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酸枣十万兵将散 洛阳胜军气恐骄

董卓先使朝中大臣招降二袁,被二袁拒绝后,遂派兵进袭,用了两个“声东击西”,分别大败二袁,随后紧跟着挟“两胜之威”,遣使来向荀贞提亲,这一套“组合拳”用得着实不错。

可惜,荀贞知道历史的走向,清楚董卓最终的下场,所以当然不可能和他结成婚姻之家。

只不过,荀贞虽知道历史的走向,可以拒绝董卓,但他猜测以为董卓派人来结亲是因为董卓发现他的部曲起了思归之意、因而急于休战,却是猜错了。

董卓并非因此才派的使者,实际上,董卓只是想借此机会,看看能不能用这种手段收编了荀贞、孙坚这一路义军罢了。

洛阳营中。

在得了被荀贞拒绝、并且使者被孙坚割掉了鼻子的消息后,董卓倒也没有恼怒。

这是因为董卓刚刚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他今晨得到酸枣方面的军报,说酸枣联军中已有人提出想率兵归郡了。

酸枣十几万步骑本来就是心思各异,如今二袁再各一败,他们震惧之下,就更没有向心力了,只要有一个人提出归郡,想来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附议。

如此一来,酸枣联军之解散几乎已是定局,唯一的区别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

酸枣联军即将解散,对董卓而言之,这是一个极好极好的消息。

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可以让他完全不计较荀贞、孙坚的“傲慢无礼”。

首先一点,兵力和实力的对比。

没了酸枣联军的这十余万兵马,董卓留在洛阳周边的兵马就和二袁、荀贞、孙坚的联兵数目相差不大了,换而言之,在兵力上势均力敌了。

董卓部下多老卒,多骑兵,战斗力要比二袁、荀贞、孙坚部曲的平均战斗力高,兵力势均力敌,也就是说,董卓在军事实力上占优了。

董卓本就占有地利,外有山河、八关之固,内有坚城可守,后又有退路可直达关中长安,如今又将要在军事实力上占优,怎么看,这对董卓都是形势在变好,大大有利的。

其次一点,从战略形势上来看。

酸枣联军一旦解散,带来的不但是双方在兵力、在军事实力上的变化,还会使河内、酸枣、颍川、鲁阳形成的这个半包围圈出现一个大缺口,而这个大缺口一旦出现,战略形势也就会明显转变成有利于董卓了。试想一下,至少有一点:部署在荥阳、虎牢关的徐荣、吕布部便能因之腾出手来,改守为攻,上可进攻河内,下可进击颍川,进退攻守尽在董卓之手了。

打个比方,用下棋来做比喻,这就是一子活,则满盘活。

所以,受到这个好消息的影响,荀贞、孙坚肯不肯“投降”,于眼下看来,已不是那么重要了,董卓也压根就不怎么在意了。

董卓志得意满,坐在席上,抚着自己的肚子,笑对左右说道:“荀、孙小戆,死到临头,尚不知悔悟,我就且先由着他俩蹦跶,等我收拾了二袁,再去灭他俩,易如反掌!”

帐中左右皆道:“是。”

“刘景升到哪儿了?”

“应是尚未至荆州。”

“文和,我还是有点不放心啊。”

贾诩欠身问道:“明公有何不放心?”

“刘景升宗室之后,‘八俊’之一,素有名望于士林,和我并不对付,他去了荆州,果如你所言,会与袁公路不和、争权么?他俩会不会不但没有不和,反而搅在一起,共来对付我呢?”

贾诩微微一笑,说道:“明公无需为此担忧。”

“噢?”

“袁公路盘踞南阳,连月一兵不出,反积极收用荆州士人,明是意在荆州,而刘景升今去荆州,却是去做荆州刺史的,荆州就那么一个,袁公路坐拥兵马,又是先到,怎会拱手相让?”

“万一刘景升刻意忍让?”

贾诩又是微微一笑,说道:“袁公路骄豪之徒,便是刘景升刻意忍让,除非把荆州刺史让给他,也断然不会有用。况且,再则说了,刘景升素著高名,宗室之后,却也不是一个委屈忍让的人。所以我说,只要刘景升一到荆州,他与袁公路之间就必会有一场争斗,不死不休。”

董卓仍有犹虑。

贾诩说道:“明公岂不见韩冀州与袁本初乎?韩冀州亦海内名士也,并且还是袁家的门生,按理说他该鼎力支持袁本初的吧?可结果怎么样?他明面上不得不支持,可实际上却接连下绊子。为了权位,门生都不可以不顾旧主,况乎刘景升与袁公路!”

董卓叹道:“我自少从军,行兵打仗,讲的是身先士卒、猛往直前,虽也有兵家虚实,可论及尔虞我诈、人心之道,文和,我不如你啊!”

“明公何其过谦,我这些都是小道。我闻之‘勿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又闻‘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明公所举所为者,才是正道啊。”

董卓哈哈大笑,左手放在肚上,右手摸着胡须,说道:“好!文和,等我灭了二袁,杀了荀、孙,砥定天下,一扫海内,成就伊、霍之功日,我一定不会忘了你的功劳。”

贾诩再又微微一笑,坐回席上,不再说话了。

边儿上的李儒说道:“明公,若如文和所言,刘景升到了荆州,必会与袁公路不和,如此,则荆州将陷入内斗,不足虑也,而冀州的韩文节与袁本初面和心不合,袁本初又值新败之后,也定然难以渡河出击,当此之际,明公何不先取荀、孙,为何还要等到灭了二袁后呢?”

“二袁声名虽盛,在我眼里,不过两个京都公子罢了,不识兵略,未经军阵,哪里是我的对手?反倒是荀、孙两人,皆是久经沙场,部曲多悍,不容小觑啊。故而,我上次击鲁阳只派了五千精骑,为了牵制荀、孙,却反而足足派了万人啊。文优,不可大意,不可大意。”

如是在击袁绍、袁术前,董卓有可能会进击荀贞、孙坚的,但问题是,现在刚连败袁绍、袁术,使义军士气大落,于此之时,董卓却不是不愿冒着“兵败一局”的危险再去击颍川。万一“落败一局”,那费尽思量才取得的两场胜利之功岂不是就会前功尽弃,尽付东流?

“那明公下边有何打算?”

“等。”

“等?”

“等刘景升到荆州,等荆州内乱。等袁本初和韩冀州撕破脸皮,等冀州内乱。”

“这要等到何时?”

“我外有八关为固,内据洛阳坚城,酸枣联军即将四散,天时、地利皆在我手,等得久也好,不久也罢,都没关系。”董卓指着李儒,哈哈说道,“文优啊,我尚不急,你急什么?”

董卓真是心情不错,今天一天所见的笑脸比以前十天见得都多。

李儒说道:“明公,不是我急,我是担忧……。”

“担忧什么?”

李儒欲言又止。”

“说!”

“是,明公,……我是担忧明公帐下的部曲将士啊。”

“我帐下的部曲将士?此话怎讲?”说及部曲,这是命根子,董卓收起了笑脸,狐疑地看着李儒,问道,“……无缘无故地提起这个,莫非你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

李儒忙道:“这倒没有。”

“那你是何意?”

“而今天子已然迁至长安,洛阳百里无鸡犬,明公帐下将士久战之余,居此废墟之地,我恐他们会起思归之念。”

董卓听李儒原来是这个意思,松了口气,不以为然,说道:“我方连胜两场,士气正高,哪里来的思归之意?”

李儒不敢再多说,连声应道:“是,是,明公说的是。”

李儒的话提醒了贾诩。

贾诩说道:“明公,文优之言,不可不虑。”

董卓重视贾诩,见贾诩也这么说,便问道:“怎么讲?”

“明公久在军中,定比我更知军事,击贼取胜,固是好事,可这好事有时却也会变成坏事啊。”

“你是说?”

“淮阴侯破釜沉舟,故士能死战,今连胜强敌,又如明公言,我有八关为固、坚城为守,而酸枣贼即将四散,我忧将士部曲会不会反因这些好消息而士气浮躁、军心散乱?”

李儒所谓的“将士思归”只是泛泛之言,贾诩却是从人心出发,有理有据。

董卓沉吟片刻,说道:“卿言甚是。”问贾诩,“那以卿之见,我现下该怎么做才行?”

“鼓聚士气不外乎三个办法:一破敌,二严军纪,三以财货励之。”

“方连两胜,破敌暂不可用。好,就依卿计,我这就下令,命三军严肃军纪,并分将士财货。”

虽听得董卓如此讲,可贾诩却知:说起“轻财重士”,董卓固是当之无愧,他从不可惜财货,对部曲将士一向大方,也正因此,才能把那一支原本是汉兵的部曲变成了他的“私兵”,才能使何进、何苗等的部曲心甘情愿依附,又才能使吕布这样的猛将甘愿背主相投,可如说及“严肃军纪”,却从来不是董卓部曲的长项。这后两条,恐怕也只有最后一条董卓可以做到。

念及此,贾诩不觉心道:“只靠财货利诱,终非长事。军纪如不能严肃,士气早晚会散。”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军纪之扭转非一朝一夕之力,更关键的是,董卓以恩义、财货聚士,也压根就没想过“严肃军纪”。这么一来,只能寄希望于冀州、荆州,能早点出现内乱了。

否则,时日一久,恐怕会真如李儒所说,士骄思归,难以作战了。

!!

300 陈国相襄军第一(九)47 辨旗察鼓17 虚席相问上策何90 风卷雷动诛邺赵(六)167 满营呼拥张益德(上)52 最后的麻痹92 兵临西华(中)2 礼钱需得四百万119 三战尽复东郡地(四)74 太谷甲士逆战败 前头报来吕奉先61 陶谦谋逼彭城国 刘备下邳见笮融77 曹隐袁进皆贵宦56 我为君取彼良驹(二)189 聚得干才羽愈丰(下)148 沙丘台上旧时月(三)84 处弱先击为惑敌 假败归营而骄贼57 市恩15 李孟续仗剑榻前 荀公达夜还如意69 英雄志气袁本初3 道左遇贵64 欲得铁马先得人46 治平天下舍我其谁97 赵子龙进克历城85 临战忘死虎狼士 陷阵总是高顺营10 防寇25 再胜129 孔融一怒杀名士229 卞驺黄巾待驱行133 圣旨一下赴冀州(三)50 搜山千骑入深幽(四十一)92 袭阵兵退夏侯惇(十)14 臧霸风从元直言57 我为君取彼良驹(三)16 原盼49 登门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42 可愿南下?254 飞檄八郡召兵至65 短歌4 风雪夜刺(上)62 赐字41 一诺从来许杀身124 狂士骂荀以求死47 董卓难断凉并事 吕布驰兵入荥阳135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二)26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七)161 陶谦难催泰山兵110 朝中争斗起风波(上)289 王太守课政州最(二)185 星罗雄杰满部中(上)14 守城初战2 双喜临门(下)60 镇东结与糜家婚61 丈夫生当为二千石60 樽前豪杰意难决8 朱门酒肉路边骨29 志高行健皓月明16 五日九战(上)121 芮祉奉令送女来50 吕奉先攻胜李通(下)87 袭阵兵退夏侯惇(五)10 搜山千骑入深幽(一)98 戏忠建言攻山阳49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90 胡徐吕内斗兵乱 甘潘凌初战先功214 一时群贤凤凰聚65 邀得念旧仁厚名227 孙仲台奉令出兵2 赌钱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39 可笑雏凤诱老姜126 玄德愁闷业不立38 阴入县寺持短长8 程嘉献策难吴辑22 喜闻定策掀须髯 英雄所见原本同33 再见迟婢89 风卷雷动诛邺赵(五)49 圣如仲尼也好名95 冀州北望气如何55 孟德引兵还东郡61 陶谦谋逼彭城国 刘备下邳见笮融25 备寇114 且行且战五百里(上)122 孙坚族微壮志高26 当过小城取大敌 自领中阵分左右62 太守行春(下)11 前倨后恭因何故50 忠勇士舍身忘死 善战者后发制人257 徐元直献策危行59 刚孝好义朱公伟(下)79 闻听道上辱郡丞(下)73 孔伷病榻不足忧 孙坚兵进略如火28 诈降285 彰廉礼贤下邳行(上)119 东郡二文镇兖州123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划策迫薛礼(二)24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五)2 二李阴与泽贼通272 公仇称引水灌城36 会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