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谥号为灵

何忆有些生气,为何曹操明明身为心腹,怎么会在这一问题上跳出来反对她。

听了曹操的话,小刘辩很高兴,因为他本以为与他母亲来往密切的曹操站出来,是为了反对他的。刘辩喜出望外,问道:“那么众卿便是都赞成了?”

曹操又道:“慢!”

小刘辩又慌乱起来,生怕曹操反对刘协封王。

曹操说:“封王自无不可,但这封地之选择,臣认为极大地不妥啊!”

何忆一听这话,不禁笑了,她知道,曹操是在想方设法把刘协封去更远的地方,把他支开。何忆心里高兴不已,心里赞叹曹操真是聪明伶俐,居然能另辟蹊径来帮她解决问题。

刘辩疑惑地问:“弘农有何不妥?”

曹操说:“陛下年幼,可能有所不知啊!弘农郡境内就是潼关,潼关是雒阳城防备西边强大的凉国的入侵的重要防线。凉国大军两次兵临雒阳城下,都是先攻下了潼关,后占领了弘农郡。弘农郡如此凶险,恐怕陛下的王弟以之为封地,也将十分危险啊!”

听了这话,刘辩慌乱了起来。他好不容易在正式继位后迅速想到这一主意,现在曹操却说弘农危险,他便没了主意。

刘辩赶紧问道:“那么曹卿,以你之见,封地选择在哪里比较合适?”

曹操道:“回陛下,臣少年时曾一直住在陈留郡。陈留郡户口众多,十分殷富。若是以皇子协为陈留王,以陈留郡为国,便是再合适不过。”

听了这话,何忆心里更为满意。她心里清楚,曹操之所以向刘辩推荐陈留郡,便是因为曹操一家在陈留郡根基深厚,与当地的大族关系匪浅。若将刘协置于陈留,那么曹操便可借陈留大族们的力量,密切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将他牢牢掌握。

刘辩点了点头,说:“好,既然如此,那便封朕弟刘协为陈留王,以陈留为国。”

群臣听了,纷纷高呼:“陛下英明。”

突然这时,太傅袁隗站了出来,说:“娘娘、陛下,先帝刚刚驾崩、尸骨未寒。现在朝廷当务之急是尽早为先帝定下谥号,准备国丧事宜。”

何亿点点头,说:“太傅大人此乃老臣谋国之言,其令群臣百官赶紧为先帝定下谥号,准备丧仪。”

“喏。”

接着,就在刘宏的棺材前,群臣百官在三位录尚书事的宰相的带领下,开始了对谥号的讨论。许多大臣出于对死者的尊敬,纷纷要求给刘宏定下一个美谥。但这当然遭到了何进等人的强力反对。何进等人先是说刘宏在位期间,耽于享乐、卖官鬻爵、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杀戮忠臣、残害忠良,又激起了民怨沸腾,以至于天下各地都出现了规模宏大的起义。然后又说刘宏在位时,领导不力、识人不明,重用了刘范,先后派遣刘范进攻檀石槐和平定凉州,造成了刘范的崛起,且在多次战争中都完败于刘范,致使刘范进一步坐大,甚至称公建国。

基本上,何进等人便是把刘宏说得一无是处。虽然有些大臣对于刘宏还有几分忠诚,但即便是他们心里也很清楚,何进等人对刘宏的评价绝大多数都是实情,只不过太过而已。群臣闹闹哄哄地争辩很久后,才最终给刘宏定下了一个他们都能基本满意的谥号——“灵”。灵者,乱而不损。自此,刘宏得到了盖棺定论,为“汉孝灵帝”。商议了谥号后,何忆、何进、袁隗等人又引导朝廷定下刘宏下葬的事宜。

接着,何忆、何进、袁隗、曹操与三公等重臣又讨论了一个重要议题,那便是董太后待遇问题。何进强烈反对尊董太后为太皇太后,并谴责董太后一直借助心腹来收受州郡的贿赂,致使州郡扰动、朝纲不振;何进又援引“番妃不得居京”的规定,决意遣董太后回到河间国居住。这一建议没有任何人反对,何忆也批准了。

……………………………………………………

凉州,临洮。

在雒阳城天翻地覆之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刘范,则是正在率领天策卫、骠骑卫、锐骑卫、宣威卫、天武卫、威骑卫、翎骑卫、胜武卫、扬武卫、羽骑卫、飞骑卫、锋骑卫进行野战实兵对抗。除了这几个卫以外,其他的卫均在驻守凉国边境。

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各个卫或者为骑兵对骑兵,或者为骑兵对步兵,都是两个卫捉对厮杀,决出胜负来。草原上如同狂风骤雨,又如同惊雷滚滚,声响震天,地动山摇。凉军士兵均是手持木制的兵器模型互相击打,柔软的木制兵器上有红色的朱砂。只要击打在对方的要害部位,对方就算失去战斗力了。就必须赶紧撤出战场。每两个卫互相捉对拼杀,如果一个卫有以下这种状况之一:被破阵、被斩将、被夺旗、被消灭完所有人,就算这个卫输掉了对抗演练。

刘范与贾诩、郭嘉、荀攸、田丰四名谋士,一同站在高达九丈的观战台上,俯视着底下如火如荼的对抗演练场面。这是凉军自从二十五万扩充到四十万以来,全军进行的第一次大型实兵对抗。在实兵对抗之前,只有刘范的亲卫军——天策卫,和远征罗马帝国的飞骑卫和锋骑卫,这三个卫实现了满编,并且拥有十足的战斗力。其余的十二个卫都在紧锣慢鼓地扩充兵员,和进行以老带新的训练。

之所以要进行这次实兵对抗,刘范的目的就是要在汉朝行将陷入大乱之前,检验一下凉军的战斗力。确保在汉朝四崩五裂时,凉军有足够的能力介入乱局。

在到临洮进行实兵对抗之前,刘范与诸将还率领十二个卫长途行军,先是自姑臧城强行军到玉门关,而后再穿越羌中,抵达临洮。由于凉军人均四匹马,步兵卫也同骑兵卫一样拥有战马,因此这次强行军只花费了四天时间。抵达临洮时,十二个卫、三十二万士兵,体力仍然十分充沛。

实兵对抗也仅仅进行了三个时辰便分出了胜负。刘范便下令十二个卫休息一个时辰,原地进食和午睡。命令传下去后,三十二万士兵当即按照阵列在原地坐好,掏出牛肉干、馕和水来吃,分出一小部分人去牧马;吃饱后,士兵们也不卸甲,便直接躺在原地,拿骑盾当作枕头,盖着披风睡觉。

第八百八十六章 缜密设谋第六百六十九章 凤宫之斥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险第二百四十九章 备战西域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潜行宫第五百零八章 擒贼擒王第三百七十三章 阴谋始作第六百二十三章 凤宫求官第十四章 火烧黄巾军第八百四十三章 虚假和约第五十八章 凤欲求凰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传手段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四百二十一章 称王大典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尔之忧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响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见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请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认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医院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骑兵第六百四十二章 两相交兵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凉第六百二十八章 围中相话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三十八章 秉烛夜谈第一百八十八章 将遇良才第三百五十三章 无敌铠甲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终解第八十四章 镇北军首战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过一劫第六百七十四章 虚张声势第八百八十五章 调包良策第八百五十四章 战败收场第二百八十章 紧急会议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军三雄第两百零二章 大战之始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见枭雄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八百五十一章 群策群力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坏打算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烧街亭第五百零九章 贵山之战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阳谋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将至第二百三十九章 缠绵悱恻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梦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认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关之重第九十六章 兄妹龌龊第七百九十九章 银刀制敌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驾临第三百三十六章 栾提羌渠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十四章 火烧黄巾军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七百九十九章 银刀制敌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传来第二百八十章 紧急会议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领土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三百三十章 农牧安排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终解第二十三章 杀苏陵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间第七百一十九章 师唐改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七十二章 鲜卑单于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见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团聚第四百五十九章 坚守不出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终解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兴二州第七百七十六章 脱身遁逃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赈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营不出第二百零四章 一个顶俩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线所在第七十九章 各自备战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为谁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五十章 宗亲集团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问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二百三十二章 两全其美第八百五十四章 战败收场第九百零一章 主谋自尽第三十七章 枭雄来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