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命运

洛阳。

司徒杨彪和荀彧一起,匆匆走进了太傅皇甫嵩的府第。两个青衣小奴跟在后面,一脸惶急,连连向皇甫嵩请罪。

皇甫嵩坐在堂上,案上铺着一张军用地图,正在教两个幼孙看地理形势。见杨彪和荀彧不请而入,不免有些诧异。他挥了挥手,示意青衣小奴下去,又慢吞吞的卷起了地图,收入青囊,这才轻笑了一声。

“亏得你们没带甲士来,要不然,我还以为是陛下有诏要收我呢。”

杨彪没好气的说道:“义真,我没时间和你说笑。”

皇甫嵩哈哈一笑,抚着一个幼孙的脑袋说道:“你看,杨公又急了。他火气可不小呢。去,将大父的好茶拿来,煮给杨公尝尝,让他消消火。”

杨彪见状,更是恼火。“义真,我也没时间喝茶,司徒府大门都快被人挤破了。”

“文先,这不就是你希望的吗?”皇甫嵩不紧不慢的说道:“儒门一心要与朝廷共治天下,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如今陛下放手,你又有怨言了?这要是传到陛下耳中,陛下改弦易张,重新收回大权,你就满意了?”

杨彪一时语噎。

荀彧见状,只好接了上去。他如今是待罪立功,没有辅政大臣的身份,却担着不亚于辅政大臣的责任——与杨彪共驻洛阳,负责处理相关事务,特别是各地贤良在兰台召开的会议,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还要辅助杨彪处理一些司徒府的事务。今天杨彪找皇甫嵩来讨论山东战事,他不得不跟着来,以免杨彪这个火爆脾气和皇甫嵩吵起来。

和他相反,皇甫嵩是洛阳最清闲的一个人。他也没有辅政大臣的责任。可是谁都知道,他就是辅政大臣,所有的重大决策都会有他参与。但是他不问杂事,只问军事,而且只问大略,具体的执行都交给徐晃、张燕和高顺等人。实在是清闲得让人嫉妒。

在洛阳所有重臣都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皇甫嵩却不动如山。然而也正是因为他的不动如山,洛阳才能够在外有战事,内有议政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荀彧非常羡慕皇甫嵩的处事哲学,可是他学不来。

“太傅,如今外有战事,内有议政,千头万绪,入不敷出。虽然陛下已经收复了益州,可是益州的赋税尚未解到,司徒府调拨不出足够的粮草供应平叛大军。太傅能否……”

皇甫嵩对荀彧没什么好印象,也不需要像对杨彪一样客气。他直截了当的问道:“你们还能供应几个月的粮草?”

杨彪和荀彧互相看了一眼。“三个月。”

“三个月?够了。”皇甫一摆手:“你将三个月的粮草给我,以后就不用你操心了。”

“太傅,三个月时间就能平定山东的战事?”

“就算无法攻克冀州,豫州也没有问题。”皇甫嵩胸有成竹的笑了笑:“不过,我们可说好了。兖豫青徐四州尚在战时,所有的赋税都要由当地镇守的将领控制。直到彻底平定袁氏的叛乱,相关驻军撤离,这几个州才会交给朝廷。你们……没意见吧?”

荀彧的脸色一黯。他明白了皇甫嵩的用意,也许就是刘辩的用意。他们并不急着彻底结束山东的战事,他们要利用战时这个最合适不过的理由,对山东进行清洗。进行压榨。山东人搞出这么大的事,朝廷不可能不对他们进行报复。

荀彧企求的看着杨彪。皇甫嵩是凉州人,对山东人一向没好感,和儒门也没什么真正的交情。当年党锢时,皇甫嵩也自称党人。想借机加入儒门阵营,结果被儒门人有意无意的排斥了。现在情况不同了,皇甫嵩没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指望他对儒门施以援手,无疑是痴心妄想。

他只能指望杨彪,希望杨彪顾全大局,不要让事态扩大。

“义真,陛下有意西征,你也是知道的。西征万里,需要大量的粮赋,就需要尽快平定山东。如果山东受创严重,我怕会延误陛下的西征大计啊。”

皇甫嵩笑了,指指杨彪。“文先,西征战事能否成行,陛下尚未有定论。你现在拿出来做理由,是不是有些太急了?再者,司徒府插手战事安排,是不是有越权的嫌疑?”

“我虽然不负责战事,可是西征这么重要的事,我岂能不预闻?”

“你放心,如果西征,不会从洛阳调拨粮草,这件事会由长公主和贾诩负责。”皇甫嵩收起了笑容,言语中有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陛下从来没有指望过山东的世家能够支持他的西征大业。”

杨彪哑口无言,只得长叹一声。荀彧心头也飘过一朵乌云,沉甸甸的。刘辩不指望山东的世家能够支持他的西征大业,有两种解释:一是刘辩要从荆益凉并四州筹集物资,一是刘辩要将山东的世家连根拔起。在他看来,显然是后一种解释可能性更大。

如此一来,山东儒门将遭受重创已经是无可避免的事。要想保住最后的元气,就只能指望那些从各地赶来参加议政的贤良文学了。他忽然在想,天子召开这个会议,会不会就是为了甄别山东儒门中人,愿意来参加议政,与朝廷合作的,尚有一线生机,拒绝参加会议,不肯与朝廷合作的,自然是杀无赦?

果然是一举两得的妙计。

……

龙亢。

袁术站在营前,看着随风飘拂的战旗,心情低落到了极点。

睢阳一战,他和袁绍联手,不仅未能攻克睢阳,反被徐晃、曹操击败。袁绍已经退回冀州,而他却无处可去。陆康在寿春,曹操在铚县,陶谦在准阴,徐晃步步紧逼,正从西面追来,四路大军即将合围,他无路可去。

再向东,就是垓下。他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徐晃等人的阴谋,要把他逼到垓下,让他步项羽的后尘。

项羽曾经是刘邦的劲敌,而且也是汝南人——项家的祖籍就是汝南郡的项县。

桥蕤走了过来,静静的站在袁术身后。

“我们怎么会走到这一步?”袁术突然问道:“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登高一呼,天下响应。眼看着只要攻进洛阳,江山就可以易姓,为什么反倒落得如此下场?”

桥蕤不吭声。他知道这里面的原因,但是他无法解释给袁术听。袁术是个豪杰,但是他先入为主,个人意气太浓,根本不是逐鹿天下的最佳人选。连自家兄弟都无法相容,又怎么可能容得下其他人呢。

见桥蕤不吭声,袁术又自言自语道:“我知道,你们都觉得是刘辩太强悍。可是,他有龙,我袁家何尝没有凤?只是那个庶生子不争气,只知沽名钓誉,却不思进取。凤卵在他手中这么久,还是看不到凤鸟出世的一点征兆。如果凤鸟现世,刘辩的龙尚且不足惧,又怎么会被曹操的龙打得落花流水。”

他长叹一声:“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是被自己骗了。什么仁义道德,什么诗书文章,都是空的,只有实力才是真的。只可惜,叔父将袁家的希望寄托在那个庶子的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我。我才是袁家的嫡子啊。”

桥蕤皱起了眉头,不知如何解释。他觉得袁术说得不对。袁隗不将希望寄托在袁术身上,不是对袁术有什么歧视,恰恰是因为袁术自己不争气。细想起来,从洛阳的兵权争权开始,最初的失误不就是在袁术身上吗?如果他不轻视吕布,天子又怎么可能控制洛阳,又怎么能力挽狂澜?

可见,袁术根本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败,他只会埋怨别人。如今走投无路,也是他应得的下场。

桥家要跟着袁术一条道走到黑吗?为这样一个蠢人陪葬,是不是值得?

为什么四世三公的袁家居然生出这样的败家子,难道也是命中注定?

桥蕤一时思绪万千。

……

益州,广汉郡,雒县西北。

刘辩缓步走上了一个大土堆,看着不远处的河水,又看看四周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心情很不错。

“阿琰,这里也许就藏着你想知道的秘密。”刘辩笑眯眯的对蔡琰说道:“不过,我并不希望你将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毕竟,这里只是一个中转,绝不会是源头。”

蔡琰笑嘻嘻的说道:“那陛下又何必带我来这里,还告诉我那个带有预示的梦境?”

刘辩无奈的笑了笑。“是的,我也很矛盾,我希望你能直接找到源头,可是我又知道,如果不逐级追溯,最后得出的结果很可能南辕北辙,似是而非。这条路也许是一条正确的路,却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够完成的,也许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积累。”

刘协走了过来,神情疑惑:“皇兄说的路,究竟是什么路?”

“追求大道的路。”刘辩扶着刘协的肩膀,轻轻捏了捏。“就和你的修行一样,这是一个民族的修行,不能急。欲速则不达,更不可能指望别人代劳。自己的命运,终究还是应该抓在自己的手里。”(未完待续。。)

第358章 白骨第305章 他乡遇故知第18章 龙虎交第15章 激将第385章 天地作证第352章 技不如人第435章 纵横第216章 教化第200章 内战,外战第265章 夜惊第284章 十三势第209章 棋高一着第40章 不破不立第219章 踪迹第419章 关心则乱第426章 大喜第51章 想得美第321章 论道弹汗山第76章 例外第51章 想得美第213章 右耳军和242章痛饮胡虏血第三更求月票第74章 道士于吉第274章 迫降第233章 精兵猛将第174章 匈奴第101章 贾诩斗荀攸第40章 不破不立第424章 塞翁失马第223章 白马公孙瓒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314章 温柔一刀第72章 驰援第39章 袁家发达史第314章 温柔一刀第424章 塞翁失马第280章 玄冥之海第317章 临行密密缝第396章 不谋而合第119章 棋子与棋手第224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16章 大道与小道第262章 佛本是道第77章 荀曹会第99章 五行生克第17章 危机第314章 温柔一刀第274章 迫降第415章 漫漫西行路第205章 吕布的如意算盘第15章 激将第71章 剖鲧吴刀第182章 五禽戏第193章 韩遂第413章 天行健第340章 陷阱第387章 借刀杀人第230章 众妙之门第115章 愚不可及第264章 得意忘形第295章 百骑破阵第231章 水火无情第86章 关羽战张绣(下)第416章 小过与大善第137章 幕后人第56章 明争暗斗第289章 谁家少年第197章 马贼第9章 时日无多第44章 失传的乐经第418章 神和人第69章 朝仪第11章 鸾凤命格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42章 斩丁原第125章 砥柱观涛第36章 朝会(中)第298章 敲山震虎第426章 大喜第36章 朝会(中)第455章 未雨绸缪第379章 恩怨分明第117章 当年小道僮第198章 杀俘第300章 不合格的刺客第399章 华雄第48章 袁氏出奔第146章 一石三鸟第87章 云泥之别第420章 高山第13章 霸王戟第286章 夹缝中生存第57章 冲动是魔鬼第240章 空欢喜第35章 朝会(上)第332章 阴魂不散第363章 纤夫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363章 纤夫第226章 貂蝉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