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单候

自打李闯起兵以来,中原各省的官军就没停下来过,每天不是被打的大溃,就是跟在大小曹等一些能打的军将屁股后头捡捡军功。

左部虽然人多,但是比起其它部分的官军来说,战斗力并不高,崇祯六年在山西剿贼的时候,左良玉屡战屡胜捷报频频,尽管不是和刘泽清一样抢功,也不过是遇强则避,遇弱则战罢了。

若此多战,兵器衣甲的损耗也是个天文数字,就算左部军兵向来靠抢,不过眼下中原十室九空,一时倒也找不见什么地方去抢。

左良玉听闻王争这边获得大胜,顿时就起了心思,打听到登州营只有千八百的兵马后,便再没什么顾虑的派人前来“借钱”。

左良玉觉得王争这边可以“借钱”,完全是觉得私盐买卖挣得多,根本没往深处去想。

也许是一直被王争盯着,这左部的军头有些紧张,就眼下见到的情形来说,登州营可与先前打听到的完全不一样,根本没见到什么兵员废弛,衣甲残破,精壮军士倒是成群结队。

端起茶杯大口的喝了下去,军头这才是说道:

“不瞒王镇台,闯贼和其他流寇自打崇祯六年的时候,就好像从上到下全都换了个底子,老营的兵器衣甲比起俺们丁也是不逞多让,据说都有各自的渠道采买,有些晋商高价卖给他们物资。”

说到这,军头表情有些生气。

“流寇都是鸟枪换炮,可俺们却还是破衣烂甲,即使是咱左部,朝廷的军饷也有半年未曾发下来了,弟兄们都是过的苦啊。”

王争虽然是连连点头,貌似听得非常认真,十分同情,可心里却想着,这汉子看起来粗俗,心机却也不少。

方才说的明明是借银子,却把话题引到了衣甲兵器上去,倒是与自己诉起苦来了。

王争对左部军兵过的好坏并不在意,值此乱世,天下间的各种势力派系,除了不共戴天的倭寇与鞑子之外,其余的人接触下总归是没有坏处。

这左良玉要的银子对自己来说并不算多,尽管心里对左良玉的印象并不好,但王争也知道,这笔银子给出去,对自己可是好处多多。

不论自己到底和左良玉有没有关系,自己给左良玉支援银子这事被刘泽清知道也是迟早的事,到时候他就算是报复,也要掂量掂量。

有一点王争可以肯定,刘泽清这个软蛋,一旦知道了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冒着激怒左良玉的风险来找自己寻仇。

双方均是皮笑肉不笑的互相推太极,心里都打着各自的算盘。

盯了这军头一会,王争开口询问道:

“这么多人为什么会找本将借银子,毕竟大家都是朝廷命官,这种事情泄露出去可是要掉脑袋的,难道他左平贼不知道吗?”

军头呵呵笑了一声,说出的话可就是毫无顾忌了。

“谁不知道王镇台背后是皇帝爷身边的王公公?这借银子的事就算是被有心人泄露出去,以王镇台背后人的手段,要摆平还不是轻而易举?”

“至于俺们左营这边,王镇台更加不用担心,就算朝廷知道了也不会动,多半都是口头惩戒,这种事不是头一次。”

王争眯缝着眼仔细看了一会左部的军兵头子,对他的话不置可否。

这人说起话来不卑不亢,虽然明显能看出来不善言辞,但却没有一点慌乱,想到这里,王争忽然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听到这平和的语气,军头心中一喜,这事估摸着能成,遂是恭恭敬敬的上前说道:

“回王镇台的话,小人单候。”

“单候......”

喃喃一声,王争笑了笑:

“单候啊,这银子借出去容易,可左部与登州相隔数百里,到时候本将如何讨还这批银子?”

这句话倒是彻底把单候问住,迟疑了半晌才是支支吾吾的道:

“这,要不这样吧!咱们左营在五省剿贼的时候,手中也积攒不少古董和名贵字画,这些东西都比较值钱,咱们总兵几次想要换成银子都没人敢买。”

听到这话,王争却是微微摇头道:

“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些东西你们卖都没人买,我要来什么用处?”

这单候是左良玉家丁队官,也是最为信任的人,左营中是没有文吏的,所以平日单候就在营中主管军需事务。

这次出来要钱,左良玉压根就没想过还钱这码事,他堂堂的平贼将军借了银子还需要还?

再说了,就算他要还,还有人敢要不成。,

见单候不吭声,王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说道:

“三万两银子不少,即便是我王争平白的拿出去,也要脱去一层皮,咱们这边也有不少兵马等着吃饷,左平贼不想还银子,但总归是要有点抵押。”

见单候一脸懵的朝自己看过来,王争起身背对他,自顾自的继续说起来。

“相隔太远,天下又不太平,这笔银子来回运送颇是不便,这样吧,权当本将送左平贼一个人情,银子就不必还了。”

即便单候内心十分想完成这次的任务交差,不过听到这话后仍是震惊,禁不住问道:

“这,王镇台要什么东西抵押这三万两银子?”

王争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翘起嘴道:

“若是王某没记错,左营在正月的时候是打了一个少见的大胜仗吧?啧啧,重伤献贼,斩首两千,怕光是俘获的贼军马匹辎重就是堆积成山了。”

单候点点头,提起这事他也有些傲气。

崇祯十一年正月,自称八大王的张献忠打着官军旗号突袭南阳,在南关屯兵,凑巧左良玉跟着总兵陈洪范率部经过。

当时还是单候发现发现这支部队有疑,上去盘问,未成想献贼所部贼寇听闻是左营兵,当即带兵急逃。

陈洪范率兵紧追不放,左良玉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张献忠的兵马,只是觉得抓到了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这可是送上来的军功,遂带着左部近十万兵马追着屁股不放。

这一战倒是官军剿贼以来难得的好战绩,正儿八经的捷报。

陈洪范说左良玉用箭射中军张献忠肩膀,在搏斗时把张献忠脸都砍伤了。

左部和陈部的官军在这场战斗中将张献忠率领的贼寇杀得溃不成军,四散而逃,仅是运到京师供兵部验收的首级就要有近两千个。

崇祯皇帝大喜嘉勉,将贼寇首级堆叠京观,日夜不歇。

第一百一十五章:双喜临门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九十二章:突发洪灾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凶战危第四百七十九章:会师 立威 大宴第三百六十章:阵歼阿济格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来的下马威第四百一十九章:扩招第一百零五章:大乱第四百五十九章:游刃有余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一百四十章:恨谒见之晚第五百二十一章:人杰辈出,立足南京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进,一朝失算第三百二十四章:欲盖弥彰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给脸不要脸第四百零三章:懦弱圣公第四百七十九章:会师 立威 大宴第四百零三章:懦弱圣公第三百七十七章:宁陵兵变第五百八十五章:软硬兼施,帝王权道第七十章:循序渐进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帼杰女——红娘子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宁海第二百三十一章:顺势而为,驱虎吞狼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进城第二百九十一章:历城军校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第五百九十一章:打进盛京城!第五百三十四章:整军纪,围安平第三百零八章:审时度势,兵不厌诈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复养马岛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义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队第五百三十八章:胜不骄,败不颓第三百二十四章:欲盖弥彰第五十九章:设厘金第六十六章:齐家悍妇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战山海关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难防第四百一十一章:劳师动众只为盐?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阳 汝宁 滁州第五百四十一章:苏州会晤第九十八章:我们是文登营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三百三十三章:闯塌天刘国能第九十三章:征讨养马岛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师襄阳,剑指南京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复养马岛第五百三十四章:整军纪,围安平第二百三十一章:顺势而为,驱虎吞狼第二十章:若竹之笋深扎根第一百三十五章:风潮 启程第二百四十章:乱世当用重典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斩首 欣欣向荣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谈第八章:柴房引火将成灾第一百三十一章:发财大计第三百五十章:督师 巡抚 战守第二百五十一章:进援第四百零六章:谍报司 无孔不入第三百二十六章:钻狗洞的大明游击第二百四十二章:“强抢”第一百三十五章:风潮 启程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归一第六十四章:巴掌与甜枣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歼灭第三百七十七章:宁陵兵变第三百二十章:左营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六十五章:又见不平事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一百二十七章:众正盈朝第三百零九章:飞雷立功,巧计破伏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内的钟声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济济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两贼,东西二虏第三百零九章:飞雷立功,巧计破伏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鞑子第二百二十二章:山东告急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机妙算,天公作美第九十五章:出征与鸟铳第二十章:若竹之笋深扎根第六十二章:后者居首第五百二十五章:这事闹的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灭明,崇祯殉国第五百五十九章:云、贵、四川割据第三百一十三章:乱象纷纭,闯营挑衅第九十八章:我们是文登营第三百二十四章:欲盖弥彰第四十一章:萤烛敢争日月辉(新发布,求推荐票!)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实击虚,转取西安第六百零一章:三军云集,帝国开篇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缮皇陵,善始善终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锦州 大战第五十六章:把控源头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敌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