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后勤告急

英国政府遇到了麻烦,外界自然是一无所知。这年头既没有卫星监控,又没有便捷的网络通信。

能够大致判断一个国家的工业产能,那就已经很牛逼了。想要搞清楚人家每一个细分产业的情况,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搜集情报,那也是从英国政府内部入手。英国政府自己事先都没有做统计,其他人就更不可能帮忙统计了。

发生了这么大事情,自然要严格保密了。永久保密不现实,短期内封锁消息,还是能够做到的。

就在英国人挥舞着钞票,到处买买买的时候,日俄战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或许是吸取了之前几次战争的教训,又或许是单纯的因为俄国海军实力不济,这次沙皇政府难得理性了一回,没有玩儿劳师远征。

当然,对外的说法是等在神罗订购的军舰服役后,再去找日本人算账。

不管有没有人信,反正俄国人是信了。

俄军一改往日里的莽夫形象,在远东地区全力防守,依托工事要塞迟滞日军的进攻步伐,为西伯利亚铁路通车争取时间。

决战是不可能决战的,甭管日军如何挑衅,俄军就是坚守不出。

反正俄罗斯帝国别的不多,就是土地多。“以空间换时间”,沙皇政府完全不怂。

不同于原时空,在弗朗茨的蝴蝶效应下,现在大家采用的战术已经进步到了一战水平。

机枪、战壕、迫击炮,这种廉价、简单、实用的战术,已经在俄军中得到了普及。

如果不是后勤跟不上,估计连节节败退都不一定会出现。要知道发了狠的毛熊,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主。

俄军一路死守,这可坑苦了进攻的日军。有点儿军事常识的都知道,进攻的伤亡要比防守高德多。

即便是日军官兵更舍得拼命,那也改变不了伤亡更大的事实,在短短的小半年时间里,日俄双方的总伤亡人数就突破30万。

其中日军阵亡9.8万、伤11.2万;俄军阵亡5.3万、伤6.4万。

某种意义上来说,日俄战争也算是开辟了战争新纪录。在近代战争中,阵亡人数和受伤人数这么接近,实属罕见。

单纯从伤亡人数上来看,貌似俄军大占便宜,实际上则不然。

俄军固然拥有防守优势,但是在不断后撤中,还有2万俄军士兵被俘,3万俄军士兵失踪。

加上这些数字,综合来看的话,日俄两国只能算是两败俱伤,谁都没有占到便宜。

……

圣彼得堡,自从日俄战争爆发后,尼古拉二世的神经就没有松过。

作为尼古拉二世继位后的第一场对外战争,日俄的胜负不仅关系到了俄罗斯帝国的未来战略,同样也关乎到尼古拉二世本人的君主声望。

不同于父亲、祖父,那样的政治强人,尼古拉二世在内政领域的天赋非常一般。

当然,这不是尼古拉二世的责任。年轻时代的尼古拉,因为身体虚弱、优柔寡断,亚历山大三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让他继承皇位。

尼古拉本人也没有做好继承皇位的准备,毕竟亚历山大三世有四个儿子,选择的空间很大。

怎奈计划没有变化快,两位兄弟中途夭折了,另外一位弟弟又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玩儿一出贵庶通婚。

还没有反应过来,尼古拉就成为了唯一的继承人。为了不让皇位旁落,尼古拉只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继承皇位。

事实证明,强咬的瓜真的不甜。虽然有亚历山大三世留下的老臣辅助,尼古拉二世继位后,沙皇政府的施政效率还是下降了不只一筹。

日俄战争爆发后,这种情况变得更为明显。很多时候,沙皇政府计划一个样,实施的时候就变成了另一个样。

因为政治手腕不够强,刚继位尼古拉二世就被人坑得声誉大损,后期好不容易努力洗白了,但是下降的君主威望却补不回来。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尼古拉二世迫切需要一场胜利,以此提高自己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同时加强对政府的掌控力度。

想归想,现实总是很喜欢打脸。印象中不堪一击的日本军队,在远东战场上表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并没有因为伤亡太大就停下进步的步伐。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这也就罢了,日本人舍得拿人命填,尼古拉二世也不怂。

不管怎么说,俄罗斯帝国的灰色牲口,还是要比日本人更多。

真要是拼人命,凭借三倍于日本的人口优势,俄罗斯帝国的胜算非常大。

可惜,战争从来都不是光看人多、人少的问题。伴随着战争的推移,局势渐渐向不利的一方面发展。

放下了手中的电报,尼古拉二世冷漠的说道:“库罗帕特金中将来电,远东地区战略物资告急。

按照目前的战场消耗速度和物资补充速度计算,我们囤积在远东地区的物资,最多再过半年时间就会全部耗光。

西伯利亚铁路进行到了那一步,能不能赶在物资耗光前通车?”

现代化战争,打得就是后勤。装备越是先进,火力越是强大,对后勤的依赖度就越高。

相对于原时空来说,俄军的装备明显要先进的多,相应的对后勤要求也要高得多。

由于事先没有想到,日本人敢不宣而战,沙皇政府在远东地区囤积的战略物资严重不足。

这还是在全力防守的情况下,若是主动进攻,物资消耗量那就更大了。

在国内尽力补充的情况下,都只能支撑半年时间,显然库存物资数量已经到了危险线。

战争进行到了现在,三个月跃马东京的口号,自然没有人继续喊了。

事实已经证明日本人不是软脚虾,明眼人都知道,半年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结束战争。

谢尔盖·维特首相:“我们已经尽全力抢工期了,但是想要在半年时间内通车,还是存在着重重困难。

主要是气候问题,西伯利亚的气候实在是恶劣了。

现在这个季节,还可以勉强昼夜连续施工,一旦到了冬天很多地方连最基础的施工条件都不具备。”

不是推诿,西伯利亚地区的冬天,确实不适合铁路施工。

就算是不把法国劳工的性命当一回事,可是铁路最基本的质量,还是必须要考虑的。

不奢求像普通铁路那样,能够使用几十年,但起码也要能够支撑打完这场战争吧?

这么低的要求,同样是不容易满足的。不光是工艺上要准确,就连对材料的要求也很高。

别的不说,铁轨、枕木都必须要抗冻型的。要不然零下五六十度的超低温,普通的轨道可扛不住。

……

第二十八章、头疼的战略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七十一章、法国人的进击第三十九章、云涌第九十一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十七章、西非冲突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后的准备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绸缪第六章、大倾销第九十七章、英俄反应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八十三章、大阴谋第五十六章、必须要跳的坑第三十三章、净化官场对伍第两百九十五章、倒霉蛋第两百三十三章、闹剧——背锅总统第一百一十章、战争赔偿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骚运动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维也纳体系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五章、财产自主权第五十章、乌合之众的狠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八十八章、这就是政治第四十三章、没有永远的敌人第两百六十八章、弃子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戏第一百五十七章、战略vs战术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说的事儿第一百二十四章、闹剧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来)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恒第三百零三章、大买卖第两百一十六章、俄奥同盟解体第三章、法国的应对第一百零六章、一盘大棋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战列舰第三十五章、近东战争结束第八十四章、没钱,只能杀猪了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货队友上线第八章、爱德华-冯-鲍恩菲尔德第十一章、科学家档案库第两百零九章、阳谋第两百零八章、金融市场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一百零二章、俄奥关系遇冷第一百六十七章、圣诞百态第一百二十一章、国际政治外交第七十八章、论官僚技术哪家强第一百章、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第四十章、近东开发1.0第七十六章、继续挖坑第一百二十六章、疯狂的刺激第八十五章、暗度陈仓第十九章、发财?从挪用**开始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战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责众第八十六章、连锁反应第六十三章、战略重心转移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奥战争爆发第二十章、密谋第十八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胀第一百六十六章、不当人子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十三章、将星云集第九章、拿破仑三世上台第一百零八章、两盟对抗时代第两百九十章、大帝之殇第一百七十五章、战略公路第两百三十四章、发现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残留很强大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九十九章、激进派≠作死派第一百七十八章、发展的兰芳第一百零三章、刺杀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五十章、乌合之众的狠第七十九章、拿破仑四世的奋斗第两百六十三章、惊天计划第九十八章、公正判决第两百五十四章、带歪了第两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约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长第十五章、赔钱买卖第一百二十一章、国际政治外交第五十一章、人事调整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说的事儿第一百二十四章、战争倒计时第五十三章、爱国者第五十一章、不愿意接受的现实第四十六章、讲规矩的菲克尼第七十六章、联军的计划第八十五章、装逼技术第一百六十四章、运河争夺战第三百零五章、挤兑法郎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