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演习结束

第二营蓄势待发很长时间,体力充沛;而率先登上城头的两卫士兵却已经精疲力竭。故而扬武卫第二营士兵一冲上城墙来,替换下第一营,立即气势如虹地肃清了才刚刚占据几段城墙的两卫士兵,重新将城墙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张郃和阎行远远地看见无数己方士兵,从城墙摔下壕沟的深水,响起此起彼伏的“扑通扑通”声,便又命令第二波次的三个营推着新的三十辆攻城器械,开始强攻。攻城方有无以伦比的数量优势,守城方也有绝佳的守城优势,一时间这场攻防战便演变成了一场鏖战。

渐渐地攻城方的数量优势得到显现,飞骑卫和威骑卫士兵又开始涌上城头,并占据几段城墙。而第二营相对来说数量不多,只得苦苦支撑。文聘见状,便从待命的第三、第四、第五营中各抽调出一个曲,凉军步兵卫一曲为一千人,临时组成一个部,作为“救火队”,亲自率领救火队增援第二营,再次迅速打退了两卫的攻势。

眼看在文聘的指挥调度下多次强攻都无功而返,“陈仓城”东门依旧被守城方扬武卫给牢牢控制住,阎行计上心来,便提议对东门、北门和南门一同发起强攻。张郃也认同阎行这一想法,因为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守城方扬武卫所有兵力,使文聘以为他们这是在玩围三缺一的把戏,使他放松对西门的警惕。

于是除了派去绕到西门进行偷袭的五千精骑外,两卫尚存的五万士兵一同向东门、南门、北门发起全面进攻。更多的云梯车、井阑车、野驴投石机和攻城锤被推上战场,让这场攻防战达到了最高潮。

面对三倍于己的敌人强攻,文聘也十分紧张,他不得不改变原有的部署,将待命的两个营也派到北门和南门,使三个营各守一门,一个营待命,一个营救火。城墙空间有限,也不可能容纳下一整个营四千人。凉军的步兵卫,一卫下辖五个营,每营四千人;一营下辖两个部,每部两千人。因此每个营也按照建制来,分成两个批次守城。

这样一来,拥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的扬武卫,又再次稳稳地掌控战局。不论飞骑卫和威骑卫士兵如何强悍,最终仍无法撼动“陈仓城”半分。看着己方不断地扑通扑通掉入壕沟的水里,简直比下饺子还快,张郃和阎行内心也急躁起来。演习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不能在三个时辰内攻下城池,就判攻城方输掉。被抽到和文聘一组,两将都有些无奈。因为在十军之战中,就是文聘率领少数兵力守住了大散关,善守之名传遍天下。现在他们也毫无办法,只能寄希望于那五千精骑能出奇制胜,趁文聘将注意力放在东门、南门和北门时,一举拿下西门。

而这边,依靠合理的调度,扬武卫一直稳稳守住城池,而且待命状态下的第三营一直长时间无用武之地。这时,文聘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趁两卫集中兵力攻三缺一时,派第三营出西门,前去偷袭正在攻城的两卫。

文聘立即派第三营出西门,命令第三营出了西门后,其第一部前去偷袭强攻南门的两卫士兵,第二部前去偷袭强攻北门的敌军。在偷袭得手的同时,再命令防守北门的第二营,派出其第二部打开北门,与第三营之第二部,一同夹击敌军;命令防守南门的第五营,派出其第一部打开南门,与第三营之第一部,一同夹击敌军。如此一来,便能打飞骑卫和骁骑卫一个措手不及,把他们打退,解南门与北门之围。文聘不禁为自己的计谋感到自得。

但紧接着发生的事却让文聘傻眼了。第三营刚派出去没多久,西门那里便传来了激烈的厮杀声。紧接着第三营的两名传令兵回来,向文聘报告说,第三营一出西门就迎头撞上了一支敌军,人数与他们相当,第三营的中郎将判断那应该是两卫的一个营。

文聘瞬间明白了,原来张郃和阎行之所以围三缺一,发起全面进攻,原来是借此来充分调动起扬武卫的兵力,以及让他放松对西门的警惕,他们好趁机偷袭西门。但他们两人却没想到,文聘能依靠合理的调度,使扬武卫在三倍于己的强攻下,仍旧能节省出一个营来进行偷袭。

文聘担心在城门外空间狭窄不利于列阵迎敌,便命令第三营边战边退,逐步退入“陈仓城”西门来。同时,为防止敌军尾随进城,文聘再派出担任救火队的第四营前去支援,以强弓劲弩狠狠齐射城下,掩护第三营退入城内。

张郃和阎行也很快接到了消息,得知他们偷袭被撞破,心里失望不已。两将心里很清楚,强攻不能取胜,偷袭也未能奈何,看来这一战,他们败局已定。果不其然,三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刘范命令传令兵鸣金,宣告了这场演习的结束。

演习结束后,刘范召集全军,命令兵部对演习结果进行判定。兵部最终判定扬武卫先后在野战和攻城战中取胜,作为本次演习的冠军;扬武卫将军文聘,也斩获“勇冠三军奖”和“最佳谋略奖”,由刘范在全军面前,亲自为文聘和扬武卫授予奖牌和奖杯。

除此之外,其他各个卫也相应获得了其他的荣誉。如锋骑卫斩获“伤亡最少奖”,锐骑卫一名士兵荣获“先登勇士奖”,天策卫将军典韦获得“杀敌最多奖”等等。

在颁奖仪式后,刘范又对全军将士发表讲话,高度肯定了凉军将士悍不畏死、服从命令的精神,要求凉军将士继续保持这种良好作风,继续加强训练,随时准备好应对和参与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为大凉开疆拓土,决胜疆场。刘范讲话完后,现场响起经久不绝的掌声和“万岁”声。

第三百四十五章 风闻风语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怀鬼胎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锋开始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怀远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谋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报任务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后安排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一百四十三章 农业改革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来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长安第八百三十章 调虎离山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义理第八百一十七章 两军汇合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监献计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从天降续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谈兵机第三百章 主仆合谋第八百五十九章 气愤填膺第一百九十八章 贡品惊人第八百二十四章 亲切攀谈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东追击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条约第一百零一章 宾客献礼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机再现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计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传手段第四百二十章 三军用命第五百一十三章 贵山奇谋第七百四十五章 争取之心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忆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八百八十一章 双重保障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敌我难辨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败第六百五十章 强攻大营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军对阵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对决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围渐成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谈兵机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补漏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医院第八百二十八章 无边箭雨第九章 迎战妖兵第六百七十五章 两城又下第七百零五章 庆功盛宴第二百二十九章 剧情反转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请第九百零二章 遗诏矫诏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并进第六百二十六章 亲探虚实第三百四十章 痛骂奸贼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场争辩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问策论第五十章 宗亲集团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医院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计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质困境第五百八十六章 丰厚利润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后准备第两百零一章 大战前夕第四百七十三章 离间计成第一百七十章 黄氏教媳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机降临第一百三十四章 凉州光复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六百八十六章 为爱求药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烧街亭第十章 大败黄巾军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七百九十二章 粮食问题第四百六十一章 举世之战第五十九章 终成眷属第八百七十八章 两国密约第七百八十二章 国无忠臣第七十四章 四员名将第七百二十九章 应对策略第七百九十章 罗马帝国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应过度第八百三十五章 鹰旗落地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四百五十二章 围魏救赵第六十六章 未雨绸缪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频至第四章 第一次杀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进论策第十五章 张角的对策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击利器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脸皮第八十章 诈败之计第六百一十九章 卢植点化第五百五十章 下阳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