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面圣求募兵

天宝十二载秋十月,李嗣业率麾下将领与回到凉州武威,十一月带着大量从曲女城神庙王宫洗劫的财物进准备入长安,献给皇帝。

唐军这次在北印度都城可谓是收获颇丰,婆罗门神庙积攒了近百年的黄金,珠宝香料等财物,各种珍玩全部洗劫一空,仅被他运送进长安的财物就达二十车。这些被进贡的战利品之中还有几个婆罗门的僧侣,不知是得罪了赵丛芳还是得罪了长老,也被当做战利品送往长安。

全权负责押送礼物的是燕小四,领着车马在前方赶路。李嗣业的马队超越献宝车队,在里面看见几个婆罗门僧侣,不禁奇怪地问道:“这几个僧侣从哪里来的?”

燕小四上前叉手道:“启禀大夫,此乃赵从芳从婆罗门神庙中选送来的,均有一艺傍身。”

李嗣业上前一一问道:“你有何艺。”

“大夫,我精通颜料彩绘,可书画花鸟鱼虫,美人骏马。”

“你呢?”

“大夫,我精通医理之术,可治病延寿。”

他问到最后一个身穿白衣红光满面的男子:“你呢?”

“我精通房中之术,能使人纵情欢乐,却不伤身体,反而强健固本。大夫你看我自己就深受此道之益处。”

李嗣业抿嘴皱起了眉头,心想这赵从芳也太能找事了,竟然给皇帝找这种人。他好像记得王玄策当初平定中天竺,就从曲女城带回一个婆罗门僧人,给唐太宗献了一颗丹丸,直接把皇帝给搞死了。

现在弄这么一会房中术的僧人献给李隆基,传出去名声不好听,立刻给燕小四使了个眼色,让他把这人给清理掉。

燕小四倒也干脆,直接叫来两个士兵,把这婆罗门僧人拉到了偏僻荒野中,直接把脑袋给剁掉了。

清晨时分,李嗣业带着大队进入金光门,直接前往兴庆宫,几十两大车上的财物全部抬到花萼楼上,掀开箱子排列在地上。

李隆基见了爱不释手,从殿堂这头走到了那头,抓起箱子中的财物细细把玩,然后扔入箱中笑着对叉手立在殿中的李嗣业说道:

“爱卿,你此番平定了大勃律,又讨伐了北印度,使我大唐兵威震慑四夷,还给朕带回来了这么多的缴获。朕当以重赏爱卿,李嗣业听封!”

李嗣业叉手拜伏在地:“臣在。”

“朕封你为西凉王,授上柱国,食邑五千户,永业良田五千亩。”

”谢陛下隆恩。”李嗣业以头叩地三次,叉手说道:“陛下,此番征讨大勃律,北印度,皆系陛下鸿福护佑,将士用命。有行营副使封常清善于用兵,归仁军使赵从芳稳健能断,龙朔军使白孝德,疏勒镇使赵崇玼皆有功勋,请陛下授官封赏。”

“好,”李隆基捋须笑道:“你稍后将他们的功勋誊写于奏疏,一一报来。”

“喏。”

皇帝上前将李嗣业搀扶起来,指着窗外说道:“昨夜降下初雪,龙池风光正好,爱卿不如与朕一起前往沉香亭一起赏雪饮酒如何。”

“嗣业欣然受命!”

宫宦们打着华盖,跟随在皇帝身后,李嗣业也紧跟着往沉香亭走去。道路上有宫中仆役清扫了地面。李隆基抬手遥指湖面,让他看湖面上的雪花,仿佛万里平川,天地一片苍茫。

他们来到沉香亭中,就看见贵妃坐在亭中,披着一件白狐大氅,白色衣衫,素颜红润宛如雪后初放的红梅。李嗣业侧低着头不敢多看,上前叉手行礼道:”臣李嗣业参见娘娘。”

贵妃微微点头,挥手道:“李大夫免礼。”

她们夫妻二人坐在翘头案对面的地毯上,李嗣业则跪坐在稍远的案前,身边有宫女侍奉倒酒。

李隆基与杨贵妃诉说着家常,饮了几盏酒,杨贵妃起身捂着狐裘说道:“三郎,这外面有些寒冷,妾身先回南薰殿去了。”

“那好。”

李嗣业连忙起身叉手。

皇帝兴致大好,一再给李嗣业劝酒,又望着龙池湖面诗兴大发,做了几首韵律还算通顺的诗词。李嗣业则坐在一旁言语吹捧,他也不怕尬吹错了引得皇帝尴尬,反正咱这个人设就是文墨不通,吹捧错了皇帝也不会怪罪。

几盏酒下肚之后,皇帝似乎有些醉眼朦胧,倾斜靠在了案几上。李嗣业心眼活泛地转了几下眼珠,本来想找个机会跟皇帝提一提征召扩军,向北印度驻军的事情。若是他清醒的时候还不一定会答应,但此刻酒意微醺,正好提起此事。

“陛下,臣有一建言。”

李隆基端着酒盏笑道:“嗣业但讲无妨。”

“陛下,臣平定北印度之后,还留有一军在曲女城中,但安西兵力不足。所以斗胆奏请陛下,可否请兵部在中原募兵以充安西,可使臣能抽调力量在北印度长驻一军。”

李隆基抬头犹豫片刻,好像醉得还不是很厉害,还能够保持神智清醒地问他:“你还需要多少人”

“只需招募两万良家子便可。”

“这么多?”皇帝抿住了嘴唇有些不情愿,思虑片刻后问道:“你现在想要派人驻守的北印度,可是当初玄奘法师西行求佛之终点?”

李嗣业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启禀陛下,正是。”

“这西天万里之遥,与中原风马牛远不可及,也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嗣业何必把地界扩充到如此偏远。朕的意思是你不如把人马撤回来,独驻守大小勃律即可。”

WWW☢ ttκǎ n☢ C〇 李嗣业暗感不妙,喝醉了思路都如此清晰,看来不好说服。

他只好又换了个角度劝说道:“陛下,北印度之富庶肥沃,绝不只是臣献上的那些。此地盛产胡椒和各种香料,而且前两年臣奉献给娘娘的檀香榻,便是从北印度引进而来。”

皇帝还是不肯点头,摆手说道:“既然北印度富庶,可使之内附,让他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即可。”

李嗣业短暂沉思,便又有了说辞:“陛下,北印度虽然富庶,但其民多不开智,行为语言疯癫混乱。甚至是他们的君主没有权力更没有地位,真正有地位的竟然是神庙中的僧侣。似这等悖逆天地规则的异邦,绝不肯归顺我朝,所以不但要除掉,还要长久驻守以管束。”

“原来是这样,”皇帝揪着胡须想了片刻:“朕可以命兵部给你招募兵马,授予甲胄兵器。但若是两万人,则要耗费钱粮无数,这个先例朕不能给你开。”

“陛下,既然要长驻北印度,军队所耗的钱粮自然要由北印度来准备,我们只需安心驻军即可。”

皇帝抬头望着沉香亭的顶部,才缓缓点头同意。

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门峡第七百五十六章 设伏潼关路第一百三十章 葱岭守捉开始改变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损公第九十四章 准备前往安西第七百一十章 图谶激反志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宝十二载第二百六十三章 爱得不惜此身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围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七百零六章 加紧掌控军心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请客自来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紧排演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动牧民第一百一十四章 计策第十四章 包围突发现场第二十一章 张县尉巧言逼供第七十一章 东宫官员售票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诱惑收买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七百三十三章 东都洛阳沦陷第七百二十三章 杨国忠杀疯了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远求近回长安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胜第一百三十八章 苏赫动脑子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浓第一百一十五章 虚荣是一种病(感谢就不说憋死你的打赏)第六十三章 护送太子入朝第五百五十四章 北庭军拉练对抗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阳第九百二十章 劝郭子仪离襄阳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发的舌战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九百二十七章 长江水战(上)第八百六十章 踩着上级的血上位第二百零六章 拦路劫财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价第二百二十六章 游猎探敌情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辽东第三百九十一章 平地有惊雷第六百二十一章 谈判初期第六十九章 李嗣业献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无压力第八百一十九章 黄河滩迎敌备战第五百九十七章 战争的骗术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复白亭、交城守捉第三百五十章 陷阵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坚固的小城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禄山发怒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狱第六十章 朋友与邻居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华商队第九百零五章 诱逼张母劝降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楼楚馆发牢骚第七百九十九章 迟来的警告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谈谋商第四百九十六章 礼物各显神通第一百三十三章 苏赫拉布的脑回路第四百五十章 敌我混乱之际第六百八十七章 临松薤谷大盗第六百九十五章 杨相穷途之计第五百零三章 虢国夫人营造新府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楼手舞足蹈第三百七十章 视察屯田秋收第一百七十一章 识匿三百勇士(感谢欲仙飘红打赏)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们的特权第六百零三章 节度使职责第三百八十七章 饱汉不知饿汉第二百七十三章 拨换城夜宴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二百五十九章 给朋友师父的礼物第四百章 疏勒军开拔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相猜第四百五十九章 谁为英雄,诛汝之心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边的亲人们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五百零八章 各种情仇愤怒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张小敬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访疏勒城第八百七十二章 后方被人偷袭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远程武器第五百二十一章 预先安排后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该生不生,该亡不亡第二十七章 咸宜释双雄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阳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谈谋商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拟定条件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卢节度得上上第二百零二章 被埋没的功勋第八百零六章 忌惮与偏见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该不该妥协?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禄山之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