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

崇祯十五年底,北直隶河间府的两千余名朝廷兵马放下兵器,脱下衣甲,按照籍户回到景州、交河等地定居。

他们走后不久,山东军战兵将领李青山率一千余名战兵率先入驻河间府城,打起了王争的黄龙大旗。

紧跟着,山东军大部兵马纷纷来到府城周围的州县,在中屯卫指挥使柳丁和河间知府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占领了景州、交河、献县等地,并且在此设立了四处聚耕农庄。

至此,山东军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掌控了河间府。

缴械投降那两千多明军由于分散各地,再也难以对山东军造成任何威胁,大部分人都进入农庄做了农户,有家有室的在入册之后甚至还分得土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至于朝廷的中屯卫指挥使柳丁,王争也并没有放他离开太远,选了一个距离府城较近的农庄,让他在这边“安享晚年”。

除此之外,王争秘密交给了该地护庄队总头领一个任务,让他将柳丁的一举一动,每隔三日都要上报一次。

不过耐人寻味的不是王争要监视柳丁,却是这份奏报要给河间府外系兵马副将、山东军驻沧州守备邓茂送去。

王争自己不要,就连河间府主将李青山那里都没有,却给一个朝廷降将送去,这是何用意?

莫说邓茂自己一头雾水,就连其他人也想不明白。

话说回来,那些在河间府新建的农庄,很快就开始招募境内的流民和外地难民,只要是有家有室的,在入册之后都会得到土地和农具屯田耕种。

由于事先王争已经与河间府的地主、豪强们通过气,不同意和不来的,眼下家财都已经成了山东军的一部分,剩下那些虽说对王争又惧又怕,但和山东军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为了防止这些人同气连枝的反弹回来,王争自然是一个巴掌一个甜枣,给他们充分的好处。

每个地主若是想活下来,名下的肥沃土地至少要交出来六成,耕地则需要八成,尽管如此,留下的那些让他们维持生计还是绰绰有余。

除此之外,他们的子弟可以到农庄里参加护庄队,家仆可以到农庄里帮忙,将来缉盐署在各地增建分署的时候,也可以酌情选派几人进入。

这是给他们进入山东军系统的机会,当然了,对于这些人来说,要是山东军以后能成事,这就是公鸡变雄鹰的机会。

不过橄榄枝王争已经抛了出去,但山东军内部考较和评比十分严苛,能不能留得下来,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

有了地主和官员的支持,山东军在河间府开始了一番大刀阔斧的动作,不断派兵马到各处清剿明廷没有消灭的山贼和土匪。

可是随着进程不断加快,各处一片欣欣向荣,新的问题很快就凸显出来,那就是——山东军没钱了。

遍观去年一整年,山东军几乎在连续不断的用兵,其实在崇祯十四年底的时候,山东军已经开始在各地增兵。

崇祯十五年的年初,王争带着十二营战兵奉旨北上驰援松锦,斩阿济格、孔有德,两厥名王,紧跟着马不停蹄赶往河南,同李自成会战于归德府。

此战,山东军以疲惫之师大破贼寇,再立大捷,杀闯军大将刘宗敏,自此之后,李自成部退出归德和开封两府。

任凭各地风起云涌,山东军镇守地区自巍然不动,由此而威震天下。

表面上看起来,这一连串的捷报和胜利都是让人胆战心惊,可暗中的那些事情,只有山东内部才能知道。

王争率领战兵每一次出征,由此牵动的是整个山东,还有那些归附的州府。

为保万无一失,山东军需要在出征之前做战争动员,军议司吏员赶赴各地宣讲游说,还要经过数次军议榷定增兵和减兵范围。

需要增兵的,是山东和其他省份的交接地区,还有刚刚占领不太稳定的其余州府,用以震慑宵小。

然而正兵兵力就那么多,盐丁和护庄队都是本地执法的重中之重,为了治安根本不能乱动,这边增加,那边就要减少。

所以就要划定一些绝对安全的区域调兵,往往都是登州府的西南部,莱州府的西部,青州府的大片地区等等这些安稳许多年的地方。

战兵调动,正兵随之调动,必须要有充分后勤保障跟上,这便需要大量的辅兵在后运输军需,若遇大战,人手不足,甚至还要征调民夫。

每占领一个地方,山东军为了稳定当地民心,往往就需要用建立聚耕农庄、分发犁具的方法,同时还要改编和裁撤大量的原朝廷兵马。

这些多是不堪大用,但其中有家有室的也不少。

山东前不久经历了一次遍及全省的清算和扩招,都算得上是近些年的大事,大批的新式衣甲和兵器如果能及时运到地方,提前就要派人找好各地的矿脉开采。

开采之后,又要运到匠户那里加班加点的打造。

这种种事情,哪一件都需要王争去大把大把的撒银子,可以说开支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但进项却还是那么几项。

虽说这进项之中,盐货和商运都是大头,但聚耕农庄方面除了山东本省略有收入,其他地方大部分都是最开始的阶段,只有投入没有付出。

这种情况要是一直安安稳稳的在山东发展,倒还看不出来什么。

崇祯十五年底,王争发动兵谏,引来的是战兵再次大规模北上,占领了归德府全境后,紧跟着就要开始重新建设归德府。

毕竟,拿到手的地盘不能再给丢了。

可兵谏前前后后光战兵就动员了近十万人,正兵和民夫更是无法计算,再加上归德府的各项开支,山东军用掉了最后的财力,终于是显得捉襟见肘。

此刻历城的侯爷府,军案的右侧放着各处文书,看到这些,王争算是深切的体验到崇祯皇帝入不敷出的感觉,没想到自己也有为了钱财之事发愁的一天。

军案的另一侧,摆着大明各处传来的邸报,叹口气,王争不去想烦心的事情,首先翻开了河南的消息。

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五百四十章:一泼尿带来的全面强军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营不放弃能救下的每一个人第三十章:河湾长谈鱼水情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围 崩溃 击毙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六十四章:巴掌与甜枣第一百三十一章:发财大计第九十三章:征讨养马岛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铜板第三百九十四章:无妄之灾第二百九十六章:只手遮天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线上任 慑服第一百七十四章:杀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让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六十六章:这要怎么打?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师襄阳,剑指南京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愿,克复盛京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监军 势颓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这吧第三百四十六章:馒头 灾民 义军第三百六十五章:锦州解围战(下)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进城第十八章:军伍废弛渐堪忧第二百七十八章:临清武卒死不退第六百零七章:斩将 收权 定策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八十三章:血溅寨堂第三百二十四章:欲盖弥彰第六百一十四章:凤凰山 骁骑摧锋第一百二十九章:右东路参将第六百二十四章:灭清 雅克萨条约第十七章:乱世知音莫相问第五十七章:笼络人心第一百八十一章:李军议激试顾君恩第四十六章:纳级第三十七章:土蛮妄帝不可骄第五百七十三章:猪一样的队友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军第二百四十三章:缘分到了挡不住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五百三十七章:斩郑利,夺首功第四百一十四章:鲁王震怒第三百二十七章:诸军云集(感谢护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二十章:若竹之笋深扎根第四百一十五章:历城军校一期学员第四百四十章:安东候第十七章:乱世知音莫相问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内有奸佞第三百四十一章:内外合击,骑兵显威第三百二十五章:温柔乡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矿 悍将心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敌为友第四百一十四章:鲁王震怒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盘车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东事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三百五十四章:远处山顶的大火第六百零四章:一统历 汉农籍 火器局第一百二十九章:右东路参将第二百七十章:横生祸端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监(求订阅!)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沧州第四百四十章:安东候第三章:致命风寒不致命第二百零二章:战场上见真章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抚 知府 总兵官第三百零四章:仁义懦弱,一线之隔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网第六百零五章:鲜为人知的殉国者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灭明,崇祯殉国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五十八章:缉盐第三百八十章:闯王来了不纳粮!第一百二十七章:众正盈朝第二百四十三章:缘分到了挡不住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顺北上,屠掠宁武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万变,云贵告急第二百三十章:上无威,难驭下第七十二章:献铳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为城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岛有清军第五十章:意外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驻掖县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郑氏第五十九章:设厘金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营第五百四十章:一泼尿带来的全面强军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一百三十三章:济宁 码头第五百八十八章:礼贤下士,笼络人心第三十六章:以少胜多立奇功第六百零六章:追赠 诰命 西征第一百四十二章:红娘子大闹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