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国家的基础(一)

(一)

就这样,主要专家留在弟岛,埋头于研究和工程建造。虽然并没有明确要迁都进步城,但是会长几乎全天候地留在那里。一道裂痕正在兄弟海峡上形成。

很快,组织行为专家阿米塔娜写出调查报告,油印了一百份在高官中散发。报告称,组织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信息顺畅。一年半来,科学大会由下至上的信息传送效率减少29%,尽管强化了朴运成的领袖地位,但由上到下的信息传送效率仍然下降了15%。大部分信息都在中层被截留,原因是中级官员既不愿意执行缺乏针对性的命令,又不愿意汇报下面的真相。

更由于大家心有余悸,不敢讲真话,平级之间信息传递效率也下降了10%左右。

阿米塔娜在报告中预计,这样下去,三年后大会内部信息渠道将自行崩溃。到时候,最高层只能听到违心的报告,作出自我强化的错误判断。而基层将不再执行命令,除非最高层亲自过问。由于组织规模越来越大,个人精力又有极限。届时,科学大会将变成一潭死水,仅靠朴运成个人威望推动其运转。

看到文本,朴运成立刻让彭志真收缴这份报告,理由是阿米塔娜伪造调查证据,有违科学原则。阿米塔娜立刻反驳,然而她也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来源。这种调查肯定涉及从高层到基层的很多人,亲口对她表示不满的人都不愿透露姓名。

于是,朴运成干脆将阿米塔娜解职,苏吉拉纳重新经手弟岛上具体的民政事务,包括管理火车线路。

内斗还在升级,阿米塔娜背后就是小田雅子。限于她和丈夫多年的威望,以及手里握着的测评信息,朴运成还不敢动她,只是在各种会议上由吴昌文与小田唱对台戏。

失去阿米塔娜这道隔离带,小田雅子只好亲自上阵。科学家们吵架,不会写什么斗争檄文。小田拿出一份旧论文提交给《科学前沿》。果然,吴昌文以资料过时为由拒绝刊载。小田雅子就自行印刷两百份,散发给大会高官。

这份论文题目叫做《态度改变的两种方式》,作者是前任行为科学部主持帕格莱特。他在年轻时目睹东海大叛乱的全过程,便从行为科学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当时,东海一派教士深入乡村集镇,组织大规模集会。宣讲、祈祷、集体修练、编歌谣、演戏剧,甚至包括制造谣言,制造正统教会行将崩溃的末日气氛。结果百姓一群群、一处处、一个教区一个教区倒向始基派。东海大师逃离圣山后,三年时间就积累起足够的力量发动叛乱。

帕格莱特通过大量实例和数据,将始基派的宣传方式与科学家园进行对比。他把改变态度的方式分成两种。一种是理性方式,通过传播正确信息,让人知道事情的原委和利害,自行决定接受或者反对。二是非理性方式,通过大规模群体活动、仪式、口号和情绪渲染,利用贪婪或者恐惧心理激发反应。

后一种改变看似容易,短时间可以聚集大量追随者。但是没有理性基础,来得快去得也快。敌对一方同样可以使用类似手段进行反洗脑,重新改变受众态度。

在科学家园登陆弟岛之前,这篇论文和其它学术资料一起收藏,没有条件扩印。登陆后大家忙于其他事务,也没有精力翻印并不急迫的旧文献。小田重印这篇论文,既要指出朴运成和吴昌文的错误,又回避直接点名。

果然,读到此文的许多高官都所有感触,文章本身就起到了用理性改变态度的作用。尤其苏吉拉纳,这篇文章让他想到自己当年在教会里面是“先信后修”,还是“先修后信”的犹豫。想到在魔都时帕格莱特对他循循善诱,通过点滴知识让他最终倒向科学。反观魔都里面各种教派,无不用洗脑方式进行拉拢,而他都没有接受。

文章作者是已经去世的前辈,又不可能提到现实问题,朴运成不好压制。吴昌文再次充当先锋官,在《科学前沿》上发表署名文章,先是赞扬帕格莱特在艰苦条件下收集资料,冒险写出此文,展示了英勇无畏的科学精神。笔锋一转,又认为当年研究条件有限,抽样范围过小,此文论据大可质疑。根据现实情况,完全可以进行大规模、迅速的群体态度改变运动,然后再慢慢补充以理性的科学教育,巩固这种改变。

“非理性方式我们不会一直运用。既然手里有科学真理,早几天或者晚几天传播给新会员,又有什么影响?邪教只有迷信,所以他们才会持续地洗脑。”

吴昌文的论据就是他正在主持的教育实践。“会长的孩子”也正在努力学习,对科学的信念更为坚定。

对手拿出来的这些资料,远离现场的小田找不到反驳理由,便着重质疑吴昌文发起的另一种运动,那就是以成年人为主的愚民行为揭发大会。这种集会要召集成百上千的成年人参加,组织大家控诉邪教政权伤天害理。然后一起呼喊口号,宣誓将启蒙战争进行到底。

每逢开这种会,吴昌文事先都要安排人发言,但要启发他们找到足够的例证却不容易。旧人还好办,在等级制度下遭受欺压,有很多鲜活的例子。但是新人对真理教统治的恶感并不强烈,能想到的无非是哪个官员多征了税,哪个官员贪污了钱。这些问题任何政权里面都不少,并非邪教特色。盖娅真理教最大的危害是阻断正确信息传播,令全社会保持愚昧状态。但是,百姓却很少认为这对于自己是个问题。

为了不冷场,这类活动每每到了最后,还得让“会长的孩子”撑场面。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发自内心,但是又没什么生活阅历,讲的话很难感染在场的成年人。

这场有关态度改变方式的争论,最终却没有改变任何一方的态度。

在科学大会之外,普通百姓并不知道这些争论,他们只是顺着眼前的路走向远方。好在闹归闹,经济建设没有松劲,温饱线上的新区人民开始看到了实惠。

由于人口扩展到一百几十万,还可以向蒙昧区走私,纺织品行业规模每年暴涨一倍。弟岛大片田地种起棉花,或者养起绵羊。人们先在家里进行漂洗等初加工,再卖到纺织厂。有了过去十年的经验,弟岛农民已经倾心于经济作物。一半人完全不种粮食,他们出售原料,再花钱购买食品。五分之一的人更是雇用来自新启蒙区的贫困农民过来耕种,自己成为小农场主。

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模范城讨生活,兄岛也有数千人过海投亲靠友。当年模范城开工时大会会员住过的工棚没有拆除,成了这些人的栖身之处。当时住两个人的房间,现在挤进六七个人。更多的人拿来木板和铁皮,搭建临时工棚。很多人只求栖身之处,因为没有上下水系统,工棚区臭水四溢,蚊虫乱飞。这些人仍然抛下老家相对宽敞的住宅,挤到贫民窟里,等待踏上希望之路。

城市边缘也出现了不少贩卖农产品的摊点,还有为工人服务的小餐馆。住在贫民窟的农民如果捞不到工厂的活计,就跑到这些地方谋生。不用动员,不用宣传科学的伟大意义,人们自动跑过来寻找从科学中心蔓延开来的财富。

看到不断扩大的贫民窟,苏吉拉纳曾和小田雅子商量,能否把科学人的门坎放低一些,被小田雅子拒绝了。“这么多人想挤进城市,我们不提高门坎就已经很不错了。”小田指着模范城里面宽阔的道路、明亮的街灯和舒适的住宅。“让他们呆在贫民窟,每天从远处望着这些,形成心理落差,这才能有动力。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都不珍惜。”

科学纪元10年7月,朴运成忽然通知苏吉拉纳等执委到进步城开会。彭志真在会上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经过一年半的筹备,丝敖港聚集各大舰队精锐,共计一千两百艘舰船,加上南方大教区自己提供的三百艘,合计一千五百艘。由东大洋舰队总带领萨瓦蒂担任前敌指挥,准备择吉日出征,入侵兄弟群岛!

这天终于来了吗?大家议论纷纷,既兴奋又紧张。作为近卫军总司令,朴运成拿出自己的方案。在对方出征之前,带领所有铁壳舰,四分之三的蒸汽木船直扑丝敖港,击毁所有敌舰。一万名陆军将士随船出发,登陆丝敖,直插红石城,击溃帕尔哈蒂集团。

接下来,会长征求大家的意见。佩什梅格第一个表示反对,她给大家算账,一年半来财政拨款投入各地建设,现在大多没到回报期,账面已经亏损。如果搞进攻作战,还要准备一大笔军费。如果在广阔的南方大教区里陷入消耗战,钱就会成为无敌洞。

所以,如果真有大敌入侵,不如就按原定方案,派出舰船在西面海上布防,这样被消耗的将是对手。

能源专家张冲也提出异意,虽然彭志真的远征验证了手头这些船的性能,但也只能说明它们可以单程驶到丝敖。以南方大教区的生产能力,即使占领一小片地方,也找不到足够的煤炭。他们要准备大量船只从本土运煤,才能维持进攻。现在弟岛露天煤矿产能已到极限。如果要组织远征,各发电厂用煤都得减半。

还有人质疑,现在南方大教区疫情严重,主动进攻不怕战士们传染吗?朴运成回答说,当地疫情已经到了晚期,再过一个月就会平息。他的妻子是首席医疗专家,虽然没有到场,在这方面仍然有权威。

就这样,很多专家都从技术角度反对远征,主张本土抵抗。更有些人觉得即使敌人突破防御圈登陆,无非是再打几场狩猎战。兵工厂已经生产出两百万发子弹,还怕谁来进攻?而主动攻击的结果却难以预料。

朴运成身边,保龙坚、光勇浩、克林加等人都力主进攻。彭志真还提醒大家,如果打赢这一仗,全球护教海军一半的舰船就会报销。

这次,苏吉拉纳也站到反对者一边。能守住兄弟群岛,和能攻占八百万平方公里新领土,完全是两回事。“会长,看完进攻方案,我觉得先建造五万吨位的舰队才能保证运送足够给养。而且必须要有三万名战士才能保证成功。最重要的是后方不稳,现在兄岛抵触情绪很大。”

当晚暂时休会,两派在餐厅里,花园间继续争吵。第二天,彭志真又拿出一份研究报告,来自兄岛北面的白岛。那是一座活火山,无人居住,大会在当地建有火山活动监控点。这份报告声称,对当地湖泊含硫量的监测表明,火山将在两年内爆发,伴随着强烈的地震活动。

“我们没时间了,到时候不要说刚建成的这些工业设施会损失,就是民间流言都压不住。大部分人还都不识字,相信天遣之类的迷信。”

十年来兄弟群岛风调雨顺,无灾无患,也是科学大会建立稳定统治的重要外部因素。但凡来一场地震或者海啸,甚至只是旱上两三年,民间定会流言四起。他们还没有救灾的实力,扩大地盘,分散局部自然灾难的风险,也一直是高层的共识。

“为什么是由你提交这种报告?那里不是环境科学主持奥德里奇负责吗?”小田说出了很多人的疑惑。会议开始后,奥德里奇一直以地质调查为由不在场,这份报告上也没有他的署名。

“环境科学主持去天堂岛调查矿产资源,一时半会找不到他签字。”虽然有会长撑腰,彭志真对小田还是敬畏三分。

忽然,新晋执委卡梅丽娅站了起来,面若冰霜。她年纪最小,又是朴运成的同门,但是一点没给师兄面子。“我们要确认这份报告的真伪才能作判断。大家都是科学人,真伪判断高于价值判断,这是我们的原则。如果前提虚假不实,任何结论都不是正义的……”

“怎么,你们要在四个岛上割据吗?”朴运成突然拍起桌子,情绪如此失控,十年间未曾有过。“胜利还没到手,你们就开始要享福?忘记了全球十几亿人都生活在黑暗中,等待我们去启蒙吗?”

会场鸦雀无声,他们从未看到朴运成如此震怒。

这些年在苏吉拉纳眼中,朴运成从他的师傅,兄长,到同事,现在终于降成为普通人。他会犯错误,会钻牛角尖。他会让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亲朋好友面临危险。是的,如果要科学地认识一个人,当然能得出这种结论。

“会长,我们有今天的家底太不容易啦,不能随便消耗。”想起不久前无谓牺牲的三百名科学战士,苏吉拉纳激动地劝了一句。

“我从来就不随便!一切都有科学的方案!”第一次,朴运成公开斥责了这个小兄弟。

十九章:新人(一)十八章:会长的孩子们(三)十一章:魔都(一)第四章:坚船利炮(一)十三章:踏上登天之路(四)十四章:第五目标(二)十六章:壮志凌云(二)十九章:重见天日(三)第七章:绞索(四)十一章:魔都(三)十八章:歌舞升平(三)二十章:科学近卫军(三)第二章:向自然更进一步(四)十四章:逆水行舟(四)第二章:十五亿人魔咒 (二)第十章:天国的末日(三)十一章:聚沙成塔(四)十二章:绊脚石(一)十二章:绊脚石(四)第三章:破茧而出(一)十八章:会长的孩子们(一)第五章:铁栏的另一面(四)第三章:美丽的新世界(二)十九章:重见天日(一)十八章:会长的孩子们(一)第十章:自断前程(三)十四章:和平战役(二)三卷·魔域桃园 第一章:失乐园十二章:错进对出(四)第五章:黄金时代(二)十五章:有进无退(四)第三章:小心走错路(一)十八章:歌舞升平(一)第三章:激辩(一)十四章:逆水行舟(一)十八章:复乐园(一)十一章:同仇敌忾(三)第十章:法律(二)第二章:钢鲸(二)十六章:科学人(三)第二章:回归初心(四)十七章:第一目标(二)第三章:小心走错路(四)第六章:真正的勇气(一)第六章:真正的勇气(一)二十章:走向新生(三)第十章:造科学的物(一)沉沉落日(四)十七章:阴影(二)第九章:志愿军(四)十七章:第一目标(四)第十章:法律十六章:科学人(四)第九章:第二道面纱(三)十八章:会长的孩子们(一)第六章:模范城大狩猎(一)十八章:协商制(四)第十章:没有上司的日子(二)十六章:庇护制政权(三)二十章:阴云密布(四)十七章:科学的叛徒(二)第三章:铁坟登陆战(三)十一章:聚沙成塔(三)第八章:重逢(三)二十章:青铜时代(一)十五章:一代圣尊(二)十三章:没有答案的问题(四)十三章:没有答案的问题(四)十九章:导师回本卷(三)第二章:向自然更进一步(四)十二章:携手向前(三)第二章:钢鲸(一)第六章:模范城大狩猎(一)十五章:黑巫术(一)第八章:家奴(一)第七章:这是最后的战斗(四)第五章:海上民族(一)十九章:军人的荣誉(二)第二章:回归初心(三)第十章:造科学的物(四)十七章:人定胜天(三)十五章:黑巫术(一)十四章:逆水行舟(四)十三章:没有答案的问题(二)第五章:科学殖民队(一)第六章:南方战役(四)十九章:军人的荣誉(三)第九章:风卷残云(三)第一章:护教圣战(三)第四章:投奔怒海(二)十七章:第一目标(三)十四章:走向魔媒(四)第九章:迷途(一)第八章:热血已经沸腾(一)第二章:暗流汹涌(三)第二章:回归初心(一)十七章:科学镇(三)十三章:誓言(三)二十章:走向新生(三)第七章:第四目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