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五十九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2)

李从璟在给李荣下达“赐死”木哥华的指令,与莫离、王朴、杜千书、卫道、桃夭夭等人商议过应对辽东局势之策后,卢龙再次恢复平静,在外界风云诡谲的时候,处在风暴之中的卢龙,愈发显得平静异常,甚至是平静的有些可怕。这份可怕,是因为卢龙在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这日,李从璟来到演武院,例行查访演武院教学、研究工作。自打参谋处成立之后,在演武院驻扎的时间已经颇为长久,参谋处众人,这些时日更是多聚集在演武院,以求完成李从璟交代给他们的研究敌军、研究敌情、改善自身、制定作战计划的任务,在如今大战将要启之时,参谋处的工作就显得愈发重要且具有现实紧迫性。

为此,李从璟自然要分外关注参谋处的任务进展,以及阶段性成果。不仅如此,在方向上,李从璟依旧是唯一的掌舵人,他要时时刻刻对参谋处的任务进程进行控制。

这段时日,参谋处的研究重心是契丹八大将。这包括契丹八大将的个人风格,作战习惯,部曲情况,战术优势及弱点等等,要分析这些因素,离不开绝对的情报支持。

桃夭夭自渤海归来之后,重新坐镇军情处中枢指挥,在她的亲自操刀下,在契丹境内的军情处锐士,将契丹八大将的人生履历,甚至祖宗八代都给扒了出来,使得参谋处能逐条对其进行研究分析。

而在最后,参谋处会形成一份作战指导,下发到百战、卢龙两军各军主将,甚至是各边军重镇的守将手中,作为他们应对这八大将的指导原则,并且在战术布置、兵力分配、战阵布置上,给予他们稳重的标准性安排,在确保不犯错误,不被对方有机可趁的情况下,再追求提升战果。

毕竟往后的战事,是全面性的大战,李从璟作为最高统帅,指挥全局,但在各个战场上,拿主意的仍旧是各部主将,李从璟能胜八大将还远远不够,还得保证百战、卢龙两军主将,边军重镇守将在与八大将对阵时,也能不被对方击败。

“今日所研究者,是契丹南院夷离堇耶律欲隐,此人的人生可称传奇,据说他小的时候,一次随父狩猎,为狼群所围,差几葬身狼腹,是耶律欲隐以刀、镫相击,配以火把相驱,又点着了马尾,这才让他们得以突出重围。”莫离为李从璟介绍参谋处的研究成果,“耶律欲隐性子稳重,但因为年少时,部落困顿,经历过很多欺辱,最后使其形成了凡事锱铢必较的性格。在契丹国内,人人皆知,耶律欲隐或许不是最有实力的大将,但绝对是最不能得罪的大将,但凡被他记恨、看不顺眼的人,最后都会被他狠狠报复。”

说完,对李从璟挑眉道:“同光元年,你初北上,便在营州斩杀其子,他对你必定恨之入骨,他日在战场上遇到,以耶律欲隐的性子,说不得就会跟你死磕到底,拼个你死我活。”

李从璟淡然一笑,毫不在意,“就算没有这层‘私人恩怨’,我跟他在战场上碰到,也不可能彼此手下留情,你死我活,那是必然会有的局。”心中对军情处能将耶律欲隐的情报,打探到他小时候经历的程度,很是满意,也只有这样,

参谋处才可能真正将八大将研究透彻。

李从璟与莫离正说起耶律欲隐的征战风格,惯用战术套路,杜千书一脸急切的跑过来,满头大汗,喘着粗气的对李从璟道:“军帅,成了,成了!”

杜千书向来持重,绝少出现这种举止失措的情况,李从璟见他手舞足蹈、语无伦次,就知必然是有大事,又听闻他连道“成了”,心中一动,问道:“是火-药成了?”

“是,是!”杜千书稳住呼吸和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眼眸中闪动着狂喜之色,“依照军帅之意,演武院大工匠们连月来改进火-药配方,历经无数次尝试,终于在方才,得到了成果。火-药的威力,提升了不止三成!”

闻言,李从璟也不由得大喜。火-药之改进,威力之提升,功用如何,他再清楚不过,那是能引起武器变革的基础,他连忙让杜千书带路,急匆匆赶去演武院匠作坊。

如今在演武院主持匠作坊的工匠,是位人称徐半仙的老者,之前是幽州作院的大工匠,演武院成立后,李从璟为充实其“科研”力量,以丰厚条件,从各地作院和民间请来大批工匠,一面来改良军备武器,一面来研制改进火药。

如今时过近年,终于有了成效,李从璟心中也是大受鼓舞。

李从璟到匠作坊的时候,一帮工匠们正围在一起,在院中空地上对着一堆散乱土堆指指点点,李从璟进来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发现。

火-药作为华夏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本是上天赐给华夏子民最珍贵的礼物,但在漫长的历史上,华夏子民一直都是用火-药来作为烟花爆竹,以为取乐,而将火-药的真正用途弃之不顾,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在原本历史上,直到明朝,才有火-枪队出现,并且制枪工艺一度位在世界前沿。那个时候,华夏本是有机会将枪炮作为军备利器的。

但一来因为明朝的军事制度的确不怎么样,缺乏那份活力,二来在明朝灭亡后,清朝更是奉行所谓“骑射为本”的策略,蔑视火-药枪炮,虽也有用一些大炮、土枪等物,但在制作工艺上,早已落后世界潮流。

如今,眼见火-药有机会在自己手里大放异彩,来引领这场具有时代意义的军备变革,李从璟如何能不激动。

好歹分开人群,让工匠们知道李从璟来了,于是在演武院好吃好喝,待遇极度优厚,并且受到之前不敢想象之尊重的工匠们,立即拜倒,对李从璟行礼。

李从璟扶起他们,关切的问:“如何,火-药爆炸威力,果真提升了三成?”

徐半仙捻须道:“的确如此,方才我等已经尝试过一次,这就是成果。”指着院中杂乱的土堆,颇为自豪,又朝李从璟拱手,“军帅真乃大才也,若非军帅提醒,之前我等绝对想不到,火-药配方改良之后,其爆炸威力,竟然可以达到这种地步。”

李从璟有些迫不及待,他对徐半仙道:“徐老,可否再试一次,让本帅亲眼见识见识?”

“当然可以!”徐半仙呵呵笑道,招招手,让工匠们按照方才的配方,再度配置出一批火-药出来。

工匠们忙活了好长一段时间,李从璟就一直在一旁看着,没有出声打扰。他来自后世,清楚知晓火-药的威力,开山碎石,都是举手之劳,然而作为非专业人士,他对火-药的具体配方却是不知晓的,要不然,也不用徐半仙他们历经这么长时间尝试,而只能将火-药爆炸威力提升三成,他大可直接将火-药配方甩出来,就足以批量生产炸药包了。

火-药总算再度配制完毕,徐半仙亲自将那包火-药埋在院中垒起的土堆底下,然后将火-药洒出来一些,连成一条细线,延伸到三丈开外,这才吹燃了火折子,点燃火-药。

为避免被爆炸迸射的沙土溅射到,李从璟等人早早退到了院门处,眼见徐半仙将引线点燃,李从璟的一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在引线噗嗤的燃烧声中,李从璟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盯着那燃烧的引线,看那火星最终钻进了土堆。

因为土堆中间被挖了一个大洞,在火星钻进土堆后,李从璟犹能看到,洞里光芒一闪,瞬间红亮一大片。

饶是见惯了沙场惨烈场面,此时,李从璟还是瞳孔一缩。

火-药爆燃,发出轰的一声异响。

但是,虽然土堆因为火-药爆炸,的确一震,但沙土被炸上天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爆炸声后,土堆松塌下去,像是垮塌的房屋。

但也仅此而已。

很显然,眼前火-药爆炸的威力,并不能形成之前李从璟进院时所看到的,沙土遍布院落的场景。

这次爆炸尝试,却是失败了。

徐半仙本来充满喜气的脸,顿时垮了下来,愣了一会儿,他不安的看向李从璟,连连致歉,并且请求李从璟再给他一次机会,这一回,他一定能让土堆爆开。

李从璟心中有些失望,同意了徐半仙的请求。

这回,徐半仙亲自上阵操刀,一点一滴配置火-药。

最后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封得严严实实的。徐半仙一半期许、一般忐忑的将竹筒放进再度垒起的土堆下,按照先前的方法,再度点燃了引线。

这回火-药爆炸的时候,威力的确大了些,但要说有提升三成威力,却是远远未达到。

至此,杜千书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了。

李从璟制止了一脸愧疚,已过半百年纪,却急得差些哭出来的徐半仙再尝试一次的行为,真诚的对他说道:“要改进火-药配方,提升火-药威力,并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你们努力了这么久,虽然没有让火-药威力大幅度提升,但至少触及了那道门槛。这件事急不得,得慢慢来,一分一毫去摸索,本帅相信,最后你们一定能将火-药改进成功!”

徐半仙感激涕零。其他工匠都是面露愧色。

好生安慰了一番,又吩咐杜千书照顾好他们的衣食,李从璟完全没有因为这一时失利,而对他们产生怨言。只因他知道,科研工作的确不是一日之功,而且他也知道火-药的威力能够达到什么地步,是以并不急于它一时能有多大改善,只要最终能做成,也就不负他厚望了。

(本章完)

章一百四十五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下)章九十四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1)章三十三 十年国辱自今雪 永无休止的战争(12)章五十二 军入潞州(第一更)章两百四四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9)章六一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8)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二 奋我躯兮章二十八 莫离献策定滁州 冯道驱至寿春城(6)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九 风月之地有深机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3)章十五 接城章两百二九 数年之功见成效 渤海四战定大局(6)章七十四 谁惹秦王怒【第二更】章一百五十八 万事俱备东风起 终是离人盼归人(1)章三十三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7)章八十六 是非成败问谁定 残阳独映血火关(中)章一百四十九 谋利有成志士归 去王称帝性未改(下)章八十四 大争之势周复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2)章十二 大丈夫谋身谋国 杀人何须有理由章七十八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5)章六十九 离营将士英雄心 诸事可为农在先章三五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4)章三十二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6)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现世 厉兵秣马看天下(1)章六二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9)章七十 龙争虎斗章七十五 谁在谤新政【第三更】章五十一 军失将当亡【第二更】章六十八 太原小娇娘【第一更】章九十六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5)章七 神仙山(6)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争今何姓(6)章九十二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中)章七十八 祖祖辈辈是汉人 生生世世不为奴章三十五 李继韬之谋章一百五十七 闻君欲行来相别 大势将成起异变(3)章六十五 一朝得领五千甲 踏碎关山觅封侯(1)章一百九十六 贼性难改当如何 恩威并重固后院章十八 淇门之变(10)章五十一 军失将当亡【第二更】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军万马 要护你一生平安章三十九 两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九十三 王朴坐论天下谋 何人雄关退千军(下)章两百零六 阿保机妙算无遗 李从璟胸有不平(1)章九十五 西行云州会良将 夜火起时奔逃忙(2)章七十四 英雄迟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驱秋(1)章九十二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1)章一百零二 赵王领军向楚地 秦王洛阳理大局(9)章九十七 八仙过海显神通 天下大争在我侧(2)章十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章两百四八 风卷黄旗过大岗 北境今起无战事(13)章三十一 君子章九十八 惊涛初起剑南道 诸侯掀起百丈浪(7)章七十五 一片肝胆谁人知 既入檀州势如何?章三十七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5)章三十二 剑南快纵马 横刀冷锻甲(6)章八十八 大浪来袭群鱼跃 风雨一路洗鲜血(1)章六十四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25)章七十六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2)章一百四十五 立参谋处全军制 屯田有成再扩军(下)章两百十九 随君辗转已四载 今成大将彭祖山章十一 临寿春城启大战 登八公山论古今(4)章八十一 良禽择木离暗主 坚心赴死慨而慷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战不休(3)章十三 耻与贼相识 不与寇同生(4)章七十四 天下精锐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七十五 千军万马竞南下 三尺之舌窃尔城(1)章十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3)章五 深夜遇袭逃百里 三人说契丹国事章四十四 月垂龙门山 英雄逞强时(5)章五十六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6)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二二 明君可辅臣非才 不觅房杜觅启诵(13)章七十七 两军决战于滁和 尽得江淮莫神机(4)掌七十六 锦绣江山万万里 阳关未必无故人(4)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尽一岁除 天成长兴成昨日(下)章六十六 郭威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万民颂 十年奔波何时休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云开终见君 虎踞龙盘战扶余(2)章五十三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3)五代大乱与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八十九 苍鹰戏鼠走檀州 白袍书生战辽东(中)章五十七 其势不可挡【第二更】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会说前路 建安已下望辽东(下)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载 而今我为唐皇帝(4)章五六 身在俗世无出入 三王风聚江陵城(3)章十九 练兵之法章八十 天下岂非无卫霍,怎奈人主不识君章三十八 天下势风起云涌 金陵城龙潭虎穴(6)章五十二 旦为私利百般斗 暮见禁军万事休(8)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四十九 彼如丧家犬【第三更】章七十九 亲至芙蓉掀帘幕 一骑独上古北口(上)章三十九 为我王说天下章三五 欲为大事不避难 细加运筹方有成(4)章二十一 孟平涂山击刘信 潞王三战李德诚(8)章九十 小麻雀与小妖精 少女心与英雄梦