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节 义女虹儿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殇》

第07节 义女虹儿

两个丫头,都被母亲收作了义女,一个比玉芬小五岁,赐名王玉芙;一个比玉芬小六岁,赐名王玉蓉。

香香姐带了回家,做了于慈恩的二姨太和三姨太。

香香姐待人本就随和,又得了母亲传授的心得,对两个丫头,哦,现在呼作姐妹,相处得极好。于慈恩甚是感念,更加敬重起香香姐来,把个内务全权,都交与了玉芬。

一年后,二姨太王玉芙终于生下一女。为感念香香姐的宽宏大度,于慈恩为这宝贝女儿取个乳名:芬儿。依我们这地儿的风俗,满月时才取大名,依了字辈:于雪芬。

这个芬儿大小姐,可惜啰,两岁时,出天花,死了。

又一年,三姨太王玉蓉,生下一女,乳名姝儿,大名于雪姝。长到十六岁上,嫁给了雅州知府吴文华的公子吴重生。

数年后,吴知府调任山东随州,吴公子携了姝儿随行,因为路途实在遥远,便与三河于家少了联系。

再后来,大概是1875年的时候,阿古柏作乱新疆,左宗棠奉命平叛,吴重生以千总官之职率湘军从征,牺牲在了收复大坂城的战斗中。从此,姝儿就与三河于家再没了音讯。

又二年,于舵爷三十岁。二姨太王玉芙终于为于家生下一子。满月那天,大宴宾朋,给儿子取名:于平江。

又一年,三姨太王玉蓉再添一女,取名于雪姣,乳名姣儿。长到十六岁时,嫁给了于家总管袁其隆的儿子袁安兴。

这样说来,于平江,自然就是于家独子了,自然,也就是香香姐的心尖尖肉了,宝贝得不得了,每晚都把这平儿抱了在床,搂了在怀,把个慈恩弟弟,反倒冷淡在了一边。

其实呀,你们是不了解小香香了。经这一事,她终于确定,生不出娃娃,问题确实出在了自己身上。于是,便用这个招儿,把慈恩弟弟撵到玉芙玉蓉床上,希望两个小妹妹,能再贡献一贡献。

再以后,无论于慈恩如何努力,三房太太的肚子就是不争气,再也没添一子半女的了。

于平江,三代单传,寄托着三河于家的全部希望,玉芬自是爱如珍宝。

但她更喜欢的,却是另外一个女儿——虹儿。

虹儿的身世,与太平天国有着莫大的干系。

1856年,天京事变,三王被杀,数万精锐作了陪葬,太平军将士离心离德。军中流传歌谣,曰:

“天父杀天兄,

总归一场空,

打打包裹回家转,

还是做长工。”

经此一变,天王洪秀全多疑起来。翼王石达开,军中声望无与伦比,颇有些功高震主的味道,受到的打压自然就多了。于是,翼王带了十万精锐,负气出走,东征西战,屡败清军。但因没有稳固的大后方,兵力越打越少,渐落下风。

1860年,宝庆会战,失败,石达开率余部进入广西。正好广西境内有支义军,名号“大成国”,首领李文彩,便率部归附了翼王。

石达开,饱读诗书,精通兵法,文韬武略,真真的千古名将。翼王召集部下会议,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深感没有稳固的后方基地,迟早得玩完儿。当今第一要务,是找个地儿,扎下根来,徐图发展。

啥地儿呢?翼王想起了汉高祖刘邦,想起了明末大西国张献忠——四川。对头,就是它了。四川,割地称雄的好所在。

计较已定,翼王便与李文彩兵分两路,谋取四川。

这李文彩将军投奔翼王,本是抱着对太平天国的无比厚望。听得天京事变,不免生出许多的疑惑:照了这个整法,太平天国何来前途?

再想想,图川?从广西进入四川,须翻越横断山区。其间高山阻路,恶水难行,人迹罕至,飞鸟难度,清廷又大军云集,四面围堵。能否到得四川,实在难说得很。

于是,李将军叫来两个忠心耿耿的贴身侍卫,托其带了独女,远走高飞,隐姓埋名,或能度过此劫。待得局势稳定,再图后会。

至于所托之人,三河县于慈恩,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怎就托孤于慈恩呢?这里面有个说道。

李文彩,广西横县壮族人氏,祖传的理发匠。

现在的理发行当,都是当街开铺,放在清末,却是挑了挑子,一头是烧水的家什,一头是理发的家什。俗话说,剃头挑子一头热,便是这回子事儿了。

话说这李文彩理发匠,挑着行当,满地儿行走揽客。县城镇街不必说,乡村田间也能时见其踪影,一边走一边吆喝。得着主顾了,担子一放,支起行头,一边热水,一边理发。

这出外揽活的事儿,远近距离不定,东南西北不论,十天半月不归,也是常事。

李文彩年青,脚力好,又想多做点生意,离家几十上百里,都在他兜转之内。

一日,兜转到横县城外,李文彩放声吆喝,招揽顾主。

恰巧,三河于家走货,其中苗药一项,多为广西苗民所采。于慈恩没事做了,便随了手下收购苗药,到得横县。行到城外,听得李文彩吆喝,便要李文彩理发。

这两人,一边理发,一边攀谈些闲话。言语之间,于慈恩对山间药民,乃至所有下层苦力者,甚是同情。李文彩不免就多看了几眼,把这个三河县的于少东家于慈恩,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于慈恩呢,随便遇着,随便聊聊,见的人也实在太多了,事后就忘了。万没想到,面前这个小青年,今日为他理发,日后,竟是一队太平军的大首领。

两军交战,往往也会俘获对方将领。审问当中,不少清军被俘将领,多次提到三河于家,仁义啦,诚实啦,信用啦,义气啦,反正都是些誉美之词。那些个被俘清兵将领,性命尚且不保,用不着说谎的,况且又是在交代其他重大情报时顺口吐出“于慈恩”的。一次两次没啥,李文彩也没多想。听得多次了,李文彩就想起来了,这个于小东家,曾照顾过自己的理发生意哩。

单单这一面之缘,李将军断不会把虹儿托付与他。

当年的太平军并无固定的后方,往往是想到哪便打到哪,打到哪便抢到哪,李文彩所部也不例外。广西那旮旯本就贫瘠,每占一地,首要便是拷索富户大族,然所得毕竟有限,不敷数十万部众的用度,于是,有商贾看准了这是个来钱的机会,便与李将军有了勾当。其中便有一个何姓商人,问其名,答曰: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十一,故名“何十一”。

供应叛军粮草,是要掉脑壳的,商人自然不会用真名真姓,而且必是单线联系,只与军中重要人物交易。与何十一单线交易的人,乃是李将军的粮秣官。

这个粮秣官是谁?嘿嘿,李将军的内弟,虹儿的小舅,名叫鲁朝宗。

鲁朝宗本有秀才的功名在身,却又不够谋官做宦的资格,只靠在街头摆个糊弄人的摊摊,看相啦算命啦,卜卦啦求神啦,胡乱哄些钱财来用。后来,李文彩起事,鲁秀才便投了姐夫,识字,会算术,见多识广,能说会道,又极会察言观色,偏偏心中的鬼点子更是层出不穷,自然深得姐夫倚重,不仅出谋划策参赞军务,更管着全军粮草,是李部义军中的第一要害人物。

何十一?一听这名儿,鲁朝宗心头便一阵冷笑:嘿嘿,本人专会拆字猜谜的玩意儿,你可算遇着高手了。

“何”者,三河之“河”也;“十一”者,“于”字也。

鲁秀才所猜不假。这个何十一,真正的名字叫做袁其隆,于慈恩自小的玩伴,私塾时的伴童,这时的心腹伙计,后来的诚义实商号大总管。

你知我知即可,这层窗户纸儿,双方自然不会捅破。

李文彩既有托孤于家的想法,便把小舅子喊进中军大帐,细细地看那地图。三河县,不就在山那边么?虽然高山阻隔,道路难行,但是,然而,林密草深,不是也易于藏身匿迹么?再说了,太平军纵横大半个中国,但这川西,一山一隔,却一直未经战乱。想那战后,清军搜捕漏网义军,也断不会想到此处的。

哎呀哎呀,将虹儿托与三河于家,确是上上之选。

送走独女和两个亲兵,李文彩便率部从另一路图川。

翼王石达开,却在大渡河边停了下来。正是这停留的几天,河水暴涨,十万部下被团团围定,最后全军覆灭于此。

大家知道噻,这个地儿,离咱三河县,可不远哦——它的地名,叫做“安顺场”。

话说两名侍卫,保了虹儿,翻山越岭,晓行夜宿,向三河县行来。

一日傍晚,一位侍卫出山探路,见得官路上,四个骑马的汉子护着一辆马车急急驰来,车上插着两面小旗,一书“三河于”,一书“诚义实”。

探路侍卫猜想,这车中之人,大概便是要找的主儿了。

侍卫路中立定,拦下马车。车上走下一人,细细一看,哟嗬,比照李将军所述,不正是三河县于慈恩于舵爷么?

你说巧不巧?于慈恩替四川总督骆秉章运送粮草,交割完毕,刚刚返回三河,刚刚途经此地,偏偏就遇着了护送虹儿的侍卫。

听得侍卫说明前因后果,于慈恩毫不迟疑,欣然接了重托,收养下了李将军的独女:虹儿。

这两个侍卫,一个浑名田大刀,一个浑名程大炮。两人扮作于慈恩的护卫,虹儿呢,扮着翩翩少爷,藏在马车内。路上清军关卡,识得“三河于”的旗帜,况且,将领大多也认得于舵爷的,更况且,也都受过于舵爷不少银子的。一行人没得盘查,顺顺利利的,到得三河。

香香姐王玉芬,听过事情经过,满心欢喜,带了虹儿回房,亲自为之细细梳妆。哪知,这一拾掇,香香姐惊呆了:这丫,天生的美人胚子。玉芬那个乐呀,没得摆了。

正因妻子被知县狗官枉杀,李文彩才揭竿而起,造起反来。其时的虹儿只两三岁,就失了娘亲,没了母爱。后来随了父亲,连年征战,四处漂泊,自然也没了父爱。

此时,虹儿十岁,正当渴望亲情的呵护关爱。玉芬把虹儿当作亲生女儿般看待,自然,虹儿也就把玉芬,当作了亲娘般敬爱。

为掩人耳目,虹儿更名于彩虹——“彩”,取自“李文彩”;“虹”,是其乳名。

两名侍卫,奉了李将军之命,留在了三河县,负责虹儿的安保工作。对外则称于慈恩义子,田大刀化名“于平海”,程大炮化名“于平河”。

香香姐平空得着个乖乖女,睡则同床,食则同桌,倒比亲生母女还亲生。

第137节 舍我其谁第61节 月圆之夜第87节 太爷恼了第84节 谋生之计第149节 途中受阻第146节 重庆码头第165节 来了炮船第111节 一树桃花第122 龙蛇混杂第101节 叶家别屋第54节 知县拜年第109节 堂倌作怪第144节 路易主刀第26节 望凤坡第132节 童家二娃第67节 谈判(三)第67节 谈判(三)第67节 谈判(三)第158节 小刀报信第121节  不卖与你第21节 重庆教案第37节 不见花姐第165节 来了炮船第164节 管家出马第11节 虹儿之死第109节 堂倌作怪第91节 京报旧闻第43节 先声夺人第32节 小何师傅第136节 仙女是谁第56节 王家老三第125 呆子盐监第108节 好个胡妈第03节 金川之战第75节 百顺酒楼第122 龙蛇混杂第46节 花烛之酒第106节 陆少情变第16节 张大管家第87节 太爷恼了第150节 闲说哈哥第162节 羞死人了第12节 望山书屋第97节 自贡两井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12节 望山书屋第09节 丁萍儿第122 龙蛇混杂第70节 先生受骗第74节 主教逛街第44节 吴疆哥哥第80节 难得糊涂第95节 洋玩意儿第56节 王家老三第57节 县衙公议第53节 刘忠说势第53节 刘忠说势第118节 疑云重重第70节 先生受骗第131节 点拔生意第77节 你个骗子第44节 吴疆哥哥第80节 难得糊涂第96节 结拜义兄第94节 蒋家笑谈第145节 麻醉之针第169节 协统大人第17节 将军衙门第27节 再访蒋宅第171节 大美二美第156节 教士问罪第155节 盐司脱困第51节 县衙对质第140节 华佗之术第109节 堂倌作怪第156节 教士问罪第52节 恶人恶行第25节 嘉州商号第78节 骗子告饶第168节 智者千虑第110节 刘老太医第54节 知县拜年第140节 华佗之术第66节 谈判(二)第119节 醉仙酒楼第118节 疑云重重第150节 闲说哈哥第154节 与尔十载第85节 意外之喜第146节 重庆码头第20节 菊儿大婚第57节 县衙公议第50节 祝大虫子第107节 惊魂始定第162节 羞死人了第21节 重庆教案第84节 谋生之计第90节 西洋技师第86节 蒋家开店第123 藏南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