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真(2)

“干你们这一行,很累吧?”

“你猜我几岁?”

我看着他那张脸,年纪估计跟我也差不多大,但在路灯照射下隐约可见的皱纹和黝黑的皮肤,却又比同龄人多出了几分沧桑。

于是,我便试探性地报出了自己当时的年纪:三十岁。

“我二十六。”小李一边笑着,一边伸出一只手,比了个“六”的手势。

我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小李也跟着笑了笑,安慰道:“哎,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已经算是猜得很接近的了。还有不少人说我看着像四十呢!”

说着,他便跟我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原来,小李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都是所谓的“留守儿童”。很小的时候,爸妈就去深圳打工了,把他留在农村老家,让爷爷奶奶带着。

大城市的纸醉金迷,很快就把他妈妈给迷糊了眼。没过两年,他妈就跟个开饭店的小老板跑了。他爸呢,心灰意冷间,就跟人间蒸发了一般,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再也没回过家。

从小缺少了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就特别心疼这唯一在身边的宝贝孙子,可以说是十分宠爱,要啥买啥(当然,据他自己所说,当年的农村,其实也买不到什么东西,都是些便宜的小零食小玩具)。渐渐的,这个“宝贝孙子”就被宠坏了。

说到这里,小李放下咖啡杯,抹了抹自己的眼角。

“在里面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眼前一下子就一片漆黑,好长时间都没缓过来。”

从那一刻起,小李就决心要改头换面,出来之后好好给爷爷奶奶养老送终,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两年后,从少管所出来的小李,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家里,对着自己坐在轮椅上的爷爷,磕了三个重重的响头。

奶奶年纪大了种不动地,他就主动承担起种地的责任,风吹日晒,一点儿也不含糊。当年的那些“狐朋狗友”想来重新招他入伙,也被小李断然拒绝。

看到小李确确实实是想要浪子回头了,当年的老大也没有强迫他,临走前,反倒丢下了两千块钱,作为对他进去两年的“补偿”。

“那你收了么?”我忍不住插嘴问道。

小李拍了拍胸脯:“怎么可能?哥们不是这种人好吗!我当时脑子里想着,如果我收了这钱,以后人家再来找我的时候,我就不好意思拒绝了。所以,我就追了上去,把那两千块钱还给了人家。”

不得不说,这小子思路还是挺清楚的。

但他家也没多少亩地,一年到头收成也就能有个两三万,爷爷自从瘫痪后,治腿要钱、补营养也要钱,就这么点收入,完全支撑不起家庭的负担。

于是,在家种了四年地后,二十一岁的小李,决定来上海闯荡。

“怎么不去深圳找你妈啊?”

“不想去,她已经不是我妈了,我没这个妈。”

听到这里,我不由泛起一阵心酸。是啊,一个抛夫弃子的女人,确实没有尽到一位母亲的责任。当然,他的爸爸也一样,就这么把家给扔了,算什么男人?

当然,我并没有把这话说出口。因为我理解了,深圳对小李来说,算是个伤心地。

都说大上海好挣钱,怀着一腔热血的小李,便在兜里揣了两千块钱,告别了家乡的爷爷奶奶,来到了这里。

可现实却无情地给了他当头一棒。因为留有案底的关系,小李处处遭人排挤,整整过了十来天,

都没有找到一份正经工作。

住着六十块钱一晚上的青年旅舍,吃着四块钱一碗的泡面,眼看着兜里的钱几乎要消耗殆尽,走投无路的小李一度想要放弃。

可就在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同乡,告诉他送外卖能赚钱,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个万把块。这个薪酬对于小李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于是,他便毫不犹豫地应聘,成了一个全职外卖骑手。

那时候,他兜里还剩下一千块钱,就花了五百块买了一辆十分破旧的二手电瓶车,另外五百作为生活费。

但五百块在上海,又想吃饭,又想有地方睡,怎么可能呢?于是,他便给那个同乡打了个白条,借了两千八百块钱,找了个群租房,付了三个月房租和一个月押金。

“那是我最难熬的几个月,”小李叹了一口气,“你知道七百块钱,在上海能租个什么样的单间么?”

我摇了摇头。作为本地人,我并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他开始伸出手,跟我笔画起来:“就是一个厨房你知道多大对吧?把它再隔成两半,就是我的卧室了。房间的宽度就是门的宽度,打开进去就是一个卡的死死的单人床,我的所有行李只能堆在床和门当中、只能站一个人的空地上,要不就是挂在墙上。一间八十平的房子里,能隔出二十来个这样的单间。”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又摇了摇头。怪不得政府要取缔群租房,这舒适度咱们不说,安全性就很差啊!

为了多挣点钱给爷爷看病,小李就没日没夜的跑,每天干十三四个个小时,基本上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他时候就都在接单。就这样,他第一个月拿到了税后九千多一点儿的工资。

这么大一笔钱,可把他给高兴坏了。小李先是把欠的钱给还清了,还请老乡吃了顿饭花了三百。然后,他自己留了两千块,把剩下的四千块钱全都寄回了老家。

随着对路线越来越熟悉,小李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基本上可以稳定在每个月一万左右,成了他们外卖站里的“明星骑手”。有了这么多钱,他终于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住到了一个相对宽敞一点的单人间里, 一个月的房租是一千四百块钱,直接翻了个倍。

为了给爷爷奶奶多留些钱,这些年来,小李每个月都雷打不动给家里寄回去六千块钱,自己只留下三四千块,交完房租后,剩下的就用来日常开销。

听到这里,我粗算了一下,小李每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只有一千多到两千多。这些钱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日子真的是过得相当紧巴了。

五年下来,他给家里寄回去了三四十万,却很少回家。

“不舍得回去,来回一次车票就得好几百,有这钱,还不如多给老人家买几只鸡炖炖。”没等我开口问,小李就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所以,这些年来,别说星巴克了,就是可乐,他都没喝过几次。

小李说到这里,就没再往下说。其实我挺想问问,他爷爷的身体怎么样了,但想了想,还是没有问出口。

见我手中的三明治早已吃完,只剩下了一个空包装,小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着我说道:“不好意思啊大哥,平时没什么人能聊天,你看这么晚了还耽误你时间,要不我给你进去买瓶可乐吧!”

说着,小李便准备起身走进便利店。我赶忙拦下他,骗他说我只喝白开水。

临别前,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相比钱来说,爷爷奶奶肯定更希望看到孙子多回去陪陪他们。赚钱要紧,家人更要紧。”

小李的眼眶此刻已经有些湿润,对着我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这天晚上,我并没有打车,而是迈着步子,走回了家。

错过(2)梦想成真(2)屏幕之外(一)体谅(1)双向奔赴(3)最后一面(2)夜半鬼影(2)双向奔赴(2)梦想成真(一)屏幕之外(一)屏幕之外(二)新年礼物(1)错过(3)夜半鬼影(1)双向奔赴(3)甲方乙方(1)盘龙之癖(二)甲方乙方(2)盘龙之癖(一)甲方乙方(2)盘龙之癖(二)夜半鬼影(1)夜半鬼影(2)甲方乙方(2)夜半鬼影(2)新年礼物(1)盘龙之癖(一)体谅(1)屏幕之外(一)中年危机(1)甲方乙方(1)错过(1)甲方乙方(2)夜半鬼影(2)双向奔赴(1)屏幕之外(一)慢船去中国(2)中年危机(1)盘龙之癖(二)新年礼物(2)中年危机(1)中年危机(2)最后一面(1)盘龙之癖(二)双向奔赴(1)夜半鬼影(一)屏幕之外(一)甲方乙方(1)最后一面(1)错过(1)吹牛大王(1)错过(3)夜半鬼影(1)甲方乙方(2)梦想成真(2)盘龙之癖(二)双向奔赴(2)慢船去中国(2)生物多样性(2)甲方乙方(2)屏幕之外(一)错过(3)最后一面(2)屏幕之外(一)错过(1)苦中作乐(1)新年礼物(1)吹牛大王(1)夜半鬼影(一)梦想成真(一)双向奔赴(1)体谅(1)盘龙之癖(一)双向奔赴(1)苦中作乐(1)苦中作乐(2)双向奔赴(2)屏幕之外(一)慢船去中国(2)甲方乙方(2)中年危机(2)错过(1)双向奔赴(2)新年礼物(2)生物多样性(1)最后一面(2)双向奔赴(3)双向奔赴(1)梦想成真(一)生物多样性(2)夜半鬼影(2)夜半鬼影(2)最后一面(1)梦想成真(2)夜半鬼影(1)最后一面(1)体谅(2)夜半鬼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