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诈

南蛮阵中,大酋长孟杰,此时冷眼看着大夏军队,高声道:“五十万担粮草,莫要忘记!要不然,我顷刻间就踏平蜀南与巴州!”

他第一遍说这话的时候,并未有人在意。此时,又是重复了一遍,大夏军阵中,夏正平闻言,刹那间顾不上许多,大骂道:“野蛮子,休要猖狂,有种的来破我永昌城池啊!”

“哼!明日破城,看你如何应对!”

回话之中,充斥着许多的骄狂与不屑。在南蛮眼中,大夏的南部,就是一块肥肉。

如今的大夏,在周边的国家或者部族眼中,早已是行将崩灭,又怎会有什么地位?

君不见,此时的济州城,皇宫金銮殿上,新罗王朝的使者,正朝奏大夏灵帝:“本国太子登基,成为新任国君,为庆贺此事,恳请灵帝陛下,以辽州与本国接壤的五郡之城,作为贺礼!”

“新罗君上说了,如果贵国不答应,他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御驾西征,亲自取回属于他的贺礼!”

辽州,地处大夏神朝的东北,共计九个郡城,但有五个,和新罗王朝接壤。大夏东北,有一处半岛,那一处半岛,就是新罗王朝的所在地。

许多年前,新罗王朝曾经是大夏神朝及前朝,乃至数个朝代之前的属地。但那里,远离神朝国都,数次发生叛乱,因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从一个州郡之地,发展成了一方附庸国,再到现在的一个独立王朝。

这个王朝,立国的时间不是很长,却兵马强悍,数次在辽州附近,挑起战乱,入侵边境郡城。大夏终究是衰败了,难以抵敌,辽州原先十六个郡,随着战争失败,只剩下了现在的九个郡城。

辽州虽然是皇权达不到的地方,但好歹还是大夏神朝的国土。

新罗王朝来使的话音刚落,朝堂中的百官,面色皆是愤怒,唯独最前的申不易,面容有些淡然,仿佛这些事情,习以为常。

“陛下,万万不可!新罗王朝,乃是狼子野心的国度,已经侵吞了我大夏辽州七个郡城,怎能再送给他五个呢?”

“新罗小国,新君即位,为何不朝拜我天朝大国,反倒以二十万大军相逼,是何道理?”

“欺负我大夏神朝无人吗?父皇,儿臣愿率三十万大军,亲往辽州,抗击新罗!”

这自称儿臣的,却是大夏灵帝的第四个儿子,从军历练,如今已是镇守一方的青年将军了。

说话的人,皆是面呈老态,但也是寥寥无几,他们的心中,都在滴血。哪有这种事情,新罗小国,新君即位,就要我大夏神朝送五个郡城给你们,不送就发兵打我们?

_ttκǎ n_¢ 〇

这不是明摆着的,欺负我大夏神朝如今内忧极其严重吗?若是在往常,小小新罗,焉敢如此?

然而,绝大多数的大臣虽是气急败坏,但终究是申不易提拔上来的官员。见着丞相申不易没有作声,他们也只开口说说,并未放在心上,而实际上,心中另有想法!

我大夏神朝,地大物博,送给你们几个郡城,庆贺你们新君即位并没有什么大碍,毕竟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友谊!更何况,拿五个郡城,避免一场战争,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这些人,并不懂得新罗王朝的贪得无厌与狼子野心了,送给他们五个郡城后,难道就能保证下次他们不会再这般索要?

祖宗打下的江山,竟是如此不值钱,长此以往,整个大夏所有的土地,都干脆送给新罗好了!

一部分人,自是心中不甘,却也无可奈何,谁让丞相申不易把持着朝堂大局呢?

朝堂上的新罗来使,冷眼看着诸多大臣的反应,又是看了看龙椅上的灵帝道:“陛下,难道您忍心看着,五郡百姓,遭受战火屠戮吗?”

大夏灵帝,有些眼神迷离了。他的神色,慵懒灰败,很难看出有什么活力,面容憔悴,一脸疲惫。若是往常,他大概在后宫中,与一众美人喝着酒,听着音乐呢。今日上朝,却是不得已,但他也不想管眼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心中只想着如何寻欢作乐。

他听着新罗来使的言语,很不情愿的哼哼唧唧了两句:“辽州啊,太冷了,你们想要,就拿去吧。丞相,你和众大臣商议一下,如何给他们送这份贺礼!只是不太清楚,辽王答不答应?”

朝臣看着灵帝的这幅样子,心中不由得哀叹,国君如此,神朝焉得不衰?昭明太子被废,快有两个月了,两个月之前,陛下还是好好的,太子还能劝劝,现在倒好,祖宗辛辛苦苦打下的国土,就这么随口一说,答应了人家使臣的条件,真是荒唐至极!

也罢,既然陛下如此,我也不愿意做这个官了。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更有话说三遍如屎臭,皇帝爱怎么整就怎么整,我管不着!

许许多多的大臣,同样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曾经劝谏过无数次,也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强行抗旨,到头来,灵帝该荒唐的照样荒唐,该颓废的照样颓废,丝毫不起作用。更何况,他们都是闲官,手上没什么实权,上奏劝谏,等于白说。

一时之间,朝堂冷寂了下去,没人说话。

只是,有些大臣,这其中包括左善言与那位皇四子,掩面而泣,声音极小,依旧能被听到。

新罗来使,面色极冷,沉声道:“二十万大军,已经陈兵于五郡之外,成与不成,请陛下说句话!”

申不易闻言,面色淡然,走出班列道:“使者莫要焦躁,刚刚陛下已经说了,五郡可以给你们,但是你们得问辽王答不答应?”

“更何况,我大夏是礼仪之邦,贵国新君即位,没有贺礼,怕是不太可能的。只是这贺礼,我们说了不算啊!”

辽王的封地,不止辽州一处,还有与辽州相邻的渤州的六个郡。

申不易的那几句话,说的很明显,我大夏神朝,同意把辽州边疆五个郡城给你们新罗王朝,但是能不能拿的过去,就不是我这个丞相,我们这个大夏皇帝说了算。

想要辽州五个郡城,不管你有没有那二十万大军,都去问问辽王殿下。

不过,从以往的状况来看,恐怕辽王不会答应,还会再生战乱,要知道辽州全部以及渤州一部分,都是辽王的封地。纵然中央决定了,也没有权力命令地方,一切取决于辽王的态度。

更何况,哪有一个藩王,愿意把自己的封地,送给别人的呢?

只是,朝臣都明白一个道理,若是那辽王真的有能耐,恐怕也不会丧失辽州七个郡城了。

想到这些,很多人已然明白结果,那二十万大军,怕是辽王抵挡不住啊。

新罗来使,抬眼看了一下申不易,冷哼一声,甩了一下袖子,转身走出朝堂,丝毫不顾及礼仪:“我新罗王朝,必然亲去辽州五郡,与那里的辽王,会猎于辽水!”

朝堂再次寂静了许多时间,正当太监黄安领会大夏灵帝的意思,想要宣布退朝的时候,金銮殿外,一阵急促的声音,传了进来。

“一千五百里加急!”

待来人进入金銮殿,众多朝臣及大夏灵帝便是听到他口中的话语。

“南蛮孟杰,发兵十万,分取隆江、安阳和南海三郡;又亲自率领六万大军,偷渡蛇谷,准备攻取永昌郡!”

朝堂之臣闻听此言,皆是倒吸了一口气。

我滴乖乖,往年大夏神朝,四处边疆,也只是偶尔有战事发生,怎么今年四处都有?

远的南蛮边疆、西域边陲、东北五郡不说,就说近的山戎,人家差点攻破济州的时间,还没过去三个月呢!

班中早有人走了出来,那是左善言:“陛下,八皇子还在永昌,微臣怕殿下应付不过来,恳请陛下让我前往永昌,辅助殿下。”

左善言现在的心里很不平静,八皇子走了那么多日子,朝政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今天更是有新罗来使,强行索要辽州五郡,陛下连个主意也不拿,直接丢给了丞相申不易。

申不易可不是个好鸟,他会尽心考虑这种事情吗?

如此朝堂,不待也罢,不如借此机会,去往永昌!

“你不提皇八子,朕都快把他忘了呢!回头带一道圣旨,送往永昌,你就在那辅佐八皇子正平吧!”大夏灵帝懒洋洋的声音,传进了众人耳中,旋即起身,“大将军,你是朝之栋梁,这些军机大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大将军张同武,总理全国军政,地位和丞相不相上下,而且他还是丞相申不易的亲家。

众人闻听大夏灵帝这般言语,不由得摇了摇头,怕是这个皇帝,没有什么好盼头了!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永昌郡,自然不知晓朝堂中发生的事情。

郡守府衙之中,夏正平的脸色很是阴沉,盯着在座的几个人。

管理政务官员,并不在这些人之中,他们已经被夏正平派了出去,安抚民众了。

关长云见夏正平许久不说话,头皮一麻,硬声说道:“殿下,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啊!”

今天的阵上,他看的真切,对面的南蛮极尽羞辱,让人甚是愤怒。

但,夏正平却是忍了下来。

这种忍耐度,恐怕不是正常人能所具备的。

夏正平闻言,叹了一口气,脸色放松了下来:“今日阵上失败,是我诈败!”

“并不是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应对,而是我早就想好了这些事情。”

“雏凤何士元先生的办法,虽然好,但是终究是有些纰漏的。南蛮初到,必然疑心重重,谨小慎微,对于粮道的守护,也必然是派驻重兵的;如今我这么一败,定然能够让他们产生骄傲的心理,放松防备。”

兵法有云:骄兵必败。

南蛮见了这一阵胜利,必然产生骄傲的心理,那么他们对于粮道的守备,也就会放松;也就意味着,陈乾率领的那一队骑兵,第一轮骚扰粮道的时候,会很容易得手。

第一次的骚扰,产生的效果往往是最好的,也能够让南蛮兵马,心中有所畏惧,知道永昌郡城中,有高人坐镇,从而不敢胡乱非为!

第二十八章 观其大略第三十七章 贿赂令狐伤第二十四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九章 煮盐、晒盐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三十四章 议取蜀州(下)第二十三章 贾公舞剑,意在皇子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三章 假虞灭虢第四十五章 并南蛮暹罗来使第十九章 时不我待第三十九章 黄瀚生据守隆江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三章 后下手遭殃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三十三章 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第二十四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三十九章 求亲第十四章 王业不偏安第十七章 商量第三十八章 拜见雍王第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十五章 舌战诸官第十三章 对酒当歌第十八章 百年诸侯贼第二十二章 鸿门宴(下)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条第十九章 双喜临门第四章 城下搦战第十一章 名不虚传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七章 安抚民众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一章 晏婴旧事第十五章 女扮男装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违第十一章 裸衣相斗(上)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发,求支持!)第二十八章 观其大略第四十三章 承诺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发,求支持!)第六章 诸侯形势第十九章 攻取彰徳郡第六章 诸侯形势第三十三章 议取蜀州(上)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十九章 双喜临门第三十五章 攻安阳雏凤用计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发,求支持!)第十三章 楚王归降第五十五章 黄瀚生突袭后部,夏正平气死醉龙第十三章 假虞灭虢第三十九章 声东击西第三章 花魁柳如烟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十五章 交易第七章 驳第四十章 无名之主第四十章 许千言第三十章 神医出手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三十二章 牺牲第一章 大旱第十九章 狗急跳墙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三十章 神医出手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一章 名不虚传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二十五章 弑君第六章 水淹建宁郡第三十五章 攻安阳雏凤用计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二十一章 鸿门宴(上)第九章 镇南将军第三十七章 贿赂令狐伤第三十章 七分天下(上)第十三章 假虞灭虢第八章 专卖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二章 又三年第十四章 王业不偏安第三十二章 七分天下(下)第十章 襄州雏凤第十三章 楚王归降第三章 三堂会审第二十九章 头盔第四十四章 雏凤计取交州地第十六章 张冠李戴第七章 安抚民众第七章 狠角色第三十七章 贿赂令狐伤第三十八章 拜见雍王第四十一章 效仿旧事第三十二章 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