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立功心切

“民族?”刘协疑惑不解:“是指百姓的家族么?”

刘辩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民族这个词有些超前。他思索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天下一家,不过这一家不仅仅是我刘家,还包括天下百姓万民,所有的炎黄后裔。”

刘协似懂非懂,但他还是点了点头。天下一家的概念并不新鲜,儒家一直有大一统的信念,《礼记》中就有类似的话。他虽然觉得刘辩说的和书上的意思有些不一样,却也没有深究。他知道刘辩书读得少,万一答不上来,未免难堪。

诸葛亮却上前一步,拱手问道:“陛下以天下为一家,那家长当是如人?”

刘辩诧异的看着诸葛亮。诸葛亮很谨慎,奉诏伴读之后,诸葛亮经常出现在他的面前,但是很少说话,更不会主动提问。今天的情况有些特殊,似乎对他有所触动。他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诸葛亮虽然年幼,却是被陈纪看中的下一代儒门领袖,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的确常人无法企求。这样一个早慧的天才绝不会随便发问的。

“你觉得呢?”刘辩反问道。

诸葛亮迟疑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说道:“臣以为,朝廷当是家长,不知陛下以为然否?”

周围的气氛一下子有些凝固。这句话看起来轻飘飘的,里面却大有深义。刘辩说天下一家,那么便自然的涉及到谁是家长的问题。按照通常的理解,刘家当然是家长,只有如此,刘家才能名正言顺的占据最顶层,享受最丰厚的待遇。可是,诸葛亮说。朝廷才应该是家长,刘家不是。

对不对?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刘家是家长。那就是家天下。朝廷是家长,那就是天下为公。只有天子是家长一员,而刘家其他人都不是。因为汉代已经形成惯例,皇室近亲可以封王侯,却不能担任朝廷要职,反倒是那些血源比较远的宗室可以在朝中任职。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以士大夫自居,而不是皇室成员。所以。把诸葛亮的意思换成一句更通俗的话,就是与士大夫共天下。

诸葛亮低着头,拱着手,神态谦卑而坚持。

刘辩打量着四周神色各异的面孔,笑了起来。“没错,朝廷当是家长。那么,孔明,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家长,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保持家族和谐,人人互敬互爱。”

“不对。”刘辩摇了摇头:“作为一个家长。保持家族和谐,人人互敬互爱固然重要,但首要的任务就不是这个。”

“敢请陛下指教。”

“如果没有安全。朝不保夕,互敬互爱又有什么意义?”

诸葛亮一愣:“那陛下以为,家长的首要任务是训练武士,时刻准备与人战斗?”

“忘战必危,你说的只是一个方面。强大,并不仅仅需要武士,更需要智慧。这个智慧也不仅仅是合纵连横,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如何变得强大。只有能提升家族实力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同样。只有能富国强兵的士大夫,才适合成为朝廷的重臣。外强内壮。并不冲突,一味用兵。难免会穷兵黩武,一味用仁,同样也会沦为一厢情愿,自欺欺人。你说是不是?”

诸葛亮躬身一拜:“陛下圣明,臣自愧不如。”

刘辩笑了。他知道诸葛亮会同意他的看法,因为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他不是那种迂腐的书生,相反,他最讨厌那种空谈误国的书生,他是一个实干家——虽然有些擅权。

“孔明,你智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不过,朕还要提醒你一句,这条民族的修行之路,不是一个人能走得完的。要做一个明智的家长,不仅自己要有高明的境界,还要能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将这个事业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否则,人亡政息,又怎么能保证万年太平呢。”

诸葛亮眉毛一挑,若有所思,转头看了刘协一眼。

刘辩没有再和他争论这些问题,他让蔡琰给蔡邕写信,在洛阳召集一些对古文字、古史有研究,又能够自甘寂寞,潜心学问的人来益州,一起研究即将发掘的这个大墓。蔡琰觉得刘辩有些小题大作,区区一座墓而已,何必兴师动众。

刘辩却不这么觉得。他凭自己前世的经验,凭自己过人的六识,知道脚下这三个土堆里掩埋着什么。说得严重一点,一旦出现,只怕是秦始皇陵里藏的那些历代典籍都未必比这墓里的东西复杂。对于中原的读书人来说,这很可能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

他们也许能从里面找到凤系文明的渊源,将探寻的脚步向前推进一步。

因为这里是三星堆,一个曾引起无数猜测的文明遗址。

……

六月末,征西将军张辽回到凉州,立刻拜见了凉州刺史卢植,向他通报了即将出兵西域的消息。

卢植大吃一惊:“不是说平定山东之后才出师吗,怎么现在就出兵?”

张辽笑了,将刘辩的意思转述了一遍。“山东虽然未平,可是大局已定。卫将军徐晃已经兵临汝南,即将围歼袁术所部,袁绍南逃之路被截断,现在只剩下入海一条路可走,他还能坚持到几时?陛下很快就会回关中,收荆益之粮,并凉之马,全力供应西域战事。”

卢植沉默不语。

“眼下的条件的确不是很成熟,可是,鲜卑人入侵贵霜,势如破竹,如果我们不抢紧时间收复西域,做好与鲜卑人再战的准备,将来鲜卑人坐大,侵入西域,我们会更加被动。与其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在鲜卑人控制贵霜之前,先将西域纳入大汉疆域,拒敌于国门之外。”

卢植苦笑一声:“依我看,这鲜卑人才是陛下西征的先锋吧。”

张辽笑而不语。

卢植无奈,知道刘辩处心积虑,势在难免,便问道:“将军西征,准备召集多少人马?”

“三千精骑,民伕五千,再加上随行的商旅,万人足矣。”

卢植大吃一惊:“三千精骑就想收复西域?”

张辽点点头:“西域不比中原,粮赋供应困难,大军数量太多,准备时间就长,凉州转运的负担也重,所以我们必须以精兵出征,尽可能的减少转运中的浪费。带上商旅,也是为了能以商税供应军饷,同时利诱西域诸国,减少阻力。”

卢植松了一口气。凉州人口不多,如果出兵的数量太多,万里转运就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大麻烦。现在张辽打算以精兵入西域,负担就小得多了,还在凉州能够承担的范围以内,不需要再调用其他州的支援。看来刘辩为了减少出兵的阻力,也是做了不少准备。现在,只需要他这个凉州刺史的同意,张辽就可以成行了。

“好吧。”卢植点了点头。

张辽和赵云、麹义交换了一个眼神,会心而笑。

……

刘辩回师关中,在汉中和牛辅会师。

见礼之后,吕布就抱怨开了。对刘辩将狼骑、豹骑这样的精锐放在关中不用,将他和关羽这样的神级猛将置闲,他表示非常不理解。这次益州之战,张辽从武都突入蜀郡,兵锋几乎直抵成都城下,刘辩从东线强攻,一鼓而下扞关,威镇天下,唯独北线的牛辅大军没有建功,实际上这一路大军的实力是最强的。

刘辩笑笑:“下令出征的诏书可是很早就发出来了,又没人拦着你,不让你出兵,你走得慢,怪谁?”

吕布埋怨道:“陛下,关中与益州之间更是栈道千里,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走到汉中,已经很尽力了。只是没想到陛下这么快就平定益州,所以白跑了一趟。”

“好啦,你就别埋怨了。征西将军即将出征西域,你有没有兴趣跑一趟?”

吕布的眼睛顿时亮了,喜不自胜。“陛下,真能让臣等出兵西域?”

“当然。”刘辩笑道:“西域万里,必须速战速决,只有坚忍能战的狼骑才能适应这样的战事。征西将军麾下虽然有不少善战的羌人,可是我总不能将这样的战事全寄托在羌人身上,所以要调狼骑西征。不过,文远曾经是你的旧部,你愿意听他的指挥吗?”

吕布顿时傻眼了。刘辩说得没错,张辽曾经是他的旧部,现在一跃成为征西将军,反成了他的上官。这可怎么办?

“你如果不愿意去,朕也能理解,可以让你留在关中,届时随朕一起出征,就让云长率领一千狼骑出征。”刘辩顿了顿,见吕布松了一口气,又说道:“不过,朕又担心,万一云长在西域立了功,升了职……”

吕布顿时急了,连忙说道:“陛下,臣愿意受文远统属,出征西域,在战场上建功。”

“你能和文远和睦相处吗?”

“臣……”吕布咬牙切齿的说道:“一定能。”

“大丈夫一言即出……”

“驷马难追!”(未完待续)

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52章 死了也白死第164章 刚者易折第100章 一举三得第69章 朝仪第437章 被鄙视了第275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第70章 江东猛虎第238章 穷途末路第135章 上善若水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271章 儒门弃子第69章 朝仪第86章 关羽战张绣(下)第337章 底牌第54章 皇甫嵩的虬龙命第380章 荀氏易第155章 波荡壑第153章 反其道而行第265章 夜惊第353章 雪林巨熊第292章 观者众第351章 意外第422章 舍得第6章 傀儡发飚第427章 风乍起第442章 三百勇士第123章 裴潜第220章 棋逢对手第31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448章 立功心切第55章 不谋而合第411章 攻城与攻心第233章 精兵猛将第208章 恶战雪狼湖第304章 卧龙第85章 关羽战张绣(上)第185章 江东猘虎第165章 龙骑第247章 大获全胜第146章 一石三鸟第283章 天师道第386章 一扇窗第53章 分崩离析第340章 陷阱第459章 暗流第61章 阴谋第82章 天狼命第357章 舍得第402章 清者自清第304章 卧龙第445章 儒道并重第47章 杯弓蛇影第169章 两害相权取其轻第400章 龙凤血脉第307章 借刀杀人第121章 龙系血脉第325章 念念不忘第140章 谎言第416章 小过与大善第459章 暗流第372章 一生之敌第306章 吃人肉的程昱第100章 一举三得第80章 灌顶之咒第148章 逆天不祥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气第447章 命运第428章 作茧自缚第183章 董白第274章 迫降第15章 激将第369章 冥冥天意第65章 初战第303章 性本恶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445章 儒道并重第259章 阵前擒将第223章 白马公孙瓒第207章 一触即发第247章 大获全胜第87章 云泥之别第364章 虎兕出于柙第16章 大道与小道第453章 归根复命第20章 黄帝十二形第201章 主客易位第402章 清者自清第129章 同床异梦第69章 朝仪第323章 最大的爱护第412章 石破天惊第316章 选婿第41章 赠马第10章 密室第55章 不谋而合第436章 黄忠第340章 陷阱第36章 朝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