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厌诈

成都是十万人口以上的大城,这样的城池仅仅靠四万兵力是无法围困的,所以李嗣业把兵力重点放在了城西和城北,这样可以防止敌军突然出城各个击破,但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城中的剑南节度使可与外界联系,能够向蜀中地方各州求援。

节度副使严武和向各州传信的信使就这样从南门出了城,等他们被李嗣业派出的塘骑队发现时,早已经如鸟儿一般进入了川中州县中。

严武确实是能臣干吏,他出城后直接去往了昆明军所在巂州境内,以五千两百人的昆明军为中心向各州发出召集令,很快南江军自姚州城赶来,天宝军自恭州城而来,澄川守捉只留下五百人,其余一千五也迅速向昆明军集结。其余如平戎城、翼州、茂州、维州、松洲等十州内的兵马也陆续接到军令,有些人在持首观望,有些人正在率部赶来。除去近两万人的剑南军正规部队外,还有各州的团练营和县兵,严武估计总兵力可以达到三万八千人以上,完全可以与李嗣业的叛军一战。

李嗣业的塘骑队将成都城内派出将领的消息禀报给了李嗣业,前军先锋段秀实上前叉手提议道:“李峘派将领出城,定然是要将剑南军分布在各州的兵力集中起来,来讨伐我们救援成都,我看倒不如趁着他们尚未集结,由末将率两万兵先行扫荡,若是等他们聚沙成塔,介时后患无穷。”

李嗣业揪着胡须点了点头,由于入川道路艰险,大军无法携带重炮等攻城武器入蜀,甚至因为栈道的烧毁,连猛火雷等辎重也只携带了少量,攻克成都变得困难重重。段秀实说的没错,与其在城头上干耗兵力,倒不如主动出击将李峘寄予希望的援兵打掉,可逼迫他快速投降。

多数事情都是变比一成不变强,动比不动强,他果断地对段秀实说道:“我给你三万人,分兵前往巂州进攻昆明军及一部分集结起来的剑南军。”

“这怎么可以?”段秀实吃惊地张圆了嘴巴反对道:“敌军在成都城中的团结营就有一万四千人,攻城的军队怎么可能比守城的军队人数还要少,万一被李峘及其部下看穿其中端倪,他们出城进攻,主公的安危如何能够保证。”

李嗣业挥挥手说道:“不必担忧这个,李峘此人胆小谨慎,就算猜疑我军分兵也不敢贸然行动。我也可以在城外施以疑兵之计,将营帐搭建的规模保持在三万人,每日炊灶数也以三万人来准备,这样可稳住城内剑南军。”

“既然如此,主公可放心等待,我定然能将剑南军余部全部击溃。”

段秀实率领三万人出发了,但他事先没有了解川中的地形地貌,以为进了蜀中就是一马平川沃野千里。但巂州偏偏就是山区地带,昆明军驻扎在这里主要是防备吐蕃,距离成都有五百多里地。

严武将集结起来的军队开至乐山,段秀实闻讯率兵赶到,双方在乐山境内进行了一场短暂的交锋,剑南军的战斗力自然是不如河西军队,很快败退下来。严武自知不敌,连忙率军撤入巂州境内,并且派出信使通知其余准备赶来的军队,要绕道从山区入巂州,避开河西军的主力。

自知在正面战场上无法打败河西军,严武采用了避退不进,迂回兜圈子的战术,不断招纳从各地赶来的剑南军。段秀实则一路追赶,扫荡剑南军的散兵游勇,最后直接攻下了巂州城。然而严武为了保存力量,却主动从巂州城撤退至松州。

严武的意图就很明显了,他是在施展拖字诀。河西军自北方来多数水土不服,且没有后勤粮草供应,只要坚持拖下去,河西军必然师老兵疲,人心涣散,到时候强弱差异定然会逆转。

段秀实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写给李嗣业的战报中写道,敌撤退避战,欲使我军兵疲,这番蜀中之战胜败还很渺茫。

五天之后,李嗣业派过来的信使进入巂州城中,段秀实在帐中焦头烂额,没有看来人只接过书信挥手道:“下去歇息吧!”

信使笑眯眯负手说道:“将军可是进退失策,陷在这巂州城中不知该如何是好?”

段秀实抬头一看,扶着额头笑道:”原来是韦公子,怎敢劳驾你亲自来送信。“

韦应物叉手说道:“我的职责是主公帐下行军主薄,自然要替主公分忧,我这次前来不止是给主公送信,也是解将军之忧虑。”

段秀实惊喜地上前握住韦应物的手问道:“难道韦公子能帮我找到严武主力与他决战?”

韦应物摇头笑着说:“严武故意避战退却,蜀中的地形我们又不如他熟悉,你就算找到他也追不上。”

段秀实顿时泄了气:“若似你所说,此番我们入蜀之战,注定是劳而无功?”

“将军说的哪里话,严武善战一时难以打败,但成都却唾手可得。”

段秀实逼近他问道:“如何可得。”

韦应物不急不慢地挥动扇子:“将军征讨严武所率剑南军,虽无大胜,但小胜应当有,也该有俘虏和缴获吧。”

“这个自然有。”

“将军既然打败了严武,也应该有严武的头颅,可带回成都去向主公报捷。”

“可我并未打败严武,也没有他的头颅,更愧于回去见主公。”

韦应物笑道:“将军勿忧,正所谓兵不厌诈,这是主公的计策。你与他两军对垒,应当见过严武的相貌,在俘虏中找一个相貌与他接近的,斩杀之后用生石灰腌起来,时日一长就会发青干枯,除非严武本尊现身,否则难辨真假。”

段秀实犹豫了片刻,这确实是欺骗人的诡计,他身为善战之将,除非不得已实在不愿意使出这等低级手段。

“好吧。”

“将军最好明日就动身撤往成都,不要给严武有反应的机会。

对于韦应物的建议,段秀实一一照办,按照严武的样貌找了一颗人头,还押送着许多剑南军俘虏都带着往成都撤去。

严武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得知唐军从巂州撤走之后,他又率部回到巂州,继续等待积蓄力量,等时机合适了才能给予敌军致命一击。

……

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庙前审问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为宾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谓退敌之策第五百八十二章 采访使陪同远征第四百六十五章 贫道看得明白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无压力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远求近回长安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来是化学道士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择木而栖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离间第五百五十五章 预备唢呐曲憋大招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聪明者自误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宽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饽饽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六百零一章 伪装败退第二十一章 张县尉巧言逼供第二百八十章 热海湖畔训导第四百九十六章 礼物各显神通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长安主导大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节度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二百二十五章 盖世阳谋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浓第五百一十四章 可渡河也可攀登第六百三十八章 驿站人情多消磨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楼楚馆发牢骚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军归来第一百六十九章 坚守不如反攻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烧失智第九百二十三章 忠烈殉国第三十八章 封大伦与废物点心第九章 最后的自由搏击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临京兆府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六十八章 赵正一求建道观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强雄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赃不均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袭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实想法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干应对刑官第三百二十二章 将军中丞请笑纳第三百八十一章 舆论引导第七百三十章 调走李光弼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长的人生大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处突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龙观密会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试牛刀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两面性第一百四十五章 别跟都护谈钱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课评分不合格?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战第三百八十四章 独立思考主动探寻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离间第六百六十九章 兴都库伦怀古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关冷人心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战事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爱听真假话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还第六百二十九章 议定龙朔永徽军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关第四百零八章 碎叶川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众贼第二百五十九章 给朋友师父的礼物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场分布图第三百章 商路多艰辛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树绿化碛西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战第六百零五章 对阵康居城第七百三十三章 东都洛阳沦陷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军出动第三百零四章 马屁不穿第八百零六章 忌惮与偏见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为惊雷观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变第二百九十章 上级矛盾分歧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远程武器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圣之作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墙惊魂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一章 从擂台打到长安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仪心力交瘁第一百二十章 圣人被蒙蔽?杀子第七百六十章 当乘胜追击第一百五十四章 审案就是互相撕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军欲撤汉中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四百九十六章 礼物各显神通第十章 击败扎齐列第四百六十六章 发配葱岭之逆旅第三百九十四章 探访疏勒城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当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