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战启

袁绍厉声说道:“自古意图弑君篡位者,都不得好死。王莽篡汉自立,盗窃神器,自号新帝,到头来却被长安一市民杀死,可为你主刘范之借鉴。如今,车骑将军皇甫嵩率领数十万王师,正在陈仓与之鏖战。虽三败于刘范之手,但元气未伤,不日即可击败刘范,收复凉州。而袁某,也奉命率领二十万带甲之兵,前来攻取大散关。刘范缺兵少将,想必派给你文将军的兵,也不会有多少。看来,大散关是守不住了。只要大散关一攻克,刘范必败无疑。而你又不能将某抵挡在关外。某欣赏你之胆略,不愿看到你死在王师手中。听某一劝,趁早献关开降,投诚王师。这正是昔日伏波之弃隗嚣而降光武,日后史书记载,你也是忠臣良将,不必再是附逆叛贼。如何不好?”伏波将军马援曾是隗嚣之将,后归降于汉。

文聘一字一句地听袁绍说,并没有打断袁绍,这反倒让袁绍觉得,文聘是可以被拉拢动摇的。袁绍却没料到,文聘听完袁绍之劝降,不仅没有立即开关投诚,而是竟然噗嗤一笑,拍着女墙止不住地笑。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大散关下,重重传响。笑声之中,袁绍听不见一丝恐惧之意,倒是听见了讽刺。袁绍一张脸,“刷”地就黑了。袁绍怒道:“你笑什么?”

文聘伏在女墙之上,将头探出女墙的缺口,说道:“本将不笑别者,但笑你袁本初真是痴心妄想,异想天开!”

袁绍的脸更黑了。文聘笑道:“朝廷乃是正统,凉王乃是叛逆,如这等废话者,可不必再言。我家凉王,乃不世出之英雄,势必会扫清四海,席卷天下!皇甫嵩百战名将,曹操谋出十军会攻,二人空有将近六十万大军,却也三次大败在凉王手上,不能奈何,便是明证!他们二人皆如此,你又算得了什么东西!收起劝降的那一套,这对本将无用!实话告诉你,只要我文仲业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放一个官军越过大散关!若是你硬要越关入侵,那就先踩着我文仲业之尸体过去!不然,你袁本初绝不会攻下大散关!袁本初你给我记好了,保护西州安危者,不是这大散关,而是西州人!攻克这座险关易,撼动我西州三州千万人众难!”

文聘一语惊人,袁绍也不得不为之惊诧许久,不敢再言。大散关上的一万西凉军,精神抖擞,齐齐高呼呐喊。袁绍见文聘终不可劝降,于是拨马回走,临走前甩下一句狠话:“哼!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我这就让你尝尝官军的厉害!”话音未落,文聘拿下一支硬弓,就瞄准了袁绍,朝他射出一箭。袁绍急忙躲避,没被射中。

袁绍回到了官军阵前,以为文聘如此张狂,严词拒绝了劝降,又朝他放了一箭,官军应当会痛恨文聘。却没想到,官军木木地看着袁绍铩羽而归,没有一点对文聘的痛恨。这二十万官军,都是郡国兵,根本就不仇恨刘范,反而倾慕已久。其中还有来自冀州的郡国兵,对为他们平定黄巾之乱、解除檀石槐兴兵进犯的威胁二事感激涕零。

袁绍气馁不已,但仗还是要打。袁绍便传令,命五部官军五万人推着云梯车和冲城车,冲向大散关。文聘自接到守关任务以后,加紧了对大散关的布防,在大散关左右两旁,命军士和屯田军建立了两座高达七丈的箭楼。箭楼最上,自上往下,有三层楼阁,可供数百弓箭手在其中,居高临下地射箭。两座箭楼与大散关形成互补,可互相火力支援。若其中一处受到猛攻,其他二处就可提供箭雨的支援。除此之外,在大散关前,文聘还暗中挖了一条暗沟,内中插满削尖的竹子,上面用黄布盖上。在大散关上,文聘还命军士挖来砍来了滚木和滚石;另有煮沸屎尿而成的“金汁。”可以说,文聘布置得尽善尽美,将大散关改造得固若金汤。

官军在袁绍的指挥下,很快将云梯车和冲城车推到了弓箭射程之内。为了标明弓箭的射程,如为三百步、二百五十步等,文聘想出了一招,那就是用石灰将一些石头染白。染白后的石头,十分显眼。然后,文聘命军士从大散关之下,准确地度量距离,分别在五十步、一百步、一百五十步、二百步、二百五十步和三百步处放置白色石头,作为标记。站在大散关上,就能将官军行至之处,准确地判断距离。

当五万官军推着云梯车和冲城车经过三百步白石时,大散关上立即有人高声喊道:“至三百步矣!”这时,在箭楼上的步弩手,立即躺到在地,用双腿推开弓弦,上箭,瞄准三百步的官军,放箭。官军不知西凉军是如何看到他们行至三百步,都无所防备,被射死两百多人。其余的官军赶紧贴紧冲城车和云梯车,这才避开了一些箭雨。再等官军推着云梯车和冲城车至二百五十步白石时,又有大散关上眼力好的军士高声喊道:“至二百五十步矣!”左右两箭楼之上,负责瞄准二百五十步的步弩手,立时放箭,又杀伤官军数百人。这让官军感觉到无名的恐惧,萦绕在他们心头。他们不知道,为何西凉军能如此准确判断他们的距离,难不成,西凉军中有千里眼在?袁绍也很不解,为何西凉军如此精准。甚至他都未能看出官军行至大散关下多少步,西凉军就能一眼看出。而大散关左右两个箭楼,又能适时地放射箭雨,射杀得官军损伤极多。而且越靠近大散关,被射中的官军士兵就越多。袁绍不管官军死伤多少,此刻他只要大散关。袁绍又传令,命官军顶着箭雨前进。

但又发生了袁绍所不想看见的事。当官军进至二百步时,又有西凉军士高声唱道:“至二百步矣!”其话音刚落,比上两次更为凶狠毒辣的箭雨就朝官军袭来。密集的羽箭,射得官军七零八落,云梯车和冲城车上插满了羽箭,就像刺猬一样。

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见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无缝第八百二十六章 骑兵出击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群第八百一十章 何后之谋第四十五章 朝堂争辩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业改革第两百章 万国衣冠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将至第三百四十五章 风闻风语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军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将死第八百四十八章 暂告段落第七百九十七章 侠客执照第三百四十八章 继续忽悠第十章 大败黄巾军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谏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怀远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八百五十二章 乐进妙计第八百四十八章 暂告段落第一百三十四章 凉州光复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见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战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四十一章 美丽邂逅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条不紊第一百四十二章 拨云见日第五十八章 凤欲求凰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机第四百一十四章 两线作战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七百三十章 对症下药第二十章 张角身亡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谋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赏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全其美第四百五十四章 骑射战术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发明第八百七十六章 惊天交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压力第三百七十三章 阴谋始作第七百四十三章 农耕放牧第七十四章 四员名将第二十九章 现出原形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进是退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实边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七百九十三章 师徒一战第一百六十章 扩军后续第五百零六章 首级诱惑第四百八十九章 张燕再乱第六百八十九章 岭西之战第二百四十六章 确认扩军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营对策第八百九十章 无机可乘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蝉之子第三百三十章 农牧安排第四十六章 拜将封侯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丰定西第十五章 张角的对策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准备第六百八十五章 无药可救第五百零一章 迂回包抄第一百一十七章 离间之计第七百七十五章 宫中之伏第六章 定计破邺县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烧贵山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瞒之见第四百一十九章 无言以对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七百九十章 罗马帝国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并进第三百五十章 鱼儿上钩第八百六十七章 携财密逃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温馨第九百零一章 主谋自尽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见相左第三十七章 枭雄来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兴二州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后准备第八百五十九章 气愤填膺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营对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谈甚欢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响第二百四十七章 扩军准备第五百一十三章 贵山奇谋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三百七十章…动员大会第两百零二章 大战之始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四百一十六章 称帝之争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机四伏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虏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