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张兵的命数

五千响的鞭炮点燃了,响声在穹窿地貌的清晨山谷中久久回荡,旁人一听,就知道谁家有喜事了,农村就是如此,有点八卦,瞬间就会在十里八村中传开。

鞭炮一响,就代表着可以开饭的意思,结果张兵那桌早就在开动了。

老人们吃得不算多,细嚼慢咽,偶尔放下筷子,酌一口小酒。吃饭间,还喜欢说话,或因六个老人彼此都相熟,这话题就给绕到了张兵身上。

“小伙子,你是干啥的?”方老师问了句。

李美欣立时插话道:“他啊,无业游民,没工作的。”

结果,那八旬杨太爷放下筷子说了句:“小伙子,你是有福之人,好福气。一辈子,衣食无忧。”

杨太爷,精通麻衣神相之法,看面相那是极准。观相有相骨、肉、额、面、眉、目、鼻、人中、口、舌、齿、耳、痣、四肢掌纹,精气神。

此时当然不可能给张兵好生看一看,但看了五官之后,也就有准了。

但谁知道,左首边的苟仙娘却有不同意见,“杨老头,这次你可看错了。依我看,这小伙子,印堂有血光。”这话点到为止,没有往下说,苟仙娘除了立童子菩萨,自然还有其余的业务,虽不会看相,但会望煞。

青帽陈婆婆接话道:“小伙子,你的生辰八字是多少,我替你问一卦看看。”

这八字其实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比如今年是甲午年,“甲”为十天干之一,“午”为十二地支之一。

古人分别以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但了现在,一般只计年了,要想清楚自己的八字,随便在街边花两块钱买本万年历就知道了,不用那么麻烦去算。

张兵依言报上了自己的八字,他的出生时辰在23点以后,为子时,这是一天的开端。身份证上是七号出生,其实是算八号,这点小细节,他当然不会忽略。所谓医者不自医,他到是从来没给自己算过命,现在趁着这个机会,让老人们算算也无妨。

但年陈婆婆,仅是用筷子分别在六个碗碟上敲了一下,沉吟了一会,这才开口道:“不太好,你命里有四七之数。”

在陈婆婆说话之时,风采盖人的方老师也掐算了起来,只是时间相对长了一点,此时也差不多了,跟着接话道:“四十岁有一劫,四十六岁有大劫。按现在的公历算,往后推半岁。不过,劫难之前,你的福分确实异于常人,衣食无忧,女人眷顾。”

陈婆婆又把话接了过去,“这还不简单,让陈九给削削就得了。”

这话,张兵就没听懂了,见陈师傅开口道:“小伙子,你递根筷子给我。”

张兵依言递了根筷子过去,却见陈师傅如变戏法一般摸出一把黑面小刀,在筷子上重重削了一下,带着一块竹屑飞了出去。

陈师傅摇了摇头,“确实不太好。”

张兵虚心请教,这才知晓陈师傅的业务之所以火爆,盖过其余棺材师傅,那是因为陈师傅有一个祖传的手艺,类似于化鱼刺的九龙化符水。

但陈师傅这个更牛X,在打造棺材之前,陈师傅会挑好做棺材盖的木材,然后用飞上一斧头,砍飞一块木屑,就能凭此来辨别棺材主剩余的寿命。

农村打造棺材都是提前的,村中老人觉得年龄够了,就会提前把棺材做好,免得时候一到,来不及。

当然,辨别寿命,这个不敢说百分之百准确,但陈师傅出手,命中率那是相当的高,所以在当地的名声很强悍。

刚才削筷子,就等于是给张兵削了棺材盖。

一直没怎么出声的王奶奶把话接了过去,“小伙子,别想那么多,信好不信坏。”这位老人专职小孩的问题,所以就参与不到张兵的命数话题来,但老人心善,这是在给变向的安慰张兵。

至于当事人张兵,依旧笑容满面,他熟读周易,知道命数这个东西的概念,起初是最不重要的,就好比卦象中的初爻,也就是最下面的那个爻,然后中间的过程是会变化的,最后才是盖棺定论。

不能因为你命里能发财,那就在家里干等着财从天降,这自然是不行的。

同理,不能因为你命数很烂,那就自暴自弃,最终只会更悲剧。

借用周易第一卦【乾卦】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的运行刚健不息,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自强不息。

人定胜天,不到最后闭目那一刻,便做不得准,所以,哪怕在场几个高人的意见统一,他也真的没太放在心上。但又不能盲目,此事为他敲响了警钟,就如得了病,那就得用药,若期望身体自行好转,那多半病情会更加严重。

“菜来了!”传菜声打断了此刻的闲聊。

席面一般是一两个菜集中上,每一桌都上了这道菜,然后才从蒸笼里取下一道。

这会上桌的菜叫“咸烧白”,跟广地的“梅菜扣肉”相似,那味道,肥而不腻,咸香可口,老少男女皆宜。

做法也简单,五花肉下锅,煮到六七成熟,然后涂抹酱油或黄糖,跟着下油锅把皮炸酥。捞起来后,切成片,摆放在碗底,撒上几粒花椒,最后把切好的盐菜码在上面。最后就是上蒸笼了,蒸好之后,把碗倒扣,就成了半圆拱形,上面是肉片,下面是盐菜,很是下饭。

大家都动了筷子,连李美欣也一样,夹了片烧白肉进嘴里,咀嚼了几次,就露出一脸满足的神色,但扭过头来,却给了张兵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紧跟着,菜一道道的上来了,“甜烧白”,做法跟咸烧白前面的一样,不过在切肉的时候,是两片连在一起,也就是把肉切开了,但两片肉的皮还连在一起,然后在两片肉中间夹上黄糖,或是白糖也可以。跟着同样码在碗底,然后上面码上加过糖的糯米,或是红薯,南瓜,甚至是红豆都可以,蒸好之后,也是倒扣出笼。

然后还是“夹刀肉”,也就是肘子,以前是去骨头,现在是连骨头一起蒸,同样的,中途要涂抹酱油下油锅,最后蒸好了,还得淋上汤汁。

又有“蒸甲鱼”,这个菜以前是没有的,近年才在农村兴起。说实话,腥味太重,滋补是有了,常人难以入口。

再之后,还有“蒸肉圆子”,但其实是肉片,做法比较复杂,把肉剁碎,混合上花椒,淀粉等香料,然后均匀的抹在大蒸笼里,约莫两指厚,最后在表面上涂抹一层鸡蛋清。蒸好之后,切成片,然后还得码在碗里,混合香料,再蒸一次,所以席面麻烦,得提前准备。

“酥肉圆子”,这个就是真的肉圆子了,但会提前下油锅炸熟,然后才上蒸笼。酥肉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东西,具体做法,跟洋快餐里的炸鸡腿鸡翅差不多,只是在混合淀粉与鸡蛋清的前提下,多加了花椒与豆瓣酱混合。

此外还有“粉蒸肉”,这是五花肉切片,混合糯米粉、八角、丁香、**、小茴等香料,蒸制而成,肉下面可以放土豆等。同样的烹饪方法,蒸排骨,牛羊肉也都可以。

又有“整只鸡”与“整只鸭”,鸡鸭去内脏后,加上黄花菜,或是海带,然后上蒸笼清蒸,盆里只加一点水,甚至不加,完全以蒸汽化为水,清蒸最重用料要适当。

还有一盘蒸腊肉,用的是二刀坐墩子肉,也就是猪屁股切下的第二刀,每个猪只有二斤左右。这个部位的肉,肥瘦相间,吃起来一点都不油腻,非常香。

最后就是必不可少的鱼了,王家准备的是双椒鱼,也是花椒与青椒同时用,鱼先改刀,整条下油锅,然后装盘,淋上汤汁。

整个席面下来,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几个菜,除了几个紧俏菜之外,早晨根本吃不完。这是正常的,因为中午就是吃这个剩菜,农村可没有浪费的习惯。如果中午还吃不完,晚上接着吃,甚至第二天早晨还来。

而张兵与李美欣就不用吃剩菜了,他们现在可是王家姐的“娘家人”,等会要跟着一起去徐帆家,不仅能得红包,中午还能在徐帆家,再吃一次这样的席面,也不用再随礼金,因为是娘家人嘛。

好菜总有吃饱时,没过多久,张兵两人就顶不住了,原本张兵想留在桌上陪客,却被李美欣隐晦的叫下了桌,一路把他拉到房屋侧面没人看见的地方,然后直接给他来了一巴掌打在胳膊上,疼得张兵直咧嘴。

“啥事啊?你就不能不打人吗?”张兵郁闷无比。

PS:求收藏,推荐票!

第161章 太巧合第68章 土地菩萨第103章 剑心(上)第112章 舞龙(下)第206章 接管金顶第43章 麻烦大了第38章 父子第62章 前奏第192章 无法抵抗第183章 出事第173章 定龙(三)第116章 意外第209章第209章第181章 班门弄斧第69章 薛六指第175章 天威难犯第190章 君临第18章 红包开路第75章 天雷滚滚(下)第78章 赠镜第210章 怪事第34章 术业有专攻第111章 舞龙(上)第151章 斗煞第160章 手段尽出第59章 突发状况第7章 天下穹窿第106章 争夺气运第27章 来龙去脉第53章 盛极必衰第174章 神山第91章 十二葬法第16章 白沙六老第217章 天崩地裂(下)第18章 红包开路第183章 出事第44章 丰都符老第216章 天崩地裂(中)第16章 白沙六老第223章第1章 补刀成功第47章 七杀神碑第219章 撼龙真人第116章 意外第50章 雷火丰第162章 量力而行第67章 网购第19章 张家第189章 前奏第20章 帝王宝藏第27章 来龙去脉第6章 小青瓦第136章 三十二应身第214章 水落石出第178章 哑女开口第100章 盛况(下)第151章 斗煞第5章 意外接踵而来第147章 蛇窟第156章 堪舆第144章 不一样的名声第56章 十八条龙第14章 喜庆日第174章 神山第一百零一章第10章 挥刀问路第73章 关键点第219章 撼龙真人第37章 立竿见影第151章 斗煞第25章 生意上门第147章 蛇窟第137章 瘟神降世?第76章 行武龙第200章 强强联手第202章 天命所归第18章 红包开路第165章 双带剑第67章 网购第173章 定龙(三)第141章 大顺通宝第173章 定龙(三)第82章 初露峥嵘(下)第76章 行武龙第45章 约斗第163章 饺子第95章 雕龙画凤(下)第142章 傻眼了第14章 喜庆日第139章 开门红第一百零一章第89章 叶公好龙第60章 第三个第164章 准备就绪第23章 扑朔迷离第81章 初露峥嵘(上)第149章 否极泰来第77章 再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