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攻安阳雏凤用计

东征蜀王的檄文发布了出去,在诸侯之间,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应。要说反应最大的,自然是新即位的蜀王。然而,等到蜀王反应过来的时候,关长云、马孟起等人率领的总共十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

夏季的天气,骄阳似火,然而这十万大军,已经列阵于安阳郡郡城之下,一排排的攻城器械,排列在队伍的后方,做着随时攻城的准备。

正午时分,关长云手提青龙偃月刀,驾马来到了郡城大门之下,喝声道:“汉王麾下大将军关长云在此,尔等鼠辈,快快开门投降,否则我就杀你个片甲不留。”

安阳郡的郡守王朝此时站在城门楼上,看着驾马而来,威风凛凛的关长云,不由得心惊胆战。他在今早接到的消息,匆忙整军迎战,只得在郡城城墙之上固守待援。

他也已经看到了那十万大军之中的攻城器械,背后的冷汗直流,心都快跳到了嗓子眼,有些不知所措。但是他又是不得不发布命令,人家已经在城门口挑衅了,难道不应战吗?

“请郡尉王如飞前往!”

话音落下之后,就见得郡城大门打开,一彪军马,快速赶来,和关长云对阵。

“来将何人?”

关长云看得仔细,来着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汉子,看样子是久经沙场的缘故。毕竟,安阳郡靠近被南蛮占领的交州,和南蛮之间也是多有交战的,这就造成了安阳郡的将军,一般都是身经百战的。但即便是这样子的,他们对于关长云来说,依旧是小菜一碟。

王如飞驾马而定,立在场中,观察着关长云。发现自己面前的这位汉王麾下将军,面如重枣,手提青龙偃月刀,眉宇之间的杀气,丝毫不掩饰关长云的戾气。

“在下王如飞。”

通过姓名,安阳郡郡城城墙之上,便是一通鼓响起。王如飞闻听鼓声,大喝一声,拍马而来。

与此同时,在汉王军中,坐在四轮车上的何士元见到王如飞的动作,鹅毛羽扇一招喝道:“擂鼓!”

这是一种信号,告诉前方的关长云,战斗已经开始了。

关长云见着王如飞已经拍马而来,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也是早已按耐不住了,此时又是听着己方擂鼓的声音,便是喝道:“无名将军,还不快快受死。”

他手提青龙偃月刀,怕吗如风,两人你来我往,斗了十数个回合,关长云拍马而走,作势逃跑。王如飞见着自己占据了上风,心中窃喜,喝道:“小贼,哪里跑,吃你王爷爷一枪。”

关长云听着身后马铃铛响起,又是听着王如飞的声音,急急勒马,停留下来横在了路中间。

“咔嚓——”一声,关长云提刀而上,一个砍杀,王如飞的话音刚落,人头也已经消失不见,直飞到郡城门前。

这一瞬间,只是一两息的功夫,让人根本就没有察觉出,这个关长云做了什么,竟然就已经将一名安阳郡的郡尉的头颅给斩了下来。

关长云驾马,用青龙偃月刀,挑起了王如飞的头颅,朝着城门楼上大喝:“王朝,你看看你派出来的都是什么将领啊,不堪一击!”

此时,城门楼上的王朝,已经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面如死灰,双眼紧紧盯着城下的关长云,一时半会竟是不知该说些什么。

“快快开门投降,否则的话,城破之时,就是你葬身的时候。”

关长云用青龙偃月刀挑着王如飞的头颅,得意洋洋的声音,传入了郡守王朝的耳中,惹得王朝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王朝是个中年人,自然不能够容忍城下关长云的喝骂,当下他指着关长云喝骂道:“叛国之贼,你有什么面目,来攻伐我蜀州之郡城?那汉王乃是一个谋叛皇子,头上的罪名还没有洗清,难道他近日还要再多加一道,穷兵黩武的罪名吗?”

“无耻小人,竟敢如此侮辱我家主公,快快打开城门,自缚投降,否则的话,我进城将你全家,杀个片甲不留。”

关长云听着王朝辱骂夏正平,心中自然是极为愤怒的。在他们羽林二十九将的心中,夏正平就相当于他们的再生父母,不能够为任何人所贬低的。哪怕夏正平有着千般万般的过错,那也是他们的主公,他们羽林二十九将,永远都是夏正平的属下。

正向当年他们发誓所说的那般,百战身死,只为夏正平,今生今世,都要为夏正平的事业而奋斗。

关长云的脸色,此时变得极为难看,或者换句话说,如果城门打开,他第一个就要冲上去,先杀了这个王朝再说。

王朝神色一凛,手上的动作,却是斯毫不客气,抬手喝道:“弓箭手准备,给我瞄准这个关长云,为咱们的郡尉报仇。

何士元在后方的队伍之中,早已经看到了这一切的事情,他招呼人举起了自己的令旗,那是下令攻打郡城的信号。

一时之间,鼓声大作,震天动地。关长云接到信号,早已经远离了对方弓箭的射程,同时指挥着军队冲锋,准备强行攻城。

一队队的士兵上去了,又是一队队的士兵退却了,直至晚间的时候,安阳郡的郡城,还未被攻下。这着实让众人感到意外,要知道,根据情报,安阳郡守军不足五万人,面对着十万大军的强力攻城,应该是早就城破兵败啊。可是,他们整整进攻了一个下午,连一座城墙都没占据下来,更不用说城门了。

深夜之中,驻军之地的中军大帐内,何士元眉头紧皱的盯着桌面上的地图:“强攻看来不是办法啊!“

关长云等一众将领,闻听何士元的话音,不由的点了点头。他们经过一下午的强行攻城,已然明白这一件事情的难度了。

“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啊。怪不得,安阳郡郡城,能够抵挡得住南蛮的数次进攻啊!”关长云叹息道,“我军初来乍到,对这里的环境,还有所不熟悉,更何况今日骄阳似火,热得难受,攻城都快成了噩梦。”

“军师,我刚刚去各应各寨看了一下,今日的伤亡情况还挺严重的,士兵十之八九,都是被弓箭所伤啊。”

“得想个办法,要不然这么点兵力,打安阳郡,再等到其他郡城的援兵抵达,我们怕是要吃大亏啊。”

“我们的后续援兵还在路上,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压根就看不上眼啊,顶多算得上是二流水平。”

中军帐内,一些将军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向着何士元抱怨自己的苦难之处,他们都是各个营寨的营主,掌管着一方士兵的。

何士元并没有理会诸位将军的牢骚,在烛光之下,依旧盯着地图看,他在想办法,该如何巧妙的攻下安阳郡的郡城。

正如同关长云所说的那般,这里的安阳郡,城高池深,周边又有护城河,强攻下去,恐怕遭受重大损失的只可能汉王的兵马。

蓦地,一阵风吹拂过来,将烛光吹得摇曳起来。何士元见此,眉头旋即舒展开来,道:“诸位将军,你们莫慌,我已经有了计较,你们明日依计行事就行。”

“敢问军师,计将安出?”众人拱手,希望雏凤何士元,能给自己派遣个任务,也好建功立业。

“张将军,请你撤去安阳郡郡城南门的军队!”何士元发号施令道,“你将这一支军队,带到油江口去,在那里埋伏着,等待时机。”

“军师,您这是要?”

众人很是不解,他们已经将安阳郡郡城围的水泄不通,可以说是一只麻雀,都别想从郡城之中飞出来,现在军师为何要撕开一个口子,难道他就不怕城中的敌军逃跑吗?

何士元嘴角微翘,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油江口,位于南蛮和安阳郡之间的交通要道,那里虽然有驻军,但是早已经被王朝调入了郡城之中,对抗我们了。”

“常言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王朝能够担任安阳郡的郡守,我知道他必然理解这个道理的。我们将安阳郡的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就相当于是把安阳郡变成了一个死地。城中的将士,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得死战,我们自然无法战胜了。”

何士元解释的很明白,关长云自然听得懂,他接着话茬继续说道:“围三缺一,就是让郡城之中的将士知道自己,还有个活命的退路,自然会选择退却的。”

“没错!”

“那这一支伏兵,大概就是为了在他们退却的时候,我们能够聚而歼之,使它们无法逃脱?”马孟起似乎也听懂了,“如此一来,只不过是欺诈城中的王朝而已。”

“正是如此。”何士元摇了摇自己的鹅毛羽扇,“来日,将攻城器械全部用上,让他们尝尝我们投石机的味道,给我狠狠的轰炸他们,比他们主动弃城。”

众人明白,怕是明日的投石机进攻,必然会造成更多的伤亡。当然,这个伤亡,是对于王朝来说的。

正如何士元所安排的那样,天不亮,围在南门的军队便是撤走了,这一点消息,自然是传到了王朝的耳中。

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疗毒第三十八章 拜见雍王第三章 后下手遭殃第三十二章 前因后果第十五章 交易第五十一章 夏正平大战申不易第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五十一章 杀薛离第九章 微服私访第四十四章 临机制宜之权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一章 回马枪第四十二章 约法三章第三十二章 前因后果第四十三章 汉王义释黄瀚生第二十三章 相视一笑如昔日第四十三章 汉王义释黄瀚生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为诸位书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九章 尉迟破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七章 政事堂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二十七章 醉龙的劝诫第二十七章 醉龙的劝诫第十二章 修法第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十章 神医出手第八章 专卖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为诸位书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八章 水师第三十六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十八章 东野小城第五章 白发渔樵江渚上第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七章 官商第二十一章 鸿门宴(上)第十二章 裸衣相斗(下)第二十章 兼听之策第三十二章 战国第四十九章 弃北川雏凤烧城第四十章 夏正平刮骨疗毒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七章 驳第三章 花魁柳如烟第三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第三十九章 黄瀚生据守隆江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战(上)第三十三章 议取蜀州(上)第三十五章 攻安阳雏凤用计第六章 建宁郡反第四十九章 矫诏第六章 诸侯形势第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八章 拜见雍王第八章 望月台下扬名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四章 议取蜀州(下)第三章 花魁柳如烟第三十四章 刺客第二十六章 落凤坡第二十五章 弑君第五十章 莫须有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七章 狠角色第三十二章 战国第十五章 女扮男装第十七章 苦情计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责第四章 车夫公羊假第十七章 师出有名第十五章 第一位谋士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斗将首胜第四十二章 烧连营陆慷建功第九章 镇南将军第二十九章 头盔第十四章 王师北上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十四章 王师北上第四十章 无名之主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袭第五十章 取三江汉王用计第五十四章 巴州汉王三连驳第四十章 无名之主第十八章 曾经的大夏第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责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七章 安抚民众第六章 建宁郡反第四十一章 效仿旧事第六章 过蜀州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为诸位书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九章 微服私访第四章 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