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常山中军真倜傥(上)

臧霸召陶商相见,索要军粮,备军南下。

这且不需多讲,却说赵云率部西袭,三战三捷,向下相城疾进。

下邳郡境内有两处天险,一个是淮水,一个是泗水。

所谓“淮泗”,泗水是淮水下游最大的支流,故而这两条河水经常会被连称,以此代指此两水交汇处的彭城、下邳、东海、广陵等徐州地域。

淮水大体上是由西而东,泗水则大体上是由南而北,换言之,也就是说,淮水是东西走向地贯穿了下邳郡,而泗水则是南北走向地贯穿了下邳郡的北部地区。

许仲等从东阳入下邳郡,首先面临的就是淮水之险,过了淮水之后,因为下邳郡的郡治下邳县在泗水的东北岸,所以,要想进攻下邳县,还需要渡过泗水。这也便正是荀贞为何在遣了许仲一部之外,又单独遣了赵云一路,从广陵最西北边的凌县出发,攻入下邳郡的主要原因。

因为,凌县不但在淮水以北,并且也在泗水东边,自凌县出,不仅不需要面对淮水的天险,也不需要面对泗水的天险,亦即是说:主要拔下下相县,就可以直接进攻下邳县。

——那么说了,为何不索性全军都从凌县出发?这却是因为凌县是广陵郡内除了最东北角的海西县之外,唯一一个既位处在淮水北岸、又与下邳相邻的县城,而且凌县与广陵内地之间除了有淮水为阻外,还有洪泽湖的湖群相隔,实在是道路不便,不利部队、军需等的输送,因而,只能把这里当做是出“奇兵”之地,而无法把主力部队从这里运送出去。

总之,赵云这一路兵马实为广陵的“奇兵”,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占取下相,从而可以一方面减轻许仲等攻打夏丘等地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接应许仲等渡过泗水。

赵云对自己的任务很清楚,他心知,下相是必须要打下来的。

如果他攻下相不克,那就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将会打乱荀贞的整体部署,势必会影响到接下来整个下邳战局、乃至整个徐州之战的走向。

而荀贞能把这个重任交给赵云,其实本身也就代表了对赵云的信任。

赵云自不会辜负荀贞对他的这份信任。

也所以,由凌县出兵之后,从进入下邳郡境始,赵云就鼓足了劲,一路激励士气,逢战身先士卒,虽迎小敌,亦出搏虎之力,乃三战三捷,下相已然在望。

因为下相紧临下邳县,地势重要,故而城中守军却非淮陵等地可比,不止有下邳的郡军,还有陶谦早前遣来的徐州军和丹阳军各一部。三部军马之中,战斗力最强的当然便是丹阳军。

荀贞也从丹阳募过兵,赵云深知丹阳兵着实能战,不可小觑。

因此之故,眼见下相在望,他虽表现在外的是猛烈宜奋,而心中却实是愈加谨慎。

离下相二十里时,他接连遣出精干斥候,仔仔细细地侦察前方可有敌人的埋伏。在得报无伏后,他仍不敢大意,提着十分小心,命兵士行军中仍保持阵列,又广散游骑,随时警惕。在诸般小心下,这日下午,他率部顺利抵至了下相城外。到了城外,他立命筑营。

筑营同时,仍警戒城中,以防守军趁机杀出。

却是:直到营垒粗成,仍不见守军出来,只是城头上的防御更加严密了许多。

赵云这才松了口气,召来部中军官,商议攻城事宜。

下相沛国境内有条相水,西流到此而至,此即“下相”得名之由来。和徐县不同,因为守军的兵力充足,所以在下相城北,屯了一营守军的人马,要想攻城,就先得把这支敌军打掉。

斥候早已探清,这支城外的守军约有八百多人,六百多步卒,两百多骑卒。

赵云率部来到时,这支城外的守军虽然没有趁他方到、立足未稳之机展开突袭,但却也和城中一样,加强了守御戒备。外有坚固的壁垒,内有警戒的兵卒,城中的守军又随时可能出来,硬打的话,恐会不易。那么,就只有想办法把他们调出来,野战击之以取胜。

怎么调出来?

只有一个办法:攻敌之必救。

打它必须救的地方,让它不得不出来。

目前来说,有两个地方是下相县内守军必须救的。

一个自是下邳县,这里是郡治,笮融所在的地方,如下邳县遭到攻击,下相的守军肯定是要救的。另一个是下相西北处,泗水的一个渡口,这个地方,也是下相守军必须要守住,不能丢失的,因为如果此渡口丢失,那么许仲的部队就可长驱渡泗,后果不堪设想。

下邳县,不是赵云的选项,他的兵马不够,便是作势去攻下邳县,下相的守军也定然能看出这是他“调虎出山”的计策,所以,便只有作势进攻泗水渡口这一个选项了。

赵云对部中的诸军官说道:“今日把营垒筑成后,我部不取攻势,而采守势,然后于明日遣军出营,往下相城西北的泗水渡口去,做出我部‘今来下相不为攻城,而只为夺渡口’之态势,从而迷惑城中、城外的守军,调他们出来,于半道击之!然后,再全力攻城!”

诸军官应道:“诺!”

计策定了,当日筑营完毕,果然如赵云所令,整部兵士只采守势,无出击之态,并且连夜又在筑成的营垒外加设了许多的拒马,并挖出了一道壕沟。

赵云在城外的动作,城中的守军主将探知得清清楚楚。

守军主将名叫张闿,却非笮融的部曲,而是陶谦的部将,现任都尉之职,乃是丹阳兵中有数的高级军官之一。——“都尉”本名“郡尉”,典一郡兵权,光武中兴后,裁减内地各郡国的部队,从此内郡多无成建制的正规军,“都尉”一职也就随之撤销了,只有在边郡还保存有此职,此前徐州黄巾大起,为了使帐下的部将能够更好地行使兵权,陶谦任命了几个“都尉”,并上表朝中,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张闿便是当时被任为“都尉”的诸丹阳兵军官之一。

同时,张闿也是第一批入援下邳的丹阳兵、徐州兵的主将。

下相县的西边不远是下邳县,南边临着泗水,东边与广陵郡的凌县接壤,向北一百四十里则是徐州的州治郯县,地位十分重要,因此之故,张闿到下邳郡之后,便入驻到了此城。

张闿召来诸将夜议军事,说道:“赵云入境以来,连战连捷,破我三屯,气势如虹,而今到我下相城外,却筑营自守,似无有击城之意,此中必有蹊跷。”

诸将以为然。

有人狐疑说道:“既到城下,又不攻城,莫非他?”

“怎样?”

“莫非他本就不是来攻我城的?”

“不攻我城,又为何而来?”

“都尉莫忘了,我等不但有守城之责,且有守泗之责啊!”

张闿吃了一惊,说道:“你是说他本不是为击城而来,竟是为攻泗水渡口而来?”

“不可不防!”

张闿沉吟稍顷,说道:“且观他明日举动,他如真是为取泗水渡口而来,我部却不能坐观。”又道,“即刻传令渡口守军,命他们小心戒备!”

诸将应诺,自有传令兵缘城墙而下,奔渡口传令去了。

赵云营中。

赵云虽没有围城,可在下相城外的四面都散有斥候游骑,夜晚两更时分,有游骑送来一个俘虏,赵云亲自拷问,知道了这个俘虏却是奉命去泗水渡口传令告警的,遂与左右笑道:“我闻张闿此人素贪财无谋,所以能为丹阳都尉者,不过是因与陶徐州有乡谊。今果中我计矣!”

73 赠马刘备关张喜82 程荀陈舟船相见 孔文举出任北海7 每思内战常啮指49 登门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81 一潘当先下襄贲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94 愿以区区当芹献267 荀贞之态渐枭雄60 酸枣十万兵将散 洛阳胜军气恐骄59 刘玄德乡亭杀吏 荀贞之道边得民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57 沙丘台上旧时月(十二)83 了却山中寇贼事(七)6 本初何如伯珪强89 烟尘卷骑分两路 已失天时复失和3 谁人不知荀贞之72 凌霄鸿鹄颍阴侯上架感言154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87 名出郡外州中闻(下)16 五日九战(上)113 陈宫催马离营去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4 飞檄琅琊御冀方135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一)70 土为季夏序主养 将临战至纷请前61 仲业207 丈夫岂可受人轻75 曹纯少贵气吞虎166 城头暮升英雄旌63 田边断案(上)194 鲁子敬狂儿奉粮49 选编死士16 搜山千骑入深幽(七)72 初见一龙(下)54 临战合刃之急者三18 一赌约定先锋注 两骑策行入孔营98 荀贞之虎胆包天90 周毖巧言说董卓 袁绍得赦拜渤海63 叕儿乃有大志乎7 夜眠营中叙旧情 郭嘉不辞尊者赐34 招揽乐进7 每思内战常啮指46 盗马14 唯恨之流年悄逝71 宽仁信义刘玄德(上)42 冯巩149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六)65 奉孝高卧怀栖逸49 本初情谊铭记不忘1 张长詈骂府门外50 人谋不藏实堪浩叹104 陶恭祖待以时变 荀贞之只争朝夕74 如何练兵178 袁绍表举豫刺史75 欺上弄假国之贼113 诏讨东郡出汝南(下)29 乐进归来105 先登陷城斩刘辟44 许仲程偃19 闯中军咄咄逼粮 到帅帐讶见有客70 今才知君是谁人46 可怜的胡/平76 江东猛虎方列阵 并州飞将已出营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107 冠盖里中安诸将 上兵当以先伐谋87 再访郡士揽为用 军政虽妙徒然功4 郡吏士民齐声请 颍川太守挂印归71 擒得郑相逃吕尉272 公仇称引水灌城88 远谋图据中原地 欲与孙坚结姻亲14 守城初战77 了却山中寇贼事(一)78 了却山中寇贼事(二)163 一将功成万骨枯(下)114 杨蔚奉使出鲁阳 袁术应盟击豫州44 而今本为多事秋97 赵子龙进克历城69 孔公绪郁积染病 荀贞之喜得麟儿133 圣旨一下赴冀州(三)55 毁容76 臧子源主动请缨 荀贞之感慨风月12 驰援104 陶恭祖待以时变 荀贞之只争朝夕7 独行1 邯郸陌上九月秋(一)101 轻功重节辛玉郎148 潘文珪负甲拔县 关云长渡淮克城(十五)79 吕布既遁援将到 两路先取胡文才139 建功立业就在冀州(五)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29 关云长一身是胆 刘玄德暗猜玄机110 兄弟一心共御敌188 聚得干才羽愈丰(上)42 孙郎威震定颍外64 其疾如风侵略如火81 捕拿张直(上)24 太守骊马从白驹85 了却山中寇贼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