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虚虚实实

第二更。

——

荀攸和荀贞是相对而坐。荀贞看见了从林外走来的那两个人,荀攸没有看到,他还在接着适才的话题,继续往下说:“贞之,想我大汉的列祖列宗,高祖、孝武、孝宣、光武以及明、章诸帝,俱皆英武神明,只是从和、殇以来,帝多冲龄登基,以致外戚、阉宦相替当权。……,你官寺大门瓦当上写了‘并天下’几个字,如今的天下,天子聪灵,唯朝堂诸公却惜少有像孝武、孝宣、光武、明、章诸帝时那样的英雄、才士也!”

荀贞咳嗽了声,眼往外看,说道:“公达,莫再说了。……,有恶客来。”

荀攸“噢”了声,扭脸回望,从帐中看到了那两个走过来的人,问道:“恶客?这两人是谁?”

“前头那人叫做胡平,本乡大姓第三氏家的宾客。后头那人不认识,应也是第三家的宾客。”

“为何是恶客?”

“一言难尽。”

说话间,“恶客”胡平两个穿竹过林,来到近前。帐外的董习诸人将他们拦下。胡平恭恭敬敬地向跪坐帐内的荀贞行了个礼,说道:“荀君,小人刚去寺中寻你,才知你原来在这里游玩。”

“你找我何事?”

“奉家主之令,来给您送请柬的。”

“请柬?”

荀贞微微一愣,示意董习把胡平手中的竹简拿过来,展开观看,见上边写道:“将至正旦,生民皆庆。如此佳时,正适秉烛夜饮。在下新得了一些上好的葡萄酒,虽不珍稀,也算难得。荀君日夜为乡部里的百姓忙碌,十分烦劳,马上就要到正旦了,这是天下生民皆庆的日子,所以冒昧地派遣宾客杜买,邀请您来我家中饮宴。各种美味的食物都已备好,待君来后,你我一起在梅林水畔听着琴声、对饮畅谈,仰望‘皎皎明月,煌煌列星’。等到喝醉了,不知世上还有人,更不知自己还有身体,难道不快乐么?”

底下的落款是第三云。荀贞知道,此人乃是第三明、第三兰的父亲,第三氏的族长。

他看完了竹简,笑道:“我方任职乡有秩不到一月,碌碌无为,怎称得上忙碌呢?常自惭愧不安,又怎么好意思接受你家家主的宴请?”

胡平不顾林外土脏,跪拜在地,诚恳地说道:“荀君在繁阳任上时,教化风俗、劝农耕种,赈赡孤老、惩处奸猾,亭部上下无不称赞,听说还得到了县君的赞赏。今虽才来乡中任职,但已经可以想象您日后施政的风采,实为乡人之幸。家主代表乡中百姓,备下一点薄酒,只是为了略表欢欣鼓舞之情。请您不要推辞。”

上次随第三兰见荀贞时,胡平没怎么说话。荀贞此时听了他的言辞,心道,“此人短衣长剑,一副轻侠打扮,却不料还有此等口才。”

他略微沉吟,忖思想道:“这第三氏是个什么意思?先是第三明叫第三兰来给我送钱、赔罪,接着又他俩的老子第三云请我喝酒。……,这算服软么?还是别有用意?”一时猜不透。

他说道:“你家家主的心意我领了,只是我近日没有时间。”指了指荀攸、文聘,笑道,“这是我的族侄荀公达,这是我的师弟文仲业,他两人都是从县里来的,我这几天都要陪他们。你回去告诉你的家主,就说我非常感谢,等有空时必登门拜访。”

他这是睁眼说瞎话。荀攸、文聘不可能在乡中住好几天,最晚到今天傍晚就要回去。荀攸含笑,文聘抬眉,他两人皆看了荀贞一眼,不过都没说话。

帐中坐着的只有荀贞、荀攸、文聘三人,刚才胡平行礼时已给荀攸、文聘两个行过礼了,这会儿闻言,忙又复再拜行礼,说道:“小人胡平,见过二君。”劝说荀贞,“荀君族侄、师弟之名,小人的家主早就知道,闻名已久。荀君若能携二君同来,小人的家主必定求之不得。”

荀贞哈哈一笑,把竹简递给董习,命交还给胡平,说道:“我荀贞岂是厚颜之人?今来乡中,寸功无有,片德未立,一个人去你家吃白食已很不好意思,怎么能还再带两个人呢?你回去罢。告诉你家家主,等我为乡中做下一两件事、树立恩德后,再吃他的这顿酒宴不迟。”

“君若拒绝,小人必受责罚。荀君,您好心肠,想来是不愿使小人受罚的,请接下这请柬吧!”

荀贞微微蹙眉,心道:“果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刚还夸他好口才,没几句话就露出了他第三家跋扈无礼的本性。”

文聘不知荀贞为何拒绝,也不知他为何说此人是恶客,但不妨碍他不满胡平的言辞,横眉立目,斥道:“你受不受你家主的责罚关荀君何事?荀君说不去,便是不去。你还不速速退下?”

文聘虽小,这一怒也颇有威仪。帐外的董习诸人便要过来掐起胡平与随从他来的那人,胡平见荀贞只当没看见,知是请不动他了,只好起身,又行个礼,告辞离去。

荀攸扭着脸,看他走出一二十步远后,回过脸问道:“贞之,你为何说此人是恶客?”

荀贞先没回答他,而是从怀里摸出十几个钱,交给董习,说道:“把这钱给那胡平,就说我赏他的。”

文聘大奇:“荀君,你这是作甚?既称他为恶客,为何还要赏钱给他?”

荀贞瞟了眼跪侍在侧、正在温酒的那两个佐史,故作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正因为是恶客,所以我不敢得罪他啊。”

文聘愕然。

荀攸心细,注意到了荀贞的异样之处,眨了眨眼,若有所思,顺着他的话头,说道:“这其中必有故事。贞之,你讲来给我二人听听。”

当下,荀贞将第三兰劫乐进一事从头讲说一遍。文聘勃然大怒,按剑而起,怒道:“一个乡下贱民,也敢冒犯君之虎威?请君下令,我这就带着董习诸人去灭了他的全门!”

他的反应太激烈了,荀贞吃惊失笑,说道:“当日你与高素斗气之时,也没见如此恼怒。”

“高素所辱者,聘也。第三氏所辱者,君也。辱聘者,看君之面,聘可忍。君乃聘之父辈、师长,辱君更甚辱聘,不可忍!”文聘小小年纪,性格还有种种不足,没有彻底定性,但“尊长忠师”的观念却已经深入到骨子里了。

荀贞大笑道:“何至于此!……,你坐下,坐下。”

文聘按着剑柄,忿忿落座。

荀攸与荀贞相交日久,不但荀贞了解他,他也了解荀贞,知道荀贞绝不是个怕事的人,更不可能会害怕乡中的一个恶霸,更加不可能因为害怕一个乡中恶霸而竟连他们家的宾客也不敢得罪,知其中定有玄虚。

他想道:“贞之不是个没胆气的人,平时他虽不好与人争强,但绝非儒弱、只知退让。也许换了别时,他会将这口气忍了,可如今他方为本乡有秩,正需树立威信,以方便治事,若将此事就此轻轻放过,日后必政令不行,他肯定不会就这样算了,必然留有后手。……,只是:‘机事不密则害成’。他方才说话前先瞟了一眼温酒的这两个小吏,也许他是担忧这两个小吏会给第三家传话?所以故作害怕胆怯,以此蒙人哄骗?”

他轻扣案几,用眼神询问荀贞。荀贞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荀攸恶作剧的心理上来,心道:“我便配合你一二。”装出忧惧的模样,说道,“贞之,你今才来乡中,不立威信不行,可你就这样被第三氏落了面子,日后却还怎么治乡?”

荀贞叹气,说道:“是也,若无威信不能治乡,然这第三氏穷凶恶极,实非寻常豪强能比!”他压低声音,说道,“你们知道么?乡中传言,十五年前,时任乡有秩的某某,因为想要寻他们家的事儿,你们猜怎么着了?”

“怎么着了?”

“被他们给杀了!”

“啊!”荀攸吃了一惊,说道,“竟敢杀官?”

“可不是么!”荀贞一副害怕恐惧、心有余悸的样子,拍打膝盖,无可奈何地说道,“他们家连官都敢杀,我又能奈他们如何呢?也只有暂避其锋了!”

“可你也不能一味退让。”

“对呀,所以我刚才不是拒绝了他家的宴请么?也给乡人看看,我是有几分骨气的。”

荀攸颔首,说道:“原来你拒绝他家宴请的用意是在这里啊!……,唔,是有几分道理。”拿筷箸夹了一片切好的萝卜,放到嘴里,一边咀嚼,一边偷觑那两个佐史的脸色,见他两人虽然掩饰得好,脸上恭恭敬敬的,但眼中却有不屑的意思透出。

荀贞也注意到了。他想道:“第三氏恶名昭著,与他们有来往的乡人并不多。据目前许仲他们的查探,这两个小吏与他家也无关系。也许他俩不会主动地去第三氏家告密,但是他们肯定会私下里说我懦弱。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是‘乡有秩懦弱不堪’这样在乡中具有轰动性的话题?用不了三五天,第三氏就必能得悉我今天说的这些话。嘿嘿,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也算兵法中所云的‘以弱示之’了吧?”

文聘睁大了眼睛,看看荀贞,又看看荀攸。这二荀的表现太让他诧异了。他虽然年少,也隐隐感到了异常。荀贞和荀攸相对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

荀贞猜第三氏的族长请他喝酒是不是服软的表现,猜对了一半。

щщщ ✿tt kan ✿¢O

第三氏何等人家?跋扈了一百多年,经过的乡有秩前后几十任,也不是没见过严苛的,又怎会轻易服软?只不过,第三明乃老谋深算之辈,与第三兰的逞强斗狠不同,不愿无缘无故地与荀贞结仇,故此先前才会令第三明送钱、道歉。

第三明“道过谦”回家后,他因忙别的事儿,也没再问,直到前几天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这几天出入里中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了。

他可不是第三兰那样的傻货,敏感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有陌生人不奇怪,奇怪的是时机不对。

一则,现在已经是年底了,不逢年、不过节,哪儿来的这么多人走亲戚?这在以前可是从没有过的。二来,又刚好是发生在第三兰得罪荀贞后。两个奇怪之处放在一块儿,就是诡异了。

他敏锐地直觉到此事必与荀贞有关,就把胡平召来,询问当日第三兰道歉的情况。胡平不敢隐瞒,把实情道来。第三明听后,气不打一处来,这哪里是去道歉,分明是嫌仇结得不够深!当时就把第三兰叫过来,狠狠地骂了一顿。

骂完了,他寻思:这可不行,仇结深了,说不定荀贞就会寻他家的事体,虽不怕,但马上就要正旦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决定以他父亲的名义请荀贞来家中喝酒,化解一下第三明道歉时的无礼。因此,才有了胡平送请柬之举。

胡平无功而返,将经过讲说一遍,最后说道:“小人走后,荀君又派人追上俺,赏了俺十几个钱。”

“没收请柬,却赏钱给你?”

第三明愕然,有点摸不着头脑,猜不透荀贞这是在唱哪出戏,打发了胡平出去,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决定去禀报他的父亲。

他父亲年轻时也是一方恶霸,十五年前杀乡有秩一事就有他父亲的参与,只是如今年老,已经六十多岁,平时不怎么管事了,听他说了,也觉得奇怪。

两人猜了半天,因对荀贞了解不多,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末了,他父亲说道:“你放出眼线耳目,给官寺里的佐史、小吏们几个钱,打探一下这姓荀的到底是何意思,想要作甚。”

第三明恭敬应诺。

68 志怀霜雪曹孟德(中)70 相见恨晚堂上欢88 徐荣久观疑云起 荀贞静候将欲击79 故齐晏子因君显 北游横连旧苏秦(上)109 父子两路齐上阵85 袭阵兵退夏侯惇(三)48 惟是小人最难养265 会於汶北将击章130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三)83 访贤非为邀名故 群鸟投巢广陵城85 了却山中寇贼事(九)101 两军对阵烟尘起11 陈琳表令诸荀怒103 归来美酒洗征尘109 无情未必真豪杰 争徐需重争臧霸102 殊死鏖战破敌营(上)107 转战十县至平舆(上)302 陈国相襄军第一(十一)64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87 名出郡外州中闻(下)216 征役备物筹入鲁56 熔铸36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七)41 效果42 冯巩5 江禽32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三)152 沙丘台上旧时月(七)13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155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34 大胜(上)122 孙坚族微壮志高26 贞之得陇苦不足157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85 威震阳翟(下)34 冯家45 欺人14 唯恨之流年悄逝43 县尉162 一将功成万骨枯(中)258 轻小利乃能远图300 陈国相襄军第一(九)27 举荐戏忠49 登门18 一赌约定先锋注 两骑策行入孔营63 荀姚谒见陶恭祖 江湖豪气陈元龙5 言而有信荀贞之16 燕赵意气多豪侠(下)162 开阳都尉假彷徨83 访贤非为邀名故 群鸟投巢广陵城106 忠壮引来海内重 张纮迎愿献绵薄41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二)27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八)62 田使君退还平原46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十七)51 无中生有兵家计32 破敌(中)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75 许县陈氏91 兵临西华(上)37 文远突陷颍川营(下)6 本初何如伯珪强86 名出郡外州中闻(上)140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七)74 太谷甲士逆战败 前头报来吕奉先30 将战50 吕奉先攻胜李通(下)25 临水慨叹古今事 莅敌思量远近兵24 太守骊马从白驹8 清洗颍阴(下)292 陈国相襄军第一(一)4 冀州牧迎节以征60 文直83 光阴似苒流如箭(下)20 牵挂者何70 刘玄德率部西攻62 五角鼓声声悲壮(下)35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六)180 四陈并力厚丘陷125 三战尽复东郡地(十)5 邯郸陌上九月秋(五)4 郡吏士民齐声请 颍川太守挂印归1 风物迥异江南地91 兵临西华(上)74 奋武遣以一军阻65 私家谁顾公家事 唇齿未必肯相依81 捕拿张直(上)12 搜山千骑入深幽(三)40 铁营76 聚於今宵兮欢乐极28 原师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80 故齐晏子因君显 北游横连旧苏秦(下)121 陈群筹粮械颇备 荀彧荐高才使彭46 盗马67 本以霸王道杂之152 沙丘台上旧时月(七)181 一潘当先下襄贲15 燕赵意气多豪侠(上)168 满营呼拥张益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