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第391章 仗义方为友

大约是体恤此次出为刺史和县令的官员,高官多是清望官,而低阶的拾遗御史们,也多是官低职要的清要官,如今要离京赴外任,少不得有人心怀感伤,因而李隆基早早授意,不用太过拘泥于赴任时限。杜士仪又历经如是一场风波,本打算这几日好好安抚为他担忧的各位亲友,也要去一趟玉真观和金仙观。可杜十三娘既然说杜思温有要紧大事见他,他自然立时三刻出城赶往了朱坡山第。

见面之后,他谢过老叔公帮忙度过了此次惊险的劫难,却见这位朱坡京兆公招手示意他上前两步。

“王守一如今在蓝田驿。”见杜士仪顿时一愣,杜思温便淡淡地说道,“他通过宫中内侍,把当初他那父亲为了圣人生辰而变卖的一件东西送了上去,试图借此挽回圣心。事到如今方才想着这等事,他未免太过想当然了。”

对于杜思温的说法,杜士仪心中深以为然。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杜思温突然又轻声说道:“之所以对你说此事,是因为姜度那小子大约是好容易等到仇人穷途末路,却见人停留不前,于是他今早悄悄离开家,应是往蓝田县去了。此事可大可小,你当初和他交情不错,又替姜皎说过公道话,此次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索性再管一管这桩闲事。天水姜氏也是关中世族,别在这当口一时冲动,坏了姜皎宁可殒命,也要保住子孙后嗣的苦心。须知你当初解试之前遭人劫杀的案子,我也请托过姜皎帮忙。这次楚国夫人发现姜度失踪,知道你说话姜度肯听,特意来求我,所以我也只能找你了。”

杜士仪没想到姜度看似近来安安分分,竟然还有这等打算,登时吓了一跳,也顾不上杜思温怎么消息这么灵通,立时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下来。他正待往外走,杜思温突然又开口叫住了他,竟是沉默片刻方才嘱咐道:“太子那儿就此为止,日后千万不要再有什么纠葛。当今圣人提防东宫之心,怕是比从前历代天子更甚。大唐立国至今,除却当今圣人,第一任太子就没有一位平安登基的!”

便装出了朱坡山第,只挑选了赤毕一人相从,上马疾驰往蓝田县时,杜士仪不禁借此空闲思量杜思温的话,这一想便不禁悚然。

高祖太子李建成死于玄武门之变;太宗第一任太子李承乾被废身死;唐高宗李治第一任太子李忠被废;中宗先后两次册立,第一次登基册立的太子李重润被杀,第二次登基册立的太子李重俊兵败身死;而到了睿宗,李隆基身为第一任太子能够登基,还不是通过政变来的?在这些太子之外,尚有高宗第二任太子李弘死得不明不白,第三任太子李贤被废身死……大唐开国百多年来这段历史,不知道是多少皇族的血铺垫而来的。

“郎君,郎君,蓝田县到了!”

杜士仪这才恍然回神,心中苦笑不已。太宗玄武门之变的成功足以给予后人莫大的激励和鼓舞,因而整个唐朝大约是整个中国历史中,储君政变或者被废身死最多的一个朝代。这些他眼下也懒得思量了,眼看城门将近,他就让赤毕拿出了一份杜思温特意给的如假包换到蓝田县为止的过所。

顺顺利利进了蓝田县,按照杜思温的指示找到了京兆杜氏在蓝田县的一家布庄,得知人已经找到了姜度所居的客舍,他立时赶了过去。可到了那家客舍之后,他却从店主口中得知,姜度早半个时辰出了门。

“这小子!”

赤毕从杜士仪口中听说了事情原委始末,见杜士仪急得直冒汗,等到与其出了客舍,赤毕便轻声说道:“郎君,姜四郎应该是直接去蓝田驿了。蓝田驿虽则是入京要驿,可驻守的人也不多。再加上即将入夜,姜四郎兴许能够顺利潜入进去。倘若郎君允准,不若我去把他劝出来?”

即便知道赤毕这是为了快刀斩乱麻,但想到姜度的脾气,而且未必是其一人行事,杜士仪登时摇了摇头:“不,姜四郎这个人,不吃软也不吃硬,而且,万一在蓝田驿闹出什么事故来,那就麻烦了。我们先去蓝田驿,见机行事。”

等到了蓝田驿,杜士仪立时发现,要混入其中完全不难。毕竟,住在此间的都是往来长安的官人,而其从者家眷混杂,只要机灵一些,甚至根本不虞被人瞧见自己的脸。因而,当赤毕在外打探姜度行踪无果之后,他想了想便当机立断,和赤毕一起潜入了进去。

果然,这偌大的驿站馆舍众多,除却其中一处有官兵看守,应是贬斥柳州司马的王守一所居,而其他各处都可畅行无阻。正当一身褐衣小帽的他跟着赤毕装作官员的仆从,小心翼翼到一处处馆舍打探的时候,冷不防却和一个低头匆匆走路的人迎面撞了个正着。那人一抬头便要发怒,可和杜士仪一打照面,他顿时低呼一声道:“怎么是你!”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杜士仪一时大喜过望,冲赤毕打了个眼色便直接拽住了姜度的袖子,低喝一声道:“快跟我走!”

尽管姜度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杜士仪竟然这幅打扮追到了蓝田驿,可他好容易找到了一条潜入王守一馆舍的路子,此刻哪里肯回去,用力挣脱无果后,他便恼怒地低声叫道:“杀父之仇,我怎能就此善罢甘休!阿爷受杖六十,就那么死在汝州,就那么死在我的面前!可王守一这个始作俑者如今却好端端地囫囵出了京城,而且兴许还会因为圣人记起旧情,就此逃出生天!杜十九,你是我姜家的恩人就不要拦我!”

“那你想如何,手刃这杀父仇人,然后犯下大事,连累你家中弟弟妹妹?”

“我没那么傻,我早就预备了毒药,只要能够下在王守一的饮食中,便足可让人以为他是畏罪自杀!如他这等人到了这等地步,畏罪自杀又不奇怪!”

赤毕见姜度竟然在这儿就和杜士仪顶了起来,顿时哭笑不得。好在两人一来一往全都是声音极低,瞧上去就仿佛是哪位官员的两个仆役正在商量,因而路过的也没人置喙,可总不能一直这么下去。

就在他上前打算劝解的时候,就只听姜度冷哼一声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圣人是君,我怨恨不得,但王守一我是一定要他付出代价!我原本打算三年之后便不惜一切让他偿命,现如今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祁国公王驸马,而是一介犯官,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见这家伙就犹如吃了秤砣铁了心,杜士仪不得已之下,把心一横便决定授意赤毕把人打昏了弄出去,总好过在这里闹出废后之兄被毒杀于蓝田驿这样的大案。可就在这时候,外间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继而就有人闯到了这个院子里,大呼小叫道:“陛下派了王大将军来见王守一!”

此话一出,姜度登时趁着杜士仪失神挣脱了他,反方向拔腿就跑。杜士仪这下再也顾不得其他,赶紧追了上去,赤毕无奈紧随其后。而看到姜度到屋后靠着土墙边上一株矮树跃了过去,两人只得咬咬牙再次跟上。如是几个隐蔽的小门抑或矮墙一过,杜士仪便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宽敞无人的院落中,可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就只见姜度伸手拽了他一把,他不由自主被其拉到了一间屋舍之后,却只见那边竟是一扇封死的小窗。

这惊魂未定之际,赤毕也总算跟了上来。可这时候,姜度把手指放在嘴上,轻轻嘘了一声,就只听前方传来了一阵说话的声音:“王大将军,祁国公王驸马就在这屋舍中。”

“你们都退出去,不得我的命令,不得踏入这院子一步。”

“是。”

随着这声音,仿佛跟进来的人全都退了出去,杜士仪登时松了一口大气。而姜度便用比蚊子还轻的声音说道:“虽则皇后殿下被废,但王守一毕竟还未曾有制书令他和蔡国公主离婚,所以驿站中人还敬他几分,押解他上路的人也不曾催促过。哼,不就以为旧日功劳可堪凭恃么?”

此时此刻,杜士仪已经无心再和姜度斗嘴。屏气息声的他甚至能听到王毛仲进屋的沉重脚步声,以及王守一上前相见的说话声。然而,接下来他却久久都没有等到王毛仲说话,恰恰相反,王守一仿佛受不住这长时间的沉寂,竟再次开了口。

“王大将军,你我当初也算是同舟共济,此后又共事多年,如今我已经是穷途末路,若是你为我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我愿意奉上一半家产……”

“一半家产?”屋子中的王毛仲仿佛发出了一声嗤笑,打断王守一的话之后,他方才冷冷说道,“说什么同舟共济的情分,想当初唐隆政变时,我人出了岔子没到,你在背后不知道骂了我多少声北门奴吧?王驸马,你一直以国舅爷自居,把我当成了圣人家奴,如今还来攀什么交情!至于一半家产,好教你得知,我现在到这里的时候,王家已经有人去查抄了。杨思勖虽则领命出征,高力士也不乐意沾手,可宫中不知道多少内侍愿意奉承惠妃!”

此话一出,不但屋子里的王守一仿佛惊呆了,就连外头的杜士仪和姜度赤毕,全都大吃一惊。良久,屋子里方才传来了王守一的叫嚷:“不可能,圣人怎至于如此绝情?当初要不是阿爷,要不是我鞍前马后……”

“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你还心心念念惦记着,难道你就忘了姜皎是怎么被你害死的?”

大约是体恤此次出为刺史和县令的官员,高官多是清望官,而低阶的拾遗御史们,也多是官低职要的清要官,如今要离京赴外任,少不得有人心怀感伤,因而李隆基早早授意,不用太过拘泥于赴任时限。杜士仪又历经如是一场风波,本打算这几日好好安抚为他担忧的各位亲友,也要去一趟玉真观和金仙观。可杜十三娘既然说杜思温有要紧大事见他,他自然立时三刻出城赶往了朱坡山第。

见面之后,他谢过老叔公帮忙度过了此次惊险的劫难,却见这位朱坡京兆公招手示意他上前两步。

“王守一如今在蓝田驿。”见杜士仪顿时一愣,杜思温便淡淡地说道,“他通过宫中内侍,把当初他那父亲为了圣人生辰而变卖的一件东西送了上去,试图借此挽回圣心。事到如今方才想着这等事,他未免太过想当然了。”

对于杜思温的说法,杜士仪心中深以为然。可是,让他想不到的是,杜思温突然又轻声说道:“之所以对你说此事,是因为姜度那小子大约是好容易等到仇人穷途末路,却见人停留不前,于是他今早悄悄离开家,应是往蓝田县去了。此事可大可小,你当初和他交情不错,又替姜皎说过公道话,此次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索性再管一管这桩闲事。天水姜氏也是关中世族,别在这当口一时冲动,坏了姜皎宁可殒命,也要保住子孙后嗣的苦心。须知你当初解试之前遭人劫杀的案子,我也请托过姜皎帮忙。这次楚国夫人发现姜度失踪,知道你说话姜度肯听,特意来求我,所以我也只能找你了。”

杜士仪没想到姜度看似近来安安分分,竟然还有这等打算,登时吓了一跳,也顾不上杜思温怎么消息这么灵通,立时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下来。他正待往外走,杜思温突然又开口叫住了他,竟是沉默片刻方才嘱咐道:“太子那儿就此为止,日后千万不要再有什么纠葛。当今圣人提防东宫之心,怕是比从前历代天子更甚。大唐立国至今,除却当今圣人,第一任太子就没有一位平安登基的!”

便装出了朱坡山第,只挑选了赤毕一人相从,上马疾驰往蓝田县时,杜士仪不禁借此空闲思量杜思温的话,这一想便不禁悚然。

高祖太子李建成死于玄武门之变;太宗第一任太子李承乾被废身死;唐高宗李治第一任太子李忠被废;中宗先后两次册立,第一次登基册立的太子李重润被杀,第二次登基册立的太子李重俊兵败身死;而到了睿宗,李隆基身为第一任太子能够登基,还不是通过政变来的?在这些太子之外,尚有高宗第二任太子李弘死得不明不白,第三任太子李贤被废身死……大唐开国百多年来这段历史,不知道是多少皇族的血铺垫而来的。

“郎君,郎君,蓝田县到了!”

杜士仪这才恍然回神,心中苦笑不已。太宗玄武门之变的成功足以给予后人莫大的激励和鼓舞,因而整个唐朝大约是整个中国历史中,储君政变或者被废身死最多的一个朝代。这些他眼下也懒得思量了,眼看城门将近,他就让赤毕拿出了一份杜思温特意给的如假包换到蓝田县为止的过所。

顺顺利利进了蓝田县,按照杜思温的指示找到了京兆杜氏在蓝田县的一家布庄,得知人已经找到了姜度所居的客舍,他立时赶了过去。可到了那家客舍之后,他却从店主口中得知,姜度早半个时辰出了门。

“这小子!”

赤毕从杜士仪口中听说了事情原委始末,见杜士仪急得直冒汗,等到与其出了客舍,赤毕便轻声说道:“郎君,姜四郎应该是直接去蓝田驿了。蓝田驿虽则是入京要驿,可驻守的人也不多。再加上即将入夜,姜四郎兴许能够顺利潜入进去。倘若郎君允准,不若我去把他劝出来?”

即便知道赤毕这是为了快刀斩乱麻,但想到姜度的脾气,而且未必是其一人行事,杜士仪登时摇了摇头:“不,姜四郎这个人,不吃软也不吃硬,而且,万一在蓝田驿闹出什么事故来,那就麻烦了。我们先去蓝田驿,见机行事。”

等到了蓝田驿,杜士仪立时发现,要混入其中完全不难。毕竟,住在此间的都是往来长安的官人,而其从者家眷混杂,只要机灵一些,甚至根本不虞被人瞧见自己的脸。因而,当赤毕在外打探姜度行踪无果之后,他想了想便当机立断,和赤毕一起潜入了进去。

果然,这偌大的驿站馆舍众多,除却其中一处有官兵看守,应是贬斥柳州司马的王守一所居,而其他各处都可畅行无阻。正当一身褐衣小帽的他跟着赤毕装作官员的仆从,小心翼翼到一处处馆舍打探的时候,冷不防却和一个低头匆匆走路的人迎面撞了个正着。那人一抬头便要发怒,可和杜士仪一打照面,他顿时低呼一声道:“怎么是你!”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杜士仪一时大喜过望,冲赤毕打了个眼色便直接拽住了姜度的袖子,低喝一声道:“快跟我走!”

尽管姜度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杜士仪竟然这幅打扮追到了蓝田驿,可他好容易找到了一条潜入王守一馆舍的路子,此刻哪里肯回去,用力挣脱无果后,他便恼怒地低声叫道:“杀父之仇,我怎能就此善罢甘休!阿爷受杖六十,就那么死在汝州,就那么死在我的面前!可王守一这个始作俑者如今却好端端地囫囵出了京城,而且兴许还会因为圣人记起旧情,就此逃出生天!杜十九,你是我姜家的恩人就不要拦我!”

“那你想如何,手刃这杀父仇人,然后犯下大事,连累你家中弟弟妹妹?”

“我没那么傻,我早就预备了毒药,只要能够下在王守一的饮食中,便足可让人以为他是畏罪自杀!如他这等人到了这等地步,畏罪自杀又不奇怪!”

赤毕见姜度竟然在这儿就和杜士仪顶了起来,顿时哭笑不得。好在两人一来一往全都是声音极低,瞧上去就仿佛是哪位官员的两个仆役正在商量,因而路过的也没人置喙,可总不能一直这么下去。

就在他上前打算劝解的时候,就只听姜度冷哼一声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圣人是君,我怨恨不得,但王守一我是一定要他付出代价!我原本打算三年之后便不惜一切让他偿命,现如今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祁国公王驸马,而是一介犯官,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见这家伙就犹如吃了秤砣铁了心,杜士仪不得已之下,把心一横便决定授意赤毕把人打昏了弄出去,总好过在这里闹出废后之兄被毒杀于蓝田驿这样的大案。可就在这时候,外间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继而就有人闯到了这个院子里,大呼小叫道:“陛下派了王大将军来见王守一!”

此话一出,姜度登时趁着杜士仪失神挣脱了他,反方向拔腿就跑。杜士仪这下再也顾不得其他,赶紧追了上去,赤毕无奈紧随其后。而看到姜度到屋后靠着土墙边上一株矮树跃了过去,两人只得咬咬牙再次跟上。如是几个隐蔽的小门抑或矮墙一过,杜士仪便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宽敞无人的院落中,可还不等他反应过来,就只见姜度伸手拽了他一把,他不由自主被其拉到了一间屋舍之后,却只见那边竟是一扇封死的小窗。

这惊魂未定之际,赤毕也总算跟了上来。可这时候,姜度把手指放在嘴上,轻轻嘘了一声,就只听前方传来了一阵说话的声音:“王大将军,祁国公王驸马就在这屋舍中。”

“你们都退出去,不得我的命令,不得踏入这院子一步。”

“是。”

随着这声音,仿佛跟进来的人全都退了出去,杜士仪登时松了一口大气。而姜度便用比蚊子还轻的声音说道:“虽则皇后殿下被废,但王守一毕竟还未曾有制书令他和蔡国公主离婚,所以驿站中人还敬他几分,押解他上路的人也不曾催促过。哼,不就以为旧日功劳可堪凭恃么?”

此时此刻,杜士仪已经无心再和姜度斗嘴。屏气息声的他甚至能听到王毛仲进屋的沉重脚步声,以及王守一上前相见的说话声。然而,接下来他却久久都没有等到王毛仲说话,恰恰相反,王守一仿佛受不住这长时间的沉寂,竟再次开了口。

“王大将军,你我当初也算是同舟共济,此后又共事多年,如今我已经是穷途末路,若是你为我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我愿意奉上一半家产……”

“一半家产?”屋子中的王毛仲仿佛发出了一声嗤笑,打断王守一的话之后,他方才冷冷说道,“说什么同舟共济的情分,想当初唐隆政变时,我人出了岔子没到,你在背后不知道骂了我多少声北门奴吧?王驸马,你一直以国舅爷自居,把我当成了圣人家奴,如今还来攀什么交情!至于一半家产,好教你得知,我现在到这里的时候,王家已经有人去查抄了。杨思勖虽则领命出征,高力士也不乐意沾手,可宫中不知道多少内侍愿意奉承惠妃!”

此话一出,不但屋子里的王守一仿佛惊呆了,就连外头的杜士仪和姜度赤毕,全都大吃一惊。良久,屋子里方才传来了王守一的叫嚷:“不可能,圣人怎至于如此绝情?当初要不是阿爷,要不是我鞍前马后……”

“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你还心心念念惦记着,难道你就忘了姜皎是怎么被你害死的?”

491.第491章 父舅之心459.第459章 山高皇帝远,自得其乐333.第333章 死生一线间343.第343章 乱谋逆象,纷至沓来110.第110章 雷厉风行杀心动135.第135章 晴天霹雳,弱女决意1100.第1100章 大乱将起1016.第1016章 毕其功于一役1105.第1105章 反击6.第6章 婉拒462.第462章 仗义者谁人164.第164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503.第503章 明经及第647.第647章 雁门赋408.第408章 谁让你不经吓?492.第492章 长痛不如短痛639.第639章 阴人的功力1142.第1142章 君逃臣留563.第563章 暗度陈仓549.第549章 禁卒闹事,神龙现身986.第986章 杜卿胆色世无双139.第139章 此去静候鹏展翼645.第645章 幸臣末路753.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51.第51章 人心向背431.第431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876.第876章 送女回长安,热肠李光弼1229.第1229章 痴心妄想!1209.第1209章 铁骑突出刀枪鸣112.第112章 名门夜宿,大风起兮471.第471章 滚!839.第839章 仆固怀恩509.第509章 宗主再断姻缘230.第230章 军法人情1020.第1020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1020.第1020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45.第45章 针锋相对485.第485章 仁至义尽1044.第1044章 葛逻禄的决意768.第768章 鄯州变天47.第47章 晚辈心意长697.第697章 蕃将投效,羽翼渐丰840.第840章 荐君归安西377.第377章 世人皆羡清贵好595.第595章 另置别县527.第527章 亲迎,却扇131.第131章 白首难帖经,一场定去留1102.第1102章 杀罗1063.第1063章 公道人心635.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407.第407章 夺人田产,其罪非小!382.第382章 东宫见太子996.第996章 兄弟离心214.第214章 以德服人398.第398章 下马威1034.第1034章 轩然大波247.第247章 举杯销愁愁更愁588.第588章 不愿拜相愿封疆652.第652章 平定136.第136章 强中更有强中手!176.第176章 曲江之会,书生论战791.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164.第164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488.第488章 吴郡之盛,显宦不绝977.第977章 迎亲日的大排场822.第822章 文武归心942.第942章 焦头烂额的张守珪1216.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978.第978章 新婚燕尔,御前言志921.第921章 传首问罪994.第994章 围困示威248.第248章 护犊情切,何官最清要63.第63章 师生之心357.第357章 狗急跳墙347.第347章 群情激愤349.第349章 就是赶你走!445.第445章 全胜531.第531章 君前荐宇文,花萼楼前舞1179.第1179章 势如破竹364.第364章 宴集扬名,当堂锁拿359.第359章 善后278.第278章 君子不夺人之功1161.第1161章 收复长安,驻防禁宫1135.第1135章 乌合之众1258.第1258章 替人君施恩650.第650章 巡军337.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357.第357章 狗急跳墙698.第698章 二王相邀891.第891章 天公未弃1000.第1000章 名师高徒984.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1261.第1261章 大唐还有救吗?264.第264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0.第40章 铜胆铁腕1002.第1002章 得陇望蜀907.第907章 姊妹如花1086.第1086章 人走茶凉,结盟约对敌232.第232章 遥望长安不得归1252.第1252章 君臣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