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节 丁家举人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殇》

第08节 丁家举人

三世单传的独苗苗于平江,承载着三河于氏家族的一切,六岁那年,便被父亲大人送入了“望山书屋”;

母亲王玉芬虽是心疼得紧,但“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还是懂的,一早送了平儿出门,下午接了平儿回屋。这样,于平江这娃娃,每日除却随了蒋先生功课,其余的时间则统统被母亲笼了在身边。

过不几年,于慈恩终是看出了端倪:自家这根独苗苗,朽木不可雕也——嗯,断不是读书的料。

你想你想,书院的蒋先生自是放纵,回家又有母亲溺着,背书太苦了,写字太累了,不若好吃好睡,长好身体才是正经。

有了这样的先生纵着,有了这样的母亲溺着,于平江这娃,那书读得,能不一塌糊涂么?

一晚,夫妻在床,于慈恩搂了玉芬在怀,说些闲话:“我的个香香姐呀,你这相夫么,自是没得说的,只是这教子么,怕是有些儿不妥哩。”

玉芬姐睁眼盯了丈夫:“咹,不妥?嘿嘿,不妥?你且说与老姐听听,甚不不妥了?”

于慈恩叹口气:“唉,你看你看,咱家平儿,你只顾惯着溺着,那书读得,渣哩,纯纯的渣哩。”

玉芬姐挣脱出怀,坐了起来,把半个光光的身子露在被外,拧了于慈恩的耳朵,好一顿教训:“嗬,平儿渣?嗬,咱平儿渣?你自想想,你老于家祖宗十八代,可有读书不渣的?咹,可有不渣的?”

于慈恩呼疼起来:“哎呀哎呀,疼哩。我又不是责你,下那重手做甚?香香姐,轻轻的拧,行不?”

王玉芬吃吃地笑起来:“哈,知道疼了哈?实给你说哈,谁说咱平儿渣,我就收拾谁,知道不?再说了,你也不想想,蒋夫子那书,读来有甚用?经商?发财?致富?成家立业?书上有么?嘿,一些儿用也没有噻,读来做甚?”

于慈恩哭笑不得:“香香姐的意思,咋办呢?”

玉芬用纤纤素手揉着于慈恩发红的耳朵,轻言细语地商量起来:“老姐哩,就与你说说实话儿。咱家平儿入塾,本就没指望着金榜题名,只不过图着识些字儿,明些理儿。咱老于家的根本呀,不在读书这一途上。依我之意,不若退了这塾,让平儿学些经商理财的手段,可好?”

于是,十四岁时,于平江退了私塾。

经商理财?嘿嘿,翻翻帐本儿,看看数据儿,是可以的,要出外行商,嘿嘿,是断断不可以的——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香香姐会让心尖尖肉去吃那些苦,遭那些罪么?

于平江学没学到经商之道,做母亲的并不在乎。她在乎的,却是另外一事——眼看翻年便满十八岁了,这大婚之事,却仍无一丝儿着落。

原来,于平江这小子,跟从塾师蒋先生,“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学,就是八年。同班的女生倒是有几个的,可惜了,任那些个美女同学如何的“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小于这厮就是菩萨打摆子——稳起不抖。

媒婆们,硬是把于家门槛都踏破了,一个个的口若悬河,天花乱坠,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摇旗呐喊,任你怎样地鼓吹,这小子仿佛就是根木桩桩,抵死不吱声。

于家这根独苗苗,榆林疙瘩似的,咋就还不开窍呢?母亲万分着急起来。

于慈恩笑笑:“嘿嘿,这小子,咋就不跟老子学学呢?想当年,老子十二岁,便情窦初开了,追起女生来了。这小子,咋就不遗传老子呢?”

“哦呸!”香香姐脸红起来,“咱说正经哩,你咋扯起陈年旧帐来了?”

于舵爷拍拍香香姐的纤纤素手:“别急,别急。待老子明查暗访一番,探个明白,再作计较。”

于是么,于舵爷老爷子一声令下,于是么,自有堂口一众喽啰争相效命。

不几日,喽啰回报:“恭喜老爷子,贺喜老爷子。于少舵主,早有可人儿。”

“哟嗬!”于舵爷捋起胡须来,“哟嗬!老子面前,玩起兵法来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了,私心暗许,偷偷摸摸了,人不知鬼不觉,竟勾搭上了……呃,何方女子呀?”

“三河县东街,不是有个丁举人么?”

“丁举人?”于舵爷吃惊非小。

“哎呀哎呀,举人老爷的四丫头,小名萍儿……”显见得舵爷是误会了,喽啰马上补充道。

“哦,原来是丁家小姐嗦。你娃娃,吓老子一大跳。”于舵爷放下心来。

东街临尾,确有一户丁记人家,自打三河置县,便迁了来的,也算得是三河原住民了。

丁家祖训,便是那“耕读传家”。

原来,这丁家,不知哪世先祖,秉烛夜游,哦,错了,秉烛夜读。读到《吕氏春秋》,感慨起来。原来,吕不韦吕大官人有句名言,说,务农乃一本一利;经商乃一本百利;做官呢,乃一本万利。

于是乎,这丁家老祖,便定下心来,决意走这“一本万利”之路。

大家知道的,清朝任官之道,有两条。一是习武上战场,以敌人的人头去博取官位;二么,科举,考取功名。

这丁家人,祖祖辈辈,诗礼传家,对那打打杀杀,取人项上之头的事儿,是极为鄙夷的。

Wωω▲тт kan▲co

有了这祖训,后世儿孙便全力以赴,科举起来。

前几辈,出得几个秀才,离那“举人”之位,差不甚远,但总差那么一丁点儿。踮起脚尖呢,总摸得着,想要取了来,却又差着手指尖尖。

没法。祖宗之训不可或忘,这科么,还得举。但是呢,油盐柴米酱醋茶,这些个维生的东西,还得买。总不能成天饿得半死,去“之乎者也”吧?

丁家便照了当时的流行做法,设间私塾,吸纳一些富家子弟,收些束脩,以应生活。

就这么的,老丁家后世儿孙,一边设塾授课,一边八股,不死不休,不,死了也不休。因为,子又生孙,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匮。咱就不信了,愚公能移走太行王屋,咱老丁家,竟中不得一个举人。

皇恩浩荡啦!天道酬勤啦!哟嗬,到得这一辈,老丁家,哟嗬,居然就时来运转,出了人才。

丁毅中,十四岁便中童生,十八岁便中秀才。哇噻,神童呢。年仅十八,便中秀才,自是文曲星下凡哩,前途不可限量哩。

一时,在整三河,都传为美谈。

巧了,恰有一湖北商人,姓骆,因了生意上的纠葛,昔日好友反目成仇了,便连夜变卖家产,携了妻女,避仇到此。

偶尔,听得这美谈之事,便上了心。暗想,自己逃难到此,举目无亲,要是能傍了这丁家,岂不美哉?

暗地里一打听,哈哈!丁家,果真诗书世家,丁家小子,果真年方十八,并且,尚未婚嫁。哈哈,咱家独女,不是正正十六岁么?不是正正待字闺中么?哈哈,此乃天作之合,不可错过。

于是,骆老头儿毛遂自荐,把个如花似玉的独女儿,骆小莲,赠与了丁家小子为妻,连带着,自己老两口,也搭了顺风车,进了丁家之门。

骆小莲,这小女子,端的不简单。既是骆家独女,自然深得父母宠溺,自小便随了父亲,在生意场上往来。虽没入塾上学,却喜翻看帐簿,因此,父亲教读,识得许多文字,更悟得许多经商之道。

嫁到丁家为妻,骆小莲便思量起来。这丁家夫君,志在科举,本是好事儿,但这设塾收徒么,却是不好。

为啥不好?嘿嘿,这小女子,心思缜密得很。

一则,一心不能两用,设塾占了大部精力,用在科举上的精力么,便有限了;

二则,收得那么丁点儿束脩,实在可怜,杯水车薪,当不得大用的。这科举,岂是仅凭文章锦绣,便中得举人的?世人常说,自古无场外的举人,世人还说,场内功夫场外做。要中得这举呀,场内功夫不可少,场外功夫更少不得。

三呢,自古语云,穷不习武富不教书。这开馆设塾,收徒授课的,不过都是些穷酸秀才,很为世俗不齿。不仅世俗鄙视,便是自己,也感觉莫大的委屈。

还有,第四,父母虽小有积蓄,但坐吃山空,总不是长久的法儿。再说了,自己随得父亲,对这商道之诀,熟手得很,何不用了自己的生财之道,解了钱钞之困?

于是乎,丁家便关了塾馆,开了两间铺:一铺粮店,一铺布店,雇着四五个伙计,小莲精通商道,为人又极是圆泛,又有父亲从旁指点,把个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

丁毅中,没了设塾收徒的忙碌,没了油盐柴米的劳心,里里外外,自有小莲照管,自己呢,便心无旁骛,专心读那四书五经,专心作那八股文章,至于会会文友,拜拜学政,小莲夫人更是鼎力支持。嘿嘿,三十余年皓首穷经,嘿嘿,果真,就中了,举人!

报贴的衙吏刚离去,丁家便筹划起大庆来。宴会,盛大的宴会,载歌载舞,普天同庆,咱老丁家,祖坟终于冒了青烟。

实说,丁家当得这样的盛宴。整三河县,自打升镇为县,便只出得两家举人。第一家么,蒋氏,舍我其谁。丁家,便是第二了。这等大事,岂可锦衣夜行,一家独喜?阖城名望,岂可不同喜一同喜?

于家,自然也在被邀之列。老太爷于慈恩,便带了儿子于平江,前往同喜。

第161节 地摊生意第14节 袍哥人家第05节 于慈恩大婚第150节 闲说哈哥第105节 寻着大姐第131节 点拔生意第16节 张大管家第100节 此去自贡第24节 黄维风第95节 洋玩意儿第127节 战时军盐第70节 先生受骗第31节 运动运动第56节 王家老三第24节 黄维风第159节 崇明叙事第07节 义女虹儿第152节 洪雅沉船第84节 谋生之计第18节 尊经书院第108节 好个胡妈第42节 窥破玄机第67节 谈判(三)第111节 一树桃花第107节 惊魂始定第140节 华佗之术第35节 巴黎风情第22节 太爷之忧第160节 吓死萍儿第170节 何足挂齿第104节 进了陆家第29节 信儿主事第79节 先生惧内第109节 堂倌作怪第104节 进了陆家第157节 三封快信第60节 全城扫除第26节 望凤坡第75节 百顺酒楼第44节 吴疆哥哥第121节  不卖与你第17节 将军衙门第93节 藏南(二)第131节 点拔生意第48节 雨兰回门第142节 夫妻夜话第25节 嘉州商号第96节 结拜义兄第04节 走商之名第11节 虹儿之死第98节 自贡叶家第49节 一城垃圾第17节 将军衙门第163节 洋人拉车第88节 与尔辩辩第138节 打你屁股第07节 义女虹儿第85节 意外之喜第172节 黑白通吃第18节 尊经书院第11节 虹儿之死第129节 梅子回家第158节 小刀报信第123 藏南事发第125 呆子盐监第118节 疑云重重第50节 祝大虫子第128节 疑神疑鬼第88节 与尔辩辩第114节 梅子试衣第168节 智者千虑第135节 物理降温第123 藏南事发第96节 结拜义兄第110节 刘老太医第111节 一树桃花第19节 大足教案第82节 不若那地第164节 管家出马第164节 管家出马第25节 嘉州商号第88节 与尔辩辩第37节 不见花姐第08节 丁家举人第83节 谋定而动第153节 大刀起盐第53节 刘忠说势第43节 先声夺人第97节 自贡两井第52节 恶人恶行第156节 教士问罪第53节 刘忠说势第71节 膺品字画第52节 恶人恶行第61节 月圆之夜第01节  金氏之祖第63节 劫后之谋第116节 母狗大黑第119节 醉仙酒楼第88节 与尔辩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