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术哪家强

抗低温高标准材料,在这年头可是妥妥的高科技,能够生产的国家根本就没几个。

别看俄罗斯帝国也时常以工业国自居,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平常吹吹牛逼就算了,关键时刻是指望不上的。

看看自家前些年建的铁路就知道,一年维修十几次,一次维修十几天,维修时间比通车时间都长。

全面检查后发现,铁轨生锈的生锈、变形的变形,枕木出现腐烂也就罢了,最过分的是居然还有发芽的。

本想追究责任的,但是牵连太广,说情的太多,实在是查不下去。最后没有办法,只能由政府买单,拔了铁路重新来过。

经验教训不能忘,为了确保西伯利亚铁路的质量,沙皇政府早早就进行了一刀切,国产的抗低温材料一概不能用。

即便是民间在呼吁支持国产,但是没有办法,沙皇政府被国产坑怕了。

普通铁路也就罢了,最多损失点儿钱财。西伯利亚铁路这种战略性大动脉,还是要保证质量的。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进口不仅意味着成本增加,同时还伴随着运输压力大增。停工待料,那是常有的事情。

想想看,就连战场上的后勤物资补给,都能够经常搞混淆。那么把铁路材料运错地方,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管理体系上的问题,或者说是沙皇政府官僚体系中的问题,显然不是一道行政命令就能够解决的。

本身技术要求就高,管理体系又混乱,加上恶劣的天气,西伯利亚铁路的施工进度要是能快,那才是真的有问题。

铁路无法提前通车,前线的战略物资又必须要满足,几乎是无解的难题。

尼古拉二世的脸色阴沉的可怕,连带着室内的气氛都紧张了起来。

见形势不对,外交大臣米哈伊罗维奇开口说道:“外交部已经展开了行动,维也纳政府已经同意帮忙。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做远东帝国的工作,如果能够从他们手中购买物资,情况会好很多。

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外交人员的努力下,我们获得了不少远东帝国官员的支持,他们可以默许我们借道运输物资。”

拉拢失败很正常,远东帝国君主立宪派和保守派正打得不可开交,哪里有功夫顾得上参与日俄战争。

许诺再多的利益也没用,一个前怕狼后怕虎的政府,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俄国人通通都不敢惹。

“借道运输物资”,实质上就是“走私”。这玩意儿和平年代都屡禁不止,混乱的战争年代,那就更不用说了。

与其说是外交努力,还不如说是利益驱动。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有大笔的白银入账,凭什么要拒绝?

反正又不是光做俄国人的生意,日本人的生意大家照样做。只要肯给钱,商人们可不介意买家是谁。

就算是远东帝国的商人不敢掺合,那也有国际军火贩子冲进来。只要有钱给足了,就不怕买不到货。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家伙的货源不够充足,运输还要时常遭受日本人雇佣土匪的袭击,不能满足战争需求。

不过米哈伊罗维奇对国际军火商们有信心。现在货源不足,主要是大家事先没有预料到日俄战争会爆发,最有实力的那一波军火贩子没有来得及参与进来。

真要是这些有后台背景的军火贩子参与进来,甭管多少物资都能够搞来,这才是他们向维也纳政府求助的真正目的。

想要大规模走私战略物资,除了需要远东帝国配合外,更需要列强背景震慑豺狼虎豹。

普通战略物资也就罢了,远东帝国的家庭作坊中就能够生产,只要有钱总是能够买到的。麻烦的武器弹药。

别的不说,光日本海军那一关都不好过。为了杜绝军火落入俄军手中,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就充当起了东亚警察。

面对主权受到侵害,软弱的远东帝国政府选择了装聋作哑,任由日本海军检查外来商船。

当然,接受检查的船舶都是没有背景,或者是背景后台不够硬的。背景雄厚大洋行的船,日本人还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不列颠同神罗关系紧张不假,可两国毕竟还没有真正打起来。谁知道什么才会爆发,万一闹着闹着又坐下来了呢?

日本政府虽然选择了赌国运,但他们也不是铁憨憨,知道什么人不能惹。面对这两个巨无霸,自然要装孙子。

原时空走私贸易,没有能够拯救俄罗斯帝国,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大国支持。

英德美奥意都希望俄国人失败,唯一的盟友法国人也只是口头上支持,本质上还是希望他们回归欧洲对付德国人。

没有列强帮忙的走私贸易,自然成不了规模。除了采购粮食和一些日常用品外,武器弹药还是要从国内运输。

即便是这些不成规模的走私贸易,对远东地区的俄军也是一个重要支撑。

要不然几十万军队的后勤,全部从国内运过去,莫说是西伯利亚铁路没有通车,就算是已经通车同样撑不住。

没别的原因,谁让西伯利亚铁路是单线铁路呢?火车发出去了,可是要原路返回的。

听到这个解释,尼古拉二世的神色稍缓。不过眉宇间的忧愁,还是挥之不去。

理论上来说,有神圣罗马帝国帮忙加上远东帝国的配合,靠走私就能够度过危机。

但这仅仅只是理论上,且不说神罗的支持力度有多大,光远东帝国的配合就是一个大问题。

最近这些年,他们可没少祸害人家。前面结下了仇恨,现在指望人家全力配合,那不是开玩笑么?

不需要什么大人物亲自出手,光沿途的地头蛇们捣起乱来,都够他们喝一壶的了。

无论是隔仨差五断桥破路,还是山贼土匪拦路打劫,那都是隐患。

要是搁平常时期,那自不用说,直接向远东帝国施加外交压力就有人搞定,但是现在不行。

在日俄战争陷入焦灼的关键时刻,远东帝国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决定双方胜负走向的实力。

万一不小心刺激过了头,人家倒向了日本人,那俄罗斯帝国就只能低头认输,乖乖的退出远东地区。

“尽快推动吧!最好是能够让维也纳政府出面,他们同远东帝国关系不错,协调关系的时候方便一些。”

神罗同远东帝国关系怎么样,尼古拉二世自然是不清楚的。不过有一点他知道,那就是双方没有爆发过战争。

这就足够了,列强国家只要不侵略你,那就是友谊的象征。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落入米哈伊罗维奇耳中,这就是尼古拉二世对外交部的能力不信任。

好吧,俄国外交部的能力确实当不起“信任”。在过去的岁月里,被他们搞砸的事情,远比办成的多。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沙皇政府还专门派出留学生,前往奥地利和不列颠学习专业外交技能。

不能说没有进步,至少在外交礼仪、外交潜规则、国际惯例常识等方面,没有再闹出大笑话。

至于更重要的外交能力,那还需要等这些人成长起来,在俄罗斯帝国身居高位后,才能够真正看出来。

……

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于敌第两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二十八章、准备第一百六十三章、战争之神第二十二章、转折第五十章、乌合之众的狠第一百二十八章、殖民之路第一百零一章、忙于内斗的沙皇政府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峡之战第两百五十三章、肉在锅里第八章、苏伊士运河第五章、大婚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节操第二章、争取第六十二章、海军界笑柄第一百六十八章、奋斗的……第六十章、能源调节(月票加更)第三十五章、颠倒黑白第七十八章、忠诚在奋斗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资本第五十四章、萝莉养成计划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八十七章、布达佩斯攻防战——暗流第两百一十七章、备战第四十五章、联姻否?第两百六十一章、筹码第两百五十七章、各显神通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绑架第一百章、发飙的……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计第三十六章、选择很重要第四十六章、比烂的组织第两百七十八章、止损第八十章、送上门的借口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误会第一百八十章、罢工运动第一百三十八章、经济转型第一百零三章、作死遇到坑队友第四十六章、又一个欧陆平衡第九十九章、普俄冲突第一百三十八章、伦敦会议第七十章、进退两难第十八章、操碎了心第六十一章、南北谈判第十一章、宫廷卫队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择第六十三章、战略重心转移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十一章、宫廷卫队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戏第三十五章、最有价值和最没价值第一百零一章、收复伦巴第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四章、奥地利的名将们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艺术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约第二十八章、债券第二章、竞争无处不在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一百六十三章、战争之神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两百六十六章、巅峰对决第六章、赌第三章、苏伊士运河通航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两百六十六章、巅峰对决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东战争第十四章、挖美国墙角第二十九章、被动的妥协第五十九章、产业革命的根本——成本第六十五章、战争贷款第一百零八章、巴尔干风云起第九十五章、时机成熟第三十八章、风起第五十四章、白折腾了第四十章、战时经济体制第九十一章、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机者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五章、瑞士雇佣兵两百二十九章、无暇顾及第一百零七章、规划好的命运第一百四十九章、装甲部队上线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颠的抉择第一百五十章、抢粮第十二章、自由灯塔必须要亮起来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资本第八十四章、卖队友第一百八十九章、濒临破产的巴黎会议第六十章、一举多得第两百四十四章、又见断头台第十二章、自由灯塔必须要亮起来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学生第三十五章、颠倒黑白第两百二十四章、奥地利威胁论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