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嫁二

黎明的曙光照进万胜门外一间小小的土地庙里,盘膝端坐在廊下,枯干的仿佛只剩一把枯骨的老和尚睁开眼,迎着朝阳,眼睛渐渐眯起,阳光越来越刺眼了。

高大的白衣僧人衣服有些污脏,端着只盛满水的斑驳的铜盂,从土地庙后面过来,“师父,喝口水吧。”

老和尚站起来,示意僧人将水倒到他手上,慢慢净了手,再用手接水,一下一下擦在脸上。

一盂水用完,僧人急忙往后,又取了一盂水过来,连取了四五盂水,老和尚才抖了抖手上的水,吩咐僧人,“把那件干净衣服拿来。”

僧人脸上闪过丝惊愕,应的却极快,“是。”

僧人放下铜盂,从廊下脚落里拿了个小包袱,取出件干净僧衣,上前侍候老和尚换了衣服。

“这些年,多谢你的照应。”老和尚动作缓慢的系着衣服带子,声音和动作一样缓慢。

僧人带着丝丝惊恐,眼睛一点点瞪大,“师父,你……”

“我要进城了,你不用跟着,以后也不用了。”老和尚看着僧人,缓缓却郑重的欠了欠身,“这些年,多谢了。”

“师父,”僧人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师父,我发过誓愿,此生此世追随您,要一直追随您,您不能……”

“我知道,你的誓言,到今天就圆满了,此生此世就到今天。”老和尚没扶僧人,往后退了一步,双手合什,微微欠了欠身,正要转身走,僧人膝行两步,拉住了老和尚的衣襟,“师父,您身边不能没有弟子,弟子……”

“这一次不行。你不能跟着,我没法带你。”老和尚转回身,看着急切中透着惊恐的弟子,微微闭了闭眼,顿了好一会儿,才接着道:“你就在这里等着吧,三天,等到第三天,等不到我……或是,等到了什么,你就知道了,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好了,松手吧,到时辰了。”

僧人松开手,直直的跪着,看着老和尚步履缓慢的出了土地庙,往万胜门过去。

黎明的阳光洒满京城,喜庆的鼓乐声中,头一抬嫁妆上放着太后赏赐的金嵌玉如意,出了永宁伯府大门,精神抖擞的往秦王府过去。

霍老夫人和徐夫人并肩站在二门里,看着一抬抬一嫁妆从眼前抬出去,徐夫人看着看着,眼泪出来了,“连阿夏都出嫁了。”

“这就是为什么都要养儿子,不肯养闺女。”霍老夫人也有几分感慨,“这闺女养大了,就得嫁出去,真是摘心一般。幸好,嫁的不远,也就隔了几条街。”

“可不是。”顿了顿,徐夫人声音落低,“七姐儿回南的时候,大嫂难过极了,虽说……唉,唐家也真是,贤哥儿在京城,非得让七姐儿回南干什么?真是想不通。”

“这事儿你别多话。”霍老夫人斜了眼徐夫人,“你大嫂是明白人,唐家这是为了七姐儿好,你别多问。”

“嗯。”徐夫人低低应了声,这些年,她还是不懂朝里朝外那些曲里拐弯的事,不过,她至少知道了,不多问不多听。犹豫了片刻,徐夫人往霍老人人身边挪了挪,靠近些,低低问道:“听大嫂说,大老爷年里年外要回来了?”

“我也这么听说。”霍老夫人也落低了声音。

“大哥儿媳妇前儿跑我这里哭了一场。”徐夫人又挪了挪,紧挨着霍老夫人,她性子柔和脾气好,又事事处处替人着想,如今这家里从大奶奶赵氏,到几个有头有脸的管事嬷嬷,有什么事都喜欢找她说说。

“又是为了大爷纳的那个小妾?”霍老夫人明了的问了句。

“嗯,生了个儿子,老大媳妇抱怨上大嫂了,说是老大当初跟着大老爷去秦凤路时,她就想跟着去,是大嫂不肯,要是她跟去了,哪会有什么小妾不小妾的。”徐夫人连声叹气,老大媳妇抱怨大嫂,大嫂有什么办法?大老爷不也纳了个什么书香人家的才女,也不知道生下一男半女没有。

“这男人要纳妾,她跟不跟在身边都得纳,这怎么能怪得着她婆婆?老大媳妇是个糊涂人。唉,”霍老夫人叹了口气,抬手在徐夫人胳膊上拍了几下,“你那个大嫂,就是看着光鲜,真论这日子,她可比不上你,比你差得太远了,唉,也是个可怜人。”

“我也这么觉得,从前在太原府的时候,不是,是到横山县之前,也不对,在横山县的时候,我不羡慕大嫂羡慕的不得了,唉,想想,也就是这几年,我才觉出来,大嫂真是太不容易了,别的不说,就大老爷这小妾一个接一个,从从前到现在,就没断过,就这一条,唉,阿夏说大嫂早就不放心上了,这话我是不怎么信,就算现在不放心上,那当初呢?年青的进修呢?年青的时候,肯定放不开,当年,大嫂是怎么熬下来的?我仔细想过,换了我,我是熬不下去,这事不能多想,一多想,就替大嫂难过的睡不着觉。”

徐夫人越说越感慨,“难得大嫂,从来没抱怨过。太婆,阿夏嫁的是王爷,这以后……阿夏那性子,这事儿,我都没敢想过,阿夏得多煎熬?我简直……”

徐夫人眼泪又要涌出来。

“大喜的日子,你瞧你,这都是哪跟哪?”徐夫人这话,霍老夫人没法答,也不愿意多想,斜着徐夫人,将话题扭歪过去,“这嫁妆早呢,站了这一会儿,脚就酸了,这人上了年纪,真就不中用了,想当年,我站着听戏能听一天,走吧,到你大嫂那边看看。”

徐夫人忙上前扶着霍老夫人,两人沿着路边,逆着嫁妆队伍进了二门,往严夫人理事的花厅过去。

一抬抬嫁妆流进秦王府,二门以内,阮夫人统总,和长沙王世子妃唐夫人一起,安排王府内诸事,王府的总管事婆子们各司其职,看着一抬抬的家俱抬进院子,摆放进各屋。

一大早就出门,在礼部的陪同下祭祀这里那里的秦王回到王府时,家俱已经都抬进去摆好,正往里王府里抬进来的,是一抬抬的金银玉器。

秦王站在二门里,看着流水般一抬抬进来的嫁妆。金拙言落后半步站着,看着那些闪动耀眼的嫁妆,却有几分心不在焉。

“正院已经布置好了,阮氏让府里的人都出来了,照规矩,到明天新娘子嫁进来之前,那院子里谁都不能进去了。”陆仪从二门里迎出来,看着秦王先笑着禀道。

“要明天才能嫁进来?”秦王脱口一句出来,立刻觉出不妥,“我是说,礼部是说明天不用亲迎?”

陆仪两根眉毛一起挑的老高看着秦王,金拙言干脆笑出了声,“明天就嫁进来了,就一天了,多少年都等了。”

“咳,”陆仪拳头抵着嘴,先用力咳了一声,努力显的若无其事道:“是,王爷不用亲迎,这是礼部拟定的,原本礼部是拟了亲迎,后来是皇上发了话,皇子都没有亲迎的理儿,王爷应该比照皇子,这个,前儿跟王爷禀报过。”

“我不是……这没什么,阿夏爱热闹,没什么事儿。”秦王被金拙言毫不客气的笑声笑的有些窘迫起来。

“王爷还是不亲迎的好。”金拙言笑的不客气,话也不怎么客气,“这几年,京城这拦门的风气,越来越不得了,都是阿夏挑起来的,你要是亲迎……”金拙方撇着嘴,斜着秦王,“只怕连傧相都挑不出来,谁敢哪。”

“那倒是。”陆仪笑出了声,“阮氏听说你不用亲迎的信儿,念叨了好几天,说要是你亲迎,她说什么也得到永宁伯府看这份热闹。”

“皇上不让你亲迎,真是替你着想,要不然……”金拙言拖长声音,“连我都想出几个主意,让那帮小娘子好好热闹热闹。”

秦王看看金拙言,再看看陆仪,看看陆仪,再看看金拙言,哼了一声。

“明天很快的,睡一觉就是明天了。”金拙言又笑出了声,往秦王靠近一步,带着几分体贴低声道。

一天的热闹忙碌之后,摆满半个永宁伯府的嫁妆都送进了秦王府,永宁伯府中阔朗了,仿佛也安静了许多。

除了明萃院。

天还没暗下来,明萃院里就灯火通明。

明萃院里有点儿乱。院子里,三四拨人你对着我,我对着你,谁都不想退让,谁也不敢往上,只看着上房的纱帘,等着从里面发一句话出来。

来侍候新娘子沐浴开脸换上吉服的人,金太后挑了几个人过来,礼部照规矩从官媒中挑了七八个人过来,严夫人先前不知道,早就请了这京城有名香水行和开脸婆子,三拨人面在相对,各自干笑,不敢退让,又不敢上前。

一院子的人站的腿都酸了,上房帘子掀起,端砚出来,笑容温婉谦恭,先冲众人团团见了礼,“我们姑娘说:诸位嬷嬷辛苦了,都请进来吧。”

端砚说完,退一步站到门侧,伸手打起帘子,欠身往里让满院子里的嬷嬷。

李夏坐在榻上,端着杯茶慢慢抿着,看起来十分安然闲适,见诸婆子都进来了,放下杯子,坐直,冲站了满屋的婆子微微欠身笑道:“烦劳诸位嬷嬷了。”

满屋的婆子急忙此起彼伏的曲膝行福礼还礼见礼七嘴八舌,“姑娘言重了。”“不敢当,姑娘客气了。”……

李夏等诸人见了礼客气完重新安静下来,才微笑道:“嬷嬷也知道,我年纪轻见识少,今天这事……”李夏眼皮微垂,带着几分羞涩难堪,“实在不知道怎么办,还请嬷嬷们帮我拿个主意。”

端砚已经跟进来了,垂手立在门旁,微笑着看着诸人。

三拨婆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领头的三个婆子都是经多识广,人精中的人精,几个目光对视之后,三人前后不差什么的冲李夏曲膝笑道:“姑娘出嫁,是咱们京城这几十年最热闹的事儿了,我们这一行的,也不瞒姑娘,能来侍候姑娘出嫁,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若论侍候沐浴,是香水行最好。”领头的三个婆子几句话,几个眼神之间,已经达成共识,领了金太后吩咐,从宫里出来的婆子瞄了眼香水行几个婆子,曲膝笑道:“请这几位嬷嬷先侍候姑娘沐浴,姑娘看可合适?”

“我也觉得这样最好。”李夏微微欠身,十分客气。

领头的三个婆子暗暗舒了口气,这大喜的事,是无论如何也要喜庆无比的。

李夏洗了有生以来最复杂最讲究,也最花时间的一次沐浴,之后她好象睡了一会儿,又好象就是一眨眼,就又起来,端坐在铜镜前,由着她已经分不清是太后指派出来的,还是礼部那些官媒,或是大伯娘重金请来的两个婆子,一个手指着缠着大红绵线,一边咬在嘴里,一边缠在两根指头上,开始绞去脸上的汗毛,另外两个婆子,各自飞快的从滚烫的开水中捞出鸡子,飞快剥开,在李夏脸上滚来滚去。

红绳绞在脸上,一阵阵刺痛,不等刺痛坐实,滚热的鸡子就按上来,一阵说不上来的舒服感觉在脸上铺开,这份刺痛和舒服的飞快的交替,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红绳绞的很快,鸡子也滚的很快,婆子举着铜镜送到李夏面前,镜子里的那张脸,也不知道是因为这灯光,还是因为被滚烫的鸡子滚过,显的比平时红润了许多,因为红润,而显的格外容光焕发。

李夏深吸了口气,几个婆子笑起来,放下铜镜笑道:“时辰还早,姑娘还能歇一会儿,丁家二奶奶她们在外头呢,姑娘是睡一会儿,还是叫她们进来说说话儿?”

李夏犹豫了片刻,看向端砚道:“请八姐姐进来说说话儿吧,我有点儿……怕。”

“是。”端砚抿嘴笑着,曲膝应了,后退几步,出门去请李文梅等人。

几个婆子凑趣的笑着,说着吉祥话儿,垂手往后退了几步,退进净房,等着吉时到了,再来侍候梳理打扮。

第518章 乱相强者第443章 一个大人物第405章 朱喜入案第497章 城外第213章 到家前一天第237章 交锋要文雅第377章 人情不经是不知道滴第539章 姑奶奶们第391章 圣心不可测第449章 一个比一个淡定第337章 深藏功与名第575章 蛛丝第501章 看个热闹第513章 济难第375章 各有艰难第340章 作主第621章 不过尔尔第163章 劝留第479章 信和信使第50章 没有无缝的蛋第340章 作主第699章 此一世的你 之五第583章 就位第642章 两位和两位第717章 追夫记 之一第598章 两端第615章 新案和旧案第573章 除夕第268章 想法太多第101章 全扯进来第112章 有心结好第613章 碾压第118章 柏乔第634章 一口入骨第727章 插播 茶余饭后第394章 善事第148章 这心大的第495章 没有无缘无故的好第246章 红脸白脸一肩担第725章 追夫记 之九第419章 要恭喜的好事儿第97章 好媳妇第715章 此去经年第536章 算和计第352章 简直是当娘的心肠第627章 各有打算第495章 没有无缘无故的好第547章 喜忧第273章 紧急军报第297章 有心无心挑个事儿第298章 振夫纲第464章 友第387章 都是聪明人第116章 交了个朋友第71章 再明理也是酸的第33章 从上往下第571章 有去有来第480章 顺心和糟心第568章 宴聚第151章 姑嫂闲话第210章 谁请都不去第519章 二个二货第577章 各自落子第719章 追夫记 之三第320章 惹事和生非第27章 哪儿来的闲气第72章 大局大势第71章 再明理也是酸的第387章 都是聪明人第310章 大婚三第576章 不孝啊第98章 县尊县尉和师爷第6章 罗帅司的到来第306章 偶遇第388章 都得撑住了第639章 明见第65章 京城来了位李三爷第538章 这一路上第643章 番外五 那位陆将军之五第120章 下查民情第264章 兄弟第57章 刺心的话得说第436章 明智第182章 偶遇第560章 多想无用第687章 番外二十五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五第594章 交接第690章 番外二十八 那位陆将军之二十八第703章 此一世的你 之九第347章 锦与灰第354章 宫宴一第276章 担责第96章 好姐姐第67章 追而求之难第587章 各自出手第627章 各有打算第400章 渔和鱼第6章 罗帅司的到来第295章 满园红霞第608章 层层叠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