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缘何情浅

“我不是再三叮嘱叫你先端给赵思思喝的吗!你是故意要坏我的事是不是!”撷芳甫一听闻冯瑞生家的弄翻了碗,便气得不打一处来,这会儿见冯瑞生家的过来,立刻质问道。

那冯瑞生家的本就在前院吓得不轻,生怕做出些不寻常的举动来叫璧容起疑心,早就有些打退堂鼓了,这会儿听见撷芳这般把错误全推到了自己身上,登时便不悦了起来。

“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以为夫人是什么人,就你这点小诡计也想瞒了夫人的眼睛,若不是我随机应变,只怕这会儿我老婆子的命就要被你给玩丢了。”

撷芳被她堵了个倒仰,她是瞎了眼才找上了个这么个猪脑子的人!可奈何她还得倚靠着冯瑞生家的,如今事情依然发生,再去追究谁对谁错已是枉然,还是从长计议,想法子补救重要得多。想到此,一双手紧紧攥成了拳头藏于袖子里,咬着牙强自忍下了心头的闷气。

“方才是我一时情急说错了话,干娘莫要和我一般见识。”撷芳笑着挽了冯瑞生家的的胳膊,又掖了一块桂圆大小的银角子到冯瑞生家的手里,“干娘为我做的一切我心里都是明白有数的,听说阿越哥这几日手气不好输了几把,女儿这会儿手里也不宽裕,干娘先拿去应应急。”

冯瑞生家的暗自撇了撇嘴,把银子塞进了腰间的荷包里,“姑娘既然能叫我老婆子一声,咱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了,我自然事事都会为着姑娘考虑。”冯瑞生家的私下看了看,凑近了撷芳低声道:“姑娘若想谋得出头之日,只这样是不行的……”

两人一通耳语,撷芳起初还对她的话有些不屑一顾,可没听几句却开始频频点头,心里暗自嘀咕着姜还是老的辣!

——————

“夫人……”夏堇掀开帘子匆匆走了进来,走到璧容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璧容微蹙着眉看了她一眼,意思是问她消息可准确。夏堇肯定地点了点头。

隔着屏风,屏风外的人只模糊地瞧见丫鬟在璧容身边说了什么,紧接着便见璧容站了起来,由丫鬟扶着去了花厅后面的小套间。

“你可是亲眼瞧见了?”

“奴婢瞧得清清楚楚,苗聋子方才从这出去了以后便径直去了秋风院的后罩房,约么是怕人瞧见,还特地从东边小树林那条后道绕去了秋风院东侧的角门。”夏堇把自己一路跟踪的细节一字不差地描述了一遍。

“只可惜那苗聋子虽然耳朵聋,心眼却是鬼精鬼精的,奴婢只瞧见了人,却是没听见她们在说些什么,那苗聋子每说几句,便要抬头四下看看,奴婢怕被她们发现,只得先过来复命,再请夫人意下。”

璧容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知道了。

夏堇等了半响也不见璧容开口,迟疑道:“夫人不如寻人去将苗聋子捉了来,让她老老实实地交代清楚,横竖才说过的话,纵是有什么阴谋诡计,想那小贱人也来不及做。”

“你要知道,没了一个苗聋子还会有无数个张聋子、李聋子,可老天总不会永远眷顾咱们,今日若不是赵姑娘生抢……”璧容只说了一半,可另一半是何意思已是不言而喻了,“只是没想到,千防万防,由头竟是出自咱们自己身边。”说着便叹了一口气。

“夫人放心,秋桐姐姐方才已经去厨房里查了,凡是与这苗聋子有交集的人定是一个也逃不了。”夏堇话音顿了顿,“只是有些人都是府里的老人,夫人不如和爷说一声,也就省的咱们操这个心了。”

府里有几房下人原是沈君佑生母的陪房,从朔州远跟来忻州以后,有些脑子灵活的借着沈府的名头给自己谋了些出路,沈君佑便大方地退还了签附几代的卖身契让他们脱了奴籍。故而这些年来剩下的实属不多了,又多是些无甚本事的,离了沈府便要挨饿受贫的人。譬如方才的苗聋子,以及负责厨房采买的万三夫妻俩,夏堇所顾虑之处便在于此。

“这事我自有打算。”璧容沉声道。

话音刚落,便见套件外的帘子被掀了起来,沈君佑大步走了进来。

“可是出了什么要紧事,竟是跑到这里说起了悄悄话。”

离着八九步的距离便可清晰地瞧见沈君佑脸颊上的两团醉酒后的酡红色彩,他的步子走的极是缓慢,但每一步都踩得很是实稳,故而旁人乍一见了很难会想象他方才喝了足足一坛子的竹叶青。走到铺银红色方布的黑漆彭牙四方桌前面坐了下来。

“见你们喝的浑天醉地,正要夏堇去煮一壶醒酒汤来,刚巧她正同我说着方才那冒失婆子的事,那婆子倒是没有撒谎,厨房这会儿却是乱作了一团,只好叫人用咱们院里的小厨房煮了。”璧容笑着给他斟了一杯茶。

沈君佑正想说自己没醉,可伸出去拿茶杯的手却明显晃了两下,水本就只倒了半杯,故而只有几滴茶水晃撒了出来。沈君佑有些尴尬地低咳了两声,双手端着茶杯喝了一口,“若是没事情就回去吧,我出来的时候,那二人又吵了起来。”

这说的自然又是秦书怀和赵思思两人。且说这赵思思本就不会喝酒,却硬是说自己以前没见过这样装酒的坛子,又说什么这里的酒才是纯正的粮食酿造,难道有酒还是用旁的东西酿造的不成。

旁人对她这时不时蹦出一两句怪异言论的举动早就见怪不怪了。

“我本就打算回去了的。”璧容由着夏堇扶着站了起来,缓慢地跟在沈君佑身后回到了前面花厅。

回去后又坐下吃了一会儿,旁边桌上的几个小的便有些坐不住了。豪哥儿倚着乳娘已是有些昏昏欲睡,承哥儿也是含含糊糊的,有人问他话,大半是张冠李戴,所答非所问。

璧容便叫人带了他们几个下去。小厨房熬了一大壶醒酒茶送来,丫鬟伺候沈君佑儿和秦书怀一人喝了一碗,又倒了一小碗给这会儿正趴在桌子上半昏睡的赵思思,连喝带吐地灌了半碗进去,便差人送了她回去。

回到屋里已是亥中时刻。

璧容换了就寝的绫衣撩起帘子进了屋。

沈君佑正由青沐、青瑶服侍着进了净室沐浴更衣。

璧容叫人铺好了床,又沏了一壶热茶,坐在内室临床的软榻上等沈君佑。

约么一盏茶功夫沈君佑便梳洗完毕走了出来,换了身崭新的白绫亵衣,微微敞开的交领衣襟露出了小麦色的健壮胸膛。

“你们都退下吧,门外不必留人。”他吩咐屋里的夏堇和秋桐道。

两人互看了一眼,便低头退了下去。

璧容知道他这是有话要与自己说,正巧自己也有这打算,便遣退了身边服侍的,拿起妆台前的象牙梳子上前帮他梳起了头发。

他的发丝极是乌黑亮泽,因为沐浴过的缘故,湿漉的发丝间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璧容突然有些不愿打破此刻的宁静了,却听沈君佑道:“许久没有这般开怀畅饮过了,竟是有些头昏脑涨,想我当年中了解元时与敬安彻夜痛饮,第二天照常去了县衙报道,如此想来果然是老了。”沈君佑摇晃着头颇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轻侧了下头对璧容道:“你仔细找找,可长了白发没有?”

璧容愣了愣,竟是有些不敢看他的头发,匆忙拢了几下,回道:“胡说些什么,这是打算跟我倚老卖老不成,正好我正有事要与你说,便要看你如何”

“你先不必说出来,且叫我猜一猜。”沈君佑佯作一副枕首思索的模样,“可是要说敬安与沅娘的事。”

璧容有些讶异地点了点头。

“纵是你这会儿不提,我也是要与你说的。”沈君佑将她揽坐在了自己腿上,左手轻缓地在她隆起的肚子上抚了几下。

“你知道敬安与我原是同窗,不论是学识、文卷都与我不相上下,我们之间从来难以分出来谁胜谁负,我是朔州府的乡试解元不假,他却是太原府的乡试解元,仔细论起来,我倒是不及他的。”

沈君佑的声音中有种异常的平静,每个字都吐得轻缓而深远,仿佛这段故事如流水般漫长,但听的人却是情不自禁地深入其中,只等着故事继续说下去。

“我是因着自己的名声于婚事是百般坎坷,相比敬安自是该一片顺畅才是。且不说他家世显赫,纵是本人的相貌、才学便是太原府里一向公认的千金婿。只是他如今这副风流不羁的性子却是和从前不一样的……”

沈君佑一点点地讲起了秦书怀的事情来。从他前往太原府求学,又如何机缘巧合下和当时在秦书怀结为同窗,再到知交。

“……便是那成家小姐,只见了一面便是再难相忘,好在不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沈君佑将这八个字说的异常清楚,其下之意璧容自是听的出来。

“只是那成家乃书香世家,自来便是根深蒂固地秉承着‘士农工商’这样的序列。秦家纵是家财万贯,在读书人眼里却是末尾一等……”沈君佑蓦地叹了口气,声音有些空幻的飘渺,“缘分这种事总是免不了与命运相连,否则世间便可多些美满良缘,少些痴情怨侣。”

璧容的手一抖,才刚拢在一起的头发刷的便散在了肩背上。

突闻此事,她有些惊慌失措不敢置信,本能地低声问道:“那个女子后来如何了?”她记得秦书怀是和沈君佑一同去弃笔下的海,如此便是要过了十年之久。

“嫁去了京里。”沈君佑回道,说完又补了一句:“户部侍郎家的四公子,据听说这几年进了北镇抚司当差,应该过得很是风光。”

风光?对于一个女人,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做风光,是嫁得良人共白头还是子女成双福满堂。再观秦书怀弃笔从商,接起了家族的生意,虽说另起门户建了宝芝斋,可秦家的买卖却是如日升天。

“总之,你莫要再想着沅娘与敬安的事了,且不说旁的,沅娘这样的性子还是寻个老实本分的人,她前面半生混在大宅门里已是尝尽了心酸,既已决定走了出来,便莫要再进去另一道大门了吧。”

这话倒是说尽了璧容心坎里,她所求的不过是沅娘过得幸福,可要知道她选择的或许是好的是自己想要的,但未必是适合她自己的。

“我还要想想如何与沅娘说,只怕她心里的这道坎是不好过了。”璧容突然有些自责起来,这算不算乱点鸳鸯,掀起了一颗如梦芳心。

“你也是好意,何况这本就是她自己的想法,你不过帮她说了出来,想必这会儿沅娘或多或少硬干有所察觉了,以她的性子多半是会明白的。”沈君佑把她的手包在自己手心里,轻扶了她躺下,安慰道。

眼下却也只得瑞,璧容无奈地点点头。

第78章 高烛暖帐第121章 刹那芬芳第84章 心思难测第109章 缘何情浅第144章 静女其姝第91章 主动结盟第109章 缘何情浅第57章 是福是祸(下)第68章 四月芳菲第31章 佳人珍馐第80章 端午风波(下)第110章 小试牛刀第54章 年关多事(上)第81章 口蜜腹剑第26章 先斩后奏第100章 归去来兮第60章 正月堂会(中)第45章 破釜沉舟第130章 浅言轻语第16章 豆芽改名第52章 认亲之礼(上)第11章 钱氏母子第122章 别后温情第46章 等待提亲第37章 心思各异第68章 四月芳菲第126章 作茧自缚第130章 浅言轻语第47章 百年好合第76章 兵来将挡(下)第101章 再回定襄第58章 除夕之痛第138章 黄雀在后第63章 以退为进第34章 暗香浮动第65章 寺庙偶遇(下)第90章 烽烟乍起第54章 年关多事(上)第146章 贵人相助第39章 突染疟疾第75章 兵来将挡(上)第140章 暗度陈仓第110章 小试牛刀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74章 见缝插针第83章 雪上加霜第145章 旁敲侧击第126章 作茧自缚第85章 血光之灾第86章 娇艳有毒第48章 洞房花烛第83章 雪上加霜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25章 虚惊一场第29章 年关诸事第116章 大展拳脚第56章 是福是祸(上)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138章 黄雀在后第96章 暗藏玄机第142章 吴府寿宴第73章 蠢蠢欲动(下)第72章 蠢蠢欲动(上)第130章 浅言轻语第65章 寺庙偶遇(下)第38章 前因后果第4章 巧认干娘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31章 故人来访第140章 暗度陈仓第117章 顺利中选第16章 豆芽改名第135章 秦淮灯会第85章 血光之灾第104章 缘何收留第126章 作茧自缚第93章 灯下柔情第122章 别后温情第12章 一场闹剧第22章 世态炎凉第93章 灯下柔情第106章 落花有意第127章 情不知所起(秦书怀番外)第41章 千钧一发第74章 见缝插针第24章 灾事连连第30章 攀龙附凤第55章 年关琐事(下)第36章 近水楼台第72章 蠢蠢欲动(上)第49章 朔州沈家第47章 百年好合第102章 以静制动第135章 秦淮灯会第113章 不翼而飞第62章 一箭三雕第45章 破釜沉舟第140章 暗度陈仓第137章 信阳茶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