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阉宦竖子问舍田

眼见着夏天就要来临了,田野里和风拂过,棉花苗长得甚为喜人。

郑五望着这些绿油油的苗儿,布满皱纹的脸上,漾起了复杂的神情。

一方面,他对这些苗儿的长势甚为欢喜,另一方面,他又有些担忧:这些东西并不能用来吃,据说只是结出类似于蚕茧一样的东西,然后可以纺线织布——这倒是稀奇了,种得出蚕茧来

但这是叶郎君说的,那些从洛阳来的人可是极信叶郎君,他们说便是在洛阳城里,叶郎君也是一言九鼎的大人物。

想想也是,自己担忧得太过头了,叶郎群一来,只花了几日功夫,便将以前的庄头总管方应物与解三赶走,将人心安定了下来。

正想着间,便见到叶畅带着十余人顺着田埂行来。

“叶郎君。”郑五慌忙起身招呼。

“郑五啊,这木棉还好种吧?”叶畅认得他,笑着回应道。

郑五心中一喜,没有相到叶郎君这般大人物,也只有两个月的功夫便记住了他。

“托郎君的福,木棉很好种,不需要太多打理。”

“如今生计如何,每周发放的粮食够吃否?”

“够吃,够吃,可以敞开肚皮吃,比起过往好多了,过往这青黄不接时节,哪里有饱饭吃”

“我记得你新妇已怀了孩儿,陪她的时间够不够?”

一提到此事,郑五心中便是感激,他相貌虽老,实际年纪还不足四十,家里还有妻子,此前养了两个孩子都夭折,如今看着妻子肚子又隆了起来,他原是很担心,好在现在有饱饭吃了。

“够,够,每日里田里的事情忙完,便可回去陪她,而且还有休沐日”郑五看着叶畅,大着胆子道:“郎君仁厚,古今罕有,小人等都是打心里感激……”

叶畅号称用“古法”记时,将每月分为四周,一二三周为七日,第四周为八日。这些佃户们一二三周的最后一日和第四周的最后两日为休沐日,比起往年没日没夜于活,这可以说是轻松得多了。

他们只是感激叶畅让他们有休息之日,却不曾想到叶畅通过这种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制度,潜移默化里在培养着他们的遵守时间的纪律性。

“过几日,会有稳婆到庄子上来,我会让她去给你媳妇看看。”叶畅又道。

在叶畅这边,只是几句话罢了,可在郑五那儿,却就是热泪盈眶。他再次下拜:“多谢叶郎君,多谢叶郎君”

善直在叶畅身后“善哉”了一声,叶畅与郑五告别,几人顺着田埂继续前行,待离郑五远了,叶畅回头看着善直:“和尚,你一善哉就是有牢骚要发吧?”

善直瞪起眼来:“郎君这话说得,贫僧只是觉得郎君越发阴险了。”

“哪有?”

“你方才那番做作,可不就是为了让人为你拼命?”善直嘲笑道:“连贫僧都瞧得出来,你以为旁人就看不出来?”

“看得出来又如何,这原本就是阳谋不是阴谋。我那番做作,可不只是空口白牙说几句轻飘飘的话,那可是拿出了真金白银的。”叶畅摇头:“和尚,世事原本便是如此,人既生存于世,便须要做事,不只是为自己,亦是为别人。便是大明宫中坐着的天子,也不是每日要替天下操心?这些佃户,不为我效力拼命,就要为别人效力拼命。为我效力,至少我得了好处,他们也不会少。”

“近日和尚在看兵法,记得当初吴起为士兵吮脓疮,士兵之母便哭,说儿子必为吴起死了。”和尚却没有被他说服:“说来说去,你与吴起一般,都是骗子。”

和尚看兵法,是叶畅的要求,以和尚的勇武,就这般一世,实在有些浪费。叶畅没有想到的是,和尚没有学着吴起如何招徕士兵之心的本领,却学到了一肚子牢骚。

他想了想道:“我换一个方法来说吧,你和尚为人念咒祈福,实际上为的是什么?”

“自然是弘扬佛法……”

“你瞧,和尚你也不老实吧,怎么会只是为弘扬佛法,若是为此,应当是你们和尚散尽财物才对,为何却成了和尚向人求布施?”

和尚想了相,便又补充了一句:“还有求衣食。”

“正是,求衣食,我亦是求衣食,佃户也是求衣食,我多对佃户用些心,佃户们便愿多为我出些气力,这是一种……交换,故此谈不上做伪……”

叶畅还想长篇大论下去,和尚却一脸鄙夷模样。叶畅交往久了,和尚明白,这厮最会胡搅蛮缠,与他说道理,那是自讨苦吃。

就在这时,和尚的眼睛突然瞪大,露出警惕之色。

叶畅也听到身后异样的动静,回过头去,只见十余骑顺着官道而来,马上骑士都是盔明甲亮,带着肃杀之气。

这些马小跑着,因为叶畅一行在田垄当中的缘故,他们并未纵马入田,而是在道路上便止住。马上一名骑士问道:“诸位可知道有一位叶畅叶郎君?”

说话的这名骑士虽然也着甲,但一开口,就带着股阴气。叶畅眉头微皱,看着那人:“某便是叶畅,不知尊驾何许人也?”

那人将头盔接下,露出面白无须一张团脸,未语先笑:“咱姓边,名令诚,如今在宫中做事,奉陛下之命特来见汝,带有陛下口谕。”

叶畅心中一凛,李隆基对他没有多少好感,从将他驱出长安城便可以看出。他拱手行礼道:“山野村夫,不意劳动边……”

这个时候,叶畅突然意识到,这位来传消息的,可也不是一般人物,而是边令诚

这个坑了大唐几位名将的太监,竟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此时最出名的大太监,自然是高力士,但边令诚,身份亦非一般,甚得李隆基信任。

“不意劳动边……边公过问。”叶畅在停顿了一会儿之后继续道:“有劳边公了……此处不是谈话之所,请边公到小处一坐。”

“正好,咱听说叶十一郎家中美酒,一名甘露,一名醉黄粱,都是难得的极品,闻名已久,今日倒要好生受用一番了。”

边令诚说完后放声大笑,似乎是要显得自己的豪气,但他那尖嗓子却让他的笑声变得不伦不类。叶畅只觉得浑身都是鸡皮疙瘩,而他身后的和尚,更是险些吐了出来。

引着边令诚回到庄子里,请他坐下之后,这死太监打着哈哈,却就是不说李隆基派他来的真意。待得酒奉上来,他才眼睛闪闪发光:“待咱来尝尝这二种美酒,听闻李太白都赞不绝口,专门写了诗赞扬的……”

酒一入口,边令诚脸上神情就发生了变化,他面色忽明忽暗,好一会儿才赞道:“好酒,好酒,咱这残余之人,饮后都觉得象是有一团火在胸中烧……”

话到此处,边令诚话题猛然一转:“今番出来,是咱自个儿向圣人讨来的活儿……原因就是久仰叶郎君善持产业之名,要来向叶郎君请教一番。”

叶畅心中不祥之感越发明显了。

高力士乃是大唐第一位权宦,他因为当初随李隆基一起发动政变诛杀韦后等有功,故此拥有此前太监没有的权势。他开了个头,此后玩弄低劣权术的宦官,迎合年老猜忌的李隆基所好,一茬茬冒了出来。但那是再过几年后的事情,现在边令诚等,还只敢小心觑视权柄罢了。

可这个边令诚,却在他面前这般……其中至少透露出两则消息。

其一是高力士似乎压制不住这些宦官中的后起了,其二则是……自己的处境似乎不太妙

“某乃刑余之身,总担忧今后老无所依,故此想要积攒些家当。”边令诚见叶畅不出声,只道他没有听懂自己话语中的含义,他笑着道:“知道叶郎君善经营植产,有一事相求,还请叶郎君勿推托

叶畅表面上仍然很平静:“边公只管吩咐就是,某能办得到的,绝不推辞。”

“叶郎君这甘露酒与醉黄粱,听闻产量不足啊,咱愿出资,助叶郎君一臂之力,同时也给咱攒上养老钱,叶郎君意下如何?”

此语一出,叶畅悚然而惊。

这是看上了他酿酒的利润了

甘露酒与醉黄粱的利润非常大,可以说十倍都不只。只因为叶畅拥有现在最好的蒸馏工艺与设备,才能做到这一点,别人就是想学,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去的。

自去年八月入洛阳推出醉黄梁,到现在才八个月时间,这两种酒给叶畅带来的利润就超过三万贯

正是这笔钱,加上之前纸坊、印坊的收入,源源不断地支持着叶畅几方面同时开工:请了淄州的工匠改造琉璃窑,在武陟扩建造船工坊,在洛阳进行基建投资,在孟州进行棉花试种。

叶畅早就知道,这么大的收益,他不可能长久占有。他打的主意也很实在,利用此前积累的名望人脉,能够保证自己掌握这利益三到五年,等规模一做大,立刻转手——他都想好了,直接交给李隆基,换取相应的政策支持。

却不曾想,如同球市一般,竟然还没有多长时间,便有人伸出手来。

关键问题是,这个边令诚……他又不是高力士,凭什么敢开口?

叶畅盯着边令诚,边令诚端着酒杯,笑眯眯的,却是不说话,似乎在等叶畅的回应。

并没有沉吟多久,想到自己此前得罪的那一群人,叶畅便明白,自己别无选择。

象元载、卢杞、王缙等人,本质上是士大夫,他们的性格虽是各异,可是他们行事的风格却总有大同小异的地方,叶畅并不是很惧怕他们——死要面子就决定了他们所使用的手段有限。

可边令诚这种死太监却不同。

这厮从长安接了任务跑来,前面这番话都是铺垫,真正可怕的还是他至今没有说出的东西。想到他还带来了甲士,叶畅便知道,自己非答应不可。

“边公有心,某如何会拒绝,只不过边公对今后的生意是如何想的?”

“哦,此言何意?”

“一般生意有两种,一种是边公自己也亲历亲为,如何经营,如何扩张,边公都亲自动手。另一种则是边公全然放手,只是派个账房来核算,每载将收益算出。”

“咱不懂经营,还是后一种吧。”边令诚琢磨了一会儿道。

叶畅心中在冷笑。

边令诚这厮贪心,他必然是先派人介入生意,然后寻机将酿酒业一举夺去,就如同王元宝夺走球市一般。只不过王元宝手中有财力人力,故此不需要太多准备时间,饶是如此,他也下了气力收买球市的管事。边令诚宫中太监,手中有几个人可用,就算叶畅现在就将全部酒坊都交与他,他也经营不过来。

他必是慢慢安插人手,过个两三年,等这些人都上手了,再将产业尽数占去。巧取豪夺,如意算盘倒是打得很响,只不过,他却料不到,叶畅竟然有将酒坊交与李隆基的打算。

就这样吧,这两三年内,名义上给这个死太监股份分红,但利用扩大生产规模销售更多酒的利益诱惑他,等到他下决心动手之前,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咱要出多少本金,能得多少股分红?”边令诚肥胖的脸上露出贪婪之色。

这厮还是第一次露出这等不掩饰的神情,而且是一瞬即敛。

“边公只需出一千贯,占有一成股份,在一年之后,边公可以用一千贯,再买一成股份,如此连续五年,边公以为如何?”

“太慢,我出五千贯,占五成。”

两人讨价还价好一会儿,最终达成两千贯占两成,来年又可得两成,击掌成誓之后,边令诚笑着道:“哈哈哈哈,叶郎君乃俊杰也。”

所谓俊杰,识时务者也。叶畅明白,接下来要进入正式话题了。

“天子有令,征修武人叶畅为承务郎,以折冲府兵曹参军职参赞军务,即日至达化县洪济城军前效力”

叶畅只觉得眼前一黑,头晕目眩起来。

一五零道虽殊途亦相谋第61章 鲤鱼堪脍且还乡第22章 讨个彩头(上)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错刀第55章 狈狡狐疑真鹰犬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剑第516章 新罗国王居长安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273章 营田副使劝农司第100章 座中孰人为今亮第374章 千万军中千万胆第147章 登门问罪探前因第99章 何来蛮女淡梳妆第377章 大角歌里砺刀枪第373章 一家哭胜一路哭第81章 胡狄尽是中山狼第190章 环顾四敌孰可饶第184章 忘情楼台请吃茶第329章 你棋落罢我棋起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胜负第13章 推测身份(上)第62章 安知无人送叶畅第134章 可赴江南广积粮第501章 卫国无患多君子第451章 乱风方止阴风生第456章 磨牙吮血问何谁第433章 举世滔滔孰最贤第29章 初雪受罚(下)第55章 狈狡狐疑真鹰犬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147章 登门问罪探前因第441章 捷书飞至动人心第229章 一夜冰封山路难第238章 又展欢旗论输赢第183章 失意门庭罗傻雀第146章 安得猛士护主上第184章 忘情楼台请吃茶第412章 此争彼夺试方热第11章 梁上有人(上)第303章 长安浮云不见日第179章 几时携手入长安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363章 一纸诏书速还京第190章 环顾四敌孰可饶第376章 进退两难怛罗斯第250章 水晶廊内红颜喜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341章 时机只与有备者第514章 满堂朱紫争先后第41章 吾羞不屑与汝友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130章 劫波渡罢喜相逢第175章 恶念凶胆夜开张第29章 初雪受罚(上)第507章 厉王之祸在咫尺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39章 青蚨铜钱穿玄机第196章 长安城中急风雨第407章 负义忘恩真先生第21章 尚香诗会(下)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来第303章 长安浮云不见日第81章 胡狄尽是中山狼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70章 愿伸援手相扶将第392章 年末复返长安城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284章 前望虎贲阻归程第318章 大铛球市觅老狐第28章 谁来作证(上)第328章 来事后年犹可变第503章 两纸召令自反复第230章 雪火胜负两重天第350章 洱海苍山焰正高第174章 夜透重围比子龙第144章 下锅何患无粮米第377章 大角歌里砺刀枪第355章 磨些江上锁铁桥第407章 负义忘恩真先生第275章 左右跋扈谁与共第356章 盟约四项志气豪第278章 呼来喝去钳牟丁第373章 一家哭胜一路哭第343章 五十青钱卜凶吉第306章 长安大道阻且长第89章 他时誓报今日怨第136章 洛阳城中福先寺第414章 唐律疏议藏毒方第267章 冷宫寒暑不知秋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275章 牧奴可曾识阿翁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310章 计谋有阴亦有阳第171章 诱汝入彀虞诈间第275章 左右跋扈谁与共第82章 争产开泰数三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