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军中比试

如今杨鹏招募了一万新兵,每个月要为这些新兵花五万两以上的银子,账面上出现了每个月十万两左右的盈余。到时候没有办法就要想。当然,等一万新兵都有了步枪,步枪作坊不再造新枪以后,每个月将减少四千两造新枪材料费,到时候月赤字会降低到六千两。再加上开垦出来的新田两年后会上交地租,一年有三万二千两的收入,摊下来一个月有两千六百两收入,到时候月赤字就会降低到三千多两。

杨鹏有一百二十多万两的储蓄,这个规模的赤字杨鹏能够承受几年。还有就是黄金这一块杨鹏一直没有动,现在大概有近一百多万俩但无论如何,杨鹏的账目上出现赤字了,这提醒杨鹏要开拓新的财源了。杨鹏首先想到了扩大目前产业的产出,如今为杨鹏盈利的肥皂、玻璃酒具和食盐产业里面,最有潜力的还是肥皂。肥皂已经推出市场快三年了,需求越来越旺盛。口碑相传,了解到肥皂好处的人越来越多,大江南北想购买肥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许敏策每个月贩到江南去的五十万块肥皂,听说都能当月销售完。崔文定贩卖到京城的每月十万块,也是当月就卖完,从来没有积存的,他早就把每块售价涨到三十文了。杨鹏在沧州商铺出售的十万块是一上市就被买光,便宜肥皂被一些商贩兜售到沧州附近的州县,以三十文的高价转售。

因为售价太低引来商贩大批购买,沧州的百姓反而买不到肥皂。杨鹏了解肥皂的销售情况,知道这肥皂的产业还有大大的潜力可以挖。他决定把肥皂产业扩大一倍,每个月再多生产七十万块。

五千块一大箱,就是增加一百四十箱的产能。不仅如此,杨鹏还要涨价销售,把肥皂卖给最需要的人。十二月二十五日,杨鹏拜访黄光,找到黄光和小舅子崔昌武,和他们讨论扩大肥皂销售的事情。

“黄大人两个月未见,越发精神了!”黄光笑了笑,啐道:“杨鹏你倒是越来越会说话了。不过光会说话没用,我差点因为你倒霉!上个月你和骆振斗的时候,骆振派人把我的宅子围了,差一点就冲进我家作乱了!”

杨鹏拱手说道:“让大人受惊了,杨鹏心中有愧!”黄光哼了一声,敲了敲茶几说道:“怎么,找我有事?”杨鹏拱手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是来和黄大人商量扩大肥皂销售的。”黄光听到扩大肥皂销量几个字,眼睛里亮光一闪,脸上便有了喜色。不过黄光是很有城府的人,他脸上欣喜的表情只是一闪而过。黄光用手指敲了敲茶几,老神在在地说道:“怎么个扩大法?”

杨鹏说道:“我准备每个月多向黄大人出售二十万块肥皂。”听到二十万块几个字,黄光激动得瞳孔一张。他目前每个月贩卖十万块,都有每月一千多两的利润了。每个月增加二十万块,那不是要给他增加两千多两的利润?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杨鹏上门给自己送来这样一个好消息?

黄光不相信李植会主动上门给自己送来这么一个好事,他看了儿子一眼,想了想说道:“这二十万块,怎么个卖法?”杨鹏笑道:“加上我原先给大人的十万块,这三十万块全部以二十三文的价格交货!”原来杨鹏要涨价,难怪亲自上门。虽说肥皂卖到三十文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再贵很多老百姓就不会买了,黄光的户部的售价无法再涨。但黄光略一盘算,知道拿到三十万块,即使杨鹏涨价自己的总利润也要增加不少,心里大喜。

虽然心里欢喜,他脸上却是装出一副生气模样,一拍桌子大声说道:“杨鹏,你这是坐地抬价!”杨鹏笑道:“如今肥皂供不应求,沧州城里真正想要肥皂的人反而买不到。我准备全面涨价,把肥皂卖给最需要的人。我卖给许敏策的肥皂也要涨到二十三文,我在天京新城商铺里卖的涨到二十五文。”

黄光哼了一声,没有说话。杨鹏笑道:“大人算一算账?你在汴京城三十文一块的价格销售,原先卖十万块利润是一千二百两。如今扩大到三十万块,即便我涨了进价,你还是能赚二千一百两,利润比原来多不少!”

黄光听到杨鹏的话,抚了抚胡须没有说话。杨鹏看向崔昌武,说道:“小弟觉得如何?”崔昌武笑了笑,看向黄光。杨鹏闭着眼睛想了想,说道:“杨鹏,京城卖不了三十万块这么多,我肯定要到京畿的其他大城去开新店,很麻烦的!你不能一下子涨价这么多,便宜一点!”

杨鹏笑道:“多开几家店有什么麻烦的?派人去租几个铺面的事情。如今肥皂的名声已经传到各个州县了,肥皂一运到就能铺开销售。不瞒大人,我如今十分缺钱,等着肥皂涨价补财政缺口,若是大人不肯涨价,我就原价卖十万块给大人。多出来的二十万块,我就卖给别人了!”顿了顿,杨鹏说道:“二十三文钱的肥皂,很多人等着买。”

黄光听到这话,赶紧说道:“不要给别人,不要给别人!要我是肯定要的!”顿了顿,黄光说道:“价格就一点都不能少?”杨鹏摇了摇头。黄光一拍茶几,说道:“罢了!那就拿你二十三文的三十万块吧!昌武,这个月我们不要过年了,到各州去开店去吧。”

二十万块肥皂的新产能给了黄光,还有五十万块李植决定交给许敏策。许敏策如今随徐楠在京城活动,在沧州只留下五个掌柜和几十个帮手打理生意。杨鹏写了一封信给许敏策,说要再卖五十万块肥皂给他,不过价格全部涨到二十三文一块。

许敏策通过漕运把肥皂运到苏州、杭州后卖掉,虽然售价也卖到三十文一块,但通过大运河贩卖要给漕工运费。刨去运费和人工,他原先一块肥皂也只有十文多的利润,总利润一个月五千两。一块肥皂三十文的售价也没法再涨了,再涨就不好卖了。李植涨价了,许敏策每块肥皂的利润就只剩五文多。虽然李植给他的肥皂翻了一倍,他的总利润也只是增加几百两。

不过徐楠如今不是巡抚了,不能再保护杨鹏。肥皂以目前的售价来说毕竟是好卖的货物,杨鹏如今依然给生意许敏策做,算是仗义的了。许敏策是个爽快的人,收到信没有说什么,只快马送回一封信说同意杨鹏的建议。如此一来,杨鹏就解决了肥皂新产能的销售。计划翻倍产能并且涨价以后,杨鹏计划一个月出售一百四十万块肥皂,利润预计能从八千二百两涨到二万三千两。只要能顺利交货,杨鹏的账面上就不会再出现赤字了。

杨鹏开始招募两百新工人,扩大肥皂工厂的产能。杨鹏决定在天京新城城外建个养猪场。本来天京城和沧州有很多富户,肉食需求巨大,沧州附近有大量农户养猪养羊供给这些富户,猪羊肉的价格是相对稳定的。虽然天京新城之前每天要消耗五千多斤肉食,但相对沧州的大量权贵来说,这些消耗不算太多。

如果天京新城附近的猪卖完了,猪贩子肯定会到沧州城附近运猪来。天京新城距离沧州,瀛洲城不过一百多里,雇一辆马车运四头猪到天京新城的成本不过一、两百文。天京新城的肉价如果高于城主,猪贩子两天就能把沧州附近的生猪运到天京新城来赚钱。

所以在咸平元年契丹入关劫掠之前,天京新城的肉价是十分稳定的,一直处在五十多文一斤的区间。杨鹏给每个工人或士兵每天供应六两肉,一个月也只需要五、六钱银子。但咸平元年的兵灾过后,情况却有了变化。契丹破关而入后,将沧州附近村落里的猪羊劫掠一空,统统运回瀛洲去了。

这种情况下,沧州的粮食和肉类供应都不足了。肉价跟着米价一起暴涨,这几个月已经涨到了一百多文钱一斤,让很多富户都吃不起肉了。为了控制支出,杨鹏也把给工人和士兵的三餐有肉改成了一餐有肉。只有等到肉价下降,杨鹏才会重新恢复三餐供荤。但是打赢了契丹兵守住了大沟,却吃不起肉的事实,让杨鹏很不爽。如今天京新城有了十万农民耕地,大概能年产九百万石粮食,这些粮食足以养活三十万人。天京新城粮食很快就能自给了。杨鹏决定再建一座养猪场,让肉食也能自给。

能自给肉食,就不会受到咸平元年的天灾人祸影响,就不会因为别的地方遭灾让天京新城吃不上肉了。杨鹏让修好了农民房子的泥瓦匠在城南城墙外选了一块地,开始搭建一个大型养猪场。募集了新的肥皂工人和一万名士兵后,杨鹏麾下每天要吃肉的人有一万一千五百人,这些人每天要消耗四千多斤肉,以一头猪两百斤,一年六个月出栏,出肉率七成计算,天京新城的养猪场需要饲养一万七千头生猪。

不过杨鹏的气魄更大,他预计以后自己的事业还要扩大,所以预估了一个提前量,最后决定饲养三万头。这是一个大工程,以五头猪一栏,六个猪栏占一个猪棚来算,也需要建设猪棚一千座。以一个猪倌喂养两百头猪来算,杨鹏需要雇佣一百五十个猪倌。雇佣的猪倌必须是老道厚道,杨鹏也给予二两月钱,三餐有肉的待遇。

虽然杨鹏给的工钱很高,但因为集中饲养,很多工作可以集中操作形成规模效应,最后的人工成本和家里散养的农户也差不多。这个时代没有饲料,土猪要喂麸皮、米糠和猪草,偶尔喂以碎米。猪草是马齿苋,荠菜,七菜等野草,可以在农闲期雇佣农民甚至儿童在野外采摘,提高农民的收入,或者让儿童们赚些零花钱。

猪圈是在十二月六日开始建设的,估计过年前就能建好。杨鹏又让一百名士兵和吏员们四出收购猪仔,先采购一批一千七百头猪仔养起来,以后每个月增加一千七百头猪仔。这样一年半后各批猪仔会逐渐长大,分批出栏。让吏员们去购买猪仔后,杨鹏回到武器作坊里,开始试制颗粒状黑火药。

现代的步枪子弹使用的火药全是颗粒状火药。颗粒火药能够在同样膛压下让子弹出膛后获得更高的初速。使用粒状黑火药的燧发步枪,在威力上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为了对抗多层铠甲的契丹军,提升燧发步枪的威力是很重要的。

不仅如此,颗粒状火药因为火药颗粒之间空袭较大,燃烧也更加充分。颗粒状火药燃烧后的残渣较少,有利于步枪手清理枪膛。清理枪膛变得容易,火枪的射击速度就能得到提高。杨鹏取来十份步枪用黑火药,将火药放在木碾盘上反复碾压,直到把黑火药碾轧成白灰色。然后杨鹏取来一点和好水的荞麦面,在合成泥的荞麦面上加上一些水,再和稀一些。然后把荞麦面里都倒在了十份碾好的黑火药上面,将黑火药和荞麦面和成一体,变成一团白灰色的团团。

然后杨鹏让铁匠做了一个多孔的铁板,用铁板上的孔洞在火药面团上刮,刮下来一个个火药颗粒,装进盆里。然后再用提前制好的筛子筛除大小不一样的颗粒,只留下大小均匀的颗粒。筛选后,有一半的颗粒大小不一样,需要重新揉成团再刮成粒。剩下的一半火药颗粒差不多大。杨鹏把这些颗粒分成五份,放在太阳底下晒干,便得到了一种颗粒火药。

杨鹏也不知道对于自己的米尼步枪来说来,火药颗粒大小多大为好。所以他做了不同颗粒大小的十种颗粒黑火药,每种都做五份,然后拿到靶场上去一一试验。晒干了这些黑火药后,杨鹏用不同的颗粒火药打靶。

大多数颗粒火药效果都一般,有的颗粒太大的甚至不如粉状火药。但有几种小颗粒的火药表现良好,打穿了九十米上的两层契丹军盔甲。尤其是其中一种,打穿了一百米上的两层契丹军盔甲。杨鹏又回到火枪作坊,将表现最好的颗粒火药作为模板,在模板的尺寸左右微调颗粒大小,最后又制成了十种大小略有差别的颗粒黑火药,再次做打靶试验。

这次试验的效果让杨鹏很惊喜:最好的一种颗粒黑火药打穿了一百二十米上的两层契丹军盔甲,还打穿了八十米上的三层契丹军盔甲。这种新式颗粒火药的性能,意味着杨鹏可以在最精锐契丹军射箭之前,就对契丹军骑兵进行火力打击。杨鹏立即让制备定装火药的枪匠们以后就生产这种颗粒火药。

看到新火药的性能,张翔等几个高级军官十分兴奋。“大哥!你哪来的这么多新点子?太厉害了!”段志贤说道:“城主大人发明的新东西不断,令人佩服!”程世杰兴奋地抓着颗粒火药左看右看,说道:“城主大人太厉害了,这下子碰到契丹骑兵突阵也不怕了。”

如今天京新城的市民相对富裕,每月收入不低,除了衣食住行之外还有结余。但是天京新城的娱乐设施还是相对落后,除了几个酒楼茶楼之外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了。参考大宋其他城市的建设,杨鹏决定在范家庄内修建一个庙宇,让市民们有地方烧香拜神。

庙宇的名字定名为上清观,选择供奉道教诸神,庙宇建在城东。虽然城北修了许多别墅,但城东城西城南还有很多空地,足以建庙。上清观计划建三重大殿,第一重叫灵宫殿,供奉镇守山门的门神,第二重叫做太清殿,供奉太上老君,第三重叫做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像。

庙宇外面的广场上设有戏台,每个月中旬戏台上唱三天戏,供百姓观看。有了庙可以烧香,还有庙会看戏,相信天京新城百姓会活得更充实一些。修建庙宇的工作天京新城交给修建完军营的一千泥瓦匠,计划两个月修好。军营在咸平二年一月中旬就全部修好了,一千泥瓦匠木匠就没事了。如今天京新城高速扩张,杨鹏不打算让这一批匠人再回去了,直接让他们在城里修建上清观,建完上清观继续建别墅,总之天京新城一直有事给他们做。

咸平二年一月十六日,天京新城的新一批士兵一万人入营了。有了这一万人,杨鹏手上的兵力就扩大到二万八千人,实力又增强了许多。这二万八千人杨鹏编为六个团。新建的两个团杨鹏取名为荡寇团和陷阵团,杨鹏任命程世杰为荡寇团团长,占金国为陷阵团团长。同时张翔自己不再担任选锋团团长,只担任虎贲师的师长。他调刘智亮为选锋团团长,任命段志贤为破虏团团长。

虎贲师的士兵月钱高,训练强度也高。士兵们每天在天京新城城外拉练,练行军,练格斗,练打靶,练队列,让战斗力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提高。每天有肉吃,而且拿着令人艳羡的三两月钱,虎贲师的士兵们倒是斗志昂然,训练起来没有怨言。

一月二十六日,是新兵入营的第十五天。这十五天训练十分辛苦,甚至比在家耕作的农忙时节还要苦。每天天一亮就被集结号叫醒,被老兵班长带到校场上列队列,一站就是半天。中午吃完午饭后下午打靶,一人打十发子弹,然后就练野外行军,一走就是三十里。

但是雷三过得很充实,甚至觉得很刺激。因为这军营里处处都有竞争,人人都在努力争先。就拿打靶来说,各个新兵营之间都有比试,比哪个营的新兵打靶上靶率高。如果自己所在的营打得好,在八个新兵营中取得前两名,就有奖励,晚上和第二天中午全营士兵的肉食会增加一两。反之,最差的两个营则少一两肉。野外拉练也是一样,各个营之间憋足了劲比试,如果哪个营走得快头两个到达目的地,晚上和第二天中午两顿饭就每个士兵加一两肉。如果是最后两个到达目的地的,就少一两肉。

当兵不就是为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么,各个营的营长都被这激励措施刺激到,每日打了鸡血似的鞭策新兵们,唯恐落后。这是团队之间的比试,而军士个人之间也有竞争。班长说了,士兵个人每半个月总结一次训练结果:每个班表现最好的一名士兵可以在军服右臂上别一个红丝带,证明这个士兵是上等兵。上等兵接下来半个月肉食增加一两,蔬菜增加一两,站队列时候站在本班的最前面。

今天,就是雷三所在的班第一次个人训练总结日。这十五天,雷三表现得很好,每天练队列都能拿到九分以上——每天站队列班长都为士兵们打分,从零分到十分。雷三能在十五天内全部拿到九分以上,表现属于上等了。一个班七个新兵只有三个人做到这一点。

而且雷三打靶打得也很好。打了十五天靶,雷三已经能七十步外十发上靶六发了。同一个班里,能做到这个成绩的也只有三个人。而关键的是,能同时在站队列和打靶上表现优异的,在雷三这个班只有两个人,除了雷三就是一个叫做秦老大的新兵了。雷三在十四天内得了二百一十三分,而秦老大得了二百一十一分,死死咬着雷三。

今天是十五天个人总结的最后一天,今天中午的打靶,是雷三和秦老大分出胜负的最后决战。雷三站在打靶场上,吸了一口气,举起了他已经很熟悉的米尼步枪。咬开药包一端,打开火门,倒引药,清理枪膛,撕药包另一端,倒颗粒状火药进枪膛,压火药,装子弹,压子弹,雷三熟练地完成了准备工作,瞄准了七十步外的人形木靶。

啪一声枪响,烟雾冒出,雷三射出了子弹。清膛,装弹,雷三稳稳打出了第二发,第三发,第四发...一共打完了十发子弹。打完十发子弹,所有打靶的人放下步枪,班长走到一百米外的靶子上观看结果。

“雷三,八枪上靶!”雷三听到班长的呼喊,兴奋地把拳头一挥。八枪上靶,这已经是雷三最好的成绩了,雷三相信自己能靠这个成绩压秦老大一头。果然,班长看到秦老大的靶子后喊道:“秦老大,六枪上靶!”

听到班长的呼声,雷三欣喜地笑了起来,自己比秦老大多两枪上靶,雷三知道自己赢了。除了悻悻的秦老大,五个同班的战友都围到了雷三身边。“雷三赢了!”“好样的雷三!”“雷三这半个月是上等兵!”班长走过来,笑着拍了拍雷三的肩膀,把一条红丝带别在了雷三的右臂战袄上。“好样的雷三,这半个月你就是我们班的上等兵了!”

雷三在家里一直被父亲和哥哥轻视,在村里也总是被人欺辱,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被人这么重视,被人这么夸赞!他看了看围在他身边的同班战友们,咧开了憨厚的笑容。别上了红丝带,雷三发现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人群关注的焦点。到了食堂吃饭时候,其他士兵们都时不时看着雷三的右臂,眼神里带着一份若有若无的羡慕。就连食堂里打饭的师傅,看到雷三的红丝带时候都客气了几分。

“上等兵,加一两肉,加一两菜!接好了!”雷三看着碗里大块的五花肉,又咧嘴笑了起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二十七章 幽州现状第五百三十八章 恶狗相争第八百八十二章 雨中情意第九百八十章 声东击西第九百三十一章 势不可挡第一百六十八章 走一步看三步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败如山倒第三百二十四章 辽国新君第五百三十六章 生意经第八百零七章 七箭退大军第五百五十六章 倭人内斗第八十三章 除此强敌第九百六十五章 双方鏖战第七百五十八章 春意盎然第六百一十四章 亲情裂痕第九百二十章 不战而下第七百零八章 花剌子模皇族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教圣女第八十四章 阵斩萧天佑第三百六十五章 试探底线第三百二十四章 辽国新君第七百五十二章 无间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京之行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战到底第四百零七章 晴天霹雳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北安州第一百八十章 “伐辽第一功!”第九百零二章 情动书房第十二章 大有斩获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第九百九十三章 改变策略第一千章 势如破竹第七百五十八章 春意盎然第七百零六章 西方情报第一百一十二章 兄妹相见第一千零二章 非常震惊第七百四十五章 亡命狂奔第六百五十二章 若兰情愫第四百三十四章 如此捉奸第八百七十四章 迎头而来第三百一十章 一箭双雕第二百九十二章 最后的底牌第五百七十三章 肺腑之言第六百六十五章 杨鹏的荒唐事第六百一十一章 对辽策略第八百三十六章 大明大军第九百一十章 国内暗潮第九百四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七百三十三章 俘虏问题第二百九十九章 民心如丧第九百八十七章 妙计诱敌第二百三十六章 穆桂英第三章 沿途训练第二百零一十章 燃烧的海洋第九百零九章 人心险恶第六百二十五章 血战到底第九百四十六章 两强鏖战第七百四十章 强行攻击第九百三十一章 势不可挡第九百八十五章 出乎预料第一百一十一章 战火中的亲情第五十一章 契丹奸细第九百零八章 逃亡之路第四百六十四章 黄雀在后第三百四十二章 螳螂黄雀第五百九十六章 全军覆没第四百二十二章 燕云骁锐第八百六十章 待更新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廷册封第七百零九章 神秘教宗第四百六十七章 兵败如山倒第四百三十二章 战场柔情第一百四十五章 耶律观音第八十八章 天敌?山火?第二百零六章 情深难舍第一千零一章 战局逆转第八百一十七章 内乱平定第五百二十一章 大同总督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国风范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宋来使第九百六十三章 引君入瓮第七百三十三章 俘虏问题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京之行第八百零八章 不好的预感第七百七十三章 麻痹大意第二百六十八章 两淮宣威使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夏意图第九百六十九章 阿莫勒失守第五百九十九章 如此忠臣第七百三十八章 赵家兄弟第八百六十六章 贵族叛乱第八百六十八章 调兵遣将第八百零九章 引君入瓮第一百六十一章 黑暗一面第九百九十一章 难以抉择第七百七十四章 舰队集结第一百 三十二章 欢乐天京第三百六十三章 格外开恩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宫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