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奉诏,不入援

时间来到崇祯十一年的十月份,前段时间登州营又弄了一次拉练。

很多人纳闷,不是规定三个月才有一次拉练吗,怎么这才两个月就又搞了一次?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王争想看看全营扩招后磨合的怎么样了,总不能和往常一样再各个地方去走。

王将军他老人家不想一个个的去看,大手一挥又搞了这么一次,自然没有人会多说什么。

其实说起来,登州营的兵士们心里暗自高兴的有不少。

因为上次拉练大家都有了经验,每次拉练其实就是大发军功的时候,麻烦的无非就是来回移换。

除此之外却好处多多,无论你在其中表现如何,大拉练之后都会在军功簿记上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军将们来说这更是争功的好时候,战时的军功好得又不好得,搞不好那可是要马革裹尸,而平常获得军功最好的方式自然就是拉练。

这次拉练能看得出来,登州营正兵和战兵各部都已经很好的熟悉了建制,尤其是战兵的斧枪阵,让杰姆这个正经的西方人都拍手称好,觉得热血沸腾。

轰轰烈烈的拉练还没过去多久,也就是十月份上旬,一封塘报从北直隶快马递送到蓬莱。

九月份时候王争在这边扩军,清军居然接连入寇了两次,第一次并没有深入,击溃了几部明军后,掠夺一些人口牛羊便退回关外。

北直隶上下都是松了口气,但没多久又是传来消息,清兵又来了!

这第二次次不像上次的试探,奴酋皇太极誓师伐明,号称八旗劲旅十万,分兵两路入寇。

岳托为扬武大将军,贝勒杜度为副,统帅右翼军,睿亲王多尔衮统领左翼军,分别逼近墙子岭、青山口。

清军一番疾风骤雨般的攻势,明军自然接连溃败,鲁宗文等数名总兵级别武将战死,清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深入北直隶境内。

仅是岳讬率领的左翼军,在九月份的时间里便连克城镇十一处,烽火墩台三十二座。

其实清军号称十万,其中真正的八旗兵不过数万,大多数还是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归降汉人组成的汉八旗与归附蒙古组成的蒙八旗,除此之外,还要算上不少战力低下,跟着打酱油的朝鲜随从军。

崇祯皇帝九月初下诏,令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兵马即刻入援,三赐卢象升尚方剑,督率天下兵马奉诏入援京师。

卢象升虽号总督天下兵马,可手中能用兵马实际不过两三万,这其中还要包括其整饬三府时组建的本部天雄军。

北直隶明军连战连败,清军势大,卢象升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是连发诏令,急令各镇兵马入京勤王。

收到诏令的自然要包括山东总兵刘泽清,刘泽清经过王争的敲打,能号令的兵马已经不足万人,接到这命令后权当没看见,该干什么干什么。

其实话说回来,吴惟忠就算麾下兵马一点没少他也是不会去的,谁愿意去找死。

天子下诏,各地的兵马调动往往都是由巡抚和总兵联合指挥,时任山东巡抚的颜继祖自然要慎重行事,山东巡抚衙门商议几日,觉得山东没有可战之兵。

当然,不派兵想应付过去也很简单,不止山东一地应付,各地都是如此,没有人愿意去送死。

巡抚或者总兵不想奉诏往往都是将塘报直接发给各地的分守文武大臣,让他们自行办理。

颜继祖和刘泽清算是想到一起去了,客客气气的把督臣卢象升的传令兵稳住,说是已经派人传文各地,很快就有兵马前来。

至于那各地军将想出什么奇葩的理由来躲避,那可就不是他们能管的了,反正命令已经传下去了。

纵观整个山东,唯一有能力入援的除了山东总兵刘泽清,也就是登州一府,登州营甚至还全歼了一部清军,所以登莱总兵韩大虎接到塘报后第一时间便叫人去请王争到掖县。

王争这边热闹起来,收到山东巡抚衙门文书后的第二天,韩大虎的行文就到了蓬莱,当天下午,登莱巡抚徐人龙的文书也到了,都是请王争去掖县商议入援一事。

其它地方的官员听到都是暗自讥讽,人家总兵巡抚这类地方大员都躲着不奉召,你这小小的登莱能有多少兵马,非要赶着找死不成。

王争本来想第二天再去,但是总兵和巡抚的文书在同一天到了,这说明事态确实很紧急,当天带着十几个马兵连夜赶往掖县。

没几天到了掖县,韩大虎和徐人龙顾不得寒暄,直接把事情和盘托出,韩大虎可能考虑到私人关系,说的还算中肯,意思让王争自己决定去还是不去。

徐人龙可就不一样了,张口一大堆道义上来,说你王争是朝廷命官,既然有里有兵,为何不去帮卢九台抵御清兵。

徐人龙毕竟是新上任没多久,登州府还没来得及去,不了解王争这个人,心急之下怕王争退缩,直接用激将法来试探。

出乎两人意料的是,向来低调行事的王争,这次却极为干脆的答应下来,说是愿意率领登州营战兵与鞑虏死战。

不过徐人龙何等鬼精,最初的惊讶过后立马就反应过来,王争这是话里有话。

虽然说会奉诏,但却并没答应去北直隶。

王争的确是不想去北直隶,因为他虽然相信卢象升的能力,却不相信其余各镇兵马的能力,好不容易拉起五千的精锐兵马,不能折损在这种必输的战役上。

其实王争来之前,就已经派登州营的人马全力侦查,清军兵分两路入寇,后方定然空虚。

现在蓬莱水城的水营虽然还在筹备中,但船只却不少,运送战兵到金州地界也就是几天的功夫。

鞑子在北直隶境内搞风搞雨,几万人起码是有的,自己这点人拉过去怕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鞑子向来不谙水战,根本没听说有水师,既然鞑子能深入大明境内,为何自己就不能带着登州营的战兵到鞑子后方搞一搞?

说实在的,自打来到大明,王争一直看着鞑子肆虐汉家山河却毫无办法,早就有些忍不住,既然这回来到掖县与徐人龙和韩大虎商议,那自然是下决心要与鞑虏死战。

不过登州营要想渡海,自己这边虽然早已准备好,第一关要过的却是朝廷,没有朝廷的旨意,自己只有奉诏入援一条死路可走,那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去送死了。

所以王争推心置腹的与徐人龙和韩大虎去说,说自己带着登州营去鞑子后面搞事,鞑子知道了定然回援,北直隶的祸患自然解了。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辽东地界不知多少年没有大明军队涉足了,韩大虎甚至问王争来之前是不是喝多了。

徐人龙却深深的看了王争一眼,像王争这样的军将,完全可以不奉召,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快活。

王争这般举动不似脑子烧坏了,是实实在在的大义,比奉诏入援更加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全军覆灭,马革裹尸都谈不上。

徐人龙神情缓和下来,只问王争需要什么,衣甲、兵器能给的都给。

王争笑了笑,说登州营并不需要衙门和内库的军械,只要他们二人上表配合就行了,至于能成不能成,这还要看另一个人的意思。

这个人不是崇祯皇帝,却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

第二百五十五章:会战莱州第三百七十二章:树大招风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四百四十章:安东候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统天下的雄厚实力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归一第五百二十一章:人杰辈出,立足南京第五十六章:把控源头第三十二章:白鲤表心龙王怒第十九章:佳人为枕夙操劳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五百五十二章:多尔衮入关,李自成东征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义第四百八十六章:党争又起,圣躬违和第三百四十六章:馒头 灾民 义军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五百三十七章:斩郑利,夺首功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讨逆贼,大势所趋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错了地方第五百一十二章:无风不起浪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为城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现自己的机会到了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门情谊深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伤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红颜多薄命第三十三章:火龙出水慑水贼第三十八章:黑鱼立杆五文河第四百二十二章:礼服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三百一十章:进退维谷,借机发难第一百零九章:如是闻我未相见第四百五十五章:乱世角落第五百一十章:半个皇城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谏的序幕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义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险家杰姆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户们的去处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讨逆贼,大势所趋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来未有第一百零四章:讨饷第六百零一章:三军云集,帝国开篇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渐起 阉党!?第一百零五章:大乱第六十八章:回归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军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户们的去处第二十章:若竹之笋深扎根第三百八十章:闯王来了不纳粮!第五百一十五章:赵之龙的卓越贡献第二百零八章:谨防小人第三百七十九章:离心离德第五百五十五章:国姓齐王,统领天下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谏的序幕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四百章:杀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五十四章:远处山顶的大火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现自己的机会到了第五百二十二章:直来直去的谈话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六十五章:又见不平事第四百九十七章:尔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三百六十章:阵歼阿济格第四百一十一章:劳师动众只为盐?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亲第三百五十章:督师 巡抚 战守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二百三十章:上无威,难驭下第四百五十一章:思进取第三十六章:以少胜多立奇功第五百五十五章:装备了火器的新式骑兵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养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连环第五百零八章:传庭死,而明亡矣第四百二十二章:礼服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杀驴第四十八章:争巡检第一百三十七章:红娘子?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战永宁门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亲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复养马岛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十六章:请命征兵拔头筹第四百四十一章:赵振镗第四百四十一章:赵振镗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奋威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计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两贼,东西二虏第三百八十二章:传奇山东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骑联合,道义为先第四百一十七章:军校和书香堂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统天下的雄厚实力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内的钟声第一百七十二章:刘泽清才是阉党第四百七十九章:会师 立威 大宴第四十六章:纳级第六百一十二章:顺齐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