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请旨渡海

崇祯十一年十月,清军右翼连克三城十一墩,边军大溃,崇祯帝下诏京师戒严,各地风声鹤唳,战云密布。

登莱副总兵官王争遵诏,一方面秘密行文司礼监,另一方面放言,称愿率登州营各部深入辽东,趁鞑虏后防空虚,深入虏庭,以解京师危急。

十月六日,大内司礼监衙门。

四道朱红色的柱台映衬下,整个内房都显得略微昏暗,几名小太监恭敬的侍立在长廊,不久,这份宁静便被一阵急匆匆的脚步打破。

“哒哒哒...”

“公公,公公...”

也许是来的太急,这小太监一路磕磕绊绊,临头还摔倒在门槛上,听得“噗通”一声,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什么事情,竟然如此慌张,难道天塌下来了不成?”

小太监赶紧起身,顾不得多喘息几口就是双手呈上一份封红行文,小心翼翼的说道:

“公公,这是登莱副总兵王争的行文,说是务必要亲自交到公公手上。”

“哦?”王承恩这才抬起头,满是皱纹的老脸看了一眼行文,微微伸出手,那小太监立刻是忍着膝盖的疼痛,笑呵呵的将行文递上。

“那王争有没有给你们孝敬?”

王承恩这话似是随意问的,不过这小太监仍是浑身一震,没有丝毫隐瞒的打算,连连告罪道:

“公公,来送行文的人是给了小的二百两银子,小的,小的这就给他送回去....”

“得了。”王承恩摆摆手,随意的道:“收到手里的银子送回去干什么,做阉人不就是图这点赚头,怎么说都是给司礼监的银子,收了就收了,下去吧。”

小太监连连感恩,头也不敢抬的告退下去。

打开行文,王承恩看过后神色有些夸张,立刻将其烧毁,用力的拍了拍桌案,大声道:

“来呀——,叫李公公到衙门来,立刻马上让他来!!”

“小的这就去通知李公公。”

没多久,李成华便是来到衙门外,得了王晨恩的允许后,这才小心的抬脚进门,嘿嘿笑着道:

“小的见过王公公。”

李成华是御马监的监督太监,一直就是王承恩的心腹,如同王承恩做司礼监掌印太监一样,他提升御马监禀笔太监也只是时间问题。

进门后听说了这件事后先是震惊,震惊过后又哎呦一声,阴阳怪气的道:

“公公,天底下居然有这么傻的人,现如今咱们的官兵连自家城池都保不住了,谁不知道去辽东那就是找死,王争他图什么?”

王承恩点点头,沉吟道:“咱家也想不清楚王争这个时候来这一出是要做什么。”

李成华细细回想起来,又是说道:

“公公,您想啊,这王争前段时间全歼了空空岛的八百清军,当时番役审查清楚后发现居然有两百来颗鞑子的脑袋,这可了不得!皇上都夸赞几句,这回怕不是骄横起来,脑子发热,以为鞑子好对付了。”

摆摆手,王承恩忽然叹了口气,说道:

“你速去见曹公公,依咱家看,就让那王争去鞑子后面搅和搅和也好,怎么说也能缓解燃煤之急啊。”

王承恩的意思很清楚,对王争能打赢并不看好,毕竟辽东的情况谁都不了解,在自己的地盘都打不赢,更别说去人家地盘。

但话说回来,这却不失为一种让鞑子退兵的良机,可以让他去试一试,告诉崇祯皇帝也能让他高兴高兴。

李成华听到后却有些迟疑起来,说道:

“不过——,公公,这么大的事咱怕是做不了主,没有地方大员上疏提议,光是咱司礼监的意思,就算皇上准了,内阁那帮老家伙也不会轻易点头。”

王承恩听到这话冷哼一声,显然也是觉得有些难办。

“那些内阁的老东西,还不如王争这个武夫,起码人家有胆子带兵为皇上分担,他们呢,除了在后面不停的嘚嘚嘚还会什么?”

李成华笑了笑,也是满脸的不置可否,话刚说完,一个小太监恭恭敬敬的进来,躬身说道:

“见过两位公公,这是兵部移交的奏疏。”

“快呈上来!”王承恩赶紧接过来细细翻看。

这两份奏疏自然就是时任登莱巡抚的徐人龙与登莱总兵韩大虎所上,都是向崇祯皇帝进言,说是鞑虏大军深入北直隶,若想北返车马劳顿,定然有些时日。

若此时派一支兵马渡海去金州,即便是不能有什么胜迹传回,效果想必也要比其余勤王兵马更好,可以使鞑虏首尾不得兼顾,不得不提前回返。

两份奏疏的最后,一致举荐登莱副总兵王争担当此任。

王承恩看了一眼李成华,笑眯眯的道:

“李公公,您看,这奏疏不就来了吗。”

......

当天夜里,北京城除了巡城兵马司士卒提着灯笼敲锣,其余都是光亮断绝、万籁俱寂,但皇宫大内却是灯火通明。

两个小太监在内廷外提着灯笼,一边搓着手,一边窃窃私语。

“皇上都忙一整天了,看着心疼啊。”

“唉,皇上一直就想要重振朝纲~,奏折是日日批,天天阅,用膳都经常忘记,但这世道就是不见好。”

“是啊,有什么办法。”

正说着,从远处来了一阵脚步声,却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来了,远远的沉着脸说道:

“两个狗东西,在门外头窃窃私语些什么,还不好好看着门儿。”

“见过王公公。”两个小太监知道王承恩素来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并没什么紧张之情,只是弯身道:“小的们见过王公公。”

王承恩点点头,不再提方才的事,问道:

“皇上还在批阅奏折?”

其中一个小太监有些不忍心的点点头,看着王承恩手里的奏折,说道:“公公,这,难道又是有什么坏消息到了...?”

“不该问的别问,把好了门儿,不相干的别放进来!”

“王公公放心,论起把门的功夫,小的们可是自来就会。”

王承恩点点头,瞪了方才问话那太监一眼,便是匆匆推门而入。

进了门,王承恩立刻就是跪在地上,山呼叩拜道:

“老奴王承恩,见过皇上万岁万万岁。”

从桌案上厚厚的奏折中抬起一个半花白的脑袋,看了一眼便是又将目光放在奏折上,哦了一声,道:

“是承恩来了,有何事啊?”

崇祯皇帝今年也才二十七,正该是人生中最精彩的时候,但他却半头花白,眼角有鱼尾纹,彷如一垂暮老者,方才一句话虽然很短,却从中透露出深深的疲倦与无力。

王承恩不敢去看,并不是因为他惧怕崇祯,而是他怕一抬头,崇祯皇帝会看见自己眼中噙满的泪水。

“皇上,好消息,这次老奴是带好消息来了。”

崇祯听见后顿时来了精神,立即起身,扶起王承恩正要问什么,却忽然问道:

“你这是怎么了,为何哭哭啼啼的,难道这不是好消息?”

王承恩连忙擦干眼泪,强笑着说道:

“皇上,老奴是太高兴了,为大明有这样的忠义之士高兴。”

“此话怎讲?”崇祯却皱起眉头,本来他以为是清军退去的消息,听这意思却不是,坐回椅子上叹息又道:

“是哪位忠义之士?”

“王争!”

王承恩一只不敢直起身,低声的说道:

“皇上,登莱副总兵王争上表,愿意率领登州营从蓬莱渡海,直奔金州,袭扰鞑虏后方,眼下登州营的锐士已经整备完毕,就等着皇上下旨了!”

“皇上,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王争与卢督臣勤王大军左右互援,鞑虏首尾不得兼顾,京师之危可解啊!”

第三十八章:黑鱼立杆五文河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势不可挡第五十八章:缉盐第九十一章:守备坐营官第三百二十六章:钻狗洞的大明游击第一百七十二章:刘泽清才是阉党第三百九十一章:转机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谈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一百六十七章:郑氏小儿闹灯会第三百二十五章:温柔乡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莱水军“十二营”(为舵主exp686加更!)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网第九十八章:我们是文登营第五十六章:把控源头第二百零二章:战场上见真章第三百七十四章:斩钉截铁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顺军拷掠助响第五百七十八章:夺鼎燕京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三百二十五章:温柔乡第四百一十六章:将军像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八十九章:军令如山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来的下马威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荟萃,战将云集第八十八章:血战赤山第一百八十九章:辅兵 正兵 战兵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台湾条约(下)第四百六十六章:山头的另一边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顺治第二百三十六章:郑鸿逵来访第三百六十九章:“松锦大捷”第三百零七章:兵将一心,不败之地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户们的去处第二百二十五章:清军出关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岛大捷第三百五十四章:远处山顶的大火第六十四章:巴掌与甜枣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军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三百八十二章:传奇山东第二章:盐狗挡路斗智勇第七十一章:过年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归德府第六十二章:后者居首第一百四十二章:红娘子大闹船头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罗战场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轨心第二百二十二章:山东告急第二百六十二章:刘泽清之死(上)第二百六十三章:刘泽清之死(中)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与愁第五百零四章:你们以为我不敢杀人?第五百四十章:一泼尿带来的全面强军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三十五章:风潮 启程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将才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荟萃,战将云集第一百三十章:与人渣为伍第一百六十七章:郑氏小儿闹灯会第四百四十三章:实力与姿态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讨逆贼,大势所趋第二百六十二章:刘泽清之死(上)第四百二十六章:沧州兵谏(上)第五百一十章:半个皇城第四百四十三章:实力与姿态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师信件第一百三十七章:红娘子?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四百二十一章:独树一帜的山东明威军第十九章:佳人为枕夙操劳第三百二十六章:钻狗洞的大明游击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儿当杀鞑以建功立业第一百九十六章:孙知府登门(为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一百六十九章:郑克云,踏平宁海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纵得江大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脑袋一用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一百六十七章:郑氏小儿闹灯会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门情谊深第二十四章:节节而制排枪阵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二十一章:杀鸡儆猴第四百零二章:衍圣公孔胤植第五百五十六章:阵前叙旧情,首功夺潼关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见秀之死第二百零二章:战场上见真章第四百七十九章:会师 立威 大宴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锦州 大战第三百六十四章:锦州解围战(中)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线上任 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