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名不虚传

大夏灵帝,瑞和二十四年十月七日,辰时初刻,永昌郡守府衙的政事堂中,诸多官员正吵得不可开交。

“这都第几天了?八殿下接掌了郡守之位,怎么还不出来理政?”永昌别驾何长风,坐在自己位置上,拍了拍手中的政事簿子,“仗着自己是皇子之尊,就敢这样懈怠政事?”

“常听朝堂之中言论,说故太子殿下如何如何贤能,今日一看,也不过如此!”

“我这三天的案子,按照他的意思办,还没有审判。今个一早,我去贼曹府衙一看,乡民把那里围的水泄不通,差点闹翻!”

“毕竟还只是个小娃娃,你们要是支持郡尉大人,却是最好的了!”

“尉曹不去薛离那里汇报政事,来这里干嘛?”

“赵大人,您给拿个主意啊!”

“诸位,莫慌莫慌,殿下说今日处理政事,大家稍微等等就是了!”

赵灵吉这么一说,诸多官员,却是安静了下来。他们手头上积攒了许多紧急事务,等待与夏正平商议,方才能解决。

永昌之地,方圆数百里,十万人口,仅靠政事堂中的这些官员,一天的民政诸事,是极难在短时间内忙完的。现在,又因为夏正平闭门不出,他们手中积攒的事务,越来越多,百姓为大,这些官员自然不敢得罪,因此满腹牢骚。今日诸官聚在政事堂中,自然要倒到苦水了。

赵灵吉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耳中塞满了这些人的牢骚之声。他也是没有想到,夏正平会突然闭门不出,连着三天。若非有陈乾递话,他都要带着家丁,冲进后面的厢房,把夏正平强行带到政事堂了。

正当赵灵吉沉思之时,政事堂外传来急速脚步声,门外便是闪现出了陈乾的身影。

“殿下如何?有什么话?”

“是不是可以自行决断一些事情了?”

陈乾身影还未站稳,就被一众掾史围住,七嘴八舌的在他耳边,诉说着自己所管之事的重要性。

“殿下传话,要诸位大人,再稍等几息时间!”陈乾定了定身形,将众多官员,往外推了推,方才拱手,“决曹、贼曹四位掾史大人,若是等的急了,可先行回去,处理这三日积压的公案!”

“这是一份殿下手书,郡守政令,交付四位大人。殿下同时让卑职带话,自今日起,四位大人分掌刑法四司!”陈乾拿出一份帛书,递交给决曹、贼曹四位掾史大人。

这四人接过帛书,众人便是围了过去,只见帛书上写:今阅览册籍案簿,发现决、贼二曹,公务甚烦。二曹职掌审、刑、狱、察四司,四人地位相同,却有一人四司,四人一司之境况,因此,决断令你四人,分掌四司,彼此不得干涉。

大夏的地方上,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就是郡。一郡的决曹、贼曹,掌握司法。二曹的下属单位,就是四司,四司的共同职权,才是司法。审司,掌握审查罪犯的部门;刑司,掌握追拿罪犯、判定罪犯刑责的部门;狱司,掌握监狱执行,羁押罪犯的部门;察司,复查罪犯罪行,代替民众伸冤报案的部门。

说白了,就是夏正平前世,秦明所在的现代社会之中法院、检察院的职能分化部门。但是,夏正平在阅览册籍的时候,发现这四司虽然地位相同,但是二曹四官,却经常有一人四司、四人一司的情况发生。

通俗点讲,就是这四个部门的事情,经常被一个人做;也可能四个人共同决断一个部门的事情。

这样的行政效率,是极其低下的。大夏立国之初,就有这样的弊病。夏正平身在皇宫之时,博览群书,自然看得出这些问题。这种弊病,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但追究到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容易影响到郡一级的行政效率。行政效率低下,就会容易产生尸位素餐的官员。民众赋税,养着尸位素餐的官员,一旦流传出去,怎能不会激起民变?怪不得,大夏立国至今,年年都有各地的民变发生,好在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应。

民众要求的,自然是要郡守府衙的诸官,能够尽快解决自己手头上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符合民意要求的行政效率。

就比如说四司一人的境况,一个人干了其他三个人的活,那么其他三个人干什么?

再比如,四个人共同决断了一个部门的事情,那么其他三个部门的事情,要怎么办?晾在那里?拖在那里?还是至始至终都不去料理?

原本三天能够决断的案子,就要拖到五天甚至更久,这可不就是行政效率的低下吗?

基于这个想法,夏正平才交给陈乾那份帛书,大夏的小毛小病,是该治治了。而这最基本的,就是要二曹四位掾史大人,分掌四司。

众人阅览了帛书,神色皆是变得古怪起来,殿下这样的安排,究竟是什么意思?

只是这些官员,不具备夏正平现代人的眼光,也就自然看不出其中的意思。

“殿下这是何意?二曹四司,由我们四人共同决断,难道不好吗?”决曹的张大人极为不解,“四人一司的境况,确实有过,但也不多吧?”

“谁说不多?”政事堂门外,传来夏正平的声音,“本殿下连续三日,阅览册籍,发现永昌乃至整个大夏,都有这样的弊端存在。”

夏正平缓缓走入政事堂,众人声音渐小,并起身问候施礼。

“张大人,永昌郡南门的那个窃贼抓住了吗?这是半年前的案子了!”

“徐大人,永昌郡北门的守卫兵士,殴打老妇的案子结了吗?这是一年前的案子了!”

“还是北门,卖柴樵夫,因为发生口角,失手打死路人,至今关在二曹衙门的大牢里,还未决断判罪!忘了说了,这是九个月前的案子!”

夏正平坐到了首座,一边接过何长风的簿子查阅,一边敲着座椅栏杆询问着。

这几句话一处,政事堂里,霎时间便是变得鸦雀无声。良久,二曹四人,竟是像说好了一般,齐齐跪下。

“若是没有四人一司的情况,你们怎会如此懈怠民众冤情?”这一次,夏正平的语气,猛然变得激烈起来,“你们四人可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民众好比是长江大河中的滔滔之水,这滔滔之水,能够支撑起一郡的官员,也能够覆灭一郡的官员!”赵灵吉眉毛轻挑,大概明白夏正平想要讲什么。

这是杀鸡给猴看,大夏神朝,地方郡一级别的官员,只要是职权分掌的部门,往下再有分司,就会出现多人一司的情况。但是,这个情况,在决曹、贼曹之中,最为严重。只是,各地郡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这也就无怪乎,许多州郡,常常出现民变了。

就算是永昌,赵灵吉依稀记得,去年秋天,就出现过一次民变,还是薛离出兵弹压的。只是,赵灵吉也意识到这种情况,也想到过夏正平的这种办法,令四人分掌各司,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

俗话说得好,打蛇打七寸,整治郡守府衙,自然要从最严重的地方入手了。夏正平自然知晓这个道理,当然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毕竟是现代人的灵魂。

跪在地上的四人想要张口说些什么,却被夏正平抬手阻住了:“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无非是永昌人多,诸事难以处理罢了!”

“我已经写好奏章,令人送往济州了,各司设司正一人,司副两人。司副协助司正,处理诸事!”

这一句话刚一出口,赵灵吉的神色变得有些惊讶起来。

若是说,令四人分掌各司,可能会触犯他们的利益,导致这些人不满。然而,夏正平却是说出这番话来,岂不是让这些人能够有利可图?

设置司副两人意味着什么?以决曹为例,原本两人为长官,一正一副,总管两司;现在分割职权,令两人分掌各司,平起平坐,若是不设司副,那么就相当于缩小了彼此的权力,同时又增加了诸事的处理难度。若是设了司副,虽然权力缩小了,但是三个人处理一件事情,难度比两个人处理,还要小。况且,两个司副的位置,谁来坐,那就有的讲究了。

两个司副的位置,这就是实打实的利益。

大夏神朝,实行的是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方法,由各郡士族,推举家族优秀人才,任郡守府衙之中的官员。

现在,夏正平这么一说,那么这两个司副的位置,不就相当于给四人家族子弟做官的机会了吗?

真是好手段啊,简直可以说是,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让这四人,不服也得认了!

相比较而言,手中的权力虽然小了,但是却能够给自己家族带来做官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大夏神朝的士族之人,最简单的追求,自然是做官!

赵灵吉心中,已然对夏正平高看了许多,他已经不再是皇宫里养尊处优的那个八皇子了,也不是那个被废除太子之位的昭明太子了,而是一个久经朝堂风波的帝王!

那四人将这话听在耳中,心中盘算,不觉得面色喜悦。就是在座的诸多官员,也是面露喜色,早已是将之前的牢骚,抛却脑后了!

人言,昭明太子贤能,今日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就连尉曹、兵曹掾史四人,也是面露喜色,只是刚刚流露出来不久,就听得夏正平一句话,让他们面容立刻收敛了起来。

“其余各曹,以此为例,但是尉曹、兵曹除外,你们四位大人,去问问郡尉薛离大人!你们的事情,我做不了主!”

第三十五章 攻安阳雏凤用计第三十五章 舌战诸官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三十九章 求亲第三十二章 战国第二十三章 夺诏第三十八章 拜见雍王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二十一章 鸿门宴(上)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于寒门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十三章 楚王归降第四十三章 汉王义释黄瀚生第二十章 汉王第三十二章 牺牲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驾亲征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五十五章 黄瀚生突袭后部,夏正平气死醉龙第三十四章 议取蜀州(下)第十九章 狗急跳墙第十六章 六籍第五章 白发渔樵江渚上第二章 贱民?第四十五章 乱政皇子第十六章 张冠李戴第七章 安抚民众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为诸位书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十章 襄州雏凤第五章 白发渔樵江渚上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战第十三章 楚王归降第十一章 名不虚传第二十五章 弑君第四十一章 效仿旧事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十三章 假虞灭虢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六章 诸侯形势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战(下)第六章 水淹建宁郡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五章 舌战诸官第十六章 忽悠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十章 襄州雏凤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四十一章 战隆江汉王鏖兵第十一章 称帝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驾亲征第六章 水淹建宁郡第四章 贺子先第三十五章 舌战诸官第十八章 百年诸侯贼第二十七章 雏凤之谋第五章 斩杀薛世成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违第六章 水淹建宁郡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违第四十五章 并南蛮暹罗来使第二十章 兼听之策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五章 舌战诸官第六章 建宁郡反第四十二章 烧连营陆慷建功第二十八章 大战起兮雪飞扬第十四章 西域南山客第四十二章 烧连营陆慷建功第二十二章 鸿门宴(下)第四十章 无名之主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袭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十二章 修法第十六章 六籍第二十一章 吴越之地第三十三章 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一章 大变革第二十八章 大战起兮雪飞扬第十六章 六籍第十四章 王师北上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战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四十二章 烧连营陆慷建功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章 要抢王的女人第四十三章 汉王义释黄瀚生第六章 农政书第四十四章 雏凤计取交州地第八章 望月台下扬名第二十七章 醉龙的劝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