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六月

我完全忘记了行走六百里路的辛苦,

忘记了天气的炎热,

忘记了咬人的蚊子,

忘记了难看的圆鳍雅罗鱼,

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鳟鱼咬住鱼饵。

赤杨叉口——钓鱼进行曲

今年,即便是溪流的主流也没有多少水。所以,浅浅的溪流里看不到鳟鱼的影子,只有斑鹬在里面吧嗒吧嗒地小跑着。今年的溪水也很暖和,所以,当我们把脚伸到最深的水潭时,也不会像往年一样大声惊叫,因为没有凉水的刺激。虽然我们游泳的时候感觉非常凉爽,但是,当我们穿着高筒靴站在水里时,高筒靴就像是晒过太阳的热焦油纸。

就像预兆的那样,傍晚的垂钓令我们非常失望。我们没有钓到想要的鳟鱼,只钓到了一条圆鳍雅罗鱼。到了晚上,我们点燃了熏火,驱赶咬人的蚊子,然后开始讨论明天的钓鱼计划。为了钓到鳟鱼,我们冒着炎热的天气,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走了六百里,而结果却是这样令我们失望,竟然连鳟鱼的影子都没看见。

就在我们毫无办法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条溪流的特点。这是一条变化多端的溪流,在接近溪流源头的地方,有一个又细又深的叉口,不断有冷泉流进这里。那么,喜欢冷水的鳟鱼会怎么做呢?没错!它们肯定会游到叉口那里去!

第二天一大早,在清新的空气里,数百只白喉林莺也许早就忘了天气很快就不再这么舒适凉爽了,依然像往常一样唱着歌儿。溪流岸边的野草上,长满了露水,我沿着溪岸,走进那个又细又深的叉口。当我看见一只鳟鱼正浮出水面时,我赶紧放出来一段钓线,想使它保持干燥、柔软。接着,我尝试把钓线抛出一两次,测量了一下距离,然后把鱼线甩向距离鳟鱼一尺远的上游,因为我知道,鳟鱼肯定会游向上游。现在,我完全忘记了行走六百里路的辛苦,忘记了天气的炎热,忘记了咬人的蚊子,忘记了难看的圆鳍雅罗鱼,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鳟鱼咬住鱼饵。当鱼竿下沉时,我确定鳟鱼上钩了,于是扬起鱼竿,一条肥大的鳟鱼就躺在我的鱼篓里了,在我的眼前活蹦乱跳地翻滚着。

同时,又有一条鳟鱼浮出了水面,这一条比刚才那条更大。人们把这个位置叫作鱼儿的“游行起点”,因为它在水潭的顶端,周围是密密麻麻的赤杨。一根树枝沉浸在溪流中,随着流水不断地摇晃,像是在嘲笑着它不远处的鱼饵。

我坐在溪流中间的一块岩石上,等了将近抽一支烟的时间,终于看见鳟鱼从灌木丛里游了出来。我的鱼竿和钓线经过阳光的暴晒之后,慢慢变干了。为了防止把鳟鱼吓跑,我没有立即行动,而是想多等一会儿。鳟鱼所在的那片水域太平静了。忽然一阵微风吹了过来,眼看风儿就要打破水面的平静。因此,我必须马上准确无误地把鱼钩抛出去,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微风过来以后,足以把赤杨枝条上的一只棕色粉蛾吹下来,掉进鳟鱼所在的水域中。

一切准备就绪。我卷起干燥的钓线,站在溪流中间,让鱼竿处于待命状态。风来了,当我看见杨树的枝条即将摇摆时,我立刻抛出一半的钓线,并开始轻轻地挥舞着钓线,等着最大的一股风把水潭惊动。要知道,我抛出的仅仅是钓丝的一半!现在,太阳已经升高了,在阳光的照耀下,许多事物都在水面上留下了影子。任何一个随风而动的影子,都会告诉鳟鱼它正处在千钧一发的危险中。此时此刻,我把最后一段钓线抛了出去,鱼饵轻轻地落在赤杨旁边……鳟鱼终于上钩了,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它从水里拖出来。它还在垂死挣扎着,奋力朝下游游去,没多长时间,我就把它放进鱼篓里了。

我把鱼竿和鱼线放在阳光下晾干,然后美滋滋地坐在岩石上,看着鱼篓里的两条鳟鱼陷入了沉思。人类不是也跟鳟鱼一样吗?随时渴望着抓住眼前的好东西,就像鳟鱼想抓住眼前的鱼饵一样。可是,当我们发现鱼饵中其实暗藏着鱼钩时,又开始懊恼后悔。即使是这样,我依然认为冲动还是有一定优点的。如果做什么事情都小心谨慎,那肯定非常没意思。就在刚才,我自己还小心翼翼地想多等一会儿呢,可是,如果再多等一会儿的话,鳟鱼就会偷偷地溜走。所以,只有当钓鱼者没有鱼可钓时,他才会小心谨慎地做着各种准备。

现在,我最应该做的,是把握好机会。因为过不了多久,鳟鱼就不再浮出水面了。我跳进水里,水淹没了我的腰部,我迅速地来到鱼儿的“游行起点”,把脑袋伸进随风摇摆的丛林中,查看鳟鱼的位置。这个地方真的很像丛林。上面有一个黑乎乎的洞,洞口被绿色植物形成的“天棚”遮掩得密不透风,在这个狭窄的地方,连细小的植物枝条都无法挥动,更别提放一根鱼竿了!可是就在这个地方,一只大鳟鱼正懒洋洋地滚动着身体,大口大口地吃着经过眼前的昆虫,它的肋骨几乎要贴着黑乎乎的溪岸了!

即使我有昆虫做诱饵,但是我也不敢靠近它,因为它可能会被吓跑。其实,在离这二十码的上游处,有另一个宽敞的开口。假如我站在那里,让鱼饵顺流而下,会怎样呢?虽然我知道这种办法钓到鳟鱼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现在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于是,我后退回去,爬到岸上,绕过赤杨灌木丛,来到那个开口处。一路上,我脖子以下的部位,全部藏在凤仙花和荨麻中。我像一只小猫一样,蹑手蹑脚地走动着,以免把鳟鱼所在的水域弄浑浊,那样它就看不到我的诱饵了。我静静地站了五分钟,好让这里恢复平静。同时,我把三十尺的鱼线放入水中,为它上了油,然后变干,并把它紧紧卷在我的左手里。我和丛林入口的距离刚好是三十尺。

虽然这次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我并不想放过这个机会。最后一次,我冲着鱼钩使劲吹了一口气,让作为鱼饵的假蝇的翅膀鼓了起来。接着,我把假蝇放在我旁边的水面上,快速地抛出钓线。等钓线变直、鱼钩飘入丛林之后,我就赶紧顺流而下。我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个黑窟窿,想知道鳟鱼会不会上钩。当鳟鱼经过水面上的一个光斑时,我看见了一两次,于是知道它还在水面上游动着。不一会儿,鳟鱼绕过弯曲的地形,很快就到了那片黑色的水潭;溪水已经被我搅浑了,饥饿的鳟鱼几乎不能发现我。最后,我没有看见,而是听见了鳟鱼朝我的鱼饵游去;我努力站稳了脚跟,准备迎接激烈的战斗。

如果一个人办事非常谨慎的话,他绝不会冒着失去价值不菲的鱼饵的风险,采取这种办法钓鱼,因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但是,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谨慎的人不适合当渔夫。没多长时间,经过一番努力,我已经把鳟鱼引到了宽敞的水面上,等它咬住鱼饵后,我用力挥起了鱼竿,于是我的鱼篓里又多了一条肥大的鳟鱼!

说实话,我钓到的三条鳟鱼并不肥大,所以没必要砍掉它们的脑袋或者把它们的身体分成两段才放进鱼篓。虽然鳟鱼不大,但这次的收获却很大;虽然我的鱼篓没装满,我的经历却丰富了。此时,我也跟白喉林莺一样,忘却了赤杨叉口早就过了清晨时刻了。

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2)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1)第15章 十月 (2)第4章 二月 (2)第2章 Part 1沙郡年记——一月第15章 十月 (2)第37章 观鹿第40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2)第19章 十二月 (2)第40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2)第25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2章 环河 (1)第19章 十二月 (2)第34章 大自然的历史第7章 四月 (2)第43章 环保美学 (1)第9章 六月第37章 观鹿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2)第35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1)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1)第2章 Part 1沙郡年记——一月第38章 雁的音乐第24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34章 大自然的历史第18章 十二月 (1)第37章 观鹿第36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2)第42章 野地与文明 (2)第7章 四月 (2)第2章 Part 1沙郡年记——一月第39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1)第18章 十二月 (1)第32章 环河 (1)第35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1)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1)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3)第4章 二月 (2)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1)第33章 环河 (2)第31章 人类的闲暇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19章 十二月 (2)第27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2)第11章 七月 (2)第31章 人类的闲暇第43章 环保美学 (1)第40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2)第29章 曼尼托巴省第43章 环保美学 (1)第24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第37章 观鹿第31章 人类的闲暇第5章 三月第7章 四月 (2)第3章 二月 (1)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1)第12章 八月第10章 七月 (1)第43章 环保美学 (1)第22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3)第19章 十二月 (2)第15章 十月 (2)第15章 十月 (2)第9章 六月第13章 九月第14章 十月 (1)第2章 Part 1沙郡年记——一月第23章 伊利诺州和爱荷华州第10章 七月 (1)第31章 人类的闲暇第3章 二月 (1)第4章 二月 (2)第4章 二月 (2)第28章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第2章 Part 1沙郡年记——一月第40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2)第18章 十二月 (1)第18章 十二月 (1)第32章 环河 (1)第28章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第35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1)第7章 四月 (2)第8章 五月第14章 十月 (1)第40章 Part 4惆怅的结论——土地伦理 (2)第1章 序 言第21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2)第41章 野地与文明 (1)第35章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物 (1)第12章 八月第20章 Part 2地景特质——威斯康星州 (1)第1章 序 言第26章 奇瓦瓦和索诺拉 (1)第25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2)第32章 环河 (1)第42章 野地与文明 (2)第24章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