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官商

政事堂的诸位,听着夏正平说出“官商”两个字,皆是面露疑惑,有些不解。尽管在之前,夏正平已经做了解释,但是这官商毕竟是一种新兴的概念,这些官员,并没有接触过,因此不解。

或者说,这种官商的概念,实际上是夏正平移植前世国企的意思,本质上和国企没有任何的区别。换一种解释,是国有经济,而非私有经济。

在前世之中,国有经济掌控资源类的商品价格,在这里,夏正平也想要用官府的体制,去实现盐铁专卖等政策。

农业固然重要,也是根本,但是现有的农业属于小农经济的体制,很是脆弱。夏正平想要进行改革,依照《农政书》中对农业的一些指导原则,抓住根本,裁撤一些农业多余的东西,从而能够发展商业,也就是官商。

实际上,《农政书》的作用,也大抵是这样子的,夏正平原本就想要发展官商,只不过是以这个为借口罢了。

见着众人的不解,夏正平略微思考了一番,然后决定用通俗的话语,再次解释了一遍:“诸位臣工,所谓自由商人,那便是不受约束的。他们把控着很多的资源,以至于从民众身上榨取财富,而不利于百姓富裕的道路。这其中的资源,包括盐、铁、青铜等等。”

“如果将这些资源类的商品,收归官府的话,那就相当于是官府组织人员进行生产售卖,统一定价。最后的结果,就是官府获得的利润,自然是充实了国库,同时也是被用来造福民众的。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概就是这种意思。”

“同时,官商经营盐、铁、青铜之类的,必然能够做到异地同价的目的,从而让民众不再有过多的抱怨。”

所谓异地同价,其实是为了维护民众的生活水平而定的。它与异地异价,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想要理解异地同价,自然要理解异地异价。

夏正平经过调查发现,无论是巴州还是蜀州,甚至是交州,乃至于天下的其他州郡。州与州之间,郡城于郡城之间,同样的商品,却是卖的价格相差极大。有些地方,猪肉的价格可以高达一两银子一斤,而有些则只是几十文钱就能够卖到相同重量的猪肉。

起初夏正平有些不相信这种调查结果,但是在他仔细分析了之后,又是实地考察了一番,不得不让他相信这些结果。

在分析这些结果之后,他原本以为,是因为地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富裕的郡城州府,物价自然高,贫穷的州郡,物价自然然低,也就是所谓的异地异价。

后来却是发现,压根就不是这么一回事。如果按照前世的一些指标来看的话,这大夏神朝天下疆域之中,几乎每一个郡城的繁荣程度,发展进度,几乎都是一样的。

就好比如说,位于西北地区的一些郡城,虽然苦寒,但是居民的富裕程度,郡城的繁荣程度,和位于沿海的,几乎一个模样。哪怕是天下之人认为最为富裕的荆襄九郡,也和西北的那些郡城,相差无几。

这就是一个问题了,既然每个州郡的发展程度差不多,居民的收入也相等,为什么会出现,异地异价?按照道理来说,相同的商品,即便是因为地域的不同,所制定的价格,也并不会相差太大。

这其中的缘由,自然是因为各地的自由市场不同而导致的。各地的商业经济发展的并不是很高端,存在着价格乱象而已。实际上是因为,现在的天下,商业经济,还并不成熟,彼此地域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联系。

这就相当于前世的经济全球化一样,只可惜,现在的这个世界,还没有达到那般程度罢了。

实际上,夏正平想要给诸多臣工表达的一个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制定一种官方认可的价格规则,而不让自由市场自由支配价格,那样子社会的财富分配,将会极为不公平。

故而,夏正平要引入官商的概念,除了资源类商品,进行专卖,还要对其他商品进行一种价格调控,以宏观手段,来实现商业经济的有序发展。这就是夏正平所认为的官商,脱胎于国企,但是其职能有高于国企。至少,国企并不能控制非国企之外的商品价格。

“主公,那既然如此的话。如果我们控制了盐铁之类的资源商品,那会不会引起原本那些掌握这些商品之人的反抗?”有人提问,神色之中,带有着担心,“据下官所知,很多郡城的大户,都是依靠售卖这些资源类的商品,而发家致富的!”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夏正平微微一笑,嘴角的弯起弧度,显示着他内心的自信,“即日起,当成立官商总管府衙,为官办商业司,公羊忠为其总督!‘

“若是有人敢闹事,那就让寡人亲自出马,派遣兵马强行实施这一政策!“为了大汉的发展,夏正平也只能这么做了。唯有不同的是,他新设置了一个府衙,总管这些政务。

众人听着夏正平如此坚决的语气,明白他的决心,也就不多说话。他们听着夏正平之前的言语,也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官商。

夏正平见着众人如此反应,不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既然诸位如此拥护实行官商的决定,那就进行其他事情的安排……“

这一日,夏正平安排了许多的事情,主要是关于如何办好官商的政策。这是一项重要的国策,其目的,通过对农业的削减,而发展一些官办商业,来调整社会的经济结构,从而实现汉王之地居民百姓的富足。

商业改革,农业改制的消息,自然是不胫而走。这一件事,对于农业的冲击,并不大。实质上,夏正平并没有制定什么削弱农业的措施,而是发展农业。他只是削减了农业上的一些多余的事情,比如说设置了亭正,而取消了田正、村正之类的官员。将农业的管理,进行了精简。这就是,夏正平口中所谓削减农业多余事情的政策,也是《农政书》中所体现的一些原则。

与其让官府监视到田间地头的农业生产,倒不如放权让农民自己拥有土地,自己去生产。这样子一来,就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自主性。而不是,指望着官府指定某块土地生产什么,农民就得种什么。当然,屯田的军户除外。说白了,自今以后,一切都得靠农民自己。

WWW ▪ttkan ▪¢Ο

天灾到来的时候,官府会帮扶农民,除此以外,官府也就不会再过多干预农业生产了。实际上来说,在此之前,不光光是汉王之地的农业,包括天下其他地方的农业,都是或多或少有着官府干预的存在。

夏正平之所以会选择削弱农业的比重,这是相对而言的,因为商业发展了,那么商业的比重就会上升,农业的也就自然而然的下降了。他之所以这么改革,也是因为官府干越的因素,《农政书》上的原则,就是要减少官府干预农业的程度,将自主生产的权力,交给农民自己解决。

农业上受到的冲击不大,但是商业上的冲击就更大了。

政策实行颁布的第二天,一群人便是聚集到了蜀郡的郡城中心广场处,他们的人很多,一边等待着什么,一边在大吵大嚷着什么。

“你们说说看,我们这些盐商容易吗?那些盐池中的盐,都是我们辛辛苦苦发现的,怎么能说交给就交给官府呢?这些东西,可都是我们的产业啊,我张某人不服!”一位大叔很是气愤,从他的言语之中,可以听得出来,他是售卖盐资源的,“这汉王之地的百姓,缺什么都行,唯独不能缺盐!官府那些鸟人,哪里懂得什么技术,竟是瞎扯淡!”

“张老弟,你家在巴郡的那些盐池盐井都被官府没收了?”有人试图问道,“你说,这汉王是怎么一回事?咋就突然宣布了盐铁青铜等资源类的商品专卖了呢?而且,不许私人买卖?”

“我哪里知道?这汉王倒是古怪起来了,我家是卖青铜的,那些铜山说封就封,那可是我的私有财产啊!”

人们纷纷议论,抱怨之声,传遍了各处地方。很显然,这些人都是资源类商品的持有者与售卖者。

他们是这些资源的最先发现的人,掌握着源头,就是夏正平需要青铜制作军械,也得依靠他们。如果他们坐地起价,夏正平必然无话可说。

实际上,促使夏正平进行设立官商制度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那些私营商贩,控制了青铜的价格,让他很多时候,都受制于这些商人。

战争之中,消耗最大的钱财,就是军备上的东西。一旦军备所需要的青铜为外人所垄断,就相当于是把军队的生杀大权,交予了那些商贩。

这是夏正平最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他想借助专卖制度的建立,从而夺取一些资源的控制权。

第三十四章 神秘女子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斗孔明亮第七章 政事堂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二十一章 吴越之地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一章 大变革第十八章 曾经的大夏第十五章 第一位谋士第四十一章 效仿旧事第十三章 宫刑第二章 朝阳宫第十二章 裸衣相斗(下)第三十二章 前因后果第五章 斩杀薛世成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四十九章 矫诏第十八章 东野小城第二十五章 大朝议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九章 狗急跳墙第五十三章 荆州醉龙三连输第十二章 修法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斗将首胜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斗将首胜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九章 微服私访第三章 后下手遭殃第十四章 王业不偏安第四十三章 汉王义释黄瀚生第二十章 汉王第五十一章 杀薛离第十八章 百年诸侯贼第二十三章 题字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战(上)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战第三章 后下手遭殃第十二章 血溅三步第四十三章 承诺第八章 水师第十六章 忽悠第十一章 张富贵的作死秀第四十章 无名之主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袭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十六章 六籍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二章 前因后果第六章 水淹建宁郡第十一章 诈降第四十章 许千言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十章 襄州雏凤第二十七章 雏凤之谋第三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六章 建宁郡反第二十七章 雏凤之谋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五章 白发渔樵江渚上第六章 过蜀州第十四章 南蛮来使第十四章 王师北上第十一章 名不虚传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五章 心中有民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十章 诈第四十二章 烧连营陆慷建功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三十九章 求亲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十五章 第一位谋士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五章 大朝议第六章 建宁郡反第二十章 兼听之策第四十五章 并南蛮暹罗来使第十五章 第一位谋士第十四章 王业不偏安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四章 城下搦战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八章 水师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一章 平北郡之战第二十三章 夺诏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二章 又三年第四十三章 汉王义释黄瀚生第二十八章 大战起兮雪飞扬第三十五章 舌战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