇北军首战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见第四百八十八章 毁家纡难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压力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瞒之见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见相左第四章 第一次杀人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一百八十五章 实兵对抗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开战第四十一章 美丽邂逅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传书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军三雄第九百零六章 演习结束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计中箭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绍妙算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十章 大败黄巾军第一百一十四章 围困街亭第六十五章 马镫和马掌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杀之计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问政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见相左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十五章 张角的对策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军回乡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师东征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关头第一百零一章 宾客献礼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补漏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县失陷第五百八十一章 诛杀宦官第五百九十四章 知己之交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装伏击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九百零三章 最终胜利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七十五章 规章制度第六百五十四章 设计退敌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书院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见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谋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见第三百六十五章 决绝果断第八百九十九章 计划开展第六百九十一章 临别赠言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强国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发展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围困街亭第三百六十七章 贾龙鹰扬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认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发展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传来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袭援军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异志第八百二十八章 无边箭雨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价牛马第七百三十五章 师徒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