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会死

有钱了追求目标就不一样了,特雷奥斯祖上也是贵族出身,只不过在他爷爷那一代就没落了。

这个时候,特雷奥斯在考虑要不要弄一个爵位,恢复祖上的荣耀。

要在奥地利获得爵位并不容易,当然作为一名有钱的“神盾”玩家,还是比平民玩家更加有优势。

殖民体系给他们创造了机会,只要舍得砸钱,招募大量的雇佣兵在非洲大陆开辟殖民地兑换功勋,早晚可以砸出一个爵位来。

这不是最简单的路,却是最适合特雷奥斯的路。参军上战场更加容易获得爵位,可这从来都不是资本家们的选择。

贵族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在生意场上,贵族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很多特权都已经缩了水。

特雷奥斯一直都在权衡利弊,通过海外殖民获取功勋也要看运气,投入和产出往往不会成正比。

这方面实际上贵族更加有优势,他们从小就培养了军事指挥能力,某些贵族还有祖上遗留下来的家臣、私军,组建的殖民团队自然更加有战斗力。

能打殖民团队基本上不会亏本,就算是没有发现任何资源,一路抢抢抢,顺带和劳务输出公司合作,帮助非洲部落移民,那也有得赚。

殖民团队只要不亏本,就可以长期运营下去,时间长了功勋自然就积累了起来。

这是资本家们比不了的,他们的优势在于有钱。有钱就有人,这些年退役的官兵都是抢手货,大部分资本家都是招募他们组建殖民团队,战斗力也不算太差。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非洲大陆闯荡,随着殖民团队的增加,愿意前往殖民地的退役官兵就不够分了,薪资成本与日俱增。

作为后来者,不得不降低招募标准,殖民团队的战斗力也不可避免的降低了。

没有强悍的战斗力,并不是说就无法在非洲大陆殖民了。战斗力在怎么垃圾,对付一些土著部落还是问题不大,只不过人员伤亡数量有些高。

如果运气不好,一仗下来光抚恤金都可以把人赔吐血。现在奥地利殖民团队开出的抚恤金标准,基本上都是500~1800神盾,根本就损失不起。

斯蒂芬的出现让特雷奥斯眼前一亮,别人都在笑话斯蒂芬招募没有战斗力的意大利雇佣兵,然而特雷奥斯却看到了另一面——廉价。

作为一名合格的资本家,特雷奥斯有时刻不忘节省成本的优点。

招募一名普通德意志雇佣兵的价钱,都可以招募两名意大利雇佣兵了;一名精英雇佣兵的价钱,更是足以招募五名意大利雇佣兵。

除了人工薪水低外,伤亡抚恤金也可以压缩到300神盾以内。如果从意大利各邦国招募,万一损失惨重还可以赖掉抚恤金。

只要小心一点儿不贪功冒进,战斗力略低的意大利雇佣兵同样可以横扫土著部落。毕竟成本低廉,可以招募到更多的人,在做劳务输出业务的时候还有优势。

就在特雷奥斯下定决心和斯蒂芬合作的时候,一封信打断了他的全部幻想。

不是所有人都想着要革命、要独立,特雷奥斯就不想改变现状,尽管他也受到了意大利民族主义影响。

平常时期捐点儿钱,保留意大利的传统文化可以,要他亲自上战场那就不可能了。

甚至资助革命党的事情,他都不会干。特雷奥斯非常精明,注定收不回来的买卖,他从来不做。

都是民族主义者政治理念往往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利益面前,利益往往决定了理念。

作为一名纺织业大亨,表面上来看离开了奥地利,特雷奥斯可以减少很多竞争对手,甚至是独霸意大利市场。

可实际上,离开了奥地利过后原材料就可以要了他的命。

从海外进口说起来容易,真要是全面依赖于进口后,国际棉花市场一旦发生了动荡,马上就可以要了他的命。

英国能够成为棉纺业霸主,可不仅仅只是因为纺织工业强大,更多的还是有强大的皇家海军做后盾、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做市场,可以保障自身的利益。

独立后的意大利可不能保障他的利益。特雷奥斯只是对维也纳政府的政策不满,想要废除现在的民族融合政策和劳工保护法。

这和造反完全是两个概念,对国家政策不满的人多得是,毕竟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要是因为对政府的一项政策不满就造反,那岂不是天下大乱?换谁上去,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啊?

想到斯蒂芬等人手中的大量雇佣兵,特雷奥斯脸色一变,立即喊道:“马丁立即备车,我要去市政府。”

不管革命能不能成功,只要战火一起生意就不好做了。万一运气不好,被乱兵光顾破产也不是没有可能。

作为上一次洗牌的胜利者,特雷奥斯可不想再来一次。他是资本家可也是实业家,不是那种低买高卖的商人,工厂在那里战火燃起躲都躲不过去。

……

西匈牙利行省佩奇,几名匈牙利独立组织的成员,正忐忑不安的按照联络名单,四处投递书信。

为了安全起见,大家是各显神通。有藏鞋底的、有缝在衣服里面的,头脑灵活的干脆换成了数字编码,利用圣经做载体。

在有叛徒出卖的情况下,这些都是徒劳的。比起奥属意大利地区来说,匈牙利地区被清洗的更加彻底,能够逃过一劫的都是聪明人。

送信的多米奇就悲剧了,正好撞到了主人,然后被挽留了下来。

看完了信,布鲁克斯心里就问候了斯蒂芬先生的全家。早年两人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为匈牙利独立而努力。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年过中旬的布鲁克斯早就不是那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了。

当初能够逃过一劫,那是因为运气好,恰好病倒了,没有来得及参加叛乱。

病好过后,叛乱已经发生,有革命倾向的布鲁克斯被依旧忠于皇帝的父亲给软禁了。

得益于父亲自发参加了镇压叛乱的行动,立下了战功,他的嫌疑被排除了。

时间是最好的武器,转眼间父亲去世,丧失了约束的布鲁克斯再次和幸存下来的民族主义者搅和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大家已经不再是天天喊口号独立了,而是反对维也纳政府的民族划分和统一语言文字。

暴力反抗是不可能的,硬骨头早在独立运动见了上帝。布鲁克斯不傻,他非常清楚和政府对着干的后果。

因为私人朋友的关系,布鲁克斯和匈牙利独立组织部分成员还保持着暗中的联系,但这里面不包括斯蒂芬。

没办法,谁让斯蒂芬是流亡在外的政治犯呢?匈牙利独立组织人不少,又搞出多少事情来,大部分成员实际上并没有被通缉。

布鲁克斯是聪明人,反正这些人流亡在海外,又没有被通缉,和他们联络就算是暴露了,也可以假装不知情。

朋友多了路好走,就像这次匈牙利独立组织要搞事情,就有朋友暗示他躲远一点儿。

看到了这封信,布鲁克斯非常怀疑是有人要搞他。信上的内容太多了,连起义的时间都有。

正常情况下,他这种根本就没有加入匈牙利独立组织的人,是不可能得到信任的。难道就不怕他举报?

布鲁克斯试探性的问:“多米奇先生,为什么要在2月15日起义,我们完全没有准备好啊?”

多米奇没有想那么多,自己人嘛用不着保密。

“布鲁克斯爵士,欧洲新一轮的革命浪潮已经来到,这次我们和别的革命团体联手,在1、2月份大家一起发动起义。

我们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才把起义日期延迟到2月15日的。不过不用担心,最先起义反奥的是在意大利地区。

目前,我们已经招募了数千雇佣兵,还有当地革命团体的配合,这次起义绝对会成功!”

听了多米奇的话,布鲁克斯的怀疑打消了一半。看样子他真的是匈牙利独立组织成员,这副神圣的表情和他年轻时候一样。

布鲁克斯继续问道:“我的老朋友他们有什么交代么?”

既然暗示他躲远一些,正常情况下这些朋友没有道理再次把他拖下水,这封信显然不简单。

多米奇想了想说:“保罗先生说遇到你,就带他问好。还有就是让你把火腿留着,等他过来吃。

索拉姆先生,问你老地方还好么?他非常怀念大革命时期,可惜上一次失败了,这次不会了。”

这些似懂非懂的话,多米奇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只当是老朋友叙旧。

可是落到布鲁克斯耳中就不一样了,“火腿”是当年撤退的暗号,毫无疑问这是在告诉他跑路。

“大革命时期”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回忆,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无数志同道合的朋友都遭到清算。

搞清楚了情况,布鲁克斯额头上的冷汗都冒了出来。

别人不知道匈牙利独立组织接受了美国人的资助,布鲁克斯可是一清二楚的,他们朋友没少报怨美国人指手画脚。

联想到现在美国内战,布鲁克斯瞬间想明白了很多事。

这次起义肯定是不能够参加了,要么立即收拾东西跑路,等事情过去了再返回;要么立即去举报,把自己摘出去。

多米奇疑惑的问:“布鲁克斯爵士,你怎么了?”

看着一脸单纯的多米奇,布鲁克斯心中有些不忍,犹豫了一下说:“我没事。匈牙利地区的局势非常复杂,多米奇你尽快完成任务离开,坐船到俄国避避风头。”

多米奇心中一惊,诧异的问:“为什么?”

布鲁克斯摇了摇头说:“佩奇地区的警察鼻子很灵,联络名单在你身上,一旦发生了意外,组织在这里的经营成果都会完蛋。”

多米奇一脸坚定的说:“放心吧,布鲁克斯先生。我没有把名单带在身上,就算是发生了意外,敌人也不会有任何收获的。”

布鲁克斯没有继续劝说,虽然不知道匈牙利独立组织这次是什么目的,但是他非常清楚派出来的这些人都是弃子。

劝说,只是布鲁克斯担心多米奇被捕,会把他和匈牙利独立组织有联系的事情供出来。

可是仔细想了想,布鲁克斯又琢磨着就算是多米奇逃过一劫,这些事情同样也无法保密。

平常时期这种朋友间的联系不算啥,定不了他的罪。可是在大变发生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搞不好爵位都要被搭进去。

留给布鲁克斯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跑路流亡海外;要么向政府举报,以往的事情都可以一笔勾销。

犹豫了一会儿过后,布鲁克斯还是决定当一回叛徒,毕竟这次的事情太过诡异,里面迷雾重重。

“多米奇,我不是怀疑你的忠诚,这只是我们应该有的警惕,不能够做无谓的牺牲。

如果你愿意帮忙的话,可以帮我送几封信。现在是关键时刻,我不适合与他们见面,让手下人去送我又不放心。”

毫无疑问,布鲁克斯是准备借刀杀人了。

出来混总是有几个敌人的,布鲁克斯也不例外。趁机把他们牵扯进去,踢开几个绊脚石,他没有任何压力。

……

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计(二合一)第十章、美丽的误会第十五章、强国梦第六十一章、南北谈判第六十四章、影响力第七十六章、继续挖坑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六十四章、影响力第三十六章、寻找对手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伤亡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一百一十八章、飞艇轰炸大队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国人的新战略第一章、新的时代——神盾结算体系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冲突第四十四章、利益决定真相第十四章、投资准备(求订阅)第两百五十四章、带歪了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剂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两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七十六章、联军的计划第一章、强取豪夺第两百零四章、站队的时候到了第三十六章、寻找对手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三十八章、摄政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六十二章、类我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九十九章、招生第六十五章、战争贷款第二十六章、领主的烦恼第三章、苏伊士运河通航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穷的义务教育模式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来的通道第三十三章、结盟否?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东战争第两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战争第三十三章、共同防御条约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第两百零六章、郁闷的腓特烈第七十五章、利益动人心第二十六章、残酷的战争第四十八章、准备决战第五十七章、约翰牛的计划(新的一周求票票)第六十九章、实用主义者第一百二十一章、国际政治外交第一百九十二章、谣言的威力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宪第一百三十一章、战争爆发第一章、强取豪夺第四十六章、祸水东引第七章、远洋舰队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样炼成的》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两百三十八章、没有硝烟的战争第四十一章、日渐壮大的农产主阶级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二十三章、中亚乱局第八十章、学会做渔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五十九章、条件第两百一十六章、俄奥同盟解体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静的时候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两百九十八章、弱国无外交第六十八章、开普敦条约第九十四章、军备竞赛第两百四十三章、复辟的前奏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陈仓两百四十六、搅混水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线第二十八章、难产的村际铁路第四十七章、马赫迪起义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两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二十二章、破产啦第一百一十二章、装糊涂第十八章、别无选择第两百五十五章、烫第五十章、乌合之众的狠第四十九章、年轻一代第六十章、代价第二十章、科学研究第四十三章、最后的反击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业贷第十九章、发财?从挪用**开始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为国第九章、1867眼球效应第一章、穿越第五十七章、产业调控第八章、爱德华-冯-鲍恩菲尔德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后的准备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为国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五十四章、白折腾了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杀人第七十八章、忠诚在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