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12)

耶律倍很辛苦。

连续征战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三个月前,黄头、臭泊两部叛乱,他奉命领军三万前往平叛。凭借自身不凡的军事才能,兼之又是领精锐之师,历时两个月,耶律倍连番击败黄头、臭泊联军,最终将叛乱平定。在诛杀叛乱首恶之后,耶律倍领军坐镇黄头、臭泊领地,消化战果,以图将这两个部落牢牢控制在契丹皇权之下。

但是不等耶律倍处理完善后事宜,耶律阿保机的一道敕令,经由使臣自西楼送达他的手中。敕令并不晦涩,含义明确,通篇只有两个意思。一者,表彰耶律倍西征大胜之功,二者,调耶律倍率领西征军东下,支援耶律敌刺攻打营州。

耶律阿保机在敕令中说得很明白:营、平二州,乃契丹东南屏障,据有此地,则进可挥师中原,饮马黄河,退可护卫契丹疆域无事;失此二地,则唐军有威胁草原,与渤海国交相呼应之力。耶律敌刺南征日久,苦无寸功,实为耻辱,李从璟狡猾异常,有狼子野心,不可不除。今你西征得立大功,当携大胜之威,复我契丹河山!

没有人能体会,当耶律倍接到这封敕令时,是怎样一种感受。

便是他亲信之人,也只是知晓,征战黄头、臭泊两月都不曾负伤的他,在接到这封敕令后,手心多了几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耶律倍身边的谋主刘宣算是半个汉人,他既愤且忧的对耶律倍道:“殿下平定黄头、臭泊两部之后,本可趁处理战后事宜之机,于此地安插亲信、扶植势力,培养自己的力量。然则眼下战事方歇,一切尚未进行,陛下骤令殿下东征,此事殿下便无暇为之,实乃一大损失!经年以来,耶律德光势力见涨,已能与殿下相抗衡,当此之际,势力之争犹如疆域之战,当分毫必夺。如今皇都、军中势力大多已立场明确,争无可争,黄头、臭泊两部之乱为殿下新近-平定,本是殿下在外扩展力量的绝佳时机,奈何殿下有征乱之命,无扩势之运,何其遗憾!”

此事固然让耶律倍气愤,但近年来,类似之事并不少见,耶律倍已有抵抗力,尚不至于为此失态,以至于在发泄时自伤。真正让他无法容忍的,是耶律阿保机紧随其后的诏令——命耶律德光代替耶律倍,处理黄头、臭泊两部善后事宜!

这也就意味着,耶律倍为耶律德光做了嫁衣裳。

出力吃苦、征战的是耶律倍,得益的却是耶律德光,此消彼长,耶律阿保机如此偏袒耶律德光,让耶律倍终于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然而耶律倍没有反抗的余地,耶律阿保机在契丹国无上的、不可置疑的权力和威信,让耶律倍只能选择服从,除此之外,他甚至连愤怒都不能表现出来。

所以耶律倍很辛苦。

……

夜幕将大地拢入怀中,星辰与皎月共舞,银河在远天飘然静立,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夜路不知通往何方。驻马四望,夜风习习,不辨八方的地方,注定也没有路,不分远近的荒野,注定也没有亲疏。

百步之外,背后的大营灯火明灭不停,耶律倍的身影隐没在黑暗中,他望着前方——营州的方向,心中忽然升腾起一个荒谬的想法:自己面对的方向,真的是前方么?

“十几日前,我接到父皇敕令,动身赶往营州,而直至今日,耶律敌刺围攻营州才月余。先前,父皇以耶律敌刺‘劳师无功’为由,令我支援,而彼时战事进行尚只半月,便说其久战无功,其言何其荒谬也。

追根揭底,无非是想将我调离黄头、臭泊两部领地,其心又何其急也!”

耶律倍默默想着。

“营州……李从璟,你还是真能折腾啊,分别不过三月,你已连克我契丹两州之地,令父皇不得不两遣大军,以求将你击溃,不到百日,而能有如此作为,也不知当日我放你南归,是不是明智之举——你的确是契丹劲敌。”

“既克平州,复占营州,你意欲如何?此番我至此地,当日之约,你是否会遵行,送我一个天大的功劳?”

耶律倍呢喃着。

他忽而自嘲一笑,自言自语道:“悲夫耶律倍!空有太子之名,实如丧家之犬,奔波劳碌而无所得,一生都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如今面对敌军,竟要奢望敌人予你军功,何其可怜、可叹!”

耶律倍骤然抬起头,逼视夜空,举起马鞭,指着虚空,大声道:“耶律倍,尔何其可怜也!可怜,可怜,可怜!”吼完,肆意大笑起来,状若疯癫,至最后,竟然笑出眼泪。

草原旷寂无声,天地辽阔,地平线的尽头,是天与地的交界处,他的笑声是这天地间唯一的声音。周围寂静如常,没有什么能回应他的笑声,这一阵笑声,如同飘零的蒲公英,孤单落寞不知归处。

笑声骤止,一如笑声骤起,取而代之的是良久的沉默。

耶律倍的身影久在夜色中,仿佛已快要融入这无边的黑暗,他忽然泪流满面,“敏儿,今你在何处,快乐亦或忧愁?”

耶律倍没来由想起李从璟曾说过的一句话,“人在受挫,亦或情绪低落之时,心境总是格外荒凉,习惯性会想起一些能给自己安慰的人或者事,潜意识希望借此能给自己一些温暖。”

想起李从璟,耶律倍眼神逐渐清明,面容缓缓恢复冷静,以至于眸子里燃起点点火光。

“李从璟,既然本太子来了,那便一较高下,分个胜负吧!”

夜风不再寒冷,涌动的气流开始充斥着某种炙热的颜色。

男人一生,最能让其不屈奋发者,唯两人:一个心爱的女人,一个强劲的对手!

……

营州城。

今日无战事。

逾月激战,双方都已疲惫,左右一时之间谁也不能奈何谁,休息个一两日,恢复些精力,再进行下半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难得寻得一丝清闲,李从璟坐于阁楼窗前,捧了一本书在读。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李从璟都喜读书,这无关雄心壮志,仅是一种喜好罢了。后世有位哲人说得好,人若无一种正当嗜好,无一种可在闲暇时寄托心神之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便容易纵养恶习。

人生若孤帆,驰骋于-大-海,狂风暴雨不时而至,不走在正确的道上,便会走在错误的路上,是断无中间地带可寻的。

书不是什么怪异读本,《吕氏春秋》。如今时入深秋,将近初冬,北方渐渐冷了,今日难得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阳光透过窗台照进屋子,很是亮堂。当此时,静坐窗前,游目骋怀,心平气和读一卷好文,若有所得,总是一件让人倍觉愉悦的事。

李从璟手中的书正翻在《博志》这页,阅览间,第五姑娘端着茶具,没经敲门就进了屋,也不打扰李从璟,乖巧的在他身侧,娴熟的为他煮茶。李从璟平日待人接物很随和,但如今能直入李从璟房门的,却也唯有两人,第五姑娘是李从璟最为亲近的人之一,且因对方年幼,李从璟对其倍加怜爱,不在乎这些小节。

另一个就是耶律敏了,她总是会在李从璟意想不到的时间,以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闯进他的房间。这倒不是丁黑拦不住耶律敏,是已懒得跟她较真。再者,耶律敏虽然刁蛮,但在李从璟面前,跟手无缚鸡之力没有区别,实无威胁。

在这个时代,李从璟平日所好者,唯两样东西:书与茶。茶煮好,李从璟正好读完“博志”这一章,第五姑娘适时奉上茶,目光落在书页上,好奇的问:“军帅,书上所言者为何物?”

李从璟接过茶,浅酌一口,将书递给第五,示意她自己看。

第五双手抱着书,一字一句的念道:“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者,此所以无能成也……”越读越不懂,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军帅,此言何意呀?”

李从璟放下茶碗,见第五举止呆萌,笑道:“这是说,先王有大事要做,就要消除妨害它的因素,唯其如此,他所要求的才能达到,他所憎恶的才能除掉,此乃功成名立的原因。平庸的君主则恰好相反,因不能消除妨害成事的因素,所以一事无成。”

第五眨了眨眼,小手摸着小下巴寻思片刻,眼神复又落在书页上,道:“贤王能消除妨碍成事的因素,而庸主不能,这便是两者的区别喽?难怪后面又说‘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大概便是此意了吧?”

“聪明!”李从璟夸赞,见第五笑颜灿烂,便接着跟她说道:“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任重也。骏马日行千里,是因为车轻;拉着重物便一日走不了几里地,是因为负担重。因此,‘贤者之举事也,不闻无功,然而名不大立、利不及世者,愚不肖为之任也’,贤明的人做事,没有做不成的,但名声不能彰显,福泽不能传及后世,是因为有愚昧不贤的人做了他的拖累啊!”

“……原来如此!”第五若有所悟,思索过后脸上展露出笑意,那是一种见识、知识增长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她随即拍着胸脯,大义凛然的向李从璟保证,“军帅放心,往后第五必定倍加努力,不做拖军帅后腿的人!”

李从璟闻言哈哈大笑。

第五自己也端起茶碗饮了口茶,放下茶碗时,老气横秋的幽幽叹了口气,更进一步道:“军帅治军,不仅纪律严明,对战力所求极高,便是对将士素质也要求甚严,更花大价钱请了许多先生,教授军中将领、军情处人员读书识字,培训诸多技能,如今看来,这也有军帅不愿大伙儿拖你后腿的缘故啊!”

俗话说,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志向有多大,对自己要求就有多严,李从璟有一个会为皇帝的父亲,自身不出意外也能成为九五至尊,但是如今的天下,内有诸侯割据,外有强敌虎视,李从璟成就廓清宇内的功绩,既是大伟业,也是大难事,焉能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不要求甚严?

换句话说,什么样的一群人,什么样的一支军队,才能在乱世之中,在世道一片狼藉之时,廓清宇内、扫荡外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扮演不亚于救世主的角色?

若非有此大志,知此行艰难,李从璟何必对百战军花费那么多在外人看来,不值得的心血,又为何要让自己麾下的军队,成为王者、仁义之师,北上以来,更是分外注重自己的声名?

归结为一句话,是因为志向足够大,并且有实现它的决心!

(本章完)

章八十七 是非成败由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下)章二十六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5)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过谁 拥重兵几人不叛(2)章二十七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1)章七十三 经营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头进一步 横渡黄河向胜州(上)章四 谋国数载弹指间(上)章三十 世间有风情万种 大丈夫当归何处(8)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须为鉴 眼前艰难赖谁平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章七十七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4)章七十九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6)章三十二 大争之世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为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二十二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9)章一百零八 耶律敌烈所图何 风云际会桑亁关(3)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云多壮志 敢叫旧貌换新颜(3)章两百二十 烽烟席卷鸭渌府 百骑漫行过冲鹿章二 奋我躯兮章四 谋国数载弹指间(上)章八十一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7)章七十九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6)章八十一 良禽择木离暗主 坚心赴死慨而慷章十二 淇门之变(4)章十九 练兵之法章一百二十六 铁甲阵前横杀敌 天将雄师出关急(9)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风月 数不尽君臣过往(3)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过谁 拥重兵几人不叛(1)章三二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1)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1)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二十七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5)章四十七 序幕章两百三五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12)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穷处自有云起(8)章二十九 什么是佛?章六十七 势来天地皆同力 久负盛名于天下(2)章六十四 相救章八十九 东风过江春不迟 荆南事了当北归章十二 有人西楼杀宰相(1)章四 谋国数载弹指间(上)章十二 有人西楼杀宰相(1)章四 大厦将倾何人扶 天下苍生问谁顾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六十三 敌情我意难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东(上)章三十八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6)章十二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3)章七 俯观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8)章五 深夜遇袭逃百里 三人说契丹国事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章一百二十九 鞑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风情异江南(下)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1)章六十七 金口千军搬山易 袖刀翻入红掌中(5)章五十八 总攻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12)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楼 细细路遇杜千书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谋 大争于天下(4)章二十六 百战安义(5)章六十四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2)章三十五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9)章十八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5)章九十九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8)章一 西北面招讨使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战需得有力为(上)章两百四四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9)章一百四十一 游演武院有三望 说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护府 十万铁甲出阳关(2)章六十四 是非成败转头空 天下尽是乱离人(7)章七十四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1)章二十 当年明月仍皎洁(中)章六十四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2)封推感言章九十八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3)章七十一 抬头问苍天【第一更】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来 出入俗世缘何在(2)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1)章七十八 为君说新政【第三更】章五十五 士子风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终复振章六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何处是家有家人(2)章二十四 百战安义(3)章一百四十三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上)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二十四 父子的战争(第三更)章十一 淇门之变(3)章一百零二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7)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风来 局势变幻激斗开章八十七 是非成败由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下)章八十四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0)章二十三 莫离献计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1)章八十五 缘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为必成章七 一支凤钗引风波 不是斯人胜似是(上)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树 雄主不屑转顾之(下)章五十五 士子风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终复振章十二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3)章四十一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2)章九十二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章二十 当年明月仍皎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