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

初春天黑得早,申时末,天色已暗。

酉时初刻,刘邓下令,命军士收阵,罢兵归营。

——军营是由屯田兵在下午时临时搭建起来的,设施不是很全,但足够兵卒暂作休憩所用了。

攻城了差不多一个时辰,除了发些矢石之外,没有什么具体的进展。

见刘邓收兵,城头上的吴校尉松了口气,本来猫着的腰也直了起来,转顾远近,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大大小小的石块碎裂在城墙上的走道中,粗长的弩矢有的斜插入墙缝、砖缝,有的散落在石块间,因为一则有牛皮防御,二来广陵兵的下午的攻势也不是特别猛烈,故而守卒伤亡的不多,阵亡的横七竖八倒在地上,受伤的或辗转呻吟,或倚着城垛自己止血。

不用吴校尉下令,已有人传下命令,招呼墙内侧下的民夫上来把伤亡的兵士抬下城墙,就近堆埋或者医治,同时把石块、弩矢也都收拾起来,能用的弩矢聚集一处,等着分给各曲备用。

日头西落,红霞满天。

不知何时起了风,风从城头吹过,带来入暮后的寒意。

吴校尉再望向城外,见撤退归营的广陵兵有条不紊,旗帜不乱,心知难以偷袭,因也就罢了。他定了会儿神,命传令兵去把四面城墙上各曲的军侯、司马唤来,准备召开一个短会。

不多时,各曲军侯、司马俱至。

下午迎战的时候,吴校尉没少大喊小叫地发布军令,调整部署,以求能更好地迎敌防御,所以现下嗓子有点哑了。

他把手中的水椀放下,把留存在嘴边的水渍抹去,清咳了两声,示意到来的军侯、司马围聚近前,哑着嗓子说道:“刘邓盛名在外,不过如此,我观他今日攻城,实在绵软无力,真不知他‘坐铁室’之号是怎么得来的!像他这般的攻势,莫说三天五天,便是三月半年,你我也尽能挡得住!”

今天下午刘邓的进攻本就不是真攻,一个是试探性的,借此来试探一下守卒的战斗力,再一个则是为了吸引守卒的注意力,好方便潘璋晚上偷袭,所以进攻的态势确实并不猛烈。

听得吴校尉这么说,那些守卒的军侯、司马们都应声附和,少不了有人跟着奉承吴校尉几句英明勇武,也少不了有人跟着吹嘘几句自己的无畏敢战。

却也有那聪明的,看出了今日刘邓之进攻实非真攻,更多的应是试探,遂提醒吴校尉,开口说道:“校尉,刘邓固浪得虚名,可荀广陵久战多诡,却也不得不防刘邓跟他学会了几招啊。”

吴校尉问道:“你此话何意啊?”

“闻荀广陵往日战事,时有夜袭之举,依在下愚见,似不可不防刘邓今夜偷袭我城。”

吴校尉其实也看出了刘邓今日之攻实为试探,适才所言,不过是为振奋士气而已,听得这人建议,他深以为然,说道:“卿言不错,荀广陵用兵多诡计,确是得防着一点。……诸君,今晚就再辛苦辛苦,把各城墙各段的防御都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免刘邓果然夜袭。”

围在吴校尉身边的军侯、司马们齐声应诺。

夜色悄至。

刘邓营中炊烟袅袅,兵士们吃起了晚饭。

城中的民夫挑着担子络绎登上城头,也给守卒送来了饭食。

下午那热火朝天的战争场面,随着夜色的到来,已经全然不见。

淡淡的月光笼罩下,淮陵城里城外悄然寂静。

两边都吃过晚饭后,夜里的城头上的火把变得多了起来,这却是应吴校尉的军令,为防刘邓夜袭,所以淮陵四面城墙上的军官都令本曲中的兵卒多打火把,映得城头通明一片,与之相映的,是城外刘邓营里,除不多的火光以外,营中大部分的地区都陷入了黑暗之中。

刘邓、潘璋又登上了巢车,这次跟着一起上来的还有陈即。

随着夜色渐深,决定能否顺利取城的关键时刻即将到来,三人作为今夜之战的步、骑主将,需要在战前再观察一下敌情,同时小范围地再召开一次军议。

“守兵倒是机灵,打起了不少火把,这显是在防着我等偷袭啊。”

“校尉所言甚是。不过我军有阙宣党众内应,守兵便是打起些许火把,又有甚用?”

刘邓望了望夜色,然后望向南城墙,说道:“时辰不早了,阙宣的人差不多该做好准备了吧。”

潘璋自登上巢车便一直都在远望南城墙的动静,回答说道:“尚未见信号发出。”

早在战前,郭嘉就和阙宣约定好了内应的操作办法。

办法共有两个,一个是针对淮陵,一个是针对徐县。

针对淮陵的操作办法是:

首先,具体的内应地点定在南城墙,具体的内应时间定在晚上的二更;其次,广陵兵会在午时前后抵至城外;再次,见到广陵兵抵达,阙宣的党众即可着手进行准备;最后,等入夜,做好准备的阙宣的党众可用火光来给广陵兵传递信号,待见到火光,广陵兵便潜行夜袭。

之所以用火光传递信号,是因为考虑到待击围淮陵之时,城中有可能会戒备很严,阙宣的党众也许无法偷偷出城来当面与广陵兵约定进攻,所以,选择了用火光为号。

望了南城墙一会儿,刘邓转望北城墙外。

北城墙上火光通亮,护城河外的野地上漆黑一团。

刘邓对陈即说道:“汝部兵士休整得如何了?”

陈即答道:“人、马皆蓄养体力已足,随时可战。”

“那你现在就可以带着他们去北城墙外埋伏了。”

陈即应诺。

“记着,去埋伏的时候一定要马蹄裹布,人衔枚、马勒口,以免惊动城中。”

“诺!”

陈即行了个军礼,先下巢车。

他曲中的骑兵早已集结停当,正在等待他的军令,来到曲前,他检查了一下兵士们的装备,随即下令:“出发。”

营中点的火把、火堆虽然不多,但刘邓居于高处,借着月色,却也是可以隐约看到陈即曲骑士出营的情形。近两百骑士出营,虽无声响,可正是因为没有声响,更增肃杀之气。

便在此时,潘璋低声说道:“火亮了!”

刘邓转回目光,复望向南城墙,遥见城墙上紧挨着有三处的火光,同时一明、一灭,没过多久,又是同时一明、一灭,如此反复,共明灭了三次。

这正是预先约定好的暗号。

潘璋掩不住的兴奋流露于外,他勉强压住嗓音,说道:“校尉,城上信号已发,我这就带勇士过去!”

“去吧。”

潘璋行个军礼,迫不及待地下了巢车,他选出的那些跟他一起袭城的勇士就集结在巢车的旁边,下了车后,他没太多话讲,很快就带着这百余勇士离了巢车,出营潜去南城墙。

先是目送陈即离营,紧接着目送潘璋离营,饶是刘邓久经沙场,可现下之时,独临高车,目光时而追送陈即,时而追送潘璋,又时而望向安静的城头,他亦不觉攥紧了拳头。

他心中想道:“下邳、东海如克,徐州将入主公囊中,而若战败,广陵恐将不保。诚如战前军议上,郭司马所说的那句话:‘胜则如龙之升,败则堕坠九渊’。今击淮陵,乃是首战,能否速克,关系重大,我一定不能辜负主公的期望,必要为主公取下此城!”<

133 圣旨一下赴冀州(三)48 惟是小人最难养73 赠马刘备关张喜163 常山中军真倜傥(上)45 渡汝过澺沿途闻293 陈国相襄军第一(二)92 北海郡邑黄巾满 孔融襟抱称名儒21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二)80 擒贼先擒王(上)65 私家谁顾公家事 唇齿未必肯相依201 择妇寻姚问北孙102 欲攻昌邑先断援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38 搜山千骑入深幽(二十九)27 将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计在腹中68 凤集西乡(下)232 前军轻剽入任城31 唐儿34 大胜(上)58 曹子孝奉令趋行23 自古兴亡百姓苦 天子西迁民何辜65 短歌10 督邮在此(下)19 围不赦以威生仁30 回家106 孙坚使从豫州来27 将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计在腹中46 治平天下舍我其谁34 冯家193 荀徐州为子储才11 陈琳表令诸荀怒4 冀州牧迎节以征174 荀成将度自雍然(下)113 长安董卓坏五铢 广陵荀贞制二器56 允诚书从济北来97 出身未捷身先死110 朝中争斗起风波(上)40 荀攸之志18 第一天(下)86 风卷雷动诛邺赵(二)63 荀姚谒见陶恭祖 江湖豪气陈元龙98 幸有螟蛉机变才49 郭公则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75 时当秋收堂上议 夜读淮南闺中乐52 佳客翩翩洛阳来(中)148 沙丘台上旧时月(三)27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八)100 弃郡而走袁伯业55 孟德引兵还东郡17 无赖18 未到轻身入京时10 荀家五虎度陈仓(上)88 了却山中寇贼事(十二)60 荀君为政(下)27 苏合汤饼孰为香63 荀姚谒见陶恭祖 江湖豪气陈元龙71 初见一龙(上)63 讨董未成岂可还 以孝为名事能成156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一)2 礼钱需得四百万101 许逢共上辣毒计 二袁不谋而意和16 搜山千骑入深幽(七)43 为今之计28 几事不密则成害204 财用不足何以补3 阳翟侯扣使不遣64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38 荀攸来访94 愿以区区当芹献49 登门108 转战十县归平舆(中)11 陈琳表令诸荀怒276 才由天授曹东郡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82 光阴似苒流如箭137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四)91 袭阵兵退夏侯惇(九)73 忠孝勇武12 郡兵曹椽47 山雨39 开练88 从征汝南(上)59 刘玄德乡亭杀吏 荀贞之道边得民48 许君卿计败张辽93 惊闻曹操豫州亡 从来英雄重英雄32 荀衢10 防寇24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五)133 广陵兵动徐方沸 鲁阳坐视豫州盟(六)4 冀州牧迎节以征292 陈国相襄军第一(一)26 招人72 健儿战死谁封侯(上)162 开阳都尉假彷徨101 轻功重节辛玉郎32 督邮一怒(中)130 伯圭再败龙凑渡56 允诚书从济北来288 王太守课政州最(一)122 刘备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谋迫薛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