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顺北上,屠掠宁武

崇祯十七年二月份,山东军与安平郑氏在苏州爆发了一场冲突。

这本是小事一桩,但放在如今这两家庞然大物的身上,意义却又有所不同,一件小事的背后,却是王争和郑芝龙之间的搏弈。

山东军遂崛起于穷乡僻壤,战力却堪称天下至强,郑氏水师雄霸东南海域十数年,商旅船舶皆悬挂郑氏令旗,战船动辄上千,更是不可小觑。

这两方一个在陆,一个在海,终究是因为这一件小事而大打出手。

郑芝龙曾放出豪言,要集郑氏水陆之力碾压山东军,郑氏富可敌国,这番话属实在理,浙江、福建一带的人们并未觉得这里面有什么说大话的因素。

可江北和那些已经被山东军占领地区的人们想法却又不尽相同,他们对郑氏并没有印象,都只是当个笑话听听,因为但凡见到这支军队面貌的人,都不会觉得他们能打输。

事实证明,郑氏在山东军面前就像是石头面前的鸡蛋,一碰就碎。

山东军延续了以往闪电战的风格,三路大军分批南下,集结三十多万水陆兵马船只突然出现在安平城脚下,只是一天,安平便宣告易主。

传出来的消息让整个江南寄希望于郑家的别有用心之人吃惊不已,山东军在安平城内搜找了两天,并且派外系兵马驻守在这里继续搜寻。

据泉州的百姓传闻,山东军几乎将这一带姓郑的人全部斩尽杀绝,无论与郑氏有没有关系,都逃不过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不会有人多嘴去说什么,迎合大势,保住身家性命才是要紧之事。

山东军与郑氏在苏州的会商破裂,两方大打出手,郑氏步军在山东军的面前表现并未比流贼好上多少,几乎是个一触即溃的场面。

苏州一带到处都能见到山东军的内外系兵马挨家挨户搜找郑氏残余,这些人之中往往有一名幕僚府指派出来的文吏,他们捧着文册一个一个的核对人数。

要是哪家哪户突然出现了什么身份不明,并且还是近期忽然来到的人,一概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抓出去问斩,宁杀错,不放过。

从三月到四月底的时间里,山东军除了在江南出动大批城管局人员抓捕郑氏残余以外,更是一刻不停的分派各路大军接管福建、浙江等省。

郑氏的倒台,宣告着在整个江南已经再无任何势力能够掣肘王争的山东军,各地官军惊慌未定,山东军所至处几乎都是一片倒旗易帜的场景。

长期以来,山东军保持着良好的军纪,几乎没有任何将帅欺压百姓的事情传出来,前不久甚至传出四大战将之一的高亮为整肃军纪大义灭亲杀掉亲外甥的事情。

这种种的所见所闻,无不让江南百姓殷切盼望山东军的到来。

其实话说回来,山东军之所以在江南一带望风披靡,与一件事还是有很大的原因,那就是西北大顺的动作。

李自成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受不了坐以待毙,在三月中旬集结大顺军誓师北上,看方向正是朝大明的北京城去了。

这个时间与历史上李自成北上足足差了两个多月,但结果似乎并不会有任何变化。

如今的朝廷已经无力自保,这是不争的事实,全国上下明廷的文武官员们都是惶惶不安,急于找到一个新的靠山。

如今天底下能和李自成抗衡的就属安东候王争,其它那些忠于朝廷的人并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要么上去殉国,要么下来归附山东军。

大顺军号称百万,实际上到底出动了多少人却根本没有人知道,但据传闻所说,人数其实并不少,至少会有三十万大军。

李自成行军的路上都是人头攒动,大顺军遇到的几乎和山东军在江南经历的场景一模一样,明廷各地将帅争相投降,一路过去几乎没有任何抵抗。

但是在三月下旬,李自成抵达宁武关的时候,却遭遇了超乎想象的顽强抵抗。

接替许定国继任山西总兵的周遇吉,亲自率领三万山西兵在代州沿线布置防御,并且接连向朝廷告罄,但此时北京已然无兵可调,居然只象征性的在保定调派了两千左右的兵员助战。

四月七日,太原沦陷,山西巡抚蔡懋德自尽身亡。

李自成在太原休整三天,高一功率偏师接管忻州,进而急攻代州,周遇吉在代州坚守数天之后,粮尽援绝,不得已率残军突围退保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民间有传说是由凤凰所变,故当地人又称之为“凤凰城”,宁武是由太原北上大同的交通要道。

景泰年间筑宁武关城,与偏关、雁门关一起成为防御鞑靼的山西三大关之一,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大顺军大军师牛金星建议李自成立即马不停蹄的围攻宁武关,修整几日后再行北上,因为此时的山东军,已然开始在整个江南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整改原官军,北上刻不容缓。

若大顺军再耽误时间,山东军腾出手来北上支援,将会一败涂地。

不过李自成和牛金星都不知道,眼下王争已然忙的脚不沾地,山东军里里外外都是一片喜气洋洋,根本没有人去担忧北京城的安危。

无论周遇吉如何备战,以山西孤旅终究是无法与李自成数十万大军相抗衡的,周遇吉也明白,代州的失守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宁武关地势险要,而李自成生怕王争勤王,一上来就是没日没夜的猛攻,所以此次战役进行得甚至比历史上更为惨烈。

大顺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却因为守关明军火炮猛烈的轰击伤亡惨重,李自成甚至放言“五日不降将屠其城”,想要借此迫使周遇吉开城。

周遇吉虽然一心抵抗,但山西兵将对明朝的前途并不看好,放着山东军如此强大的战力不用,却不断的打压,这已经让很多人寒心。

火药即将耗尽的时候,一些将领就在不断劝说周遇吉改变策略不要一味硬拼,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话简直快要磨破周遇吉的耳朵。

但周遇吉断然拒绝,却因此心生一计——诈降。

他在城内设伏,出弱卒诱敌入城,待大顺军前锋进入瓮城之后突然亟下前后闸门,城上弓矢乱放,铳炮齐鸣,竟然一举斩杀大顺军数千兵马。

由于周遇吉的顽强抵抗,李自成气馁不已,甚至一度准备放弃攻取宁武关,探听无法绕道之后,就打算回陕西布防等待山东军来攻,

但牛金星、宋献策、贺锦等大顺将领都想要成为建国立业的功臣,并不赞成回撤陕西,一再坚持必须要攻下北京城。

其实历史上李自成的北上不过是打着试探的心思,因为当时并没有任何人能威胁到如日中天的大顺军,但现在不同了。

王争所率领的山东军已然拿下了大明朝的半壁江山,就连富可敌国的郑氏都被一举歼灭,大顺军原本的试探之举,也就变成了在绝境求生中拼命求生。

因而大顺军再次对宁武关发起了猛攻,李自成调集数十门大小火炮对准关城不断轰击。

大顺军此次可谓背水一战,所以异常勇武,冲锋的前队战死,后队马上跟进顶替,死尸堆成了小山,终于在日落之时攻破宁武关。

按往常来说,大顺军一旦入城,战斗其实就已经结束,但这次他们攻入关城之后,周遇吉依然不投降,率领残余的山西兵巷战。

周遇吉从战马上摔下来后徒步奋战不止,身中数箭之后战至力竭,最后大顺军一哄而上将其生擒,不过周遇吉仍然破口大骂。

李自成下令将周遇吉悬吊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尤不解恨,又下令将其五马分尸扔到野地中喂野狗。

周遇吉的夫人刘氏素来勇健,得知丈夫殉国身死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带领几十名妇女拒守公廨,愤然登上屋顶向大顺军步卒放箭。

说来有些可笑,大顺军各部由于争相在城内抢掠烧杀,一时间居然调集不出足够的弓箭手与其对射,受到不小的伤亡,最后还是放火将这些妇人活活烧死。

在这之后,大顺军屠宁武城关,婴幼不遗,百姓被杀者甚众。

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无碍,满汉无情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议 京师 崇祯皇帝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吴三桂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伤第四百三十七章:“多尔衮”奇袭嵫阳城第三百八十章:闯王来了不纳粮!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强 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难防第五百零一章:兵临城下,尤念太平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门户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进城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与木盒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台湾条约(下)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围剿第一百三十三章:济宁 码头第六十二章:后者居首第四百四十一章:赵振镗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龙庭第四百一十五章:历城军校一期学员第一百二十二章:虚伪的繁荣第四百零九章:门户之变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这吧第三章:致命风寒不致命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户们的去处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权的建立(求订阅!)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铁律第三百三十六章:会师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压,分崩离析第二百三十一章:顺势而为,驱虎吞狼第四百二十二章:礼服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锅第四百五十三章:议取江南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终可报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战拓城第二百四十三章:缘分到了挡不住第四百一十四章:鲁王震怒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谏的序幕第二百二十二章:山东告急第四百五十五章:乱世角落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万变,云贵告急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东大乘闻香教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顺治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势不可挡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二百九十一章:历城军校第八十一章:声东击西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四百零二章:衍圣公孔胤植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与地位的变化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抢功?第四百三十二章:后生庶子第四百章:杀千刀的忠烈伯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营不放弃能救下的每一个人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觉捅了个篓子第三百零八章:审时度势,兵不厌诈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二十七章:有银六踹龙王板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凶战危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觉捅了个篓子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三十六章:以少胜多立奇功第四百二十二章:礼服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队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三百五十四章:远处山顶的大火第六十八章:回归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财之道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缮皇陵,善始善终第一百四十章:恨谒见之晚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克期出关第五百六十七章:华夏一体,只诛东虏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实击虚,转取西安第五百七十四章:多尔衮的新计划第二百二十五章:清军出关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掷的刘泽清第八十一章:声东击西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险家杰姆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围 崩溃 击毙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二百六十九章:开镇山东第五十二章:反转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乐观第三百二十章:左营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鞑子第四章:以假乱真险入城第五百四十章:一泼尿带来的全面强军第三百八十九章:军令如山第一百二十六章:冲突第五百六十九章:战力不够,意志来凑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战永宁门第四百二十六章:沧州兵谏(上)第一百零九章:如是闻我未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