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生气地说:“哼,卢老头,老夫看的书多了去了,哪能只是一时之间就想得到?你再给老夫一点时间想想,老夫铁定能想起来!”
卢植十分自信,抱起双手,说:“好啊,那老夫就给你蔡老头多点时间,你可得好好想想。”
蔡邕赶紧凝下心神,仔细地回想,是在哪本书里看到过“大明”二字。但蔡邕心太急了,又太过在意自己的名声,要是不能回想起“大明”出自何典故,那他这当世大儒的金字招牌可就砸了。故而,蔡邕是越想越紧张,也就越想越想不到了。
卢植、刘范以及众人都饶有兴致地看着额头开始冒汗的蔡邕,顽皮的马超还故意激他,说:“哇,蔡师,都过了这么久,你还没想到啊!”
赵云也笑道:“蔡尚书,大明二字出自何典故啊?”
蔡邕瞪了两人一眼,说:“再敢调戏老夫,小心老夫在《后汉史》里把你二人写在列女传里!”
列女传,也就是专门给女性写的传。这时候还没有所谓“烈女传”。
马超和赵云立马惶恐起来,连忙说:“我二人是开玩笑的,蔡师您大人有大量啊!”
蔡邕轻蔑地一哼。
卢植笑道:“蔡老头,想到没有啊?”
蔡邕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个,这个,老夫近来在修史嘛……”
卢植笑道:“也就是说,心思都放在修史上,所以没想起来了?”
蔡邕挠挠头,说:“嘿嘿,是这样。”
卢植笑道:“好,那么老夫来告诉你蔡老头,大明二字,出自《诗经·大雅》的‘大明’篇。”
蔡邕恍然大悟,说:“哦,对对!就是大明篇!老夫差点就想到了!”
卢植笑道:“得了吧!你连一个篇名都记不住,也敢号称天下第一大儒?老夫才是!”
蔡邕道:“老夫才是!”
卢植也不甘示弱:“老夫才是!”
然后两个老头就在政事堂里你一嘴我一嘴,互不相让。
刘范等人都饶有兴致地看着当世两个大儒互怼,图个新鲜。
但看够了,刘范也得赶紧阻止,要不然两个大儒吵架一事,传扬出去,那可就笑话大了。
刘范高声道:“谁告诉孤,这大明篇是何诗篇,有何含义,谁就是当世第一大儒!”
一听这个,蔡邕眼疾手快,立马伸出手捂住卢植的嘴,嘴皮子飞快地说:“这大明篇,先写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写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后写到武王在姜太公辅佐下一举灭殷的史实,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既有情势的烘托,也有景象的渲染,有详有略,前后呼应,是诗经中绝妙的好……”
蔡邕还没说完,卢植尽力挣扎,也用手捂住蔡邕的嘴,对刘范飞快地说:“《毛诗序》释意为:“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大明宫如同未央宫之名也出自《诗经》一样,都是以周王的勤政贤明作为榜样的一种自我的鞭策。徒儿你既然有英雄之志,若用‘大明’为名,天下人必定会知晓徒儿你心怀天下啊!”
卢植刚说完,蔡邕又反手捂住了卢植的嘴,高喊道:“见日之光,天下大明!贤婿你若是用‘大明’二字,这就昭示着将来你会如日光一般,大明天下!”
刘范一方面是为两位大儒的学识所震撼,没想到这简单不过的“大明”二字,还凝结着如此之多的历史和美好的寓意;另一方面是看呆了,两个大儒居然为了这个争风吃醋,你捂住我的嘴,我捂住你的嘴,然后慢慢地就变成推搡和纠缠。
“蔡老头,你耍赖!”
“老夫就耍赖了,怎么着!”
刘范无语不已,众人则是在一旁看热闹,嬉笑声充斥着整个政事堂。刘范没得办法,赶紧让马超和赵云把两个大儒给分开了。
马超和赵云力气不是一般地大,就像大人拎小孩一样,把两个年纪六七十的大儒给各自抱开了。两人被抱着拉着分开时,还各自朝对方挥拳头踢腿呢。
见众人还在笑话这两个老顽童,刘范轻咳两声,众人方才稍微掩饰了些笑声。
刘范说:“既然咱们大凉最著名的两名大儒,都这么推崇‘大明’二字,本身这二字也是孤首先提出的,那就定下来了,宫名为‘大明宫’。”
“主公英明。”
刘范道:“还有,新得的康州和夏州移民圈地开发一事,准备得如何?”
中书令贾诩出列,道:“禀主公,自从兵部慷慨解囊之后,中书省已经联合尚书省和户部,把百姓迁徙所需的战马给准备好了。除此之外,百姓迁徙途中所需的粮草、马车,也都备好,就等着分发给百姓了。”
刘范说:“那还等什么?何不趁早把马匹分发下去,推动康州和夏州早日开发和稳固?”
侍中田丰道:“主公,属下研究了一番我大凉现状认为,民屯户和军屯户之间,差距过于悬殊。起初实行军屯和民屯时,军屯就要求家中男丁较多,方能参与;民屯者,大多是家中男丁稀少,或有鳏寡孤独,或有老弱病残。本来在起初,军屯户和民屯户都比较贫苦,但随着屯田的开展,军屯户因为占田更广却赋税更低,还能领取不菲的军饷,因此在短短两三年之内迅速变得殷实起来。而民屯户,本来就力量薄弱,因政策所致,占田更少而赋税较军屯户更重一些,因此虽然也变得殷实,但却远远不如军屯户,大多也只是做到衣食无忧,不能如军屯户般有余力置办产业。”
刘范听了田丰的话,心里有些自责。因为当初屯田制是他一手制定的,他当初考虑到那些家中男丁更多的民户,有更多的力量,也就能开垦更多的田亩,若用军屯,还能把西凉大多数男丁同西凉军捆绑起来,壮大西凉的军事实力,此乃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