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神威

天色已经完全的黑了下来,另外因为这个时候又是秋天的夜晚,在此地又是临近塞外,故而这夜色中不仅有了风,而且这风刮来的气息中,却也带着丝丝的凉。

不过此时身在上郡城中的当先而行入驻城内的辽东的几万将士,却是感到火焦火燎的,本意是寻机进入那些空无人烟的房舍中,借助于其中的炉灶做些吃食的时候,辽东的那些个将士,不防每有所动变惹来的不少的明火升腾。

这不是一处两处的问题,行军了将近一天,在上郡城墙上又经过一番厮杀的辽东将士们,此时,却也有些饥渴交加,身心疲累,故而在单独面对这些突兀的生发的宅火的时候,却也有些反应不及,未能将之灭掉。

待到反应过来的时候,那火势却已经开始顺着不知道什么东西带开的火线蔓延开来。想本来上郡本就是偏于雍州北部,这里的房屋瓦舍本就多是土石之构造,不是什么便宜燃烧的用料。

可是这突然爆发的明火,却是伴着每家屋舍之内的存水之地,火势房梁之下的一些个黑灰色油状物,又或者类似于硫磺等类的燃火之物,迅速的向着周遭的地方借着已经灌进城内的朔风广布散漫开来。

当此时节,上郡城本就不大,故而拢共近十万军马的辽东兵也就没有能够全数进入城中,毕竟若是单论士卒倒也可以入城休息,可是同行的战马坐骑却是要占据更多的地方的,所以,此时上郡城中的辽东兵马也多是随着卑衍赶至的那些中军将士,而那些随着令狐愚在后面和轲比能所部一起伴着夜幕之色赶来的那剩余人马,倒也还没有进驻城内。

令狐愚在赶到上郡时,便当即入城,去见卑衍,自然也是有着和卑衍商量一下,在城中好歹也容些空余出来,至少也要给轲比能本人在上郡城中安歇的处所。

然而还未他和卑衍说出来这番话,上郡城中,原本令狐愚入城时,偶尔闻得的炊烟,在这片刻之间居然弥漫成映天的火势。

却是就在那兵士赶到府衙,向卑衍禀报城中生发的几处火势的情由的片刻之间,又有数名巡视城内的骑兵将卒,络绎不绝的向着府衙的方向奔驰而至。

听着那急促的马蹄声踏踏而来,不需要他们再一一的言说,卑衍和令狐愚两个人出了府衙,抬头四顾间,便能看到,却是漫天的红光,竟然更胜之前卑衍看到的火烧云。

“这又是什么鬼事情”卑衍自是脱口而出道。

“坏了元帅,方才你可说过那贾范为前锋,到此刻并没有回军收兵,而大军入城之后,你也未曾见过贾范的踪迹,这上郡城中不管是城中百姓,或者雍州的将官也没有什么影踪?”令狐愚似乎想到了什么,却是急忙的开口,向卑衍征询着。

而卑衍见令狐愚如连珠炮一般的发问,自然也是一一的点头以对。毕竟这些都是实情。不过他每点一次头,倒也看到令狐愚的神色也是紧张。

此时漫天的烟火色自是将上郡城变作了一个大大的火炉一般,而周遭散布开来的烟雾中也带来了种种十分难闻刺鼻的味道。

一脸紧张,正慌忙思索对策的令狐愚却是不觉间,额头上热汗丛生,“元帅,快让人传令,令大军速速从南北两门处出……”

一个“出”字话音未落,却见令狐愚猛地身躯一震,张口吐出一肚子的苦水。却是那不知道是何种引火之物,在烧灼之后,生出的味道实在难闻,之前的令狐愚却是在凝神思索,倒也不觉得,可是这会儿他要向卑衍建言,呼吸难免,自由胸中一口浊气顶起,这便吐出了口。

至于他身边的那些个将士毕竟身体要比他这个文职之人健壮些。此时的卑衍却是不用令狐愚再说些什么,便急忙的让传令兵们,于城内传达他的帅令,自是要保证进入城中的那些个辽东将士尽量做到不慌乱的退出城去。

此时上郡城内自是一片通红大火,加上朔风的助力,当然更使得上郡城内,更比白昼还要明亮些。可是这种明亮对于城中的辽东将士们来说,不仅不是什么好事,更是恐慌之由。那火焰的热毒,那烟气的刺激,种种都给这些进入城中的数万辽东兵士们很大的伤害。

尽管此时的卑衍已经下令,让大军速速的或从南门,或从北门,遁出上郡,不过那些在烟火中受到荼毒的战马却不是那么温顺如左,使得本就狼狈不堪的兵士们,更是不济,一面要和战马较劲,一面却也要赶着在抵受不住烟火侵袭之前逃出这个火炉,实在让这些之前还因为占据了上郡城赶到安稳的兵士们情何以堪。

城内自是一片的混乱,卑衍和令狐愚两人也是在近卫们的护卫下,向着城门行进着。

对于城内的情况,此时还没有入城的轲比能却是也能够从那通天的火势,以及城中响起的那些嘈杂之音中猜出来,故而此时的他在接到了先前卑衍派来告之详情的兵士之后,却也自觉的给即将要逃出来的辽东兵士们容出了一块空地,同时也让手下的将士们做出戒备,毕竟从那个传令兵那里,轲比能多少也查探到了一些不正常的东西。

此时的轲比能自然是见机得早,心中倒也时刻有升起的不安,不过他内心中的警惕和注意力也都为上郡城中的烟火所迷。

就在上郡城内的辽东兵,和北门处正在戒备的轲比能的鲜卑人为他们能够从上郡城中逃出生天的时候,却是不防就在他们的身周不远处影影绰绰的露出些暗影。这些暗影虽然形迹尚未显现,可是他们的前端锋锐处都是指向这上郡城的北门处。

由于上郡城中盈天的火势映照,加上此时辽东兵马正在仓惶的出城以躲避火势的逼人,这屯扎在上郡北门的人随着从城内逃出来的辽东兵马的聚集,而显得有些混乱,即便是那些正在警戒着周遭的轲比能所部注意力也是放在了上郡城这一边的。

看多了那种充盈着眼眶的焦红,再反目转向注意其他的地方自然会有些视力上的错觉,自然也让这些鲜卑人有了不小的疏漏。

就在守候在上郡北门处的这些联军将士在见到卑衍和令狐愚这两位在身边人的护持下走出城门的时候,尽管此时这一伙人的须发上都沾染这不小的烟火余烬,也有些衣甲处被烧损,不过总算是无恙的撤出了他们大意之下跳进的陷阱。

全军将士到此时却也都有些心情上的放松,不过就在他们浑身一松的时候,他们却是猛地觉察到脚下的大地正在不停的颤抖,而那引起颤抖的原因,就在他们的不远处。

就像是四把从地狱深处弹出的收割人命的刺刀一般,从四个方向出现了已将他们坐骑的速度提升到一个很高程度的四个骑兵阵列。

同样都是骑兵,此时不管是还是灰头灰脸的卑衍,令狐愚,还是轲比能都猜估得出,此时出现在他们身边的定然是那马超等人的四万骑兵,而既然马超出现在了这里,想来贾范他们已经凶多吉少了。

至于之前卑衍手下所见时的贾范,之所以未有对卑衍的传令做出什么反应,却又显现着一副艰难的神情,自是在那个时候的贾范已经为敌人掌控。故而从卑衍领军到了上郡城外的时候,这一切却基本上都是在敌人的算中了。

不过此时的卑衍也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去考虑那么多的事情了,当下的他却是顾不得经过了不少时间烟熏火燎的他和他的坐骑都处于一个不是很好的状态之中,也是翻身上马。

作为联军的统帅,此时即便是已经身处敌人的陷阱之中,卑衍倒也知道,这个时候若是再不振作的话,大军的生路也就断了。

尽管联军此时的状况并不好,尤其是辽东骑兵,成的战力或许经过了一番折腾仅剩下了一半,可是毕竟他们是人多势众的一方。

看着卑衍强行振作,此时的轲比能也是身先士卒,当然这个时候的他倒也顾不上自怨自艾的去指责之前的屯扎的时候没有派出人手去探查周遭的环境,不过毕竟当时已经是暗夜降临,而且雍州的这些骑兵自是地头蛇,在他们的地盘上找寻他们的形迹,总是比较困难的。

“卑衍元帅,敌军来时汹汹,且先让辽东的兄弟们,稍歇,我自领军迎敌,抵挡一阵,消耗一下这些只会耍些阴谋诡计的小儿的锐气,待辽东的兄弟们恢复些精神之后,还请元帅大发神威啊”

轲比能却是开言道,毕竟此时作为外围守御的人马多是鲜卑人,而跟着卑衍逃难出来的辽东军士,此时固然是人数不少,可是其军心士气本来就已经遭受到了消耗,而今有猛地遇到这种暗影突袭,自然又会降低不少。不管是对于自家安稳的考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此时的轲比能总是需要表现一下的,毕竟因为这场大火,使得辽东人的军心慌慌,而鲜卑人虽然都是一路同行来的友军,不过两者之间的却是各有统属的,相比较之下,此时的轲比能当然会更加的相信自己的族人。

见轲比能如此说,卑衍打量了一下手下的状况,即便是那些没有进城的辽东所部人马,此时因为军中袍泽的影响,却也多有低声下气,没有精神的。

“那就先拜托轲比能大人了”卑衍却也果断的答道。

听的卑衍的回话,轲比能郑重的回礼,然后便转身向外,不过一路上的他倒是不知怎么,居然感觉方才的卑衍和他两个人之间的对话,颇有一番生死离别的意味,要知道此时的他们尽管在军心士气上落于下风,却也好歹占据着人多的优势,只要他的五万儿郎们,稍稍的能够将雍州兵抵挡一阵时间,待卑衍的那些个辽东兵能够稍微整顿一下,他们还是要比这来犯之敌有着更高的胜算的。

何况,雍州的骑兵自是厉害,马超自是威武,可是鲜卑的儿郎们却也不容轻侮,堂堂的鲜卑人,再怎么说,也是大草原上的雄鹰,又怎么会在这个破败的雍州之地上战败呢?

上郡城北门外的宽阔终究是有限的,更何况回转过来的雍州兵,全员可都是骑兵,就在轲比能告辞了卑衍传令手下准备出击的这一刹那,原本之前看上去还是远方黑乎乎的一团团的构成的雍州军阵,却也渐渐的显出了他们随着坐骑的奔驰而耸动的身形了。

轲比能作为鲜卑族一部大人的身份,自然也清楚,骑兵要想发挥出其本身的威力,只有向前,努力的攻击才是正道,面对着越来越近的敌军,轲比能却也不再啰嗦,坐镇中军,一摆手,自由手下吹动了全体攻击的号角。

那号角声却是将战场上霎那间的种种声音都给压制,然后,这些本就是马背上生长起来的儿郎们,根本就用不着他们的大人在说些什么,依照他们长久以来生就的习惯就那么自然而然的组成了能够保证他们攻击力的阵型,随即,便见到月夜下四万多的鲜卑骑兵,近乎动作一致的大声呼喝着,而他们的胯下的战马似乎也不用主人们催促鞭笞,便自然而然的撒开了四蹄奋力的加速向前,与此同时他们的主人却是万众一心异口同声的发出一阵阵的苍凉的吟哦之声,虽然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些鲜卑人吟诵的是什么内容,不过听着其中的韵味,就像是能够看到大漠草原上那种马奔驰的自由和畅快,能够体会到这些鲜卑人此时并不以为,他们这就是要慷慨赴死,倒像是去参加什么盛会,随着他们的吟诵,每个鲜卑人的脸上却都显现出一种狂热,在那上郡城烈烈升腾的火焰为背景下,这一只似乎带着血与火的骑兵顷刻间便迎向了雍州骑兵队伍汹涌而来的浪潮。

其实,两军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在骑兵对阵的时候,恰是最为合乎描述。而且,这一番的相逢,不仅要靠着每个勇士的血勇,却还需要骑士的勇而无畏,剽悍轻捷。

此时的鲜卑人,自是自豪于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对于骑兵相争,自觉得有着无以伦比的操马之术,定然能够轻易的将雍州骑兵给砍下马去。

不过在那四道锋锐无比的死亡之刺,迎面而来的时候,这些鲜卑人却是觉得,他们自己的身手似乎永远都够不到对手的身上,而那四个尖刀一般的存在,就像是能够劈波斩浪一般,将他们鲜卑人的阵势纷纷的劈开,那些紧紧跟随着那四把剪刀的雍州骑兵,却是顺着那些切口不断的向里面钻挤着。

鲜卑人中并不是没有人想要抵挡这几个尖刀的锋锐,不过看着那几个分别表明着马,庞,魏,田的四个汉人将领,和他们身边相接的鲜卑人,或有人身强力壮,但是不能抵挡对手的招数之快捷精妙,或有人轻巧灵活,却不能抗住对手的力大招沉,总是在照面之后的片刻之间,不是为对手所败,便是为敌人发力推到马下,顷刻间便是了无声息。

而那些以为能够凭借着马术之精良,几个人联合仗着合力能够将敌人扫罗马下的野望却也发现不过是一场空,顶多也只能见识到那些被他们袭击到得人物,身形晃动之后,战马嘶鸣,却不见掉落马下,总有那眼力灵光的人物,发现了在雍州这些骑兵的双脚之上掺杂着一个半圆形的铁器,辅助着这些雍州兵基本上没有什么跌落战马之虞。

骑兵的对阵自是极快的,毕竟两军相对而行,高速奔驰下的战马,其本身的力气和冲锋之势自就难挡,加上眼下能够拦阻雍州军四把尖刀的鲜卑勇士却是没有一人,故而虽然人数上并没有相差太多,可是此时一方将士勇猛,又有着兵器装备之助,另一方,兵士不如人,将领的武勇不如人,也多少让人打了个郁闷,自然片刻间,雍州军在马超,庞德,魏延和田豫四个人的统领下,和迎击的四万多鲜卑骑兵互相打了个对穿。

不过相比较而下,主动进攻的一方,在将鲜卑人打穿之后,却是阵势没有太多的变化,兵士们的脸色神情也没有太多的激动,而鲜卑人迎击的兵马中,原先紧密的阵势中,倒是稍显稀落,从此时那些依然在吟诵着的苍凉的声音中便能听出其中的声音似乎比之前有所减弱。

两方一比较,此时陨落在两方适才交战过的战场上的勇士,自然都是一样的鲜血横流,可是那些沾满了鲜血的衣袍铠甲中,类比于雍州兵的却是要比那些鲜卑样式的皮铠毛甲少了许多。

此时的两军自是各自减缓了自己的战马,却又调转了马头,并没有一方退缩,狰狞的喊杀之声,却是在一方没有倒下之前,自是不会停止的。

只不过,此时的朔风已寒,上郡城的烈火依然,迎向北风的马,庞,魏,田的四面战旗却是猎猎作响。

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切记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130章 本道柳暗花明(五)第46章 一剑横,十步杀,挥手拂衣去第133章 本道柳暗花明(八)第28章 见面更胜闻名第43章 疯还是?第170章 见南山(上)第120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45章 河水,江水,湘水第9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三)第85章 棘手第110章 回军第167章 运筹帷幄第37章 得仁第20章 大人的话第25章 日记第43章 拆招第123章 孔雀未必东南飞第17章 人得有自知之明,索瑞第81章 雍凉风云之话外篇(下)第27章 小辈儿争雄第70章 雍凉风云(十七)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时未济第81章 意兴阑珊,各有所好第2章 福至心灵第39章 总有意外第104章 雍凉风云(四十七)第127章 千里之外第195章 任凭风浪,我自不动(十八)第40章 理万机,家国事,内外有别第24章 刘备的待遇第202章 天下安(二)第155章 定(上)第106章 陆逊第122章 闹剧第57章 怎么办呢?第131章 预感第187章 任凭风浪,我自不动(十)第37章 野火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141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六)第4章 情与愿第26章 何必第58章 无题第11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七)第107章 相敬如冰第43章 西行漫记(十六)第28章 纵第12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八)第52章 一门心思又或两厢情愿第23章 插柳第61章 半圭为璋,心内惶惶第123章 孔雀未必东南飞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10章 亲事第75章 疾(中)第66章 雍凉风云(十三)第39章 坑蒙拐骗,抢先挖角第183章 任凭风浪,我自不动(六)第97章 虽无长坂坡第2章 庸人我可扰第150章 山水有相逢第111章 山雨欲来(二)第107章 相敬如冰第136章 邓瀚马岱进益州第66章 虽是同床却有异梦(一)第73章 雍凉风云(二十)第74章 疾(上)第26章 鹊尾坡上的一地鸡毛第26章 斜阳第34章 西行漫记(七)第64章 雍凉风云(十一)第21章 郁闷只因一个人第56章 东西南北事,事事谁由之第154章 绕梁第45章 医不易第14章 掉窝里了第173章 真的,很茫然第180章 任凭风浪,我自不动(三)第13章 迎来送往第74章 关前阳奉,关后阴为(上)第9章 东边日出西边雨(五)第94章 形势逼人否第43章 西行漫记(十六)第83章 雍凉风云(二十六)第23章 内中第154章 江夏结局(上)第79章 雍凉风云之话外篇(上)第23章 内中第8章 宗亲第129章 本道柳暗花明(四)第26章 搬家第9章 春日评第8章 建安五年第103章 雍凉风云(四十六)第72章 雍凉风云(十九)第12章 随君去第114章 再战衡阳城(四)第159章 胸怀第41章 佳节念做,夜宴半雪第142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