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贸易公司分裂

何父选择了长子,他的另外两个儿子自然是自能自谋生路了,这两个次子最终还是选择移民,在库里开始了新生活!

但是,他却是依旧不满意!

移民到库里,看似有了大片的土地,生活能稳定下来,但是那又如何?

老老实实当一个农民,是没有前途的!

他的这两个儿子,就算是再努力种田,顶多也就是吃饱饭而已,了不起吃的好一些。

但是未来有限。

这么下去的话,哪怕是何锡华过几年生了儿子,依旧无法把儿子供出来。

何父可是很清楚,要供养一个孩子上学,可是相当不容易的,哪怕是小学都不便宜,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而言,那是需要咬牙支撑的。

何锡华如今在库里移民屯垦,看似未来不错,但是在何父看来也只是中规中矩而已,其实他更希望的还是何锡华能够在大城市混出头来,就和老大一样学上一门技术然后在城市里立足。

老大苦学几年,今年已经是到了上海工作,成为了一个蒸汽机维修师,已经是有十多元的薪水了,等过几年,混的好的话,拿个二三十元不成问题。

一年下来就是三四百的收入了,这个收入已经勉强算是帝国的中等收入了。

有了老大这份工作,他们何家翻身成为体面人家大有指望!

而老二和老三,一年累死累活种田,也不可能获得这么高的年收入。

只是,人有各自的机遇,技术也不是那么好学的,既然何锡华选择了移民屯垦,那么何父也不会反对,毕竟人总得活着不是。

当何锡华的婚期临近的时候,何父再一次把何锡华还是老三也是叫到了身边,这一次他是用着很慎重的语气道:“既然你们两个人已经在库里立足,那么就要好好的干下去!”

“这种田怎么样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该怎么做,但是我要说的却是未来,等你们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们读书,最少最少也要读完小学,这样去报名参军的时候,才能够顺利选上,听我那发小说,兴许过个十年八年,当兵最少都要有小学的学历了!”

何父对自己的三个儿子,没一个能参军还是有很大怨念的!

对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没能好好读书,他也是有些自责的,但是奈何当年实在是穷。

这儿子指望不上,指望孙子总行了吧!

何锡华的婚礼很顺利,何父在何锡华的婚礼过后,就算是坐上了火车返回老家。

他并不知道,在他走了后,何锡华养的鸡鸭开始大批出笼,连带着其他的几头猪也是顺利出栏卖掉。

把这些牲口卖掉后,他不但还清了银行那边的贷款,而且还存下了五十多元。

然后用这些本钱,他继续购入十多匹中亚马的马驹,另外还养了一批羊。

他盘算过,养猪虽然也赚钱,但是养起来太麻烦,他夫妻两个人也养不了多少。

而且因为养猪的人多了,价格已经是开始下降

而养羊和马的话,则是稍微要简单一些,地方够大都可以直接放养,而地方的话,也不用花钱,直接去官府申请说你要放牧,官府能够直接给你一大片的草场!

这是因为库里官府正在鼓励农户养马和羊。

养马不仅仅是因为军方的需求,而是帝国对马匹的需求一直都是极高,常年供不应求。

而羊可有产出羊毛,可以用来发展纺织业,所以羊毛一直也都是供不应求的

何锡华盘算过,他们夫妻两人养马和羊,再加上鸡鸭以及种田,虽然可能会忙到飞起,但是应该会存下更多的钱。

到时候,一年下来多了不敢说,但是百元左右还是能够存下来的。

注意,这不是收入!

而是存下来的钱!

就算是他大哥这几年,每年的收入也不过一百多而已,等若干年后,顶多也就三四百元的收入,但是能不能存下百元还是两说呢。

其实何锡华的生活,比何父想象的还要更加好一些!

不过就算是何父知道了,恐怕也不会满意,他依旧坚定的认为,参军成为士官然后退役吃公家粮次啊是最好的,再不济也要在大城市里工作,成为一个体面人。

在乡下种田是没出息的,不管是在老家种田还是在库里种田都是如此。

何父的想法是偏激的,但是何锡华的老丈人吴老三不是这么想的。

吴老三可是实在的很,他可是眼睁睁的看着何锡华养鸡鸭养猪,然后攒下一大批家当的。

当其他新移民们,只能用人工耕田的时候,他已经是用上了重型挽马,当其他移民也跑去贷款买上了重型挽马的时候,人家已经是还清了重型挽马的贷款。

这挽马已经是属于他自己的了。

不仅仅是挽马,这个何锡华现在还养着一大群的牲口呢!

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何锡华的这个模式,其实很多邻居也是想学的,包括他吴老三。

但是很难学的来,这倒不是不努力,也不是缺乏养殖技术的缘故,实际上官府那边会有完善的技术培训,而移民过来的人家大多也都是老实肯干的。

而是因为他们缺乏本钱。

这养鸡鸭是要本钱的,更别说养马养羊了。

他们很多人连挽马的贷款都要好多年才能还清呢!

何锡华呢,则是依靠最早期库里城鸡鸭、鸡蛋和猪肉等肉食价格最高的时候,最先大规模贷款养殖,这才搞起了第一桶金。

但是现在,鸡鸭猪等肉食的价格已经是恢复正常,继续养虽然赚钱,但已经不是暴利了。

而更赚钱的是养马和羊,但是这玩意本钱需求极大,没有百来块在腰包里,根本起不了头。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和何锡华一样,依靠前期的机会完成资本积累的。

完成了资本积累的何锡华,已经是开始升级转型,开始大规模养马养羊了,而其他人已经是跟不上他的步伐了。

何锡华,作为最早来到库里城的一批移民,找到了自己的机会,完成了最先的资本积累。

当初同样跑到库里城寻找机会的左成生,如今也是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西海贸易开始的最开始三个月里,他们西海贸易公司几乎是垄断了西海贸易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贸易量。

盛源号在那三个月里,除了必要的短时间保养外,几乎就是片刻不停的奔跑在西海上,往返库里、巴库这一条航线。

甚至因为几天就往返一次,都让盛源号成为了库里到巴库的固定航班了,不少人前往巴库或者从巴库返回,都是选择乘坐盛源号呢。

三个月过后,虽然开始有其他的船只加入西海贸易,但是西海贸易公司却是凭借着过去几个月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再加上出了大价钱,又是成功的抢下了库里造船厂组装生产的一艘五百吨的近海货轮。

所以依旧保持了西海贸易的领先地位!

半年下来,左成生就是发现,自己的资产已经是从之前的五百多元,暴涨到了三万多元!

暴利!

这是西海贸易给左成生留下的最大印象!

可惜的是,这种暴利已经是结束了,这半年来,陆续有船只加入西海贸易,如今西海上,大小的船只都有几十艘了。

这些船只如果加足了马力跑,货运量可是非常恐怖的。

而高加索地区的奥斯曼人,可无法消化这么大的货运量。

价格趋向于正常的时候,虽然利润依旧相当不错,但是西海贸易公司里的其他四位股东却是不满意,他们几个人比左成生更具有冒险精神。

张老板和徐老板两个人已经是数次提议不要局限于西海,要扩大业务范围,把公司总部搬到上海去,然后去印度贸易,听说印度那边遍地黄金,土著又傻,钱好赚的很!

他们两个人以前就是玩海贸的,只是遇上风暴等意外亏惨了而已。

wWW¤ttκá n¤Сo

现在好不容易赚钱翻本了,就念念不忘想要继续搞海外,而且还是想要玩印度贸易,组建武装商队,这一听就是要去印度搞事!

而另外两个股东呢,因为天天采购货物,现在已经是对实业非常感兴趣,一直想要投资建立工厂,想要跑到上海去搞个大型企业,并且准备一头扎进纺织业这个大坑里!

他们都是有野心,而且是大野心的人,同时也是胆子大的很的人。

相对来说,左成生就要差得多了!

搞海上贸易,尤其是准备跑到印度进行贸易,那岂是他们这些小商人能够参与的,能够参与进去的可都是国内那几十家实力雄厚,拥有海外贸易执照的公司,这些公司一般都拥有多艘自己的武装商船,水手上了岸,那就是陆战队。

实力强一些的海外贸易公司,可是能够轻易吊打土著王国的!

没有实力就跑到印度去贸易,人家印度土著都不搭理你!

而直接开工厂的话,风险更大。

他们左家是怎么倒的,就是因为开工厂倒的。

如今帝国上下工商业虽然越来越发达,看似开工厂很赚钱,但前提是成功的工厂。

每年新开的工厂多的很,而倒闭的工厂同样也不少。

开工厂是可以,但是做什么,怎么开里头的讲究多了他,他左成生可是不愿意重复他父亲的路子,最后破产自杀!

更何况,他在巴库地区已经是初步打开了局面,甚至搭上了大唐石油公司的关系。

如今利润虽然不算多高,但是胜在稳定。

左成生想要求稳,而其他四个人却是一个个都是想着赚大钱,为此都已经是做好了再一次赔掉全部身家的准备!

所以这,西海贸易公司也是合作不下去了。

最后众人经过商议,以左成生出资收购他们手中的股份从而结束了五人之间的合作1

从此,西海贸易公司将会成为左成生一个人的产业!

第二千零二章 圣天子全知全能第八百一十章 为虎作伥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战列舰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车好啊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钢铁大桥第两百三十二章 战场的巨大惊变第六百七十章 从地球掉下去咋办?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进京不易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迈之心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为国操劳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牛逼的战舰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团来了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钱太多也是一种烦恼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读书人讲究的是风雅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钢铁大桥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国公上表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惊记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钱从不怕你不还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本土和海外领地的利益矛盾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鞑靼主力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农场主何锡华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贼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来是美好的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庞大的西海舰队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难以置信第五百七十一章 养家压力大啊第一百章 九部制第五百八十四章 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第七十四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陈科桥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访邻居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钢铁水泥大爆发第三百七十二章 铜鼓卫城血战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哦,我明白了第两百九十七章 澜江堡垒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天大的野心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库里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钱的爱德华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这不是机器,而是艺术品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饥渴的单身狗最有战斗力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论超前的大唐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气机掀开的内燃机时代第一百二十章 近卫军战无不胜(求订阅)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葛成斌上校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军好样的!第二千九十三章 卫生观念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礼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 汽油机原型机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门推销战舰第八百一十二章 坚船利炮抵金陵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骗招商办公室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既然你这么优秀那么你来第八百九十三章 纳税守法的良民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军还值钱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体面第一千零九十章 天子不是人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识趣的瑞典人第二千零三章 宣平四十年十一月十六日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战争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兴泉俘伪帝(求月票)第七百一十章 不动如山的明军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师第六百九十章 攻敌所必救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赐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后退者斩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试射:好!好!好!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军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伟的造舰计划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十万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竟敢坏朕的帝国基业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苏伊士小规模武装冲突第一千一百章 令人生畏的公司舰队第三百九十七章 光环耀眼的圣君(爆发求订阅)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钱祧里的危机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速射臼炮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市值一个亿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车第九百零四章 传统:通通打包带走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钱的爱德华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铁路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南洋上的棱堡第二千七十六章 结婚难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风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八百二十章 慧尘长大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军护航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个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场战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唐又要迁都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决定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掷弹兵死战不退第八百五十六章 发工资过年啦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全民富裕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庞大野心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车的轰动第一百三十四章 无一合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