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忽悠

听着公羊假的话,夏正平不由得一惊,没想到这个叫做百里子明的断臂之人,竟然有如此见解。

这个人物,自己必须去拜访,拜访之时还必须要带着万分诚意才行。

当下,夏正平便有了计较,吩咐公羊假与南山客,做了些安排,准备拜访百里子明。

瑞和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襄阴郡的郡守府衙前,一辆马车缓缓驶来,旋即从其中跳下一人,那人不是别人,却是夏正平。

“几位来此何干?”

把门的卫士,见着来人气宇轩昂,不由的心中一颤,这人不能惹!

“永昌萧正,拜访襄阴郡郡守莫晟莫大人!”

夏正平回到馆驿之后,拆开过柳如烟给的那份帛书,是有关于希望夏正平去襄阴郡郡守府衙仕官的内容。夏正平自然知道这是襄王的用意,但他又不好驳了襄王的面子,更是想要拜访百里子明,因而他顺水推舟,就来到襄阴郡郡守府衙!

“哎呦,原来是萧公子啊?我家大人,早已经是望眼欲穿了!”

卫士谄媚的声音传入夏正平的耳中,夏正平一阵厌恶,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还是报以微笑道:“即刻通报你家郡守!”

卫士闻言,旋即小步跑进府衙,须臾之后,出来拱手道:“我家郡守,现在政事堂中,已经摒除诸位大人,单独会见萧公子!”

这个卫士也是个机灵人物,他也是知道那一日有个叫做萧正的公子,赢得了柳如烟姑娘的芳心,文武全才,惊艳诸多士子。自那日起,襄阴郡的诸多人物的口中,都在讨论着这个叫做萧正的人。

现在,他就站在自己面前,卫士自然要恭敬近乎谄媚,以求夏正平能够提携自己。毕竟,这个人,是刚刚郡守大人下令,亲自招待的人物。

夏正平自然看穿了卫士的心思,但他并没有什么反应,反而是吩咐公羊假:“公羊老伯,你与我一道进去!”

南山客与关长云闻言,便是相互点了点头,站在了马车外,望着夏正平与公羊假离去。

襄阴郡,府衙政事堂内,莫晟一人,正坐在桌案前品茶。

忽的,大门外传来脚步声,莫晟神色一怔,便是急速走出了政事堂。那脚步声,正是夏正平与公羊假发出的。

“萧公子,您来了!”莫晟面带笑意,卑躬屈膝的样子,让人好笑,“我家主公吩咐过了,您且上坐!”

夏正平闻言,点了点头,快步走入政事堂内,坐在了首座上。正如卫士禀报的那一样,政事堂内的确只有莫晟一人。

“襄王召我为官,我本是极为欣喜的!”

夏正平喝了一口茶,缓声说道,但却顿住了。

那一边的莫晟,听着夏正平这么说,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这个萧正不是来寻我仕官的?若是如此,我该如何向我家主公交代?

他面露难色,有些别扭的开口道:“公子前来,却是我襄阴郡的荣幸。常言道,学而优则仕,既然公子有那么好的才学,难道就不想在这一方襄阴郡,做个管,治军理政,将来也好参与襄王的大业?”

在莫晟看来,萧正和一般士子,是一样的。都应该有着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也都以做官为目的。那一日的望月台下集会,他也是去了。结束之后,襄王就留给自己口信,要自己务必劝这个萧正留下,进行仕官。

正因为如此,莫晟才会抬出学而优则仕的理由,目的就是让夏正平无法反驳。

然而,夏正平终究不是平常人,他的言语之中,并没有将不做官说的死死的,还是留有余地的,至少给自己留了言语上的退路。

“郡守大人想多了,我今日前来,却是奉襄王谕旨而行!”

夏正平说着,就把襄王的那一份帛书拿了出来。

莫晟见此,背后就冒出冷汗来,天啊,自己差点搞了个乌龙,人家就是奉谕旨而来,自己却开口规劝,实在是没有摸清对方的心思啊。

不过,莫晟并没有将这一表情表露出来,他接过夏正平的帛书,仔细阅读起来,果真是襄王的邀请书,希望萧正留在襄阴郡仕官。

“既然是奉谕旨而来,不知足下希望处理哪一曹的事情?”

莫晟陪着小心,这个萧正,是襄王亲自交代下来,用心挽留的人物,自己千万不能出现什么差池,说不定自己的升迁之路,还得指望着这个萧正呢。

“这个,却是不急。”夏正平开口,“我最近三个月的时间,要游历荆襄九郡,并不着急仕官!”

莫晟听着夏正平一说,心中却是有些疑惑,看样子刚刚的猜测是有些搭边的,眼前的这个萧正公子,并不是前来仕官襄阴郡的,而是有着其他的事情。想着这些,莫晟便是开口询问:“公子既然不想仕官在襄阴郡,只是想游历荆襄九郡,但不知为何要声称奉谕旨而来?”

既然是奉谕旨而来,那就意味着这个萧正公子,应该是答应了襄王的要求的。怎么,此时此刻却是反悔?这一点,着实让莫晟有些不解。

“此番前来,虽然不是为了仕官,但有一件事想要求助于大人!”

夏正平不想磨蹭,他只想忽悠这个莫晟,将百里子明交给自己。

他顿了顿,略微思索了一番,继续说道:“若是想要我仕官,也是可以的,只是郡守大人能否答应我一个条件?”

莫晟心道,这个萧正应该不会耍什么花样,提的条件应该能接受,便是说道:“公子但说无妨,如果在下力所能及的话,定然帮您办到!”

夏正平等得就是莫晟的这句话,公羊假立在夏正平身后,嘴角弯了起来,这正好中了夏正平的计谋,然而这个莫晟还稀里糊涂的样子,尚未察觉出来。

莫晟的话音落下,就见夏正平面带难色,变得哭丧起来,惊得莫晟神色恍惚道:“公子,这是怎么了?难道公子要求的事情,在下办不到?”

他自信自己身为一郡之郡守,应该没什么东西能够阻挡得住自己,可惜他不是夏正平这般有见地。

夏正平偷眼看向莫晟,见他神色恍惚,就知道被自己忽悠住了,旋即放声大哭:“我恳求郡守大人,救救我的一位亲人!”

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斗将首胜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六章 考校新官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十章 要抢王的女人第十章 劝进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十一章 张富贵的作死秀第四章 城下搦战第二十六章 窃国之贼第五十二章 还有谁!第二十四章 蜀王急信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战(下)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五十五章 黄瀚生突袭后部,夏正平气死醉龙第四十二章 烧连营陆慷建功第四十一章 效仿旧事第三十一章 晏婴旧事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十八章 百年诸侯贼第十二章 血溅三步第二十章 认死理的程汤第四十章 屯田制(第二卷完)第二十二章 病重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三章 后下手遭殃第八章 夺权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七章 得捷报汉王赏军第四十三章 承诺第四十九章 矫诏第七章 官商第三章 花魁柳如烟第四十一章 效仿旧事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二十章 汉王第四十七章 申不易御驾亲征第十章 三十万大军第八章 巡查街道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四十三章 承诺第十一章 称帝第四十三章 汉王义释黄瀚生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三十九章 黄瀚生据守隆江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十六章 忽悠第三十一章 晏婴旧事第九章 镇南将军第十五章 第一位谋士第八章 专卖第四十七章 夺军第三十一章 回马枪第四十三章 汉王义释黄瀚生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三章 不改制,死路一条第十一章 称帝第四十章 无名之主第六章 过蜀州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十六章 张冠李戴第二十五章 大朝议第二十章 汉王第十六章 六籍第三十二章 战国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十二章 约法三章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三章 初见成效第二十章 认死理的程汤第二十三章 贾公舞剑,意在皇子第八章 水师第五十三章 荆州醉龙三连输第四十七章 夺军第九章 镇南将军第三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十三章 题字第四章 城下搦战第四章 大事不好第三十九章 黄瀚生据守隆江第四十五章 乱政皇子第六章 诸侯形势第五十一章 杀薛离第三章 滚滚长江东逝水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三十七章 得捷报汉王赏军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二十二章 大曹正第五十五章 黄瀚生突袭后部,夏正平气死醉龙第十二章 永昌改制第十三章 假虞灭虢第九章 煮盐、晒盐第十七章 师出有名第三十二章 牺牲第二十五章 烽火台上狼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