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连环

左梦庚路上收拢了几成溃兵,回到县城后将此事告知左良玉,果然,引起他的雷霆大怒。

“好个贺人龙!”

左良玉素来是做起事来不管不顾的主,吩咐医士将儿子好生照料之后,就连原定的围剿张献忠与罗汝才计划都不顾,尽起十几万左部大军兴师问罪。

那天左部溃败的时候,没有人觉得快意,反倒是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要说这贺人龙还真是不识好歹,左军想要,分润分润再商量一番也不是不可能,为什么非要大打出手。

这可倒好,不仅你贺人龙和左良玉不死不休,把我们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也牵扯进来。

在左良玉这等人物的威压下,贺人龙其实就不算什么了。

平贼将军左良玉在河南、湖广一带凶名赫赫,甚至不下于李闯、献贼等人,所率左部兵马过一地,抢一地,时人称:

“贼来不过家破,左兵来却要人亡。”

这所谓的“左兵”便是指左良玉部下兵马,其实大明士卒待遇低下,每逢开战等朝廷的粮饷根本不切实际,总是要开抢填补一些。

不过大部分的兵马在本乡本土除了横行霸道之外,还真没怎么抢过,毕竟是父老乡亲,大多数人都认识,抢到自家亲戚头上可就不好了。

就好比贺人龙率领的延绥镇兵马,在延绥一带的时候军纪还算端正,无非是霸道了些,可一旦到了其他地方立刻就变成虎狼。

不过左良玉麾下的左军兵马成分却并不简单,远点的来自辽东、北直隶,近的也有四川、两广和山西,兵员还真是来自五湖四海。

所以左军一向是打一枪换个地方,走到哪都是客军,根本没有什么需要顾虑的地方,每过一地,大城一贫如洗,小镇遍地尸骨。

左良玉挂平贼将军印,这等荣勋在五省官军中十分少见,可除了官家客客气气的如此称呼以外,老百姓却根本不这么叫。

“平贼将军”打头那字一去,可就是正儿八经的贼将军,足见百姓对官军根深蒂固的印象。

不过说来也是好笑,无论地方上士绅如何诉苦咒怨,文官武将们如何弹劾咒骂,左良玉却在这总兵大帅的位置上越坐越稳。

在北直隶大官们的眼中,不论左良玉在地方上如何作乱,只要还带着左军追剿流寇,那就是少见的忠勇之辈。

更何况,在崇祯的心底还真有些顾忌,要是处理不好将左良玉给逼反了,那湖广、四川、河南五省的天可就塌了。

那些本来跟随贺人龙的几镇军将早就知道这些,当下是冷汗直冒,谁都惹得,唯独那平贼左良玉惹不得,都是连夜撤回河南。

等到左良玉率部赶到的时候,只是见到不剩一万的延绥残兵立营,而此时左部足足来了十多万人。

虽说左良玉骄横跋扈,但是总归不像贺人龙那般不识时务,没有点脑子怎么会有如今这样的风光,再说在他心中明朝依然是正朔,跟着朝廷干,有兵有爵,风光无限,与朝廷为敌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就当给杨嗣昌个面子,延绥军也是要跟着围剿的兵马,被左部全灭了说不过去,所以当日他也只是“和和气气”的拿走所有的军需离开。

贺人龙没法子,只能是眼睁睁看着左良玉一车车将东西运走。

......

王争停留在开封,当然不是为了享受河南首富之地的繁华,而是在安排各种事宜,为了将一颗钉子牢牢安插在这里。

首先,杞县李氏收到一封信。

现山东军议司左军议李岩,也是王争麾下首席文士,原名李信,天启年间举人,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崇祯初年,在魏忠贤逆案中被定以“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的处罚,削职为民。

其实在明末官场中,这算不了什么,加上李精白在家乡的名声并不坏,李家仍是杞县的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李氏原以收取佃农租金为生,李岩掌管李家的时候,为了周济穷人将家产都用光了,加上最后写了那些讽刺朝廷苛政的诗词,被下狱问罪。

好在王争带人及时赶到,将李岩营搭救出来,但人能走家却不能离开,李岩一走,李氏从此后一蹶不振,哨骑赶到杞县的时候,那里已经是残破凋敝,门可罗雀。

来人自称是山东总兵王争的麾下,是要和李家做一笔买卖。

如今在山东实行的聚耕农庄政策在开封也可以实行,不过不是在书面上,却要在暗中进行。

说是由于有左军议李岩这层关系,山东军愿意出资帮助李氏购买土地,但是一半都要填王争的名字。

而且还答应李氏,说是所有的农庄土地,李氏都可以按着山东军规定下来的数目征收租金,到手的银子李氏拿大头。

这就相当于,若是李氏有能力,整个开封府都是他们的市场。

没过多久,从湖广溃逃回来的刘国能正无头苍蝇一般的不知道该去哪,却也接到了来自山东总兵的信。

经过了几次的信件来往,几月后一个事情总算敲定。

按照官面上的文章,就是说刘国能对左良玉部彻底失望,但依然对朝廷感激涕零,想留在河南剿灭闯贼。

刘国能去年就抚于熊文灿的时候,本来是被直接安排到平贼总兵左良玉的麾下,但两人素有隔阂,从来都是分路行事老死不相往来。

想要让他换个上官,这种事情也简单的很。

河南巡抚李仙风的巡抚衙门就在开封城,和王争同在一屋檐下倒没什么,重要的是城中还有两万的山东士卒,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等上个疏的小事情能听还是听,更何况,王争花钱出力的帮开封处理祸乱,衙门的人都以为他傻了,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阻止。

山东巡抚颜继祖就不用说了,自打王争接任山东总兵以来,起初他还会过问过问,但各种事井井有条,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眼下安心的在家待着做个太平巡抚,还能看着自己的政绩一年年上去,有什么不好。

两省巡抚联名上奏,加上王争到处送礼疏通门路,这等一地守备换个上官的小事情,在兵部就全权处置发了回来,根本没惊动皇帝。

“开封府守备刘国能,有忠义之心,升授游击将军衔,从山东总兵王争征剿流寇。”

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进城第五百二十二章:直来直去的谈话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静观其变第四十四章:捷报传闻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八十九章:军令如山第四百六十五章:追与逃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咸服第四百三十七章:“多尔衮”奇袭嵫阳城第四百三十二章:后生庶子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六十二章:后者居首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别第七十章:循序渐进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六百零七章:斩将 收权 定策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脑袋一用第五十七章:笼络人心第二百零二章:战场上见真章第三百零七章:兵将一心,不败之地明神宗平倭诏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访元帅府第三百六十四章:锦州解围战(中)第六十一章:承海轩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讨逆贼,大势所趋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补疮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一百零四章:讨饷第十六章:请命征兵拔头筹第二百二十五章:清军出关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沧州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锅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觉捅了个篓子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锅第二百九十六章:只手遮天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三百二十章:左营第四十二章:汉家代有英杰出第五百七十八章:夺鼎燕京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骑联合,道义为先第二百四十三章:缘分到了挡不住第四百八十六章:党争又起,圣躬违和第一百九十六章:孙知府登门(为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百零三章:懦弱圣公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抚 知府 总兵官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四百零二章:衍圣公孔胤植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二十八章:贼寇走了,官军却来了第一百五十一章:一个也不能放跑了第二百三十四章:并克胶州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愿,克复盛京第五百八十五章:软硬兼施,帝王权道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师向东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机 军议司第二百一十二章:势如破竹第五十九章:设厘金第五百零二章:妙龄十七,何罪之有第一百二十章:赚钱手段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四百一十九章:扩招第五百零四章:你们以为我不敢杀人?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显威,不败之地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处博弈第一百零九章:如是闻我未相见第三百六十三章:锦州解围战(上)第一百八十七章:单候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三十六章:以少胜多立奇功第九十七章:遇贼,列阵以迎第四百五十四章:兵临徐州第五十四章:震慑第三百二十二章:处处不平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盘车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五百三十八章:胜不骄,败不颓第四百四十章:安东候第四百七十九章:会师 立威 大宴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线上任 慑服第六十一章:承海轩第三百四十六章:馒头 灾民 义军第四百零一章:复起传庭第五百六十七章:华夏一体,只诛东虏第六百零一章:三军云集,帝国开篇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渐起 阉党!?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为城第四百三十六章:不来?发炮平之!第四百四十章:安东候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进,一朝失算第四百四十二章:舍不得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八十四章:鹰脸刑一刀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强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