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视察伤员

天京新城哪里也举办大型庆功活动,大批的老百姓走向街头,到处都是鞭炮声,林青儿和佘老太君,花解语他们在天京新城的官厅议任这次大捷,旁边的张翔和赵金喜一脸的不高兴,这次大沟的战斗他们俩个人没有参加,立功的机会没有了,跨界游行也没有自己的份,特别是赵金喜,最失望。

林青儿说道“这次杨鹏狠狠的打击契丹人的嚣张气焰,看来这次萧太后的晋阳会猎会不会在搞,我看这次幽州的契丹兵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出来打草谷了,看看鹏儿什么时候拿下瀛洲和莫州,这次算是把契丹人大的没有脾气了,哈哈,听得就带劲,”佘老太君说道“这次听说战死的士兵才一百多人,五百多人受伤,这个仗怎么打的,你这个徒弟也太厉害了,八妹,九妹,你们明天也到张翔的军营去报到,从士兵做起,杨排风你也和八妹一起过去,我们不能在这里闲着,大媳妇你有什么想法。”

林青儿说道“大理寺也在建筑,这样大媳妇你就做大理寺寺臣,相当于兵部侍郎,我和内阁商量一下在报给鹏儿批。以后天京新城的治安就交给大媳妇,大媳妇你看怎么样,”花解语说道“是不是一下子就给那么大的官,我拍管不好。”赵金喜说道“花姐肯定没有问题,你要比我强多了,花姐我支持你。”

呼延赤金你就到兵部帮忙,张翔你哪里没有问题吧?张翔说道“我们哪里能得到七嫂帮忙,那就是我们烧高香,七嫂你看你还要担任先锋团的副团长,这次人段志贤那个小子赚了那么大的便宜,下一次我们先锋团一定要拿下下一次的战斗,有七嫂助阵,看看城主还有什么办法。”

“秀英你就去礼部哪里去上班,礼部我是干不了,我的水平太低,没有读过多少书,你就先到我哪里帮忙做事,等你干好了,那个礼部尚书就由你担任,不要折腾我这把老骨头,我都快受不了了。”

“杜金娥你也去虎贲团段志贤哪里去,明天你就去大沟哪里去报到,你也是一名武将,希望你下次跨界游行看到你的身影,”杜金娥说道“是,婆婆,我明天就去报到,就从一名小兵做起,和杨彤在一个营就行,我也可以穿那么漂亮的军装了。”

十一月二十八日,沧州的文武官员都聚到天京新城,观摩杨鹏的士兵训练。杨鹏在大沟城下打败了北招讨使,阵斩耶侓红光,擒斩一万一千六百余契丹首级,沧州的官员们都想知道杨鹏是怎么做到的。杨鹏便让虎贲团的士兵们现场演示,让官员们明白自己是怎么杀敌的。

这一天,沧州的武官文臣们济济一堂,齐坐在天京新城的靶场上,观看虎贲团演示。杨鹏早已经准备好一百把还没有来得及拉膛线的燧发枪,让虎贲团的士兵演示百枪齐射。只听到一片噼里啪啦的枪声响起,一片片白色烟雾喷出,五十步外的靶子被打破打碎。杨鹏大声说道:“诸位请看,以这样百把火铳齐射的威势,便是契丹骑兵冲阵也要被击斩于马上。如果是配合各种陷阱和拒马固守城池,那效果就更好了,契丹还未到阵前就要抛下几十具尸体。”沧州副将耿应节问道:“这燧发枪不需要火绳?可是杨鹏发明的自生火铳?”

第二天,新任沧州营游击将军罗里宗来拜访杨鹏。他感激于杨鹏分润的首级,看好于杨鹏以后的前途,便来拜访杨鹏。天京新城官厅,现在已经被称为将军府的二堂内,杨鹏会见了春风满面的罗里宗。一上来,罗里宗就送出了价值七、八十两的礼单,拱手说道:“全靠贤弟此番大胜的威风,我等才鸡犬升天。要是以前,我只有做梦时候能想一想升为游击哩,如今一朝梦想成真!”

杨鹏谦虚说道:“罗大哥说笑,这游击是罗大哥这么多年做人做事的成果,此次大胜只是水到渠成。”罗里宗似乎很认同杨鹏这句话,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贤弟真是会说话。”见罗里宗羡慕嫉妒的样子,李植笑了笑,没有说话。

说了几句,杨鹏便打探起骆振的情报,淡淡问道:“罗大哥,骆振这人如何?”罗里宗闻言嘿了一声,说道:“你问骆振?”杨鹏问道:“对呀,骆振!”

罗里宗说道:“贤弟你不知道,这新任参将风闻很不好。他原先管着的那个镇州营本来有三千兵额,他硬生生吃掉一千二百空饷,实际上只有一千八百营兵,这吃空饷的比例算是沧州最高的。这还不算,他还在葛沽一带无事生非说几个没有背景的富户通贼,把别人抄了家,硬生生抢了几千两银子。”

杨鹏说道:“原来他名声这么不好?”罗里宗说道:“声名狼藉!不过这人捞钱狠,出手也大方,到处送钱。沧州各方各面他都打点透了,所以这次参将位置一空出来就轮到他了。”罗里宗对沧州官场了结颇深,便把骆振之前的事情一一和杨鹏说了。杨鹏又问了罗里宗几句,便岔开了话题:“不说骆振了,我们说说罗大哥的营。”

徐楠一时半会不会被调走,骆振短时间内也不会发难。当然,杨鹏也不怕骆振发难。所以杨鹏暂时把骆振的事情放在脑后,继续忙领内的治理。十月中旬,契丹早已出关,道路上早已经清靖。冬小麦的播种开始了,聚集在大沟城北的难民们纷纷往故乡回去了。贫民们虽然身无长物,但还是可以投靠亲友借些粮食熬半年一年的。只要回去给麦田播了种,明年生活就回到正轨了。

杨鹏给每个难民一斗米,给他们在路上做干粮,否则这些难民走半路就要挨饿。没几天,大沟城北的难民就走了一半,只剩下一万人。杨鹏见这最后一万人不走了,便去城北看了看。杨鹏到了城北一看,发现留下来的都是最饥贫的贫民,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男女老少都有,不少还拖家带口,蜷缩在地窝子里,看人的目光畏畏缩缩的。

杨鹏在难民营里走了一圈,便有几个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了上来。一走到杨鹏面前,这些老人便要给杨鹏磕头。杨鹏赶紧把他们扶了起来。“城主大人,不是我们赖在大沟吃白饭,实在是走投无路啊!”杨鹏点了点头,说道:“百姓们都没有可以投靠的亲友么?一年的粮食也借不到?”

那些老人们长吁短叹,说道:“我们这些留下来的百姓都是最孤苦的,不是亲戚们穷困就是亲戚同样遭了灾的,哪里有地方借出一年的口粮?家里的房子估计也被契丹兵烧了,粮食全被契丹兵抢了,回去是死路一条啊!”

几个老人说完这话,又一个个跪在了地上。“请大人收留我们!我们不要月钱和房子,只要住在这地窝子里,有一口粥吃就好了!只要有粥吃,我们做牛做马报效大人!”杨鹏扶这些老人起来,往前走了几步,又看了看这些穷困的百姓。

这些百姓大多是有家有口的贫民,因为人口多老幼多所以经济最困难。假如是一个单身青壮家里有田,和人借一石半粮食就能把一年熬过去,还是容易找到地方借的。家里拖家带口五六口人,就起码要借八、九石粮食,这兵荒马乱的时节米价腾贵,要借那么多粮食就难办了。

契丹兵入关这几个月,沧州惨遭劫掠,不少粮食被契丹兵运回关外,现在沧州的粮食需要靠外地运进来才能满足需求。原先二两一石的米价都涨到四两一石了。估计没有半年这个米价降不下去。这种光景下没有足够的银子,根本买不到救命的粮食。

但天京新城目前各个工作岗位上也都饱和了,不需要这么多人!李植不能把这些人都养着。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本事,只会耕地。不过,李植又想到:天京新城目前一直从外部进口粮食,后勤的压力颇大。现在沧州米贵,杨鹏每天维持天京新城的银子就多花了不少。莫不如把这些聚集起来耕地?

去哪里找地给这些农民种呢?杨鹏倒是知道一些高效率水力机械的制造,能把寻常办法没法灌溉的旱地变成良田。那些荒地便宜,买下来后杨鹏就能把它们变成良田。莫不如靠这些水力机械搞一次新田开垦?

杨鹏想了想,朝那些老人问道:“你们都会耕地么?”那些老人一下子看到了希望,赶紧拄着拐杖走上来跪到杨鹏跟前,答道:“回城主大人,我们都是本分的农家,都会种麦子!大人愿收留我们做佃农么?”杨鹏旁边的男女老少们见李植问了话,都感到有希望,一个个从地窝子里爬了出来,呼啦啦全跪在了杨鹏前面。

“大人,收下我们吧,我们回去是要被饿死的!”“大人救救我们吧!”杨鹏点了点头,在那些贫民们兴奋的眼神中,淡淡说道:“那你们就留下来为我种地吧!”

杨鹏答道:“这种火铳叫做燧发枪,但和自生火铳有异曲同工之妙。”耿应节点头不语。众将领看着那燧发枪都嘀咕徐楠抚须问道:“你这火铳造一杆需要多少银子?”杨鹏答道:“给工匠四两工钱,还要六两材料钱购买精铁精钢,合计需要十两银子一杆。”

听到杨鹏的话,一众文官武官都吸了一口凉气,十两银子一杆,这也太贵了。这火铳虽然犀利,但是也只能打五十步,打一发就被敌人冲过来了,杀敌数量有限。而且士兵用了这火铳,就无法携带其他长兵器,近身肉搏能力大大降低了。

杨鹏见武官们看不上这燧发枪,从腰上取出一把刺刀安在枪上,说道:“这枪装上苏钢制造的刺刀可以肉搏。这刺刀造价三两银子。”听到杨鹏的话,一众武官对视了一眼,眼睛里都是失望。在火铳上装刺刀,多不好使啊?没有长矛兵来得直接。

这燧发枪真的能击败契丹的骑兵?不会是杨鹏运气好,契丹兵不知底细拼命攻城,撞杨鹏枪口上了吧?

而且各个武官们有更深层的顾虑——花银子造装备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根本没法操作,孝敬各路神仙的银子怎么办?不孝敬神仙那稍微有一点过失就会变成大罪,随时有进大牢的危险。冒着得罪各路神仙的风险,节衣缩食造这不带火绳的火铳?那不是找死么。

这燧发枪看上去不怎么样,至少不符合大宋武官的需求。还是喝兵血吃空饷,孝敬各路神仙,然后等着有其他人立功,分他的战功来得划算!众官对杨鹏的燧发枪没有兴趣,又催着他演示强弩。

李植推出十门强弩,对三百米外的目标进行射击,全部打破了两寸厚的木板。众官看这强弩更是觉得稀松平常,问道:“这强弩多少钱造一门?”杨鹏报了个高价,侃侃说道:“要六百两造一门!”

听到李植的话,一众武官当场就想走了。他们算是明白了,杨鹏当这武官不是来发财的,而是来花钱的!他的部队是银子堆起来的。他当的官越大,他的兵越多,他在这支部队上花的银子就越多。不是每个人都有杨鹏那么多赚钱的产业的。谁有那么多银子来挥霍?所谓千里当官只为财!当官不赚钱戴这乌纱帽做什么?

众官兴趣了了,很快就散了,各自骑着马走了。送走了参观的文武官员们,杨鹏到伤兵营里检查受伤的士兵们。

和以前的战斗不同,这一次杨鹏的虎贲团中出现了伤亡。在守城过程中有四名士兵受伤,契丹军溪军精锐射伤了五十多名士兵,最后契丹军冲阵时候又造了五十多名士兵的死伤。如今三十八名战士已经不治死去,虎贲团的伤兵营中还有七十三名伤兵,其中有二十三人是重伤,可能也要不治。

杨鹏走进了伤兵营,便听到一声声伤者的喊叫声。大宋朝的医术在这个时代不算落后的了,此时西方刚刚发现血液循环,对各种药品特性的掌握远不如中医。但即便是如此,普通中医对于严重物理创伤的处理依旧无力。杨鹏在沧州城找来了几个老中医,但他们也只能看着伤员一个接一个死去。

契丹的箭锋往往都是在马粪里泡过,里面有毒,被射中四肢往往就要截肢,被射中躯干基本就没救了。杨鹏临时雇佣了二十名妇女做护士,让护士们蒸馏高浓度酒精,每天给士兵的伤口消毒。至于接骨、缝合伤者肌肉组织这种手术级的治疗,沧州本地的这几个郎中都不会。

给伤口消毒后,就只能依赖伤者的身体自己恢复了。看到沧州本地落后的外科医术水平,李植暗道要搜罗医术人才,用科学实验的办法建立一支医师队伍。让医生在实验中摸索外伤治疗办法,逐步提高外科医术水平——一支外伤治疗队伍对于士兵的士气提振作用是巨大的,甚至能让不敢战的士兵勇敢面对敌人。

杨鹏走进伤兵营,一个一个地检查伤兵。一个右臂中了契丹兵的毒箭,被医师割掉右手的伤员看到杨鹏就哭了。

杨鹏拍了拍他的后背,说道:“好汉!你哭什么?”那个伤员哭道:“城主,我家里上有老母,下有子女一双,全靠我的三两军饷养活。如今我断了右手不能打仗了,我一家老小没钱租房子,怕是要饿死冻死在城里!”

杨鹏沉吟了片刻,说道:“你不要哭,我不会让你的家人饿死的!”想了想,杨鹏说道:“这六个月疗伤期间我发一两五钱银子月钱给你,再每个月发米一斗。你伤口好一些后学习识字,练习用左手写字,六个月后我为你找个文书的工作!虽然没有当兵的高薪,但一个月二两银子,三餐有肉的日子还是有的!”

那个伤员愣了愣,哭得更厉害起来,便要给杨鹏磕头。杨鹏把他摁在床上,朝他笑了笑,便到下一个病人床前去了。下一个病人伤得更惨,被契丹的溪军精锐的斧头砍断了脊椎,虽然伤口没有化脓渐渐愈合了,但如今已经是下半身瘫痪了。

看见杨鹏来了,这个伤员脸上立即流出两道浊泪,已经说不出话来。杨鹏拍了拍伤员的肩膀,笑道:“像你这样重伤失去劳动能力的,也不要害怕。我每个月给你发伤员补贴一两五钱,每月再送大米一斗,让你家人都能温饱!”

那个伤员听到杨鹏的话,眼泪更加止不住,只不停地点着头。半天,他才憋出一句话:“多谢城主大人!”杨鹏转身对跟在后面的郑晖说道:“你记下来了,按我说的原则操作:对还能劳动的伤员,工事厅尽量安排合适的工作给他们,月钱二两,三餐有肉。对于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每个月发伤员补贴一两五钱,大米一斗。对于战死的士兵,一次性发抚恤金二十两,再每月发抚恤月钱一两五钱,发三十年。”

听到杨鹏的话,伤兵营里的伤员们一个个都哭了起来。这么好的城主哪里找?如此一来,便是受伤甚至牺牲都后顾无忧了。伤得不重的伤员便一个个要爬下床,要给杨鹏磕头。杨鹏扶起这些伤员,淡淡说道:“免礼,你们都是天京新城的英雄!”

杨鹏要制造的水力机器叫做龙尾车。这种设备又叫做阿基米德螺旋管,相传是阿基米德发明,是利用圆筒内螺旋轮转上升而提水的一种工具。龙尾车外面是一层铁壳,里面是一个长长的布满螺旋桨叶的旋转轴,旋转轴不停旋转,让水在旋转轴叶片底部滚动,逐渐提高水位。

旋转轴上面一个轴接部装上轴承降低摩擦。下面一个转动轴接处要伸入水下,杨鹏用黄铜做一个球压在一个铜套上,也能降低旋转时候的摩擦力。水车的主要部位李植用熟铁铸造,内外刷漆防锈。

这种水车具有用力省,效率高的特点,一人操作这种水车效率可比得上十人操作传统龙骨车。一直到现代,这种水车都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用于提升流体和粉末。宋朝都曾经大力推广这种水车,但由于龙尾车制造复杂、政治腐败等原因,这种水车不曾推广开来。

但杨鹏有铸炮工匠,有铸造技术,铸造这种龙骨车是手到擒来。铸炮工匠铸造了八十多门强弩后就停工了,处于待机状态,正好开工铸造这种龙尾车。

杨鹏画好了图纸,便交给炮匠们铸模。杨鹏现场解说,炮匠们捣鼓了几天,就铸出了旋转叶片和外面套管的铁模子,组装成功。接下来用铁模子批量浇铸就是了。

第一台水车很快做好了,杨鹏把水车架到小河上实验抽水。转动轴一转动,便看到哗啦啦的水从水车里流了出来。杨鹏让水车一直在河边抽水直到灌满了四亩田,算下来只用了半个时辰。这样算下来一个人一天可以灌田四十亩,比其它水车强多了。

围观的百姓看到摇动的水车抽出哗啦啦的水流,顿时一片沸腾。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城主大人又发明了一个新东西,估计这新物事又能带给百姓不少新福祉。龙尾车的高效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种植小麦要把握时令,需要在某些时令前后几天进行灌溉,有底墒水、冬灌、头水、二水、三水之说。水车效率不高,在有限的灌水时令中就只能灌溉河边有限的几亩土地,用低效水车来灌溉更多田地只会误了时令,让农作物收成大大下降。

水车效率高,才能让更多的田地得到及时的灌溉。而且这种龙尾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适用范围特别广。只要底下的水能漫过龙尾车底下的叶片就能抽水,不管底下是水塘还是小河都可以,只要有一点水面就行。不像筒车那样要求水流速度,强调入水深度。

杨鹏用铸造法制造的龙尾车长六米,重一百三十斤,可以把河里的水抽高三米多。水车主要部位用熟铁铸造,加上人工和轴承价格造价十二两一台,可以大规模推广。比较麻烦的一点就是要经常维护,刷漆防锈,估计每年的维护成本都要一两银子。如果李植要大规模推广,估计要组织起一支专业队伍定期维护这些龙尾车。但比起变旱地为农田的收益,这一两银子维护费也就不扎眼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百三十八章 意想不到第九百八十四章 一举全歼第八章 年关之战第六百二十九章 军心向背第八百四十五章 峰回路转第五百五十五章 委以重任第四百七十九章 阴沟里翻船第二百零二章 大炮轰鸣第五百七十八章 重型巡洋舰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战骑第五十七章 视察伤员第八百一十五章 继位纷扰第八百九十八章 悍将无敌第七百四十八章 意外情报第九百八十五章 出乎预料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气之争第三百二十一章 情深意浓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此捉奸第七百三十章 商业奇才第九百四十五章 中计败北第七百零九章 神秘教宗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五十二章 强弩,盾车第八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三十章 缘分天定第三百二十九章 草原野性第八百一十一章 耶律妙计第一百一十一章 战火中的亲情第一百零七章 风雪丽人行第六百四十章 单骑退敌第五百四十三章 燕云大军第九百四十六章 两强鏖战第一千零七章 不是结局的大结局第九百三十八章 服部豪雄第七百四十六章 君臣之间第九百二十一章 决战部署第九百三十一章 势不可挡第一百四十八章 江山北望第七百九十七章 泰国使者第四百一十三章 突袭夺岛第八百零六章 西辽的决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平等条约第八百八十四章 苏序一家第四百四十八章 孔雀开屏第五百三十八章 恶狗相争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卷达卡第八百三十一章 莫名其妙第七百三十五章 路见不平第八百一十四章 继任之君第三百四十八章 烈焰退敌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廷册封第九百五十八章 大敌临近第三百一十四章 杨鹏北行第七百六十四章 待更新第五百零一章 各怀鬼胎第九百三十一章 势不可挡第六百零八章 大理公主见识第九十三章 狠辣的杨延昭第二百五十九章 情到深处不至拔第二十一章 考预后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猛将如虎第五百九十章 朝廷廷挣第七百四十八章 意外情报第六十三章 新城募兵第九百二十三章 恶战无果第四百七十二章 情真意切第四百八十三章 划清界限第五十七章 视察伤员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大同第七百九十一章 西方大力士第八百九十三章 势如破竹第二百一十三章 女人之间第九百二十七章 情到深处第七百一十七章 兵败如山倒第五百二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七百六十七章 无上光荣第三百八十三章 后院起火第七百一十九章 功亏一篑第八百一十八章 始料不及第八百七十一章 小路偷袭第九百七十四章 杨延昭的消息第六百九十七章 狼狈而逃第九十四章 智救柴永琦第一百八十一章 色胆包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色胆包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大同第二百三十四章 前途艰难第二百九十八章 恩威并施第五百三十八章 恶狗相争第九百七十章 黄雀在后第五百四十一章 一箭之威第一百九十九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八十四章 阵斩萧天佑第九百三十四章 倭国情结第五十三章 屠杀契丹狗第二百六十四章 愿赌服输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宋来使第九百零八章 逃亡之路第七百一十九章 功亏一篑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后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