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天下之大,兴亡皆苦

册立太子的消息经由大唐最为自豪的驿路,星夜传至各方。尽管尚未行册封之礼,可虚悬将近一年的东宫储位最终有了主人,这却已经毫无疑问。只不过,武惠妃去世追赠贞顺皇后,大多数州县官员都认为寿王李瑁乃是最可能的太子人选,而忠王李多年不显山不露水,几乎少有人认为他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故而接到这样的消息,也不知道多少人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而杜士仪在得到这个消息的同时,也得到了固安公主的另一封急报,说是玉奴被天子命人送回了玉真观。然而,这样听似很坏的消息,却是他在设计武惠妃之前就最想看到的,不论如何,玉真公主怎么都会护着这个徒儿,这反而是最好的结局。长长舒了一口气的他甚至想到,若能趁此让玉奴和寿王离婚,然后让其就此远走高飞,那必然会更加圆满。想到这里,即便如今身在寝室,他仍是少不得立时提笔,给固安公主写了一封言简意赅的信。

王容在旁边听得分明,见那狼卫接过密信后,熟门熟路地藏在了刀鞘的特制夹层,磕过头后便随着虎牙离去,她便挨着杜士仪坐下,轻声问道:“东宫既然有了新主,废太子李瑛和李瑶李琚三人不知如何了?”

“总算咱们那位陛下并未派人前往赐死,他们三人都逃得一条性命。可贬所不在一处,如果一直郁结于心,养尊处优惯了的他们恐怕未必吃得消。所以,通过长安城的渠道,种种消息变化,我都让人及时知会了他们三个。想来知道子女有人照料,而入主东宫的并非寿王李瑁,他们也许能够多熬一两年。而等到陛下的目光从他们身上离开,也许就能想个办法,让他们就此瞒天过海,隐姓埋名到其他的地方去生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曾经有那样尊贵的身份,可如今却几乎一无所有,还能到哪去?”

“幼娘,你错了,这个天下,并不只有大唐,否则我也不会让罗盈和岳五娘陈宝儿费尽心思于漠北建下基业。极西之地,大食曾经与大唐争夺西域,如今也依旧雄踞西方,而更遥远的地方,还有法兰克,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大唐虽然幅员辽阔,万邦来朝,可如果自诩为天朝,目光仅限于此地,那也不过如此了。踏出这个国家,他们还能看到更辽阔的天空。”

杜士仪当年就曾经用这个话题引诱过王昌龄和高适,以至于两人远游西域。然而,由于大食对西域的蚕食,他们的行程就只限于葱岭以东,再西边就难以涉足。兼且他们都是以经世济国为己任的士人,不可能和逐利的商人一样前往更遥远的他乡。可是,李瑛李瑶和李琚不同。他们有父亲,有妻儿,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几乎和他们割裂了开来,天下之大,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王容并不是第一次听杜士仪提及天下之大。可这一次,杜士仪的口吻截然不同,就仿佛他的脚步并不限于大唐,而是去过那些异国他乡似的。沉默了片刻,她没有试图反驳,而是低声说道:“那回纥之主骨力裴罗既是要派使臣前往长安,会不会就此引诱陛下生出灭突厥之心?”

“契丹远远弱于突厥,当年可突于更是掀起了滔天战火,历经信安王和张守畦两位名将屡次进击,也不过杀了可突于,尚未达到覆灭契丹的效果。而且,这还是有奚人度稽部以及一些部族从旁助战的效果。当然,白山黑水的地理条件也限制了大军进击的效果。可即便如此,有契丹的先例在前,陛下就算再急功近利,也不会认为真的就能够一战倾覆突厥。所以,要打突厥,那就只有一个字,拖把局势搅得越复杂越好。否则,突厥一灭,我便难以安居朔方。

尽管杜士仪对忠王李同样谈不上什么好感,可至少比寿王李瑁入主东宫,玉奴成为徒具虚名的太子妃来得强,故而这样一件事,他自是随大流地上了贺表。然而,另外一个消息他就没法高兴得起来了。

崔希逸尽管在河西节度使任上对吐蕃打了一场胜仗,月前又和杜希望联手,击退了吐蕃一番攻势,然而因为自己始终因为失信而耿耿于怀,即便杜士仪和杜希望都曾经在之前回京述职时帮忙遮掩,可李隆基却因此对其颇有微词,竟是将其转迁太原尹。太原尹坐镇北都,兼领北都军器监,可这次崔希逸竟然没能兼领河东节度,一时人人都知道,他这算是失宠了。

而转任河西节度使的竟然是李林甫的旧交,与其好得能穿一条裤子的萧炅。面对这样一个坏消息,杜士仪唯有庆幸南霁云如今在陇右节度杜希望麾下,杜希望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至少是性格直爽的实诚人,南霁云总不至于无用武之地。否则,若是不幸归在萧炅麾下,他就不得不上书力争把人调到朔方来了。而与此同时,李隆基也算真正和吐蕃撕破了脸,河西陇右之外,又分派王昱任剑南节度使,竟是打算分三路抗击吐蕃。

而赤岭上那座当初杜士仪亲自撰文,李俭亲自监督打造,才矗立了不过四五载的大唐和吐蕃界碑,也就此化为了一堆碎石。

这天晚上,李俭破天荒亲自带着酒前来邀杜士仪小酌,说到被毁弃的赤岭界碑,他不禁百感交集,给自己满斟了一杯一饮而尽后,便不无苦涩地说道:“我虽说是宗室,但其实和帝室已经关系很偏远了。我很早就没了父亲,他战死在王孝杰领衔征契丹的那连场败战中。说实在的,则天皇后在位的时候,别的都不说,可对外的战事几乎连连败退,直到她死了,这才渐渐各有起色。而我自己当初也曾经在幽州呆过,深知打仗是什么光景。”

他重重放下酒杯一抹嘴,这才带着几分醉意说道:“上头的将帅都想打仗,因为这样才有军功,才能向上爬,可下头的兵卒没有一个愿意去战场下死命拼,因为如今不比大唐建国之初,只要有军功,就能分田地,封勋官,子孙有仕进之途,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事,现在,即便你勋封上柱国,可儿子连求一流外吏员好缺都未必容易,更不要说入仕……所以,军中逃兵此起彼伏。也就是这些年不用府兵,改为募兵,这才有所扭转。”

“因为利令智昏的属官,贪得无厌的阉宦,由此挑起边衅,以至于大唐和吐蕃的界碑就此毁弃,这确实很可惜。

杜士仪附和了一句,惋惜之色溢于言表。能够理解李俭的郁闷,当初因为牛仙童的自作主张,他自己也明明有过很好的进击机会,可却还是放弃了,如今想到河陇如此局面,他曾问过自己是否有过后悔,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古语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尽管他还不至于厚脸皮到自诩为善战者,可他至少知道什么仗需要打,什么仗不需要打

只希望他遣张兴入吐蕃为使臣,费尽心思和金城公主建立的渠道,不会就此废弃

更何况,如果打,该如何用人,如何分派,这才是最重要的杜希望也许可堪镇守陇右,而萧炅却绝对不是节度河西的好人选,至于王忠嗣嗤之以鼻,皇甫惟明却极其亲近的王昱,他更是觉得此人担任剑南节度使简直匪夷所思观其升官之路,竟比他和王忠嗣这两个升官迅猛的人更快

可这个王昱有什么战功,有什么政绩?

李俭一夜宿醉,杜士仪便留了他在灵州都督府中宿了一夜,可天明时分,他正命人将这位朔方节度副使送回居处时,却和匆匆而来的来稹撞了个正着。面带戚容的来稹一见杜士仪,便双膝一软,径直跪在了地上。杜士仪吓了一跳,连忙疾步上前去搀扶他。

“好端端的这是于什么?”

“大帅,家父……家父过世了”

面对这样一个噩耗,杜士仪不禁愣了神,良久方才反应了过来。倒吸一口凉气的他连忙用力将来ii拽了起来,随即沉声说道:“先别急,随我回灵武堂慢慢说。”

等回到灵武堂,来稹说起大清早灵武城门开启之后,来自龟兹镇的使者便叩开了他的家门,报知了这样一个消息的时候,一时平日得理不饶人最是刚强的这位青年竟是泣不成声:“父母在,不远游,我却只因为一己之私,弃父亲于不顾,更是远仕朔方,使得不能尽孝于父亲膝下我对不起大帅信赖器重,只请解职回安西,料理父亲后事。”

面对这样的要求,杜士仪当即点头答应道:“这是你身为人子应有的孝义,我会即刻拨牙兵百人护送你回龟兹镇。等你扶柩回乡守制期满,如果愿意回来,我随时虚位以待”

来ii深知杜士仪用人极准,而且他比起郭子仪之沉稳多谋,大气自如,仆固怀恩之勇,全都差距颇大,自己若是离开朔方,一定会有人补上自己的位子,异日回来时过境迁,还不知道会如何。所以,听到杜士仪不但派兵护送他回去,而且还做出了这样的承诺,他只觉得铭感五内,复又下拜道:“蒙大帅不弃,来稹方才能够以弱冠入幕,至有今日。将来等到我为父亲守制期满,定当回来报效,为大帅马前卒”

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356章 盟友第720章 忽悠和跑官第154章 今夜星光灿烂第1202章 见杜则喜,人心向背第65章 玉真公主第1063章 公道人心第1166章 亲临前线第297章 投胎是个技术活第165章 颜氏家风,夫人...第165章 颜氏家风,夫人...第101章 珠联璧合访张旭第1030章 群起待攻第1261章 大唐还有救吗?第227章 大义之名第448章 拒之门外,三尚四论第818章 杀鸡儆猴第35章 功成以何报第992章 漠北震,陈司马第882章 股栗无人言第1273章 名不正言不顺的新君第523章 风云际会第741章 帐下文武皆英杰第556章 囚徒困境,商道命脉第4章 司马第333章 死生一线间第193章 一日看尽长安花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18章 美人飘渺,功成身退第234章 奚族之主,杀机隐现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1052章 节度进京,群英荟萃第258章 聚散有时,赠君部曲第586章 羽翼渐丰,天子好玄第450章 挤走上司的前奏第1150章 过马嵬驿不见君第499章 以直报怨第872章 心狠手辣第225章 蓟北楼上夕阳会第896章 漠北乱局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检第292章 硕鼠硕鼠,床头打架第1081章 双杀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气第1101章 打死你这混蛋!第951章 大军调停第1117章 节帅之雄心第152章 鹬蚌相争,渔翁...第836章 生死之间跨一步第954章 天无二日第790章 荐君使吐蕃第1271章 复推又见轩然大波第38章 手拨琵琶亦青春第121章 曲如珠玑因定策第1261章 大唐还有救吗?第818章 杀鸡儆猴第998章 英主的条件第856章 请君镇胡户第1113章 一呼百应第282章 一箭双雕第900章 如人父母第836章 生死之间跨一步第1039章 将星云集第954章 天无二日第386章 大胆十三娘第994章 围困示威第938章 司马昭之心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587章 戮力同心第615章 请云州过所第238章 剑势飒沓如流星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1165章 当头一棒向天子第1256章 不记名投票推举第1001章 利诱韦坚第231章 稚子之心第532章 铁骨柔情第228章 送卿回京,与君惜别巡第644章 计臣末路第55章 琵琶声后胡腾舞第923章 九天之上炸雷响第1124章 拥戴太子第150章 自留虎穴第689章 大考之争第1145章 严防死守第174章 竞相染指第1174章 薛嵩请降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636章 夏屋隐逸第721章 捷足先登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335章 直谏的艺术第1024章 念君旧恩情第752章 飞箭传书第1030章 群起待攻第1032章 御前诉衷肠第1010章 各部来贺,巍巍气象第1011章 人生有取舍第763章 百事农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