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 若吾王少年

李从璟默默走在大营中,皓月下大营灯火通明,人影幢幢,不时有巡逻军士从他身边经过,而他自始至终低着头,脑中思绪万千。

李从璟觉得,以自己和李存勖的叔侄交情,再加上这些日子在李存勖身边效力,尤其是对契丹一战,几百人被几千人围着打,也算是同生共死过。李存勖先前那番话应该不全是玩笑话,其中不乏鼓励成分。

只不过,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这可不是玩游戏,何来如此简单的事。就算天时地利人和都凑齐了,也不过一线机会而已……

然而,李从璟太渴望军功了。十年磨一剑,他已经耐心等待了太久,他不知道,这世道还会给他多少时间准备,在这之前,他必须让自己身处高位,拥有自己的军队,如此方能去建立自己的势力,才有在瞬息万变的乱世中拥有自保之力。

这世道,身处低位者易子而食,身处高位者弑兄杀父,朝廷都能几年换一拨,还有什么是靠得住的?

“妈的!”李从璟吐出一句脏话。愤愤地想:“老子在二十一世纪时,成天恨自己生错了年代,要是身处乱世,必为枭雄,成一方霸业!那时候真是年轻,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有吃有喝有得玩,还有妹子,虽无大富大贵,起码不必像如今这般,每日游走在杀人与被杀之间。”

这时候,李从璟已经走出大营。

掏出随身那块玉佩,拇指传来一缕清凉。抬头望月,李从璟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下来。良久,李从璟叹了口气,嘀咕道:“也罢。至少,这时代的夜空,星星还是很多的。”

“噌”的一声,李从璟拔出佩刀,端视良久,猛地刀指夜空,咬牙道:“左右没有选择,那便战!”

果真是,顺境让人抱怨,逆境让人奋发。

李从璟归刀入鞘,忽然听到中军大帐传来一阵鼓声。随即,哨楼令旗挥舞,十数士卒从中军大营奔出,不多时,号角声响彻大营!

闻此号角声,李从璟脸色立即肃然起来。

帅令:翌日出战!

“明日王师出战,魏州又有大仗可打了!”身旁有人说话,却是斥候队正李荣,这个三十来岁的汉子,不知何时到了营外,此时正一脸感叹。

李荣隶属本地镇军,也就是地方军,与李从璟这样的中央军四处征战不同,他们很少出境作战。也正因他对本地情况熟悉,大军到了这里,才会征调他领斥候外出、探知敌情行动——这也是惯例。

李从璟轻笑道:“李队正也是好战之士?”

“士不好战,军无战力。”李荣道。

“这人是一把好刀。”李从璟心想。嘴上道:“于李队正而言,此番正是大展拳脚之时。”

李从璟这话出自内心,他与李荣并肩作战一日,对对方的军事素养自然有所了解。然而,李荣听了李从璟这话,不仅没有意气风发,眼神反而暗淡下去。

“那是李公子的事了,却与我无干。李某的任务已经完成,今夜便要回本镇了。”李荣说罢,转身走开,背影萧索。

李从璟看着李荣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李从璟回帐歇息的时候,就接到

上头一级级传下来的军令:从马直卯时进餐,三刻帅帐前听令。

一夜无话。

辰时,李存勖帅帐点将。随即,早已整装待发的晋军开拔。誓师训话这些环节都省了,此番李存勖从幽州到魏州只用了五天时间,带来的五千亲军俱是轻装简从的从马直骑兵,图的就是以速取胜。

先锋营出营之后,披挂整齐的李从璟跨上战马,领着自己一队人马,随身着明光铠的李存勖出发。

此前梁军统帅段凝攻陷卫州,前锋大将张朗克相州之后猛攻魏州,和在镇州与晋军交战的张文礼南北呼应,气势汹汹,似要动摇晋地根本。

在晋军大将阎宝围攻镇州的情况下,李存勖从幽州南下,根本就没有理会瓮中之鳖的镇州,此战只要击溃梁军,镇州再狠,孤立无援也翻不起多大浪来。因此,今日之战甚为关键。

大军出发之后便是急行军,五千人的骑兵,清一色黑衣黑甲,战马奔驰于官道,如蛟龙潜行,有地动山摇之势。前后相望,唯见甲胄而已。

及至次日申时,大军赶到魏州城外。李从璟因为是李存勖贴身亲卫,跟在李存勖身旁,是以视野广阔,一眼望去,就看到了昨日眼见的梁军大营。

只是与昨日颇为不同的是,今日梁军并没有猛攻魏州城,而是万余人严阵以待,在军营前摆出阵势,拒营而守。看来昨日李从璟等人的行动,已经让张朗察觉到晋军援军的到来,只是张朗恐怕想不到,此番来的,却是五日前还在极北之地幽州的晋王本人。

“攻!”

李存勖大手一挥,没有二话。军令一下,从马直以左右先锋营千人为尖刀,直扑严阵以待的梁军大营。而李存勖自己,则带着一都亲卫百人,策马上了近旁一处缓坡高地,俯视整个战场。

眼见援军赶到,魏州城传来一阵欢呼,待看清援军旗帜,知晓是晋王亲军从马直杀到,哪里还有不配合作战的道理。当下城门洞开,其内的魏博军杀将出来,与从马直遥相呼应,从两个方向攻向梁军大营。

骄阳正好。

李从璟就立在李存勖身后,仅仅是落后了几个身子,是以战场的形势,可以尽收眼底。

与上回在幽州身处重围与契丹骑兵鏖战不同,这回,李从璟得以从不一样的高度去看待眼前的战争,对一场战争如何进行,理解的也更为深刻。

从马直奔近梁军大营之后,梁军弓箭手自然没有闲着,临阵三矢,三波剑雨给从马直带来不少伤亡。从李从璟的角度看,蝗虫一般的箭雨落下,便是成群结队的从马直军士落马,但这依然阻挡不了从马直的冲锋,阵阵尘土中,大军依然迅速接近了梁军阵型,喊杀声摄人心魄。

同袍的伤亡让李从璟心脏阵阵发紧,他向李存勖看去,却见李存勖面无表情,仿佛眼前的战斗并不能触动到他。

“这大抵就是兵与将的区别了。”李从璟为自己的情绪感到羞愧,这更是让他认识到自己与那些宿将的区别还有多大,他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慈不掌兵,老子早晚也能面对千军万马,而面不改色。”

从马直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冲入梁军阵中,杀伤力随

即体现出来,梁军军阵中的长枪兵和重盾兵,根本无法对从马直造成多大战损,李从璟看到梁军阵中处处人仰马翻,战场情景,就像猎狗冲进了鸡群,鸡飞狗跳——梁军阵型很快遭受了巨大考验。

魏博军也终于杀进梁军阵中,惨烈厮杀之后,梁军军阵开始溃败。而此时,梁军大营开始燃起大火。

“张朗终究是要烧营而遁了么?”李从璟看到梁营中的大火,呢喃一声。

李存勖冷哼一声,“哪有这般容易,想走就走?”

说着,李存勖伸手指向梁军大营,转头看向李从璟,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循循善诱道:“从璟,你看见梁军大营中那面黄旗了吗?”

李从璟顺着李存勖指着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面黄旗正从梁营往外飘,于是点点头。

李存勖收回手,目光锋利起来,“黄旗下那位银甲将领,便是张朗,是这支梁军的主将。日前本王北上讨伐契丹,卫我中原疆土,梁军却在背后捅刀子,着实可恨之极。此战胜局已定,并无悬念,然而敌军主将不死,终是难消本王心头之恨。”

说完,李存勖转头盯着李从璟,“你可敢去替本王取下张朗项上人头?”

李从璟怔了怔。

他忽然回忆起一些关于李存勖的轶事。这厮稍年轻些的时候,最喜欢带着百来人就去敌营前挑衅,然后被几千万来人追杀,但这厮却从未被抓到过,往往还能杀上一阵,给敌军造成过百伤亡,然后全身而退。

由此可见李存勖和其麾下将士之骁勇。

凡勇者,必重勇。

“这根本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题。”李从璟想到,“若是自己这番退缩了,李存勖怕是以后都不会再拿正眼看我,老子的日子也算混到头。相反,老子如果功成,说不得这李亚子还真会兑现昨日之言,给我个实权将领的职位,让我有机会镇守一方。”

“再者,梁军已开始败退,军势颇乱,此时出击,成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瞬间心思百转,权衡利弊之后,李从璟微微一笑,显得极为淡定从容:“一颗匹夫人头而已,取之在反手之间,属下有何不敢?”

一句话说得正气凛然,真不愧是来自二十一世纪,果然是装得一手好逼。

“李绍荣留下,其余人等,随李从璟出战!”李存勖喝到,其语调之铿锵,似乎是要自己出战一样。

当然,作为晋王,身系一国安危,非万分必要,亲自到阵前厮杀这种事,自然不能多干。

李从璟向李存勖一抱拳,“晋王稍后,属下去去便回。”

说罢,纵马跃下山坡。

李存勖柔和的目光落在李从璟矫健的身影上,眼底闪过一抹赞赏一丝期许。

“绍荣,你看此子如何?”李存勖问身边的将领。

李绍荣沉吟少许,道:“若吾王少年虎姿。”

李存勖哈哈大笑。

奔出去的李从璟,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昨日李存勖故意不给老子按功升官,还说什么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不会是早就打定主意,让老子今天去杀张朗吧?

(本章完)

章九十七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4)章二十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4)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过谁 拥重兵几人不叛(1)章一百零二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9)章三十四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8)章二十九 百战安义(8)章九 他的屠刀章三八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7)章八十二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9)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灵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六十九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7)章七十七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4)章八十五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上)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四十三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4)章十 三军之事莫密于间章二十七 百战军之困章七十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5)章二十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4)章五十九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0)章六十七 不惜贱命搏富贵 梁军营中夺功名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9)章四十九 李从璟取势如棋 王彦章三日破敌(5)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1)章一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七十四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四十九 彼如丧家犬【第三更】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1)章二十四 父子的战争(第三更)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章六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6)章七十五 谁在谤新政【第三更】章四一 昨日烟云留不住 明朝双手织凤霞(3)章八十一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7)章七十七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4)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复营州 马蹄不停向渤海(1)章十二 袭营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2)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8)章一百三十五 势有分合难预料 夜半有人入梦来(中)章五十九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0)章三十二 楚地战事不如愿 拟调郭威往替之章四十五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1)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战 能得几人见州城(3)章三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5)章二十五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3)章三十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8)章五十五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5)章两百四三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8)章四十三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4)章六十七 不惜贱命搏富贵 梁军营中夺功名章二十二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9)章十九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0)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3)章六十 伐谋伐交可得地 唯独伐兵令人惧(上)章六十 李从璟的志向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章一百二十二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5)章五十 契丹势盛何以制 将军白头待后人章十二 淇门之变(4)章九十五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4)章四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3)章五十八 崔玲珑抵死挣扎 第五动情用巧刑章四 谋国数载弹指间(上)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2)章二一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2)章十八 攻克章八十 天下岂非无卫霍,怎奈人主不识君章七十三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三 谷雨识洛阳 笔落动两川(3)章九十五 调兵遣将上赌桌 不成虎狼便为食章十一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4)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17)章五九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6)章九十六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1)章八十七 是非成败由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下)章六十六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1)章两百三四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1)章八十六 识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无意错失章八十九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2)章五十三 两线(第二更)章十四 云波诡谲章三十七 唐军之北来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5)章十 一载相识十载别(4)章二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3)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1)章两百四六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1)章六十九 莫离巧思献三策 三城战事起异变(3)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2)章七十九 少女的烦恼章二十三 秋风知剑州 铁甲战普安(7)章七十六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3)章三十三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2)章三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七十七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